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备绿色建筑特性的预应力混凝土T型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125899发布日期:2022-08-13 03:25阅读:97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备绿色建筑特性的预应力混凝土T型梁的制作方法
一种具备绿色建筑特性的预应力混凝土t型梁
技术领域
1.本技术涉及混凝土梁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具备绿色建筑特性的预应力混凝土t型梁。


背景技术:

2.预应力t型梁指梁中设置了预应力筋,且横截面形式为t型的梁。承重结构由配筋混凝土的上翼缘和梁肋结合而成的梁式桥称为t形梁桥,因主梁的截面形状如英文字母t而得名。t形梁截面受压区利用耐压的混凝土做成翼缘板并兼作桥面;受拉区用预应力筋对梁施加预应力。
3.相关技术中,一般采用后张法制作预应力混凝土t型梁,先制作预应力混凝土t型梁,并在预应力混凝土t型梁内按预应力筋的位置留出相应的孔道,待预应力混凝土t型梁的混凝土强度达到规定的强度后,在预留孔道中穿入预应力筋进行张拉,并利用锚具把张拉后的预应力筋锚固在预应力混凝土t型梁的端部,依靠预应力混凝土t型梁端部的锚具将预应力筋的预张拉力传给混凝土,使其产生预压应力;最后在孔道中灌入水泥浆,使预应力筋与预应力混凝土t型梁形成整体。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发现沿预应力混凝土t型梁的长度方向张拉预应力筋,仅能将预应力筋张拉至与预应力混凝土t型梁的轴线相平行,预应力筋的张拉范围小,从而使得预应力混凝土t型梁所受预应力可调范围较小。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改善预应力筋对预应力混凝土t型梁施加的预应力不足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具备绿色建筑特性的预应力混凝土t型梁。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具备绿色建筑特性的预应力混凝土t型梁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具备绿色建筑特性的预应力混凝土t型梁,包括腹板,所述腹板内沿所述腹板的长度方向开设有用于插设顶推件的通槽,所述腹板内还开设有若干滑槽,若干所述滑槽沿所述腹板的长度方向均布,若干所述滑槽相互平行,且所述滑槽均与所述通槽相连通,所述滑槽的中轴线与所述通槽的中轴线相垂直;所述滑槽内滑动设置有张拉件,所述张拉件远离所述通槽的一端固定有预应力筋,所述张拉件远离所述预应力筋的一端置于所述通槽内,当所述顶推件插设在所述通槽内时,所述顶推件顶推所述张拉件沿所述滑槽朝远离所述通槽的方向移动。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沿腹板的长度方向开设通槽,将顶推件插设至通槽内后,若干张拉件在顶推件的顶推下在对应的滑槽内朝滑动并拉动预应力筋,从而实现对预应力筋的进一步张拉,可增大预应力筋的张拉范围,调整顶推件即可调整预应力混凝土t型梁所受的预应力。
8.可选的,所述顶推件包括转筒和顶推杆,所述顶推杆滑动设置在所述转筒内,所述
转筒上开设有若干连通所述滑槽的连接孔,所述顶推杆上布设有若干凸起,所述凸起顶推所述张拉件沿所述滑槽朝远离所述通槽的方向移动。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通槽内设置转筒,张拉件的一端通过连接孔插设在转筒上,而后将顶推杆插入转筒内,凸起顶推张拉件穿过连接孔进入滑槽朝远离通槽的方向的移动,若干张拉件对预应力筋进行均匀的张拉,调整凸起的厚度即可调整预应力混凝土t型梁所受的预应力。
