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市政工程用桥梁路面施工修复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518625发布日期:2022-09-14 12:25阅读:68来源:国知局
一种市政工程用桥梁路面施工修复工艺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桥梁路面整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市政工程用桥梁路面施 工修复工艺。


背景技术:

2.路面破损总体上可以分两类:结构性破损和功能性破损,结构性破损导 致路面结构承载力下降,以各种结构裂缝的形式表现出来,功能性破损则会 影响行车质量和行车安全,表现为路面服务能力下降、平整度和抗滑性能降 低,通常,结构性破损增加到一定程度,同样也会出现功能性破损,而此装 置就是用于路面的平整修复设备,路面中修工程主要包括砂石路面大面积处 理翻浆,修理横断面;碎砾石路面局部地段加厚、加宽、调整路拱、加铺磨 耗层、保护层、处理严重病害等。
3.但是,常规的路面修复设备,通常采用沥青或者水泥,进行统一铺设的 修复方式,而此方式,存在局限性,在铺设沥青或者水泥时路面时,地面存 在低洼情况,导致路面的修复高度参差不齐,并使材料堆积在一处,导致材 料平铺不够均匀,难以将材料转移至所需位置,从而影响后续的铺设,并且 堆积的材料,难以将其使用在指定位置,导致材料容易浪费,而装置后续结 构,难以将过多的材料输送至材料欠缺位置,当装置将材料输送时,材料容 易挤在一起,导致材料相互溶解在一起,形成硬质结构,导致材料在铺设后, 影响路面的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市政工程用桥梁路面施工修复工艺,具备路面整平的 有益效果,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到常规的路面修复设备,通常采用沥 青或者水泥,统一铺设的修复方式,而此方式,存在局限性,在铺设沥青或 者水泥时,会使材料堆积在整平结构前端,导致路面的填充效果高度参差不 齐,影响后续使用,而装置后续结构,难以将过多的材料输送至材料欠缺位 置,当装置将材料输送时,材料容易挤在一起,导致材料相互溶解在一起, 形成硬质结构,使材料在铺设时,影响路面的使用的问题。
5.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市政工程用桥梁路面施工修复工艺,包 括以下步骤:
6.s1、填洞:通过平整修复设备将修补料填补在路面的坑洞处;
7.s2、转运:取出某一坑洞处过剩修补料并转运至下一待填补坑洞处;
8.s3、提效:翻转运输修补料,提高填补工作效率;
9.s4、提高结合度:对修补料进行打散,促进修补料与地基结构铺设更加 细密;
10.s5、提高密实度:修补料铺设后梳理,提高修补料内部均匀程度。
11.平整修复设备包括支撑架和支撑架下的震动结构,所述支撑架的上端安 装有外接撑杆,所述支撑架的两端安装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的下端安装有 弹簧轴,所述支撑架的下端还安装有震动结构,所述支撑架的下端安装有外 支撑壳体,所述外支撑壳体的内部
安装有导流限位板,所述导流限位板与外 支撑壳体的一端设有进料端口,所述导流限位板的另一端安装有震动底板, 所述震动底板的一端安装有柔性连接板,所述柔性连接板的一端安装有后托 导流板,所述柔性连接板用于连接震动底板与后托导流板,所述后托导流板 的一端安装有平整后托架,所述平整后托架的内部安装有第二导流卷辊,所 述导流限位板的一端还设有缓冲斜面,所述震动结构的下端安装有震动传导 板,所述震动传导板用于将震动结构与震动底板连接,所述外支撑壳体的一 侧对称设有收拢板。
12.使修复材料位于导流限位板上端时,可通过第一导流卷辊将其转移至震 动底板处,完成对材料的转移功能,作为本发明所述市政工程用桥梁路面施 工修复工艺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所述导流限位板的一端还安装有第一导 流卷辊,所述第一导流卷辊位于导流限位板与震动底板之间。
