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式翼闸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715522发布日期:2022-04-16 18:32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进式翼闸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通道闸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改进式翼闸。


背景技术:

2.通道闸广泛应用于地铁站、车站和小区等公共场所,人员通过使用磁卡、指纹、人脸识别等凭证打开通道闸的闸门,从而通过通道。
3.现有的通道闸包括有一种翼闸,现有的翼闸由于受翼臂宽度难以调宽和内部机芯的机械结构复杂的限制,使得现有的翼闸的通道大小相对其他种类通道闸的通道较小,且翼闸工作时发出的机械部件碰撞声噪音较大。因此,上述相关技术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改善翼闸的结构,本技术提供一种改进式翼闸。
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改进式翼闸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包括第一阻挡机构、第一驱动件、第二阻挡机构、第二驱动件和转臂轴,所述第一阻挡机构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第一阻挡件,所述第一阻挡件包括第一阻挡部和第一转臂部,所述第一阻挡部的一端和所述第一转臂部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驱动件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一转臂部转动连接,所述转臂轴贯穿所述第一转臂部,且所述转臂轴与所述第一转臂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阻挡机构包括第三连杆、第四连杆和第二阻挡件,所述第二阻挡件包括第二阻挡部和第二转臂部,所述第二阻挡部的一端和所述第二转臂部连接,所述第一阻挡部套设于第二阻挡部的外表面,所述第二驱动件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三连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连杆的另一端和所述第四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四连杆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转臂部转动连接,所述转臂轴贯穿所述第二转臂部,且所述转臂轴与所述第二转臂部转动连接;翼闸还包括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分别连接所述第一驱动件和所述第二驱动件。
7.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当控制模块驱动第一驱动件动作,第一驱动件传输动力到第一连杆,第一连杆和第一驱动件的输出端固定连接,第一驱动件带动第一连杆转动,第一连杆转动会带动第二连杆发生位置的偏移,将第二连杆往第一连杆的方向拉扯,从而带动第一转臂部以转臂轴为圆心往翼闸内部收缩。当控制模块驱动第二驱动件动作时,第二驱动件传输动力到第三连杆,第二驱动件的输出端和第三连杆固定连接,第二驱动件会带动第三连杆发生位置的偏移,第三连杆转动会带动第四连杆发生位置的偏移,从而带动第二转臂部以转臂轴为圆心往翼闸内部收缩,连杆的设置减少了翼闸内部的机械结构的抵接,达到了降低使用时产生的噪音的效果。
8.优选的,翼闸还包括机箱,所述机箱包括第一半箱和第二半箱,所述第一阻挡机构、第一驱动件、第二阻挡机构和第二驱动件安装在所述第一半箱和所述第二半箱内。
9.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翼闸除机箱以外的硬件均安装在第一半箱和第二半箱之间,
起到了保护翼闸内部机构的作用,机箱的设置达到了隔绝部分运行时发出的噪音的效果。
10.优选的,所述控制模块包括第一检测单元、第二检测单元、模数转换单元、控制器和驱动单元,所述第一检测单元安装在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的连接处,所述第一检测单元的输出端和所述模数转换单元连接,所述第二检测单元的输出端和所述模数转换单元连接,所述模数转换单元和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和所述驱动单元连接,所述第一驱动件和所述第二驱动件均和所述驱动单元连接。
11.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当有人员需要通过翼闸时,控制器控制发送第一动作信号给第一驱动件,第一驱动件动作,连杆的转动将第一阻挡件带动收缩,当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转动到达预设定的位置需要第一驱动件停止时,第一检测单元发送第一到位信号,第一到位信号经过模数转换后到达控制器,控制器发送第一停转信号经驱动单元后由第一驱动件接收,第一驱动件停止动作。当有人员需要通过翼闸时,控制发送第二动作信号给第二驱动件,第二驱动件动作,连杆的转动将第二阻挡件带动收缩,当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的转动到达预设定的位置,需要第二驱动件停止时,第二检测单元发送第二到位信号,第二到位信号经过模数转换后到达控制器,控制器发送第二停转信号经驱动单元后,由第二驱动件接收,第二驱动件停止动作,达到了通过控制器控制翼闸开关的效果。
