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非机动车车轮陷入的桥梁伸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690486发布日期:2022-07-09 11:04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非机动车车轮陷入的桥梁伸缩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桥梁伸缩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防止非机动车的车轮陷入的桥梁伸缩缝装置。


背景技术:

2.桥梁安装的多向变位伸缩缝装置,尤其是大位移量的桥梁用多向变位伸缩装置,大多是二级公路及以上的高速公路在使用。而这些高等级公路、桥梁一般都是在城市以外,很少有电动车通行。在很长一段时间,这些高等级公路,摩托车是限制通行的,现在,随着相关法规的调整,这些高等级公路对摩托车由限制到逐渐放开通行。另外,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的快速道路也得到了相应发展,为了缓解市区通行的需要,城市桥梁跨度也是越来越大,由此,可以安全通行摩托车、电动车的桥梁大位移量的多向变位伸缩装置的需求变得越来越迫切。目前,现有的桥梁大位移量多向变位伸缩装置,齿槽宽度超过了许多型号的摩托车、电动车的轮胎宽度。为了保证这一类车辆通行时,桥梁伸缩装置表面需要进行特殊处理,这不仅使得车辆通行的舒适度大幅降低,而且桥梁外观景观也相应降低。如专利号为cn201520044837.6(授权公告号为cn204849575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所公开的《防陷型桥梁伸缩装置》,该防陷型桥梁伸缩装置需要在第一梳齿板和/或第二梳齿板的上方间隔设置水平分布的防陷挡板,防陷挡板与第一梳齿板和/或第二梳齿板的各梳齿相互垂直,防陷挡板与相应的梳齿板之间形成网状结构,使得非机动车车轮不会陷入梳齿板的间隙内,确保非机动车的骑行安全。
3.另外,根据调查及相关的标准,摩托车的车轮最小宽度为53.97mm(2.125英寸),城市电动车的车轮最小宽度为50.8mm(2.0英寸)。根据国家标准gb/t2983-2015《摩托车车轮胎系列》规定,公制摩托车速度最高时速在70km/h。以上的轮胎最小宽度只有2英寸(50mm)。为了消除这一类型的安全隐患,需要对伸缩装置梳齿槽、梳齿板进行优化。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提供一种安装结构新颖、不需要对伸缩装置表面进行特殊处理的防非机动车车轮陷入的桥梁伸缩装置。
5.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防非机动车车轮陷入的桥梁伸缩装置,包括相互交错分布并能相对伸缩的固定板和跨缝板,所述固定板的各齿条之间以及跨缝板的各齿条之间形成梳齿槽,所述固定板的外端用来安装在第一梁端部,所述跨缝板的外端用来安装在第二梁端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固定板的下方设有底板,第一连接螺栓自下而上穿过底板并固定在所述固定板的底部,在所述底板的底部固定有套筒,在所述底板上对应套筒的位置开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设于固定板的梳齿槽下方,第二连接螺栓自下而上穿过所述套筒,螺母设于安装孔内并螺纹连接在第二连接螺栓的头部,第二连接螺栓的底部与连接钢筋连接固定。
6.为了有效避免非机动车的车轮陷入梳齿槽,所述梳齿槽的宽度为30~38mm,所述
固定板的齿条和跨缝板的齿条的宽度相等,均为25~30mm。
7.优选地,在所述固定板与底板之间夹设有滑板,所述第一连接螺栓自下而上依次穿过底板和滑板并固定在所述固定板的底部。
8.为了使底板和固定板的连接结构更为牢固,在所述底板和滑板上开有上下对齐的焊接孔,所述底板、滑板和固定板通过焊接孔焊接固定。
9.为了进一步提高底板和固定板的连接结构牢固度,所述套筒内部设有与螺母相配合的径向台阶面,所述螺母底部成型有与径向台阶面相抵的齿部。这样,螺母拧入时,齿部顶住并进深至套筒,可以使连接结构更为牢固。
10.为了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而能调节底板和固定板的安装高度,所述第二连接螺栓为l型螺栓,在第二连接螺栓的竖向段自上而下依次套设有缓冲垫片、调高垫片和紧固螺母,所述缓冲垫片夹固在套筒与调高垫片之间。这样,便可以选择不同的调高垫片进行安装高度调节。
11.进一步优选,所述第二连接螺栓的水平段连接固定在连接钢筋上。
