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市政道路铺设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535160发布日期:2022-09-16 22:10阅读:69来源:国知局
一种市政道路铺设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市政工程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市政道路铺设结构。


背景技术:

2.市政道路包括多种道路,市政道路承载着城市的各种交通运输功能,一般包括负担城市主要交通的快速路以及主干路,配合主干路组成城市干道网,起联系各部分和集散作用分担主干路交通负荷的次干路。
3.在相关技术中,工人修建市政道路时,路面普遍采用沥青铺设,沥青铺设需要先对将多种类型的基层进行铺设,最后再铺设沥青层,同时需要对沥青层进行养护,才能正常通行车辆,这就导致工期较长,影响正常通行。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提高道路铺设效率,本技术提供一种市政道路铺设结构。
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市政道路铺设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市政道路铺设结构,包括地基层,所述地基层上设置有多个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柱,所述地基层上开设有用于与所述连接柱插接配合的安装槽,所述支撑板与相邻所述支撑板之间设置有连接块,相邻所述支撑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用于与所述连接块抵接的缺口,所述连接柱内水平穿设有用于与所述地基层插接配合的锁定杆,所述锁定杆与所述连接柱滑移配合,所述支撑板内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锁定杆移动的第一驱动组件。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首先在地基层开挖安装槽,直接将连接柱插入到安装槽内,并在两个支撑板之间设置连接块,然后操作人员控制第一驱动组件驱动锁定杆移动,锁定杆与地基层插接,此时可以通过车辆;与路面采用沥青铺设的方式相比,支撑板、连接柱以及锁定杆的设置可以减少工人施工周期,从而提高路面铺设效率。
7.优选的,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齿条、第一直齿轮以及第二直齿轮,所述第一齿条滑动穿设于所述支撑板内,所述连接柱内滑动穿设有连动杆,所述连动杆的一端与所述锁定杆固定连接,所述连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齿条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内转动连接有第一旋转柱,所述第一直齿轮固定套设于所述第一旋转柱上,所述第一直齿轮与所述第一齿条相互啮合,所述第二直齿轮固定套设于所述第一旋转柱远离所述第一直齿轮的端部上,所述连接块内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二直齿轮转动的第二驱动组件。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控制第二驱动组件驱动第二直齿轮转动,第二直齿轮转动使第一直齿轮转动,第一直齿轮转动的同时第一旋转柱转动,第一直齿轮从而转动,第一直齿轮转动使第一齿条在支撑板内移动,锁定杆从而移动插接到地基层内,将连接柱固定在安装槽内,防止支撑板脱落。
9.优选的,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插杆、第三直齿轮以及第二齿条,所述连接块内开设有用于与所述插杆滑移配合的竖向槽,所述第三直齿轮设置于所述连接块内,所述第三
直齿轮与所述连接块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齿条穿设于所述连接块内,所述第二齿条与所述连接块滑移配合,所述第二齿条与所述第三直齿轮相互啮合,所述第二齿条远离所述第三直齿轮的端部穿入所述支撑板并与所述第二直齿轮啮合,所述插杆上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三直齿轮上开设有用于与所述插杆以及所述第二限位块滑移配合的第一限位孔。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将插杆插入到竖向槽内并转动插杆,插杆转动使第三直齿轮转动,第三直齿轮转动使第二齿条移动,第二齿条移动至支撑板内并使第二直齿轮转动,锁定杆从而移动。
