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刚性路面拼宽时硬路肩开挖台阶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1446959发布日期:2022-09-07 12:07阅读:362来源:国知局
一种刚性路面拼宽时硬路肩开挖台阶的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公路建设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刚性路面拼宽时硬路肩开挖台阶的方法。


背景技术:

2.我国早期建设的高速公路,以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为主,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部分地区交通量迅速增长,出现了严重的交通拥堵现象,影响了道路的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因此,一些建成较早的高速公路的服务水平和通行能力已不能满足交通的需求。随着交通量的不断增加,为此不得不考虑扩建以缓解日趋紧张的交通压力。
3.目前,如公开号为cn112211053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路基拼宽的施工方法,其技术要点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拆除清理;s2、老路开挖:清除完成后,进行老路部分的台阶式开挖,并铺设土工格栅;所述台阶式开挖步骤包括:s21、开挖老路坡脚部位,即最下面一层台阶高度为1m,宽度2m,整平后进行原地面处理;s22、原地面处理结束并进行第一层60cm炮渣填筑冲击碾压,填土至第一个台阶顶后,开挖老路中部边坡,中部台阶尺寸宽度≥1m,开挖台阶高度为填筑厚度;s23、路基顶层施工时靠近老路土路肩一侧开挖,期间土层填筑每1.5m厚冲击碾压一遍;s3、填土路基施工:采用横断面全宽、纵向水平分层填筑压实法。
4.上述施工方法主要是对原路面侧面进行台阶式的挖除,再拼宽筑压新的路面,但实际路基建设中,路基端部的路肩部分内部易松弛,硬路肩表面行车少、路基偏远风化腐蚀严重等客观原因都易造成硬路肩内部的松弛,故而在台阶式开挖时,台阶面难以成型,新路拼宽结合时稳定性差、易裂缝。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能够适用于原路面硬路肩结构松散无法开挖出台阶工况的刚性路面拼宽时硬路肩开挖台阶的方法。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刚性路面拼宽时硬路肩开挖台阶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7.s1、以原硬路肩内水泥板接缝为边缘线竖直向下挖除松散路面结构;
8.s2、在水泥板层接缝处沿原路面上基层向内开凿至少25cm,再向下开凿至原路面底基层露出,对开凿处底部浇筑高透水水泥砼并保证外露边缘线至少25cm,养生后铺设反虑土工布;
9.s3、在s2中反虑土工布上浇筑c30水泥砼至填满开槽处,所述c30水泥砼外露边缘线至少25cm;
10.s4、待步骤s3中c30水泥砼养生至规定强度后摊铺拼宽剩余路面结构。
11.进一步的,所述松散路面结构由上至下依次包括沥青层、原路面水泥板、原路面上
基层、原路面下基层与原路面底基层,所述原路面底基层挖除时保留至少25cm相对水泥板接缝的凸出。
12.进一步的,所述高透水水泥砼浇筑高度与原路面下基层相平,所述c30水泥砼浇筑高度与原路面上基层相平。
13.进一步的,所述c30水泥砼外露端与高透水水泥砼外露端相平,所述高透水水泥砼浇筑高度为20cm,所述c30水泥砼浇筑高度为25cm。
14.进一步的,所述高透水水泥砼与c30水泥砼浇筑形成枕梁,所述枕梁可预制并通过界面剂与原路面上基层、原路面下基层粘接
15.进一步的,所述剩余路面结构由上至下与原路面结构对应,依次包括沥青层、拼宽侧面层、拼宽侧上基层、拼宽侧下基层与拼宽侧底基层,所述剩余路面结构在远离原硬路肩的端部形成台阶式的新硬路肩。
16.进一步的,所述新路肩坡率为1:1.5。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包括:
18.1.能够适用于原路面硬路肩结构松散无法开挖出台阶的工况,能够形成水泥浇筑的内嵌式的台阶,台阶稳定且受力高;
19.2.能够在不大幅扰动原路面结构的条件下保证新旧路面拼接质量,避免新旧路面接缝在同一垂直面而产生反射裂缝。
附图说明
20.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公开内容。应当了解,附图仅仅用于说明目的,而并非意在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用于指代相同的部件。其中:
21.图1示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沿硬路肩内从上至下开挖台阶式路面结构图;
22.图2示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沿行车道水泥板边缘向内开挖台阶路面结构图;
23.图3示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沿行车道水泥板边缘线向下垂直开挖路面结构图;
24.图4示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沿硬路肩内侧边缘线向行车道内开挖台阶路面结构图。
25.图中标号:1、沥青层;2、原路面水泥板;3、水泥板接缝;4、原路面上基层;5、原路面下基层;6、原路面底基层;7、拼宽侧面层;8、拼宽侧上基层;9、拼宽侧下基层;10、拼宽侧底基层;11、挖除原路面结构部分;12、台阶线;13、c30水泥砼;14、高透水水泥砼;15、原路面结构边缘线。
具体实施方式
26.容易理解,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不变更本发明实质精神下,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可以提出可相互替换的多种结构方式以及实现方式。因此,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仅是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示例性说明,而不应当视为本发明的全部或者视为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定或限制。
27.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结合图1-图4示出。
28.如图1所示,依据原路面结构边缘线15挖除掉以台阶线12位界限的阴影部分,即挖
除原路面
29.结构部分,再由新的台阶线12拼宽剩余车道路面,但愿硬路肩表面行车少、路基偏远风化腐蚀严重等客观原因都易造成硬路肩内部的松弛,台阶难以形成,难以适用。
30.如图2所示,此挖除方式是在原路面水泥板2接缝3前端开挖,此形成的台阶线12虽然相较于图1更成型,但其对原路面水泥板2破坏面积较大,无疑增加开凿成本和铺路成本。
31.如图3所示,此挖除方式是在水泥板接缝3处竖直下挖,虽然减少了水泥板挖凿面积,但其没有台阶式的应力缓冲,新的加宽路面铺设后,新旧路面接缝在同一垂直面,后期易出现反射裂缝。
32.实施例1:
33.一种刚性路面拼宽时硬路肩开挖台阶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34.首先,施工前对原路面截面进行测量,由上至下依次确定出沥青层1、原路面水泥板2、原
35.路面上基层、原路面下基层5与原路面底基层6对应厚度,以便与加宽路面相应层标高核对,确定逐桩高差,进一步确定所需的铣刨深度、加铺厚度,施工时,由挖掘设备以原硬路肩内水泥板接缝3为边缘线竖直向下挖除松散路面结构,应注意保留原路面底基层6外凸水泥板接缝3至少25cm以便后续开凿施工;
36.随后,如图4所示,图中阴影部分为原硬路肩内松弛待挖部分,挖除完毕后,原路截面露出且底部保留一定长度原路面底基层6,此时通过外部开凿设备对原路面上基层4与原路面下基层5进行开凿,开凿深度至少为25cm,在本实施例中,开凿厚度对应原路面上下基层分别为25cm与20cm,由上至下开凿式出内嵌式的台阶,保证开凿内壁与原路面内层相平对应。
37.紧接着,对开凿处底部浇筑高透水水泥砼14并保证外露边缘线至少25cm,浇筑时以预先保
38.留的原路面底基层6为基底,待高透水水泥砼14养生后铺设反虑土工布,再在反虑土工布上浇筑c30水泥砼13至填满开槽处,浇筑时保证c30水泥砼13外露边缘线至少25cm且与高透水水泥砼14外端部相平。
39.最后,待c30水泥砼13养生至规定强度后摊铺拼宽剩余路面结构,此时原路面上下基层通过浇筑外凸25cm形成台阶,且台阶更为稳定牢固,由下至上式对应铺设拼宽侧底基层10、拼宽侧下基层9、拼宽侧上基层8、拼宽侧面层7与沥青层1,以形成加宽的第三车道与第四车道,并在新路面端部形成台阶式的新硬路肩,同时以土路肩压实成型且斜坡率满足1:1.5。
40.实施例2:
41.与实施例1的在于,在保证开凿内壁较平整的工况下,对于高透水水泥砼14与c30水泥砼13浇筑形成枕梁,可通过提前预制并通过界面剂与原路面上基层4、原路面下基层5粘接,大大缩短工程时间,对于较短路面及工况偏远等情况能够大大减少人工成本。
42.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不仅仅局限于上述说明中的内容,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思想的前提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形和修改,而这些变形和修改均应当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