10.可选的,所述凸起周缘固定有导向环,所述导向环由所述凸起背向所述顶推杆的端面周缘朝远离所述凸起的方向延伸至所述顶推杆上。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环在凸起的端面与顶推杆的侧壁之间形成坡面,一方面,这有利于凸起移动至张拉件远离预应力筋的端面处对张拉件进行顶推,从而方便对预应力筋进行张拉以提升预应力混凝土t型梁的承载力;另一方面,张拉件可沿导向环从先进入通槽内的凸起上滑过并由对应的凸起顶推,这减少了张拉件对凸起形成阻碍导致顶推杆难以插入通槽的情况。
12.可选的,所述顶推杆的侧壁上沿所述顶推杆的长度方向固定有若干限位板,所述转筒的内壁上开设有若干与所述限位板一一对应的限位槽,当所述顶推件插设在所述通槽内时,所述限位板插设在所述限位槽内。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顶推杆插入转筒时,限位板插设在限位槽内对顶推杆形成限位及导引,使得凸起始终朝向张拉件的方向并分别顶推对应的张拉件,设置限位板与限位槽可减少顶推杆在转筒内转动导致凸起未对张拉件进行顶推的情况。
14.可选的,所述张拉件包括滑动设置在所述滑槽内的抵贴柱和张拉柱,所述抵贴柱与所述张拉柱同轴设置,所述抵贴柱的一端抵贴在所述凸起上,所述抵贴柱的另一端则抵贴在所述张拉柱上,所述张拉柱远离所述抵贴柱的一端固定在所述预应力筋上;当所述顶推件插设在所述通槽内时,所述张拉柱位于所述滑槽内,所述抵贴柱位于所述转筒内。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抵贴柱和张拉柱组成张拉件,将顶推件插设在通槽内后,抵贴柱被凸起顶推,张拉柱则被抵贴柱顶推并对预应力筋形成张拉,此时以连接孔为界张拉柱位于滑槽内,抵贴柱置于转筒内,将转筒在通槽内以转筒的中轴线为轴转动,抵贴柱随转筒转动。而张拉柱远离预应力筋的一端则抵贴在转筒上,这使得张拉柱得以稳固的固定在滑槽内对预应力筋进行持续且稳定的张拉,可减少张拉柱与抵贴柱在滑槽内滑动导致对预应力筋的张拉不稳定的情况。
16.可选的,所述通槽的内壁上转动连接有若干辊轴,所述辊轴的中轴线与所述转筒的中轴线平行,所述辊轴与所述转筒的筒壁相贴合;当所述转筒在所述通槽内以所述转筒的中轴线为轴转动时,所述张拉柱远离所述预应力筋的一端与所述转筒的外壁相贴合。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顶推件插入转筒后,张拉柱在抵贴柱的顶推下滑出转筒并滑入滑槽内,而抵贴柱则置于转筒内,此时转筒可在通槽内以转筒的中轴线为轴转动,抵贴柱随转筒转离张拉柱。辊轴在转筒的筒壁上以辊轴的中轴线为轴转动,并随转筒的转动而滚动,有助于减少转筒与通槽的槽壁之间摩擦力过大产生损坏的情况。
18.可选的,所述张拉柱远离所述抵贴柱的一端固定有弹簧,所述弹簧远离所述张拉
柱的一端固定在所述预应力筋上。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预应力筋与张拉柱之间固定有弹簧,张拉柱被抵贴柱顶推出转筒朝预应力筋的方向移动,弹簧受张拉柱的顶推压缩。转动转筒后,张拉柱的一端抵贴在转筒的内壁上,张拉柱的另一端则持续的顶推弹簧,使得弹簧为克服弹性形变对预应力筋进行持续的张拉,相较于直接由张拉柱对预应力筋进行张拉,由弹簧对预应力筋进行张拉可在张拉柱的推力之外附加弹簧的弹力,这增大了预应力筋的张拉范围,从而使得预应力混凝土t型梁所受预应力可调范围更大。
20.可选的,所述通槽远离所述滑槽的槽壁上开设有固定槽,当所述转筒转动至所述凸起背向所述滑槽时,所述抵贴柱插设至所述固定槽内。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转筒在通槽内以转筒的中轴线为轴旋转半周后,连接孔背向滑槽,抵贴柱在重力作用下由连接孔滑出并滑入固定槽内,此时抵贴柱对转筒形成限位,可降低转筒在通槽内滑动或转动的可能性,以将转筒稳固地固定在通槽内,减小转筒在通槽内滑动或转动而影响预应力混凝土t型梁整体性的可能性。