12.进一步优选,所述固定板的外端部通过第三连接螺栓与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连接螺栓的底部连接固定在连接钢筋上。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防非机动车车轮陷入的桥梁伸缩装置的第一连接螺栓自下而上穿过底板并固定在固定板的底部,第二连接螺栓自下而上穿过底板底部的套筒并通过螺母连接固定,可见,第一连接螺栓和第二连接螺栓均自下而上进行安装,安装方式较为新颖,固定板的正面不会留有安装孔,不仅使得伸缩装置的表面更为简洁,而且该安装结构特别适合于具有细齿型齿条的桥梁伸缩装置。另外,采用细齿型齿条的桥梁伸缩装置,使得摩托车、电动车等非机动车辆可以在这一类道路桥梁上的伸缩装置上安全通行,大大提高行车安全性。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桥梁伸缩装置的俯视图;
15.图2为图1所示桥梁伸缩装置的主视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固定板安装结构的剖视图;
17.图4为图3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18.图5为图1所示固定板安装结构的俯视图;
19.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底板的结构剖视图;
20.图7为图6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21.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跨缝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23.如图1至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桥梁伸缩装置包括相互交错分布并能相对伸缩的固定板1和跨缝板2,固定板1的各齿条之间以及跨缝板的各齿条之间形成梳齿槽3,固定板1的外端用来安装在桥梁的第一梁端部101,跨缝板2的外端用来安装在桥梁的第二梁端部102,上述安装结构与现有伸缩缝装置相同,在此不展开描述。另外,本实施例的固定板1和跨缝
板2采用细齿形的齿条,梳齿槽3的宽度为30~38mm,固定板1的齿条和跨缝板2的齿条的宽度相等,均为25~30mm,可以有效防止非机动车的车轮陷入到梳齿槽3内。
24.在固定板1的下方设有滑板5,滑板5下方设有底板4,底板4和滑板5上开有上下对齐的通孔16,固定板1的底部开有对应的盲孔,第一连接螺栓6自下而上依次穿过底板4和滑板5并固定在固定板1的底部。
25.在底板4和滑板5的对应位置还开有上下对齐的焊接孔11,焊液17滴入焊接孔11,将底板4、滑板5和固定板1焊接固定。
26.在底板4的底部焊接有套筒7,在底板4上对应套筒7的位置开有安装孔41,安装孔41设于固定板1的梳齿槽3下方。第二连接螺栓8自下而上穿过套筒7,螺母9设于安装孔41内并螺纹连接在第二连接螺栓8的头部,第二连接螺栓8的底部与连接钢筋10连接固定,参见图2。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螺栓8为l型螺栓,在第二连接螺栓8的竖向段自上而下依次套设有缓冲垫片12、调高垫片13和紧固螺母14,缓冲垫片12夹固在套筒7与调高垫片13之间。第二连接螺栓8的水平段连接固定在连接钢筋10上。另外,为了使螺母9连接更为牢固,套筒7内部设有与螺母9相配合的径向台阶面71,螺母9底部成型有与径向台阶面71相抵的齿部91,随着螺母9的拧入,齿部91压紧径向台阶面71并进深至套筒7内,使得连接结构更为牢固。
27.本实施例中,固定板1的外端部通过第三连接螺栓15与底板4固定连接,第三连接螺栓15的底部连接固定在连接钢筋10上。该连接结构可以参考现有桥梁伸缩装置,在此不再展开说明。
28.该防非机动车车轮陷入的桥梁伸缩装置的安装前,一般在车间预先将第一连接螺栓6、套筒7、底板4与固定板1装配成第一连接组件,具体装配步骤为:首先、将套筒7焊接在底板4底部;然后、通过第一连接螺栓6将底板4与固定板1连接固定;最后、焊接孔11中滴入焊液17,将底板4、滑板5和固定板1焊接固定。并预先将第二连接螺栓8的底部焊接固定在连接钢筋10,以构成第二连接组件。待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装配完成后,在施工现场,第二连接螺栓8的上端向上穿过套筒7并通过螺母9连接固定,从而实现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的装配。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