11.优选的,所述连接块内设置有第一卡块,所述连接块内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一卡块滑移配合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与所述竖向槽连通,所述第一卡块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回复弹簧,所述第一回复弹簧远离所述第一卡块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滑槽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插杆上开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卡块插接配合的环形槽,所述第一卡块靠近所述插杆的一侧设置有斜面,所述插杆的端部设置有斜面,所述插杆上的斜面与所述第一卡块上的斜面相匹配。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操作人员将插杆插入到竖向槽内时,插杆上的斜面推动第一卡块上的斜面,使第一卡块移动到第一滑槽内,插杆继续插入,然后第一卡块会插入到插杆上的环形槽内,防止插杆脱离竖向槽同时不影响插杆转动。
13.优选的,所述连接块内设置有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第二卡块、第三卡块以及第二回复弹簧,所述第二卡块滑动设置于所述连接块内,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二卡块滑移配合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内顶面上开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三卡块滑移配合的第三滑槽,所述第二回复弹簧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三滑槽内顶面上,所述第二回复弹簧另一端与所述第三卡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卡块与所述第三卡块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设置有斜面,所述第二卡块上的斜面与所述第三卡块上的斜面相匹配,所述第二卡块上开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三卡块插接配合的卡槽,所述连接块内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卡块移动的第三驱动组件。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控制第二驱动组件使第二卡块插入到第二卡槽内,当第二卡块移动时,第二卡块上的斜面推动第三卡块上的斜面使第三卡块在第三滑槽内移动,第二卡块继续移动,第二回复弹簧推动第三卡块使第三卡块插入到卡槽内,将连接块固定在支撑板上,减少支撑板与支撑块之间的缝隙。
15.优选的,所述第三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以及螺纹杆,所述第一锥齿轮固定连接于所述插杆上,所述螺纹杆穿设于所述连接块内,所述螺纹杆与所述连接块转动连接,所述螺纹杆穿入所述第二卡块并与所述第二卡块螺纹配合,所述第二锥齿轮固定套设于所述螺纹杆上,所述第一锥齿轮与所述第二锥齿轮相互啮合。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转动插杆,插杆转动使第一锥齿轮转动,第一锥齿轮转动使螺纹杆转动,螺纹杆转动使第二卡块移动至第二滑槽内与第三卡块卡接。
17.优选的,所述连接块上设置有限制盖,所述连接块上开设有用于与所述限制盖滑移配合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与所述竖向槽连通,所述限制盖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块,所述插杆靠近所述限制盖的一侧开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限位块滑移配合的限位槽。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操作人员控制插杆转动结束之后,操作人员将限制盖
上的限位块插入到限位槽内,防止插杆自转。
19.优选的,所述地基层内设置有排水管,所述支撑板内穿设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一端穿过所述连接柱并延伸至所述排水管上,所述排水管与所述进水管相连通,所述排水管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格栅,所述格栅与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齐平。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碰到下雨时,雨水经过进水管进入排水管排除,防止积水,格栅的设置可以防止树叶以及石子进入进水管堵塞进水管。
21.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操作人员首先在地基层开挖安装槽,直接将连接柱插入到安装槽内,并在两个支撑板之间设置连接块,然后操作人员控制第一驱动组件驱动锁定杆移动,锁定杆与地基层插接,此时可以通过车辆;与路面采用沥青铺设的方式相比,支撑板、连接柱以及锁定杆的设置可以减少工人施工周期,从而提高路面铺设效率;2.操作人员控制第二驱动组件驱动第二直齿轮转动,第二直齿轮转动使第一直齿轮转动,第一直齿轮转动的同时第一旋转柱转动,第一直齿轮从而转动,第一直齿轮转动使第一齿条在支撑板内移动,锁定杆从而移动插接到地基层内,将连接柱固定在安装槽内,防止支撑板脱落;3.操作人员控制第二驱动组件使第二卡块插入到第二卡槽内,当第二卡块移动时,第二卡块上的斜面推动第三卡块上的斜面使第三卡块在第三滑槽内移动,第二卡块继续移动,第二回复弹簧推动第三卡块使第三卡块插入到卡槽内,将连接块固定在支撑板上,减少支撑板与支撑块之间的缝隙。