22.可选的,所述抵贴柱内滑动设置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与所述抵贴柱同轴设置,当所述转筒转动至所述凸起背向所述滑槽时,所述伸缩杆插设至所述固定槽内,所述抵贴柱位于所述转筒内。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转筒转动至凸起背向滑槽时,伸缩杆插设至固定槽内,而抵贴柱则留在转筒内,此结构可减少抵贴柱完全滑入固定槽内而失效的情况。
24.可选的,所述张拉柱内开设有放置腔,所述放置腔内设有滚球,所述张拉柱远离所述预应力筋的一端开设有伸出口,所述辅助块沿所述伸出口周缘环绕设有卡止环,所述卡止环贴合于所述滚球,当所述转筒在所述通槽内转动时,所述滚球在所述转筒上转动。
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止环对滚球形成限位,使得滚球无法脱离放置腔,张拉柱通过滚球与转筒解除,当转筒转动时滚球随转筒滚动,这有利于减少张拉柱与转筒之间摩擦力过大导致损坏或张拉柱倾斜的情况。
26.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沿腹板的长度方向开设通槽,将顶推件插设至通槽内后,若干张拉件在顶推件的顶推下在对应的滑槽内朝滑动并拉动预应力筋,从而实现对预应力筋的进一步张拉,可增大预应力筋的张拉范围,调整顶推件即可调整预应力混凝土t型梁所受的预应力;2、在通槽内设置转筒,张拉件的一端通过连接孔插设在转筒上,而后将顶推杆插入转筒内,凸起顶推张拉件穿过连接孔进入滑槽朝远离通槽的方向的移动,若干张拉件对预应力筋进行均匀的张拉,调整凸起的厚度即可调整预应力混凝土t型梁所受的预应力;3、由抵贴柱和张拉柱组成张拉件,将顶推件插设在通槽内后,抵贴柱被凸起顶推,张拉柱则被抵贴柱顶推并对预应力筋形成张拉,此时以连接孔为界张拉柱位于滑槽内,抵贴柱置于转筒内,将转筒在通槽内以转筒的中轴线为轴转动,抵贴柱随转筒转动。而张拉柱远离预应力筋的一端则抵贴在转筒上,这使得张拉柱得以稳固的固定在滑槽内对预应力筋进行持续且稳定的张拉,可减少张拉柱与抵贴柱在滑槽内滑动导致对预应力筋的张拉不稳定的情况。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预应力混凝土t型梁的示意图。
28.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预应力混凝土t型梁的剖视图。
29.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预应力混凝土t型梁的局部剖视图。
30.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顶推杆的局部示意图。
31.图5是本技术张拉件的剖视图。
32.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中腹板的剖视图。
33.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中预应力混凝土t型梁使用状态下的剖视图。
34.附图标记:1、腹板;2、预应力筋;3、通槽;31、固定槽;32、凹槽;4、滑槽;5、顶推件;51、转筒;511、连接孔;512、限位槽;52、顶推杆;521、凸起;522、导向环;523、限位板;524、杆身;525、接入头;6、张拉件;61、抵贴柱;611、限位环;62、张拉柱;621、放置腔;7、辊轴;8、弹簧;9、滚球;10、卡止环;11、伸缩杆;111、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35.以下结合附图1-7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6.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具备绿色建筑特性的预应力混凝土t型梁。参照图1和图2,一种具备绿色建筑特性的预应力混凝土t型梁,包括腹板1,腹板1由钢筋笼浇筑混凝土制成。在腹板1内开设有通槽3和若干滑槽4,其中通槽3沿腹板1的长度方向设置,且通槽3与腹板1为同轴布设,若干滑槽4则垂直连通于通槽3,且若干滑槽4沿腹板1的长度方向均匀布设。