12.优选的,所述控制模块还包括压力传感单元,所述压力传感单元安装在所述第二阻挡部,所述压力传感单元的输出端和所述模数转换单元连接。
13.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当第二阻挡件进行关上动作时,压力传感单元感应到有物体对其施加压力,压力传感单元发送触碰信号,使控制器发送驱动件反转信号到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使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立即反向转动,减少机器对人员夹伤的情况发生。
14.优选的,所述第一驱动件采用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包括有第一传动轴,所述第二驱动件采用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包括有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二传动轴的长度大于第一传动轴的长度,所述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第四连杆分别处于不同平面。
15.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第一驱动电机驱动第一传动轴转动,第二驱动电机驱动第二传动轴转动,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设置的长度不一样,其各自传动的器件也不在同一个平面内工作,达到了减少相互影响相互碰撞的效果。
16.优选的,所述转臂轴的另一端贯穿所述第二半箱后,且所述转臂轴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半箱卡接。
17.通过采用上述方案,转臂轴固定在第二半箱,转臂轴贯穿第一转臂部和第二转臂部,实现了翼闸围绕转臂轴旋转达到开关门的效果。
18.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第二连杆转动方向的第一限位块。
19.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当第一连杆需要做出转动操作时,限位块的设置可以限制第二连杆只往一个方向转动,达到了防止因为第三连杆转动方向的不确定而和别的器件发生动作冲突的效果。
20.优选的,第三连杆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第四连杆转动方向的第二限位块。
21.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当第三连杆需要做出转动操作时,限位块的设置可以限制第四连杆只往一个方向转动,达到了防止因为第四连杆转动方向的不确定而和别的器件发生动作冲突的效果。
22.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3.1. 驱动件通过控制模块发出的相对应指令进行相应的动作,驱动件驱动时为连杆提供转动的力,从而使阻挡件发生偏移,连杆的设置减少了机械抵接和触碰的情况发生,从而减少了翼闸内部噪音的产生,达到了翼闸工作时降噪的效果。
24.2. 两个驱动电机分别控制可伸缩动作的两套阻挡机构,在不改变翼闸机身宽度的前提下增宽了翼闸的行人可通过宽度,同时两套阻挡机构由独立的连杆和电机控制,减少了机械器件上相互影响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25.图1为本技术一种改进式翼闸的结构示意图。
26.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所述第一阻挡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7.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所述翼闸打开时第一阻挡部和第二阻挡部的位置关系结构示意图。
28.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1所述机箱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29.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0.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1所述控制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31.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1所述控制模块的模块框图。
32.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1所述压力传感单元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33.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1所述控制模块还包括压力传感单元的模块框图。