附图说明
22.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市政道路铺设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支撑板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4.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连接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5.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连接块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6.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二驱动组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7.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驱动组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8.图7是图5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9.附图标记说明:1、地基层;11、支撑板;111、缺口;112、进水管;113、格栅;12、连接块;121、竖向槽;122、容纳槽;123、第一滑槽;13、连接柱;131、安装槽;14、锁定杆;15、连动杆;16、第一卡块;161、第一回复弹簧;17、排水管;2、第一驱动组件;21、第一齿条;22、第一直齿轮;23、第二直齿轮;24、第一旋转柱;3、第二驱动组件;31、插杆;311、环形槽;312、限位槽;313、第二限位块;32、第三直齿轮;321、第一限位孔;33、第二齿条;34、限制盖;341、第一限位块;4、固定组件;41、第二卡块;411、卡槽;42、第三卡块;43、第二回复弹簧;441、第二滑槽;442、第三滑槽;5、第三驱动组件;51、第一锥齿轮;52、第二锥齿轮;53、螺纹杆。
具体实施方式
30.以下结合附图1-7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1.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市政道路铺设结构。参照图1,一种市政道路铺设结构包括地基层1、设置于地基层1上的支撑板11以及连接块12。
32.参照图1以及图2,地基层1水平设置,地基层1内开设有安装槽131,安装槽131横截面为矩形,安装槽131沿地基层1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支撑板11设置于地基层1上表面,支撑板11设置有多个,支撑板11底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柱13,连接柱13与安装槽131内侧壁滑移配合。连接块12设置于相邻支撑板11之间,连接块12由横向段以及竖向段组成,连接块12的横向段底面与连接块12的竖向段固定连接。相邻支撑板11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用于与连接块12的横向段抵接的缺口111,相邻支撑板11相互靠近的一侧均与连接块12的竖向段滑移配合。
33.参照图2以及图3,单个连接柱13内水平穿设有两个锁定杆14,两个锁定杆14沿连接柱13轴线对称设置,锁定杆14穿出连接柱13的端部与地基层1插接配合。锁定杆14上固定连接有连动杆15,连动杆15与连接柱13滑移配合,连动杆15远离锁定杆14的端部穿入支撑板11,连动杆15与支撑板11滑移配合。
34.参照图2以及图3,支撑板11内设置有第一驱动组件2,第一驱动组件2包括第一齿条21、第一直齿轮22以及第二直齿轮23。第一齿条21水平穿设于支撑板11内,第一齿条21与支撑板11滑移配合,连动杆15位于支撑板11内的端部与第一齿条21固定连接。支撑板11内竖直穿设有第一旋转柱24,支撑板11与第一旋转柱24转动连接,第一直齿轮22固定套设于第一旋转柱24的顶端,第一直齿轮22与第一齿条21相互啮合,第二直齿轮23固定套设于第一旋转柱24远离第一直齿轮22的端部上。
35.参照图2以及图4,连接块12内设置有第二驱动组件3,第二驱动组件3包括插杆31、第三直齿轮32以及第二齿条33。连接块12内沿其高度方向开设有用于与插杆31滑移配合的竖向槽121。第三直齿轮32设置于连接块12内,第三直齿轮32与连接块12转动连接。插杆31穿设于第三直齿轮32上,插杆31上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块313,第三直齿轮32上开设有用于与插杆31以及第二限位块313滑移配合的第一限位孔321。
36.参照图4以及图5,连接块12的竖向段内设置有两个第一卡块16,连接块12内设置有用于与第一卡块16滑移配合的第一滑槽123,第一滑槽123与竖向槽121连通,两个第一滑槽123沿竖向端轴线对称设置。第一卡块16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回复弹簧161,第一回复弹簧161远离第一卡块16的一端与第一滑槽123内端壁固定连接。插杆31上开设有用于与第一卡块16插接配合的环形槽311,第一卡块16靠近插杆31的一侧设置有斜面,插杆31的端部设置有斜面,插杆31上的斜面与第一卡块16上的斜面相匹配。当插杆31插入到竖向槽121内时,插杆31上的斜面推动第一卡块16上的斜面,使第一卡块16移动到第一滑槽123内,然后第一卡块16插入到插杆31上的环形槽311内,防止插杆31脱离竖向槽121。