37.参照图2和图3,滑槽4内均设有张拉件6,张拉件6在滑槽4内滑入或滑出通槽3,张拉件6位于滑槽4内的一端上固定有预应力筋2,即预应力筋2与若干张拉件6固定连接。张拉预应力筋2后,在通槽3内插设顶推件5,顶推件5对若干张拉件6进行顶推,张拉件6在滑槽4内朝远离通槽3的方向移动,这使得若干张拉件6对已受张拉的预应力筋2进一步的张拉,对预应力筋2施加更强的预张拉力,进而通过预应力筋2对预应力混凝土t型梁施加更强的预应力,以增强预应力混凝土t型梁的承载力。
38.参照图3和图4,顶推件5包括转筒51和顶推杆52,其中转筒51转动设置在通槽3内,腹板1的一端为开口设置,转筒51由腹板1的开口插入通槽3内并抵贴在通槽3的槽壁上,转筒51的一端同样为开口设置顶推杆52则由转筒51的开口插入转筒51内并抵贴在转筒51的内壁上。顶推杆52上布设有若干厚度不同的凸起521,凸起521与顶推件5一一对应,转筒51的外壁上开设有若干与顶推件5对应的连接孔511,当转筒51置于通槽3内且顶推杆52未插设在转筒51内时,张拉件6的一端置于滑槽4内,张拉件6的另一端则穿过连接孔511置于转筒51内。将顶推杆52插入转筒51内,张拉件6在对应凸起521的顶推下沿滑槽4朝远离顶推杆52的方向滑动,顶推杆52顶推预应力筋2从而对预应力筋2形成进一步的张拉,可增大预应力筋2的张拉范围,调整顶推件5即可调整预应力混凝土t型梁所受的预应力。
39.顶推杆52的侧壁上固定有若干限位板523,限位板523沿顶推杆52的长度方向设置,在转筒51的内壁上则开设有若干与限位板523一一对应的限位槽512,限位槽512沿转筒51的长度方向开设。当顶推杆52插设至转筒51内时,限位板523插设在限位槽512内对顶推杆52形成限位及导引,使得顶推杆52将凸起521朝向滑槽4的方向而滑入通槽3内,这有利于
减小顶推杆52在转筒51内产生转动导致凸起521难以对张拉件6形成顶推的可能性,也使得顶推杆52更加稳固的固定在转筒51内。
40.参照图3和图4,为减少顶推杆52难以调整方向并插入转筒51的情况,一方面,顶推杆52包括杆身524和接入头525,接入头525由厚度由靠近杆身524的一端朝远离杆身524的一端逐渐减小。当顶推杆52插设至转筒51内时,接入头525进入转筒51内插至张拉件6与转筒51的筒壁之间,并顶推张拉件6使张拉件6沿滑槽4移动,张拉件6沿接入头525滑动至杆身524,这有利于减少顶推杆52受张拉件6阻碍难以插设至转筒51内的情况。
41.另一方面,在顶推杆52上固定有导向环522,导向环522环绕凸起521设置,导向环522贴合于凸起521的一端与凸起521的端面相平,导向环522的厚度朝远离凸起521的方向逐渐降低,导向环522远离凸起521的一端延伸至与顶推杆52的外壁相平,即导向环522的纵截面呈三角形。导向环522在顶推杆52与凸起521之间形成过度坡面,使得顶推杆52在转筒51内沿转筒51的长度方向滑动时,张拉件6由导向环522顶推朝远离或靠近顶推杆52的方向移动,使张拉件6远离预应力筋2的一端贴合于对应的凸起521背向顶推杆52的端面,从而对预应力筋2进行张拉。设置导向环522既方便张拉件6由顶推杆52滑动至与凸起521的端面贴合,也便于张拉件6由凸起521的端面处滑下与顶推杆52贴合,便于顶推杆52完全插设至转筒51内对预应力筋2进行张拉。
42.参照图3和5,张拉件6包括同轴设置的抵贴柱61和张拉柱62,抵贴柱61置于转筒51内,张拉柱62的一端置于转筒51内并与抵贴柱61相贴合,张拉柱62的另一端则置于滑槽4内,张拉柱62远离抵贴柱61的一端沿预应力筋2的长度方向均匀的固定在预应力筋2上。将顶推杆52插设至转筒51内,抵贴柱61受顶推朝远离顶推杆52的方向移动,并顶推张拉柱62沿滑槽4朝远离顶推杆52的方向移动,若干张拉柱62对预应力筋2形成张拉,使预应力筋2为预应力混凝土t型梁提供更大的预应力,这有利于提升预应力混凝土t型梁的承载力。当顶推杆52置于转筒51内时,张拉柱62受抵贴柱61顶推由连接孔511滑出转筒51并滑入滑槽4内,抵贴柱61则位于转筒51内。以转筒51的中轴线为轴转动转筒51,转筒51带动抵贴柱61转动,而后张拉柱62远离预应力筋2的一端抵贴在转筒51的筒壁上,由转筒51支承张拉柱62对预应力筋2进行持续且稳定的张拉,这可减少张拉柱62沿滑槽4滑动导致预应力筋2不稳定而影响预应力混凝土t型梁整体性的情况。