34.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1所述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的结构示意图。
35.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1所述转臂轴与第二半箱的结构示意图。
36.图12为本技术实施例1所述第一限位块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37.图13为本技术实施例1所述第二限位块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38.附图标记说明:11、第一连杆;12、第二连杆;13、第一阻挡部;14、第一转臂部;15、第一传动轴;21、第三连杆;22、第四连杆;23、第二阻挡部;24、第二转臂部;25、第二传动轴;3、第一驱动件;4、第二驱动件;5、转臂轴;61、第一半箱;62、第二半箱;71、控制器;72、第一检测单元;73、第二检测单元;74、模塑转换单元;75、驱动单元;8、压力传感单元;9、第一限位块;10、第二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39.以下结合附图1-图1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40.实施例1:
41.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改进式翼闸,参照图1-图3,包括第一阻挡机构、第一驱动件3、第二阻挡机构、第二驱动件4和转臂轴5。
42.第一阻挡机构包括第一连杆11、第二连杆12和第一阻挡件,第一阻挡件包括第一阻挡部13和第一转臂部14。
43.第一阻挡部13的一端和第一转臂部14的一端连接,第一驱动件3的输出端与第一连杆11的一端连接,第一连杆11的另一端和第二连杆12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二连杆12的另一端和第一转臂部14转动连接,转臂轴5贯穿第一转臂部14,且转臂轴5与第一转臂部14转动连接。
44.第二阻挡机构包括第三连杆21、第四连杆22和第二阻挡件,第二阻挡件包括第二阻挡部23和第二转臂部24,第二阻挡部23的一端和第二转臂部24连接,第一阻挡部13套设于第二阻挡部23的外表面,第二驱动件4的输出端与第三连杆21的一端连接,第三连杆21的另一端和第四连杆22的一端转动连接,第四连杆22的另一端和第二转臂部24转动连接,转臂轴5贯穿第二转臂部24,且转臂轴5与第二转臂部24转动连接。
45.翼闸还包括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分别连接第一驱动件3和第二驱动件4。
46.具体地,第一驱动件3由第一驱动件3本体和第一传动轴15组成,控制模块控制第一驱动件3本体动作,第一驱动件3本体驱动第一传动轴15转动,第一传动轴15作为第一驱动件3的输出端和第一连杆11呈直角的固定连接,当第一传动轴15转动的时候,第一连杆11会将第一传动轴15作为圆心,围绕着第一传动轴15旋转,第一连杆11的位置发生改变会拉动第二连杆12的位置也发生偏移,第二连杆12逐渐向第一连杆11的方向偏移,第二连杆12的偏移连带着第一转臂部14向第一连杆11的方向移动,第一转臂部14带动第一阻挡部13往第一连杆11方向收缩,完成了第一阻挡机构往内部收缩的动作。
47.第二驱动件4由第二驱动件4本体和第二传动轴25组成,控制模块控制第二驱动件4本体动作,第二驱动件4本体驱动第二传动轴25转动,第二传动轴25作为第二驱动件4的输出端和第三连杆21呈直角的固定连接,当第二传动轴25转动的时候,第三连杆21会将第二传动轴25作为圆心,围绕着第二传动轴25旋转,第三连杆21的位置发生改变会拉动第四连杆22的位置也发生偏移,第四连杆22逐渐向第三连杆21的方向偏移,第四连杆22的偏移连带着第二转臂部24向第三连杆21的方向移动,第二转臂部24带动第二阻挡部23往第三连杆21方向收缩,第二阻挡部23从第一阻挡部13中空的通道伸入进第一阻挡部13内,直至第一阻挡部13套设于第二阻挡部23的外表面,达到第二阻挡部23收缩到第一阻挡部13内且完全被第一阻挡部13遮挡住,实现第二阻挡机构往内部收缩的作用。
48.参照图4-图5,翼闸还包括机箱,机箱包括第一半箱61和第二半箱62,第一阻挡机构、第一驱动件3、第二阻挡机构和第二驱动件4安装在第一半箱61和第二半箱62内。
49.具体地,翼闸的内部机构安装在第一半箱61和第二半箱62之间,第一半箱61和第二半箱62通过卡接的方式连接,机箱的设置起到了保护除机箱以外的硬件,且有效的隔绝翼闸内部机构动作时发出的噪音的效果。作为另外一种实施方式,机箱还可以是一体成型结构。这样的方式可以提高机箱的整体硬度。
50.参考图6-图7,控制模块包括第一检测单元72、第二检测单元73、模数转换单元、控制器71和驱动单元75,第一检测单元72安装在第一连杆11和第二连杆12的连接处,第一检测单元72的输出端和模数转换单元连接,第二检测单元73的输出端和模数转换单元连接,模数转换单元和控制器71连接,控制器71和驱动单元75连接,第一驱动件3和第二驱动件4均和驱动单元75连接。
51.具体地,控制器71采用plc对翼闸进行控制,当有人需要通过翼闸,翼闸需要打开时,第二电机先发送第二阻挡件动作信号给第二驱动件4,第二驱动件4通过第二传动轴25
为第三连杆21提供转动的力,第三连杆21将第二传动轴25作为圆心顺时针的转动,第三连杆21的转动会带动第四连杆22往第三连杆21方向偏移,从而让第二阻挡件往通道里面收缩,当第二检测单元73识别到第三连杆21和第四连杆22转动到第一个指定角度以后,第二检测单元73发送第二阻挡件到位信号给模数转换单元,经模数转换单元处理信号后发送到处理器,处理器处理后发送第一阻挡件动作信号经驱动单元75后到达第一驱动件3,第二阻挡件继续动作的同时,第一驱动件3通过第一传动轴15为第一连杆11提供转动的力,第一连杆11将第一传动轴15作为圆心顺时针的转动,第一连杆11的转动会带动第二连杆12往第一连杆11方向偏移,从而让第一阻挡件往机箱里面收缩,第一阻挡件和第二阻挡件同步收缩进机箱内部。
