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混组合梁滑移步履式整体顶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375406发布日期:2022-03-23 11:15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钢-混组合梁滑移步履式整体顶推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路桥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钢-混组合梁滑移步履式整体顶推系统。


背景技术:

2.随着我国桥梁设计与施工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公路、城市交通、铁路等领域大量涌现出各种连续钢箱梁桥。因占地少、对桥下交通无影响、无需大型吊运机具、安全可靠、造价低等优点,顶推法在其施工中得到广泛应用。顶推法施工是在沿桥轴线方向的桥台后设置预制场,并设置钢导梁、临时墩、滑道、水平千斤顶(也称为顶推动力装置或顶推施力装置)等,实际施工时,分节段加工梁体且纵向连接成整体后,通过水平千斤顶施力,借助滑道、滑块等,将梁逐段向前顶推,就位后落梁。
3.顶推时需要设置临时支架,现有的临时支架大多为一体结构,存储及运输麻烦,且大多稳定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钢-混组合梁滑移步履式整体顶推系统,通过设置五个支架完成跨线桥的安装,大大提高了路桥施工效率,且五个支架可现场组装,方便了支架组成构件的存储与运输,支架的立柱与横联杆、斜撑杆之间组成多个稳定的三角形结构,提高了支架的稳定性。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6.钢-混组合梁滑移步履式整体顶推系统,包括第一支架、两个第二支架、第三支架、第四支架和多套顶推设备;所述第一支架、第三支架、第四支架依次设置,其中一个第二支架设置在第一支架和第三支架之间,另一个第二支架设置在第三支架和第四支架之间;多套顶推设备均匀设置在两个第二支架、第三支架和第四支架上;
7.所述第一支架包括六根第一立柱和两个第一横梁,六根所述第一立柱形成第一长方体框架,第一长方体框架的长宽分别由三根第一立柱、两根第一立柱组成,相邻两根第一立柱之间分别设有水平的第一横联杆和倾斜的第一斜撑杆,两个所述第一横梁分别设置在第一长方体框架长度方向上的三根第一立柱上;
8.所述第二支架包括第二横梁、六根第二立柱和三个第一纵梁,六根所述第二立柱形成第二长方体框架,第二长方体框架的长宽分别由三根第二立柱、两根第二立柱组成,相邻两根第二立柱之间分别设有水平的第二横联杆和倾斜的第二斜撑杆,所述第一纵梁设置在第二长方体框架宽度方向上的两根第二立柱上,所述第二横梁设置在所述第一纵梁上;
9.所述第三支架包括第三横梁、九根第三立柱、三个第二纵梁,九根所述第三立柱形成第三长方体框架,第三长方体框架的长宽均由三根第三立柱组成,相邻两根第三立柱之间分别设有水平的第三横联杆和倾斜的第三斜撑杆,所述第二纵梁设置在第三长方体框架宽度方向上的两根点立柱上,所述第二横梁设置在所述第一纵梁上,所述第三横梁设置在
所述第二纵梁上;
10.所述第四支架包括包括六根第四立柱、一个第四横梁和三个第三纵梁,六根所述第四立柱形成第四长方体框架,第四长方体框架的长宽分别由三根第四立柱、两根第四立柱组成,相邻两根第四立柱之间通过水平的第四横联杆相连接,相邻两根立柱之间还设有倾斜的第四斜撑杆;所述第三纵梁设置在第四长方体框架宽度方向上的两根第四立柱上,所述第四横梁设置在三个所述第三纵梁上。
11.进一步地,所述顶推设备为步履式顶推机。
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横梁、第二横梁上分别设有调节管。
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纵梁、第二纵梁、第三纵梁均由两个h型钢组成,第一横梁、第二横梁、第三横梁、第四横梁均由两个工字钢组成。
1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横联杆、第一斜撑杆与第一立柱之间、第二横联杆、第二斜撑杆与第二立柱之间、第三横联杆、第三斜撑杆与第三立柱之间、第四横联杆、第四斜撑杆与第四立柱之间通过角焊缝焊接。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6.本实用新型的顶推系统通过设置五个支架完成跨线桥的安装,大大提高了路桥施工效率,且五个支架可现场组装,方便了支架组成构件的存储与运输,支架的立柱与横联杆、斜撑杆之间组成多个稳定的三角形结构,提高了支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支架的正视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支架的侧视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支架的正视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支架的侧视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三支架的正视图;
22.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三支架的侧视图;
23.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四支架的正视图;
24.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四支架的侧视图;
25.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支架至第四支架的使用状态图;
26.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钢箱梁顶推示意图一;
27.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钢箱梁顶推示意图二;
28.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钢箱梁顶推到位的示意图;