43.张拉柱62远离抵贴柱61的一端通过弹簧8与预应力筋2连接,当顶推杆52置于转筒51内时,弹簧8受张拉柱62顶推而压缩,弹簧8为克服弹性形变对预应力筋2进行持续的顶推及张拉,这使得预应力筋2除了受到顶推力外还受到弹簧8的弹力,这增大了预应力筋2的张拉范围,进而增大了预应力混凝土t型梁所受预应力的可调范围。
44.参照图6,通槽3的内壁上转动连接有若干辊轴7,具体的,通槽3的内壁上开设有若干凹槽32,辊轴7均转动连接在凹槽32的槽壁上,辊轴7的中轴线与转筒51的中轴线相平行,且辊轴7抵贴在转筒51的筒壁上以辊轴7的中轴线为轴滚动。相较于转筒51直接在通槽3内滚动,转筒51与辊轴7接触,且辊轴7随转筒51的转动而滚动,有助于减少转筒51与通槽3的槽壁的接触面积,从而降低转筒51在通槽3内转动所受到的摩擦力,进而减小转筒51与通槽3的槽壁之间摩擦力过大导致转筒51或通槽3产生损坏的可能性。
45.参照图5,为减小张拉柱62与滚筒之间的摩擦力,在张拉柱62远离预应力筋2的一端设有滚球9,当转筒51在通槽3内转动时,滚球9抵贴在转筒51的筒壁上滚动。具体的,张拉
柱62远离预应力筋2的一端开设有放置腔621,张拉柱62远离预应力筋2的端面上开设有呈圆形的伸出口,放置腔621内设置有滚球9,张拉柱62的放置腔621处环绕伸出口的内壁上固定有卡止环10,卡止环10抵贴在滚球9上从而将滚球9限位在辅助块内,滚球9位于卡止环10之间的部分伸出伸出口,当转筒51在通槽3内滚动时,滚球9抵贴在转筒51上随转筒51的转动而滚动。一方面,张拉柱62可通过滚球9移出连接孔511,有利于减少张拉柱62受到连接孔511阻碍导致转筒51无法转动的情况;另一方面,张拉柱62通过滚球9与转筒51解除,可减小张拉柱62与滚筒之间摩擦力过大而产生损坏的可能性,也可减少张拉柱62受摩擦力过大产生倾斜导致张拉件6对预应力筋2的张拉产生倾斜的情况。
46.参照图6和图7,通槽3远离滑槽4的槽壁上开设有若干固定槽31,若干固定槽31沿通槽3的长度方向布设,且固定槽31均与转筒51的中轴线相垂直,固定槽31的直径小于抵贴柱61的直径。抵贴柱61内滑动设置有伸缩杆11,且抵贴柱61与张拉柱62接触的一端为开口设置,伸缩杆11可沿抵贴柱61的长度方向滑入或滑出抵贴柱61。固定槽31的直径与伸缩杆11的直径相同,当转筒51在通槽3内转动至连接孔511连通固定槽31与转筒51时,伸缩杆11在重力作用下滑出抵贴柱61并滑入固定槽31内,此时伸缩杆11与抵贴柱61对转筒51形成限位,可减少转筒51在通槽3内转动导致张拉柱62不稳固的情况。抵贴柱61的开口处环绕固定有限位环611,伸缩杆11置于抵贴柱61内的一端固定有限位块111,当伸缩杆11滑出抵贴柱61时,伸缩杆11由限位环611的开口滑入,限位块111抵贴在限位环611上对伸缩杆11进行限位,以降低伸缩杆11滑入固定槽31并脱离抵贴柱61导致失效的可能性。
47.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具备绿色建筑特性的预应力混凝土t型梁的实施原理为:在浇筑混凝土时在预应力混凝土t型梁的腹板1内开设通槽3和滑槽4,将转筒51预埋至腹板1内,并将固定有若干张拉件6的预应力筋2设置在预应力混凝土t型梁内。先张拉预应力筋2,而后将顶推杆52插入转筒51内,凸起521顶推张拉件6朝远离顶推杆52的方向移动并对预应力筋2进行进一步的张拉,张拉柱62移动至滑槽4内,抵贴柱61则留在转筒51内。以转筒51的中轴线为轴转动转筒51,伸缩杆11在重力作用下滑入固定槽31内对转筒51进行固定,而后补浇混凝土完成预应力混凝土t型梁的制作。
48.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