13.为第一导流卷辊提供转动动力支持,作为本发明所述市政工程用桥梁路 面施工修复工艺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导流卷辊的两端安装有支 撑外圈,所述支撑外圈的上端设有支撑侧边架,所述支撑侧边架用于安装在 外支撑壳体的内部,所述支撑外圈的内部安装有驱动内齿轮,所述支撑外圈 的一端安装有侧边转轴,所述侧边转轴的一端与第一导流卷辊的两端均设有 连接板盖,所述连接板盖的外侧设有齿轮圈,所述连接板盖用于插入支撑外 圈一侧。
14.大幅度提高了侧边转轴的转动摩擦力,作为本发明所述市政工程用桥梁 路面施工修复工艺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所述侧边转轴的外侧设有延长翻 板,所述延长翻板用于提高侧边转轴的摩擦力。
15.大幅度减少连接板盖与支撑外圈内部的摩擦状况,作为本发明所述市政 工程用桥梁路面施工修复工艺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所述支撑外圈的内部 对称安装有支撑轴承,所述连接板盖的外侧设有阶梯槽,所述阶梯槽用于将 连接板盖安装在支撑外圈内。
16.提高了第一导流卷辊的转动输送效率,作为本发明所述市政工程用桥梁 路面施工修复工艺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导流卷辊的外侧设有支 撑辊槽,所述支撑辊槽呈环形阵列在第一导流卷辊的外侧。
17.为装置提供分割结构,使材料均匀的分布在装置内部,作为本发明所述 市政工程用桥梁路面施工修复工艺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所述导流限位板 的上端设有分流板,所述外支撑壳体的一端对称安装有托板限低连接件。
18.大幅度提高了材料的均匀分散效果,作为本发明所述市政工程用桥梁路 面施工修复工艺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所述震动底板的上端设有第一散流 板,所述第一散流板的一侧设有第二散流板。
19.进一步的提高了材料铺设时的均匀程度,作为本发明所述市政工程用桥 梁路面施工修复工艺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所述平整后托架的内部安装有 后平整托盘,所述震动底板的下端设有分散竖槽,所述震动底板的两端对称 安装有缓冲支撑弹簧。
20.为后平整托盘提供了支撑以及替换结构,作为本发明所述市政工程用桥 梁路面施工修复工艺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所述后平整托盘的一侧设有上 连接回形勾,所述平整后托架的上端设有下连接勾座,所述上连接回形勾用 于卡在下连接勾座内,所述震动结构的两端对称安装有减震侧边架,所述震 动结构两侧对称安装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用于连接减震侧边架与震动 结构,所述减震侧边架的位于外支撑壳体的上端。
21.本发明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22.1、该市政工程用桥梁路面施工修复工艺,通过上述工艺与设备的结合, 能够较高效率的对桥面坑洞进行填补修复,将修补料进行打散的方式,促进 修补料与地基结构铺设更加细密,修补料铺设后梳理,以便修补料成型后能 够保证较强的结构强度。
23.2、该市政工程用桥梁路面施工修复工艺,通过外支撑壳体与导流限位板 和震动底板的配合,使外支撑壳体在推进时,将材料由导流限位板的下端进 行铺设,以及由进料端口处推入导流限位板的上端,并且导流限位板将铺设 后的材料压在地基上表面,经过外支撑壳体的移动持续压制,同时经过第一 导流卷辊将材料输送至震动底板处,再由震动底板输送至第二导流卷辊位置, 最后由第二导流卷辊将材料压在之前导流限位板压制的材料上的,通过此机 构,可将外支撑壳体前端堆积的材料移动至后端位置,避免材料堆积,导致 铺设不均匀。
24.3、该市政工程用桥梁路面施工修复工艺,通过分流板与第一散流板和第 二散流板的配合,当材料经过分流板后,分流板会将材料自行分割开来,接 着再由第一散流板与第二散流板将材料进行打散,同时通过震动底板的震动 效果,进一步打散铺设材料的当前的状态,使其分散的更加彻底、均匀,并 便于第二导流卷辊均匀的将材料铺设在指定位置,进一步的提高了装置的铺 设均与程度,避免材料运输时,温度过高溶解在一起,影响使用。