52.此时第一检测单元72识别到第一连杆11和第二连杆12转动到一定角度以后,发送第一阻挡件到位信号到模数转换单元,模数转换单元将第一阻挡件到位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后传输到控制器71,控制器71处理得到的第一阻挡件停转信号经过驱动单元75后,第一阻挡件停转信号传输到第一驱动件3,第一驱动件3停止转动。
53.同时第二检测单元73识别到第三连杆21和第四连杆22转动到第二个指定角度以后,发送第二阻挡件第二到位信号到模数转换单元,模数转换单元将第二阻挡件第二到位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后传输到控制器71,控制器71处理得到的第二阻挡件停转信号经过驱动单元75后,第二阻挡件停转信号传输到第一驱动件3,第二驱动件4停止转动。
54.实现了第二阻挡部23先收缩到一定程度后,第一阻挡部13再动作的效果。
55.当需要通过翼闸的人员通过翼闸后,控制器71发送翼闸关闭信号,翼闸关闭信号经过驱动单元75后输出到第一驱动件3和第二驱动件4,第一驱动件3和第二驱动件4同步转动,第一阻挡部13和第二阻挡部23同步向机箱外伸出。
56.当第一连杆11和第二连杆12转动到平行的时候,第一检测装置发送翼闸第一关闭到位信号,翼闸第一关闭到位信号经过模数转换模块处理后发送到处理器进行处理,处理得到的停转信号经驱动单元75后发送到第一驱动件3,第一驱动件3停止运作,此时第二驱动件4继续工作。
57.当第三连杆21和第四连杆22转动到平行的时候,第二检测装置发送翼闸第二关闭到位信号,翼闸第二关闭到位信号经过模数转换模块处理后发送到处理器进行处理,处理得到的停转信号经驱动单元75后发送到第二驱动件4,第二驱动件4停止运作。
58.达到了关闭闸门的时候,第一阻挡部13和第二阻挡部23先一起动作,到达规定位置后第二阻挡部23再往外伸出一段距离的效果。
59.参照图8-图9,控制模块还包括压力传感单元8,压力传感单元8安装在第二阻挡部23,压力传感单元8的输出端和模数转换单元连接。
60.具体地,当翼闸关闭的时候有人经过翼闸,第二阻挡部23上的压力传感单元8压到人的一瞬间,压力传感单元8发送压人信号到模数转换单元,模数转换单元将压人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后发送到处理器进行处理,得到的电机反转信号经驱动单元75后传输到第一驱动件3和第二驱动件4,第一驱动件3和第二驱动件4立即反转,减轻机器对通过人员的误伤。
61.参照图10,第一驱动件3采用第一驱动电机,第一驱动电机包括有第一传动轴15,第二驱动件4采用第二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包括有第二传动轴25,第二传动轴25的长度大于第一传动轴15的长度,第一连杆11、第二连杆12和第三连杆21、第四连杆22分别处于不
同平面。
62.具体地,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分别驱动第一传动轴15和第二传动轴25动作,第一传动轴15驱动第一阻挡机构伸出机箱外或者是收缩进机箱内,第二传动轴25驱动第二阻挡机构伸出机箱外或者是收缩进机箱内,两个传动轴的长度设置成不一样的,第一阻挡机构的内部传动组件和第二阻挡机构的内部传动组件就不在同一水平面上,避免连杆之间的相互影响,减少了因为机械碰撞而产生的噪音。
63.参照图11,转臂轴5的另一端贯穿第二半箱62后,且转臂轴5的另一端与第二半箱62卡接。
64.具体地,第一转臂部14和第二转臂部24将转臂轴5作为圆心,第一转臂部14和第二转臂部24上端可转动偏移,达到了翼闸开关门的效果。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转臂轴5的一端还可以贯穿第一半箱61,且转臂轴5的一端与第一半箱61卡接。或者,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转臂轴5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半箱61、第二半箱62卡接。
65.参照图12,第一连杆11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限制第二连杆12转动方向的第一限位块9。
66.具体地,第一连杆11和第二连杆12发生偏移转动的时候,存在两个方向的转动情况,限位块安装在第一连杆11的一端,能限制第二连杆12发生偏移时只往一个方向偏移,达到了避免偏移转动方向不确定而造成的机械碰撞,和别的器件发生冲突。
67.参照图13,第三连杆21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限制第四连杆22转动方向的第二限位块10。
68.具体地,第三连杆21和第二连杆12发生偏移转动的时候,存在两个方向的转动情况,第二限位块10安装在第三连杆21的一端,能限制第四连杆22发生偏移时只往一个方向偏移,达到了避免偏移转动方向不确定而造成的机械碰撞,和别的器件发生冲突。
69.实施例2:
70.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一半箱61和第二半箱62的内壁还包括隔音棉。
71.具体地,第一半箱61和第二半箱62主要是起到保护和隔绝噪音的作用,在内壁安装有隔音棉能有效的隔绝内部动作发出的声音,进一步起到隔绝噪音的效果。
72.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