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协调路基路面变形的沥青路面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508975发布日期:2022-04-06 19:24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协调路基路面变形的沥青路面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公路沥青路面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协调路基路面变形的沥青路面结构。


背景技术:

2.路面的变形特性是影响路面使用品质的重要因素,路面变形特性是指因车轮荷载反复作用,路面表面形成各种塑性变形的性质;
3.路基不均匀变形,如软基的固结沉降、黄土的湿陷变形、冻土的冻融循环变形,以及膨胀土的吸湿膨胀、失水干缩变形等严重影响路基结构的稳定性,易使路基发生滑坡、坍塌、溜坍和开裂等病害,同时,路基的不均匀变形导致路面应力的不均匀分布,易使路面产生波浪、波浪、拥包和沉陷,甚至面层和半刚性基层的开裂,混凝土面板的断裂;
4.经研究发现,现有的沥青路面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5.由于现有的沥青路面其本身大多为单一的水泥混凝土和沥青反复浇筑形成的路面结构,在路面被车辆碾压时,由于碎石做基层或垫层较为松散容易出现挤压移动的情况,而造成面层结构疲劳病害;
6.目前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进行的处治多数集中在混凝土面层,而水泥混凝土路面在经过长期使用后,沥青铺设时,沥青与两侧的路基直接进行接缝,在经过车辆行驶碾轧厚内侧的填埋的碎石易向外侧移动,而脱空易导致面层结构发生断裂,影响路面结构的耐久性。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基于协调路基路面变形的沥青路面结构。
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9.一种基于协调路基路面变形的沥青路面结构,包括基底、透层沥青、垫层、底基层、沥青混凝土上基层、水泥混凝土下面层和改性沥青表面层,所述基底的上端铺设有透层沥青,所述透层沥青的上端铺设有垫层,所述垫层的上端铺设有底基层,所述底基层的上端铺设有沥青混凝土上基层,所述沥青混凝土上基层的上端铺设有水泥混凝土下面层,所述水泥混凝土下面层的上端铺设有改性沥青表面层;
10.所述垫层的上端铺设有提升路面的刚度和承载能力,增强路面结构的整体性和强度,有助于延缓路面结构裂缝、脱空和断裂问题的地基组件。
11.优选的,所述地基组件包括基板和连接板;
12.所述基板铺设在垫层的上表面中间处,所述连接板铺设在垫层的上表面侧面处。
13.优选的,所述垫层的上端竖向等距铺设有若干个基板。
14.优选的,所述连接板设置有两组,分别位于基板的外端处,且连接板与路面的路基相接缝。
15.优选的,所述基板呈梯形状,且相邻基板之间间隔形成梯形凹槽。
16.优选的,相邻所述基板之间填埋有底基层,且底基层为20cm水稳碎石。
17.优选的,所述连接板呈“t”形状,且连接板的底部平行贴合在垫层的表面,连接板的中间处向上竖直延伸至沥青混凝土上基层的内部。
18.优选的,所述连接板的两侧均填埋有底基层,且连接板的中间处将底基层进行间隔。
19.有益效果:
20.1-通过在透层沥青的上端铺设有垫层,能够打牢基底,通过在垫层的上端铺设有竖向等距铺设有若干个基板,为底基层提供支撑;
21.2-相邻基板之间间隔形成梯形凹槽,底基层在铺设时,其20cm 水稳碎石填满梯形凹槽内,使得基板上端的底基层较薄,而相邻基板之间的底基层较厚,使得在路面被车辆碾压时,其硬性力会通过底基层传导至相邻基板之间的底基层内,保证碎石具有一定的整体性和刚度,可以缓解普通级配碎石做基层或垫层而造成面层结构疲劳病害,能有效的缓解路基不均匀变形对路面结构的影响;