37.参照图4以及图6,第二齿条33穿设于连接块12内,第二齿条33与连接块12滑移配合。单个连接块12上设置有两个第二齿条33,一个第二齿条33穿设于连接块12一侧,另一个第二齿条33穿设于连接块12另一侧,第三直齿轮32位于两个第二齿条33之间,第二齿条33与第三直齿轮32相互啮合。一个第二齿条33远离第三直齿轮32的端部穿入支撑板11并与第二直齿轮23相互啮合,另一个第二齿条33远离第三直齿轮32的端部穿入相邻的支撑板11内,另一个第二齿条33穿入相邻支撑板11内的端部与相邻支撑板11内的第二直齿轮23相互啮合,第二齿条33与支撑板11滑移配合。
38.参照图4以及图7,连接块12内设置有固定组件4,固定组件4包括第二卡块41、第三卡块42以及第二回复弹簧43。单个连接块12内设置有两个第二卡块41,第二卡块41滑动设置于连接块12内,相邻支撑板11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用于与第二卡块41滑移配合的第二滑槽441。第二滑槽441内顶面上开设有用于与第三卡块42滑移配合的第三滑槽442,第二回复弹簧43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三滑槽442内顶面上,第二回复弹簧43另一端与第三卡块42固定连接。第二卡块41与第三卡块42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设置有斜面,第二卡块41上的斜面与第三卡块42上的斜面相匹配。第二卡块41上开设有用于与第三卡块42插接配合的卡槽411。
39.参照图4以及图6,操作人员转动插杆31,插杆31转动通过第三直齿轮32以及第二齿条33使第二直齿轮23转动,连动杆15以及锁定杆14从而移动,将连接柱13固定在地基层1内。
40.参照图4以及图7,连接块12内设置有第三驱动组件5,第三驱动组件5包括第一锥齿轮51、第二锥齿轮52以及螺纹杆53。第一锥齿轮51固定连接于插杆31设置有斜面的端部上,螺纹杆53水平穿设于连接块12内。螺纹杆53一端穿入一个第二卡块41并与一个第二卡块41螺纹配合,螺纹杆53另一端穿入另一个第二卡块41并与另一个第二卡块41螺纹配合。第二锥齿轮52固定套设于螺纹杆53上,第一锥齿轮51与第二锥齿轮52相互啮合。操作人员转动插杆31,插杆31转动通过第一锥齿轮51以及第二锥齿轮52使螺纹杆53转动,螺纹杆53两端的第二卡块41同时在第二滑槽441移动,并通过第二卡块41上的斜面与第三卡块42上的斜面使第三卡块42插入到卡槽411内。
41.参照图2以及图4,连接块12上设置有限制盖34,连接块12的横向段上开设有用于与限制盖34滑移配合的容纳槽122,容纳槽122与竖向槽121连通,限制盖34与容纳槽122内侧壁滑移配合。限制盖34靠近插杆3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块341,插杆31靠近限制盖34的一侧开设有用于与第一限位块341滑移配合的限位槽312,限制盖34以及第一限位块341截面均为矩形。
42.参照图2,地基层1内设置有排水管17,支撑板11内竖直穿设有进水管112,进水管112一端穿过连接柱13并延伸至排水管17上,排水管17与进水管112相连通。排水管17位于支撑板11内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格栅113,格栅113与支撑板11的上表面齐平。当碰到雨雪天气时,水流经过进水管112进入排水管17排出,防止积水,格栅113的设置可以防止树叶以及石子进入进水管112堵塞进水管112。
43.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市政道路铺设结构的实施原理为:操作人员首先在地基层1上开设多个安装槽131,然后将连接柱13插入到安装槽131内,同时将连接块12的横向段与支撑板11上的缺口111连接;操作人员将插杆31插入到连接块12内的竖向槽121内并转动插杆31,当插杆31插入到竖向槽121内时,插杆31上的斜面推动第一卡块16上的斜面,使第一卡块16移动到第一滑槽123内,然后第一卡块16插入到插杆31上的环形槽311内,防止插杆31脱离竖向槽121;插杆31转动后,第三直齿轮32以及第一锥齿轮51同时转动,第三直齿轮32转动使第二齿条33插入到支撑板11内并使第二直齿轮23转动,第二直齿轮23转动使第一直齿轮22转动,第一直齿轮22转动的同时第一旋转柱24转动,第一直齿轮22从而转动,第一直齿轮22转动使第一齿条21在支撑板11内移动,两个锁定杆14从而同时移动插接到地基层1内,将连
接柱13固定在安装槽131内,防止支撑板11脱落;第一锥齿轮51转动,第一锥齿轮51转动使螺纹杆53转动,螺纹杆53转动使第二卡块41移动至第二滑槽441内,第二卡块41上的斜面推动第三卡块42上的斜面使第三卡块42在第三滑槽442内移动,第二卡块41继续移动,第二回复弹簧43推动第三卡块42使第三卡块42插入到卡槽411内,将连接块12相邻的支撑板11连接,减少支撑板11与支撑块之间的缝隙,减少晃动;与路面采用沥青铺设的方式相比,支撑板11、连接柱13以及锁定杆14的设置可以减少工人施工周期,从而提高路面铺设效率。
44.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