29.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剩余钢箱梁的吊装示意图;
30.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钢箱梁安装好时的结构示意图;
31.图中,1、第一支架;2、第二支架;3、第三支架;4、第四支架;5、顶推设备;6、第一立柱;7、第一横梁;8、第一横联杆;9、第一斜撑杆;10、第二横梁;11、第二立柱;12、第一纵梁;13、第二横联杆;14、第二斜撑杆;15、第三横梁;16、第三立柱;17、第二纵梁;18、第三横联杆;19、第三斜撑杆;20、第四立柱;21、第四横梁;22、第三纵梁;23、第四横联杆;24、第四斜撑杆;25、调节管;26、钢箱梁。
具体实施方式
32.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3.参阅图1-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34.实施例:
35.如图1-9所示,一种钢-混组合梁滑移步履式整体顶推系统,包括第一支架1、两个第二支架2、第三支架3、第四支架4和多套顶推设备5;所述第一支架1、第三支架3、第四支架4依次设置,其中一个第二支架2设置在第一支架1和第三支架3之间,另一个第二支架2设置在第三支架3和第四支架4之间;24套顶推设备5均匀设置在两个第二支架2、第三支架3和第四支架4上;其中,第三支架3、第四支架4和两个第二支架2上面均分别设置3套顶推设备5。
36.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第一支架1包括六根第一立柱6和两个第一横梁7,六根所述第一立柱6形成第一长方体框架,第一长方体框架的长宽分别由三根第一立柱6、两根第一立柱6组成,相邻两根第一立柱6之间分别设有水平的第一横联杆8和倾斜的第一斜撑杆9,两个所述第一横梁7分别设置在第一长方体框架长度方向上的三根第一立柱6上;
37.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第二支架2包括第二横梁10、六根第二立柱11和三个第一纵梁12,六根所述第二立柱11形成第二长方体框架,第二长方体框架的长宽分别由三根第二立柱11、两根第二立柱11组成,相邻两根第二立柱11之间分别设有水平的第二横联杆13和倾斜的第二斜撑杆14,所述第一纵梁12设置在第二长方体框架宽度方向上的两根第二立柱11上,所述第二横梁10设置在所述第一纵梁12上;
38.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第三支架3包括第三横梁15、九根第三立柱16、三个第二纵梁17,九根所述第三立柱16形成第三长方体框架,第三长方体框架的长宽均由三根第三立柱16组成,相邻两根第三立柱16之间分别设有水平的第三横联杆18和倾斜的第三斜撑杆19,所述第二纵梁17设置在第三长方体框架宽度方向上的两根点立柱上,所述第二横梁10设置在所述第一纵梁12上,所述第三横梁15设置在所述第二纵梁17上;
39.如图7和图8所示,所述第四支架4包括包括六根第四立柱20、一个第四横梁21和三个第三纵梁22,六根所述第四立柱20形成第四长方体框架,第四长方体框架的长宽分别由三根第四立柱20、两根第四立柱20组成,相邻两根第四立柱20之间通过水平的第四横联杆23相连接,相邻两根立柱之间还设有倾斜的第四斜撑杆24;所述第三纵梁22设置在第四长方体框架宽度方向上的两根第四立柱20上,所述第四横梁21设置在三个所述第三纵梁22上。
40.其中所有立柱采用φ426*8的钢管,斜撑杆和横联汗采用φ114*6的钢管。第一支架1、第二支架2、第三支架3和第四支架4上均设有临时施工平台。
41.横联杆至少设置两层,每层横联杆形成矩形框结构,使同一层的横联杆位于同一平面,提高力学性能。斜撑杆设置在上下相邻的两个横联杆之间(斜撑杆两端分别与上方横联杆的右端与下方横联杆的左端连接,此处左右端仅作为相对位置的说明),与立柱形成两个三角形结构,进而形成稳定支撑。支架的立柱与横联杆、斜撑杆之间组成多个稳定的三角形结构,提高了支架的稳定性。
42.所述顶推设备5为步履式顶推机。
43.所述第一横梁7、第二横梁10上分别设有调节管25。
44.所述第一纵梁12、第二纵梁17、第三纵梁22均由两个h型钢组成,第一横梁7、第二横梁10、第三横梁15、第四横梁21均由两个工字钢组成。
45.所述第一横联杆8、第一斜撑杆9与第一立柱6之间、第二横联杆13、第二斜撑杆14与第二立柱11之间、第三横联杆18、第三斜撑杆19与第三立柱16之间、第四横联杆23、第四斜撑杆24与第四立柱20之间通过角焊缝焊接
46.如图9-14所示,第一支架1、第二支架2、第三支架3、第四支架4其立柱、斜撑杆、横联杆、横梁、纵梁等构件均生产后运输到现场进行组装。组装好后的支架通过载具(如平板车)运送至现场安装。支架由水泥墩进行固定。五个支架长度方向分别与其相邻的桥墩宽度方向平行设置。第一支架1为拼装支架,用于钢箱梁26的临时支撑。第二支架2为拼装、顶推和落梁支架,分别用于钢箱梁26的临时支撑、顶推和顶推过程钢箱梁26的落梁支撑。第三支架3为顶推和落梁支架,用于钢箱梁26的顶推和顶推过程钢箱梁26的落梁支撑。第四支架4拼装和顶推支架,用于钢箱梁26的临时支撑和顶推。其中拼装包括钢箱梁26与导梁的拼装,箱间横梁、桥面板的拼装及钢箱梁26之间的拼装(焊接)。
47.五个支架架设好并在设备调试后开始顶推,首先将三节钢箱梁26吊装至第四支架4及与第四支架4相邻的第二支架2上,并拼装导梁。将三节钢箱梁26朝向第一支架1方向顶推31.463m。吊装两节钢箱梁26至第四支架4及与第四支架4相邻的第二支架2上且与前三节钢箱梁26拼装。吊装三节钢箱梁26与前述五节钢箱梁26拼接,该三节钢箱梁26由桥墩支撑。开始第二轮顶推52.315m到位,8节钢箱梁26顶推至由两个第二支架2支撑。拆除导梁后钢箱梁26落梁。第一支架1与第二支架2,第二支架2与第四支架4上的钢箱梁26采用吊装到位。第一支架1至第四支架4上的钢箱梁26形成全桥,最后拆除第一支架1至第四支架4涂装面漆后完成钢箱梁26的安装。
48.本实用新型的顶推系统通过设置五个支架完成跨线桥的安装,大大提高了路桥施工效率,且五个支架可现场组装,方便了支架组成构件的存储与运输,支架的立柱与横联杆、斜撑杆之间组成多个稳定的三角形结构,提高了支架的稳定性。
49.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