25.4、该市政工程用桥梁路面施工修复工艺,通过第一导流卷辊内部的结构 配合,可保证材料位于导流限位板上端时,具备运输效果,当材料位于分流 板上端时,会被分割成竖向状态,而第一导流卷辊在运输时,通过支撑辊槽 的作用,将材料分成竖向状态,并且在翻转运输的同时,通过第一导流卷辊 与分流板的两种分割效果,进一步增加铺设材料的分散状态,进而材料更加 细腻,便于铺设。
附图说明
26.图1为本发明设备部分的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27.图2为本发明设备部分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28.图3为本发明设备部分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29.图4为本发明设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30.图5为本发明导流限位板与震动底板外部结构示意图。
31.图6为本发明支撑外圈内部结构示意图。
32.图7为本发明道路铺设工艺的流程图。
33.图中:1、支撑架;2、外接撑杆;3、液压杆;4、弹簧轴;5、外支撑壳 体;6、震动结构;7、减震侧边架;8、缓冲弹簧;9、震动传导板;10、收 拢板;11、平整后托架;12、导流限位板;13、震动底板;14、柔性连接板; 15、后托导流板;16、第二导流卷辊;17、后平整托盘;18、上连接回形勾; 19、下连接勾座;20、托板限低连接件;21、进料端口;22、第一导流卷辊; 23、侧边转轴;24、缓冲支撑弹簧;25、分流板;26、第一散流板;27、第 二散流板;28、支撑辊槽;29、延长翻板;30、支撑外圈;31、支撑侧边架; 32、驱动内齿轮;33、支撑轴承;34、连接板盖;35、齿轮圈;36、缓冲斜 面;37、分散竖槽;38、阶梯槽。
具体实施方式
34.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 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 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5.实施例1
36.一种市政工程用桥梁路面施工修复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37.s1、填洞:通过平整修复设备将修补料填补在路面的坑洞处,填补时需 尽量注意洞内各位置修补料的均匀度;
38.s2、转运:取出某一坑洞处过剩修补料并转运至下一待填补坑洞处,上 一个坑洞为了内部修补料更为充实,其内部需填补过量修补料,而过量修补 料转运至下一坑洞进行填补,避免修补料浪费;
39.s3、提效:翻转运输修补料,提高填补工作效率;
40.s4、提高结合度:将修补料进行打散,促进修补料与地基结构铺设更加 细密,提高新旧材料之间的联系性,避免新材料脱离旧坑洞;
41.s5、提高密实度:修补料铺设后梳理,提高修补料内部均匀程度,以便 修补料成型后能够保证较强的结构强度,提高修补效果。
42.路面修复设备,通常采用沥青或者水泥,进行统一铺设的修复方式,而 此方式,存在局限性,在铺设沥青或者水泥时路面时,地面存在低洼情况, 导致路面的修复高度参差不齐,并使材料堆积在一处,导致材料平铺不够均 匀,难以将材料转移至所需位置,从而影响后续的铺设,请参阅图1-6,其中 一种市政工程用桥梁路面施工修复工艺,包括支撑架1和支撑架1下的震动 结构6,支撑架1的上端安装有外接撑杆2,支撑架1的两端安装有液压杆3, 液压杆3的下端安装有弹簧轴4,支撑架1的下端还安装有震动结构6,支撑 架1的下端安装有外支撑壳体5,外支撑壳体5的内部安装有导流限位板12, 导流限位板12与外支撑壳体5的一端设有进料端口21,导流限位板12的另 一端安装有震动底板13,震动底板13的一端安装有柔性连接板14,柔性连 接板14的一端安装有后托导流板15,柔性连接板14用于连接震动底板13与 后托导流板15,后托导流板15的一端安装有平整后托架11,平整后托架11 的内部安装有第二导流卷辊16,导流限位板12的一端还设有缓冲斜面36, 震动结构6的下端安装有震动传导板9,震动传导板9用于将震动结构6与震 动底板13连接,外支撑壳体5的一侧对称设有收拢板10。
