1.本实用新型涉及安装混凝土预制构件工具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安装混凝土预制构件的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2.随着国家交通事业蓬勃发展,公路成为了主要交通运输大动脉。现阶段公路路基、路面防护及排水工程普遍采用混凝土预制构件安装施工,但在混凝土预制构件安装过程中,缝宽不统一、安装预制块顶面错台等常见病害较为突出、且难以根治。为此,各施工项目也采取了如顶面挂线法、顶面水平尺控制法、自制缝宽定位器等控制手段,最终都因工艺繁杂、效益低廉、质量控制困难等原因被淘汰。
3.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可以使多个凝土预制构件之间的缝宽统一,且保证多个凝土预制构件的顶面平齐,同时操作方便,以及安装效率较高的安装混凝土预制构件的辅助装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安装混凝土预制构件的辅助装置,不仅使多个凝土预制构件之间的缝宽统一,以及保证多个凝土预制构件的顶面平齐,而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并且提高安装效率。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安装混凝土预制构件的辅助装置,包括:衡量柱、手柄、条形杆、限位片和螺母,所述手柄和所述条形杆一一对应固定在所述衡量柱的两端,且所述条形杆与所述衡量柱垂直;所述限位片上垂直贯通有安装孔,所述螺母固定在所述限位片上,且所述螺母的螺纹孔接通所述安装孔,所述衡量柱分别穿过所述安装孔和所述螺母的螺纹孔,同时所述衡量柱与所述螺母螺旋连接。
7.优选的,所述手柄为“一”字形,且所述手柄与所述衡量柱垂直,同时所述手柄与所述条形杆平行。
8.优选的,所述手柄、所述限位片、所述条形杆和所述衡量柱之间形成“王”字形。
9.优选的,所述衡量柱上过丝形成有螺纹段,所述螺母与所述螺纹段螺旋连接,且所述螺纹段的长度为5cm,同时所述螺纹段靠近所述手柄的一端与所述手柄之间的距离为所述衡量柱长度的三分之一。
10.优选的,所述衡量柱为圆钢。
11.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公开提供了一种安装混凝土预制构件的辅助装置,可以实现如下技术效果:
12.本实用新型可以使多个凝土预制构件之间的缝宽统一,以及保证多个凝土预制构件的顶面平齐,而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并且可以提高安装效率。
附图说明
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安装混凝土预制构件的辅助装置的结构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插接在相邻两个混凝土预制构件形成的接缝中,且条形杆与接缝平行状态的结构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插接在相邻两个混凝土预制构件形成的接缝中,且条形杆与接缝垂直状态的结构图。
17.其中,1-衡量柱;2-手柄;3-条形杆;4-限位片;5-螺母;10-螺纹段。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安装混凝土预制构件的辅助装置,包括:衡量柱1、手柄2、条形杆3、限位片4和螺母5,手柄2和条形杆3一一对应固定在衡量柱1的两端,且条形杆3与衡量柱1垂直;限位片4上垂直贯通有安装孔,螺母5固定在限位片4上,且螺母5的螺纹孔接通安装孔,衡量柱1分别穿过安装孔和螺母5的螺纹孔,同时衡量柱1与螺母5螺旋连接。
20.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条形杆3和衡量柱1插接在每相邻两个混凝土预制构件形成的接缝中,并且通过手柄2转动衡量柱1,使衡量柱1带动条形杆3转动,以将条形杆3转动至分别位于相邻两个混凝土预制构件底端的状态,使每相邻两个混凝土预制构件之间接缝的宽度均为衡量柱1直径的大小,因此可以使多个混凝土预制构件形成的多个缝宽统一,并且本实用新型通过调节限位片4的高度,使限位片4分别搭接在相邻两个混凝土预制构件的顶端,以便通过限位片4来促使相邻两个混凝土预制构件的顶端平齐,从而本实用新型可以使多个凝土预制构件之间的缝宽统一,以及保证多个凝土预制构件的顶面平齐,而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并且可以提高安装效率。
21.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手柄2为“一”字形,且手柄2与衡量柱1垂直,同时手柄2与条形杆3平行。
22.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实现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观察手柄2的方向,便可以知道条形杆3的方向,因此便于工作人们了解条形杆3是否转动至与接缝(相邻两个混凝土预制构件之间形成的)垂直的状态,因此进一步方便了操作。
23.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手柄2、限位片4、条形杆3和衡量柱1之间形成“王”字形。
24.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实现的有益效果为:结构受力均衡,从而可以提高本实用新型的稳定性,同时使手柄2与衡量柱1之间形成“t”字形,则方便工作人员操作,进一步方便本实用新型对安装混凝土预制构件质量的控制,并且使本实用新型的整体
结构简单,成本较低。
25.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衡量柱1上过丝形成有螺纹段10,螺母5与螺纹段10螺旋连接,且螺纹段10的长度为5cm,同时螺纹段10靠近手柄2的一端与手柄2之间的距离为衡量柱1长度的三分之一。
26.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实现的有益效果为:在满足限位片4高度调节范围的前提下,可以降低成本。
27.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衡量柱1为圆钢。
28.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实现的有益效果为:使衡量柱1的尺寸均匀,从而利于多个混凝土预制构件之间形成的多个缝宽统一,同时成本交较低。
29.实施例1:
30.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安装混凝土预制构件的辅助装置,工作原理如下:
31.在路缘石混凝土预制块按照设计图纸要求初步安装在砂浆垫层上就位后,使本实用新型的条形杆3与相邻混凝土预制块之间形成的接缝平行,然后将条形杆3和衡量柱1从上向下安插在接缝中,并且使条形杆3插接在接缝的最底端;
32.然后由人工旋转手柄2,使手柄2转动90度,从而使手柄2和条形杆3均垂直于接缝,并且条形杆3转动至分别位于相邻两个混凝土预制构件底端的状态,使条形杆3分别被相邻两个混凝土预制构件压住,再由人工用橡皮锤敲击安装前进方向前端的混凝土预制构件,使相邻两个混凝土预制构件夹住衡量柱1,则此时相邻两个混凝土预制构件之间的接缝宽度为衡量柱1直径的尺寸大小;
33.最后调整限位片4的高度,使接缝处两相邻混凝土预制构件顶面齐平为止(当限位片4的力度不足以使接缝处两相邻混凝土预制构件顶面齐平,则可以人工用橡皮锤敲击突出的混凝土预制构件,直至通过限位片4衡量出接缝处两相邻混凝土预制构件顶面齐平为止);
34.待砂浆初凝后,再次由人工旋转手柄2转动90度后拔出。
35.按照上述步骤,使本实用新型作用在多个混凝土预制构件的接缝中,从而使多个接缝的宽度均统一为衡量柱1的直径尺寸,并且使每相邻两个混凝土预制构件的顶端均平齐。
36.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并且可以提高安装效率。
37.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38.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