22.3-连接板的中间处向上竖直延伸至沥青混凝土上基层的内部,连接板的中间处将底基层进行间隔,使得在碾轧时内侧的底基层内填埋的碎石不易向外侧移动,能够将原有面层结构连接为一个整体,既不影响沥青混凝土与两侧路基的粘结,又可消除旧面层结构的薄弱区域,有效解决贯穿裂缝向上反射的问题。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整体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基板结构示意图;
25.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连接板结构示意图。
26.图例说明:1-基底;2-透层沥青;3-垫层;4-基板;5-连接板; 6-底基层;7-沥青混凝土上基层;8-水泥混凝土下面层;9-改性沥青表面层。
具体实施方式
27.参照图1-3,一种基于协调路基路面变形的沥青路面结构,包括基底1、透层沥青2、垫层3、底基层6、沥青混凝土上基层7、水泥混凝土下面层8和改性沥青表面层9,基底1的上端铺设有透层沥青 2,透层沥青2的上端铺设有垫层3,垫层3的上端铺设有底基层6,底基层6的上端铺设有沥青混凝土上基层7,沥青混凝土上基层7的上端铺设有水泥混凝土下面层8,水泥混凝土下面层8的上端铺设有改性沥青表面层9;
28.垫层3的上端铺设有提升路面的刚度和承载能力,增强路面结构的整体性和强度,有助于延缓路面结构裂缝、脱空和断裂问题的地基组件。
29.本实施例中,地基组件包括基板4和连接板5;
30.基板4铺设在垫层3的上表面中间处,连接板5铺设在垫层3的上表面侧面处。
31.本实施例中,垫层3的上端竖向等距铺设有若干个基板4。
32.本实施例中,连接板5设置有两组,分别位于基板4的外端处,且连接板5与路面的路基相接缝,使得连接板5的一端能够单独与路面的路基相接缝。
33.本实施例中,基板4呈梯形状,且相邻基板4之间间隔形成梯形凹槽,底基层6在铺设时,其20cm水稳碎石填满梯形凹槽内,进行充实。
34.本实施例中,相邻基板4之间填埋有底基层6,且底基层6为20cm 水稳碎石。
35.本实施例中,连接板5呈“t”形状,且连接板5的底部平行贴合在垫层3的表面,连接板5的中间处向上竖直延伸至沥青混凝土上基层7的内部。
36.其中,连接板5的上端与沥青混凝土上基层7的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能够将原有面层结构连接为一个整体,既不影响沥青混凝土与两侧路基的粘结,又可消除旧面层结构的薄弱区域。
37.本实施例中,连接板5的两侧均填埋有底基层6,且连接板5的中间处将底基层6进行间隔,使得在碾轧时内侧的底基层6内填埋的碎石不易向外侧移动。
38.工作原理:
39.为使沥青面层与非沥青材料基层结合良好,在基底1上浇洒乳化沥青、煤沥青或液体沥青而形成的透入基层表面的薄层为透层沥青2,通过在透层沥青2的上端铺设有垫层3,能够打牢基底,通过在垫层 3的上端铺设有竖向等距铺设有若干个基板4,为底基层6提供支撑,并且相邻基板4之间间隔形成梯形凹槽,底基层6在铺设时,其20cm 水稳碎石填满梯形凹槽内,使得基板4上端的底基层6较薄,而相邻基板4之间的底基层6较厚,使得在路面被车辆碾压时,其硬性力会通过底基层6传导至相邻基板4之间的底基层6内,保证碎石具有一定的整体性和刚度,可以缓解普通级配碎石做基层或垫层而造成面层结构疲劳病害,能有效的缓解路基不均匀变形对路面结构的影响;
40.通过在基板4的外端处设置有两组连接板5,能够更好的与路面的边缘进行连接,使得接缝更加自然,连接板5与路面的路基相接缝,由于连接板5呈“t”形状,且连接板5的底部平行贴合在垫层3的表面,连接板5的中间处向上竖直延伸至沥青混凝土上基层7的内部,连接板5的中间处将底基层6进行间隔,使得在碾轧时内侧的底基层 6内填埋的碎石不易向外侧移动,能够将原有面层结构连接为一个整体,既不影响沥青混凝土与两侧路基的粘结,又可消除旧面层结构的薄弱区域,有效解决贯穿裂缝向上反射的问题。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