43.使用时,将修复材料倒至指定路面区域,通过外接撑杆2为支撑架1提 供支撑,同时液压杆3能够带动外支撑壳体5进行高度调节,使外支撑壳体5 位于指定修复地面位置,通过外接撑杆2带动外支撑壳体5在于地面上移动, 使导流限位板12与外支撑壳体5的前端与修复材料接触,移动的同时,材料 会顺着缓冲斜面36的斜向结构,汇入导流限位板12的下端,再经过震动底 板13将材料进行下压,并且通过第二导流卷辊16将材料的上表面整平滚动 处理,使材料形成平整路面,并且当外支撑壳体5向前移动,路面存在低洼 情况时,材料会落入路面凹坑处,进行填充,再由装置将其上表面进行平整 处理,而当路面较为完整时,材料会以相互推挤的方式,滚动前进,并随着 外支撑壳体5的前进方向进行移动,移动的同时堆积材料持续增高,并没过 导流限位板12高度,并且没过导流限位板12高度的材
料,会通过进料端口 21流入导流限位板12的上端,并且导流限位板12与震动底板13的上端均设 有斜面,通过震动结构6将震感通过震动传导板9传递至震动底板13处,当 材料位于导流限位板12与震动底板13上端时,通过震动传导板9传递震感, 从而使材料缓缓向第二导流卷辊16方向移动,完成震动输送效果,同时经过 震动结构6震感的传动,使震动底板13还具备了材料压实效果,而柔性连接 板14则为橡胶材质,减少震感传递的同时,还能为材料提供支撑效果,而第 二导流卷辊16则与底面呈顺时针运转,使材料移动至当前位置后,则会被第 二导流卷辊16卷入下端,进行路面填充,通过上述结构,可保证外支撑壳体 5前进时,将材料铺装在路面上,并保证材料均匀、平整分布在修复区域内, 同时能够将多余材料转移至后续所需环境下,从而节省了材料的浪费。
44.实施例2
45.当材料位于导流限位板12上端时,需要相应的结构将材料输送至震动底 板13位置,完成对材料的转移,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做出的改进, 具体的,请参阅图1-6,导流限位板12的一端还安装有第一导流卷辊22,第 一导流卷辊22位于导流限位板12与震动底板13之间。
46.当材料位于导流限位板12上表面时,通过其斜向特性,材料会缓缓流至 第一导流卷辊22处,并且第一导流卷辊22则与前进方向反向7运动,通过 第一导流卷辊22将材料由导流限位板12处输送至震动底板13上端,并完成 对材料的输送,避免导流限位板12与震动底板13之间距离较长,造成堆积。
47.实施例3
48.需要特定结构,使第一导流卷辊22完成外支撑壳体5前进方向反向转动 状态,来运输材料,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做出的改进,具体的, 请参阅图1-6,第一导流卷辊22的两端安装有支撑外圈30,支撑外圈30的 上端设有支撑侧边架31,支撑侧边架31用于安装在外支撑壳体5的内部,支 撑外圈30的内部安装有驱动内齿轮32,支撑外圈30的一端安装有侧边转轴 23,侧边转轴23的一端与第一导流卷辊22的两端均设有连接板盖34,连接 板盖34的外侧设有齿轮圈35,连接板盖34用于插入支撑外圈30一侧。
49.驱动内齿轮32呈环形阵列于支撑外圈30内,使用时,驱动内齿轮32与 填充后地面接触,并转动,按前进方向转动,同时转动力传递至连接板盖34 处,通过齿轮圈35与驱动内齿轮32外侧的啮合状态,带动驱动内齿轮32转 动,而第一导流卷辊22的一端均设有连接板盖34,并与驱动内齿轮32啮合, 通过驱动内齿轮32的转动,使连接板盖34正向转动的力,由驱动内齿轮32 转换成反向并作用在第一导流卷辊22处,并带动第一导流卷辊22转动,使 第一导流卷辊22与侧边转轴23为反向转动状态,从而为内部材料提供反向 转动动力支持。
50.实施例4
51.侧边转轴23为圆形结构,抓地力较弱,使传递的力较为薄弱,导致效果 不足,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做出的改进,具体的,请参阅图1-6, 侧边转轴23的外侧设有延长翻板29,延长翻板29用于提高侧边转轴23的摩 擦力。
52.使用时,通过延长翻板29的多边形结构,转动至相应方向时,相应方向 的延长翻板29会插入铺设时的材料内,形成高效的抓地效果,并传递至第一 导流卷辊22内部,并为第一导流卷辊22提供转动动力支持,完成对材料的 翻转动力支持,从而使装置无需额外动力源即可实现对第一导流卷辊22的驱 动操作。
53.实施例5
54.连接板盖34与支撑外圈30连接时,缺少转动结构,导致内部摩擦较大, 影响转动动力,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做出的改进,具体的,请参 阅图1-6,支撑外圈30的内部对称安装有支撑轴承33,连接板盖34的外侧 设有阶梯槽38,阶梯槽38用于将连接板盖34安装在支撑外圈30内。
55.当侧边转轴23与第一导流卷辊22一端的连接板盖34分别插入支撑外圈 30内部,并与支撑轴承33的外侧固定贴合,通过支撑轴承33的作用,可保 证连接板盖34在转动时,大幅度减少连接板盖34与支撑外圈30的摩擦效果。
56.实施例6
57.第一导流卷辊22的外侧需要加装结构,来提高材料的翻转运输效率,本 实施例是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做出的改进,具体的,请参阅图1-6,第一导流 卷辊22的外侧设有支撑辊槽28,支撑辊槽28呈环形阵列在第一导流卷辊22 的外侧。
58.当第一导流卷辊22在转动时,可通过第一导流卷辊22与材料接触,将 材料由导流限位板12输送至震动底板13处,而支撑辊槽28可增加第一导流 卷辊22与材料接触面积,从而使支撑辊槽28为第一导流卷辊22增加转动时 的材料输送量,并大幅度增加第一导流卷辊22的材料输送效率。
59.实施例7
60.当材料移动至导流限位板12上表面时,缺少限位结构,容易导致材料堆 积在一起,影响后续结构的铺设功能,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做出 的改进,具体的,请参阅图1-6,导流限位板12的上端设有分流板25,外支 撑壳体5的一端对称安装有托板限低连接件20。
61.导流限位板12的上表面排列有分流板25,当材料移动至导流限位板12 上表面时,通过分流板25将材料进行限位分割,再由第一导流卷辊22输送 至震动底板13位置,通过分流板25的作用,分割材料的同时,还能保证对 分流板25的均匀分类效果。
62.实施例8
63.分流板25间隔较大,需要对分割后的材料进一步的打散处理,来保证后 续结构的铺设操作,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7的基础上做出的改进,具体的, 请参阅图1-7,震动底板13的上端设有第一散流板26,第一散流板26的一 侧设有第二散流板27。
64.通过第一散流板26与第二散流板27组成对称结构,使经过两个分流板 25之间的材料进入第一散流板26与第二散流板27内时,同时经过震动底板 13的震感效果,将材料进行打散,进一步分散,完成对结构的打散效果,保 证材料与地基结构铺设更加细密。
65.实施例9
66.铺设时需要对材料进行梳理,来保证对材料均匀铺设效果,本实施例是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做出的改进,具体的,请参阅图1-6,平整后托架11的 内部安装有后平整托盘17,震动底板13的下端设有分散竖槽37,震动底板 13的两端对称安装有缓冲支撑弹簧24。
67.当震动底板13的下表面与铺设材料接触时,会嵌入其中,通过外支撑壳 体5的持续前进,会形成相应的沟槽,并对铺设后的地面进行梳理,并通过 沟槽将铺设后的材料,分成与分散竖槽37相应数量的沟槽,完成后,通过后 平整托盘17的结构特性,将沟槽在进行掩埋、平铺,从而对铺设后的材料进 行梳理,进一步提高材料使用时的均匀程度。
68.实施例10
69.后平整托盘17缺少支撑固定结构,难以进行定位或替换,本实施例是在 实施例9的基础上做出的解释说明,具体的,请参阅图1-6,后平整托盘17 的一侧设有上连接回形勾18,平整后托架11的上端设有下连接勾座19,上 连接回形勾18用于卡在下连接勾座19内,震动结构6的两端对称安装有减 震侧边架7,震动结构6两侧对称安装有缓冲弹簧8,缓冲弹簧8用于连接减 震侧边架7与震动结构6,减震侧边架7的位于外支撑壳体5的上端。
70.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 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 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 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 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 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 所固有的要素。
71.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 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 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