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公路隧道沥青复合式路面的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1677606发布日期:2022-09-28 03:04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一种公路隧道沥青复合式路面的施工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公路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公路隧道沥青复合式路面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2.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公路建设从平原逐渐向山区过渡,隧道占比也随之上升。在重载作用下,公路隧道路面容易出现路面网状开裂、抗滑性能衰减快、使用寿命短及耐久性差等问题,由于公路隧道空间狭小、交通绕行成本和代价高,一旦出现路面病害时,如通过封闭交通进行维修,将对当地交通造成巨大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3.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发明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公路隧道沥青复合式路面的施工方法,该施工方法只需要半封闭交通,且获得的路面具有良好的耐久性、抗磨耗性、抗滑性。
4.一种公路隧道沥青复合式路面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5.1)、拆除公路隧道旧路面面板,铣刨原水泥混凝土路面,并进行病害整治施工;待病害整治施工完成后,在水稳基层的纵向接缝处铺贴防裂卷材,并于水稳基层上铺筑水泥混凝土面板;
6.2)、当水泥混凝土面板强度达到设计强度80%后,对水泥混凝土面板进行表面处理、除尘和清洁;待水泥混凝土面板干燥后,进行同步碎石封层施工,得到sbs改性沥青同步碎石封层;
7.3)、对sbs改性沥青同步碎石封层进行表面清洁,待sbs改性沥青同步碎石封层洁净干燥后,以均匀雾状的方式喷洒粘层油,粘层油洒布量为0.2~0.4kg/m2;所述粘层油为乳化沥青粘层油或稀释沥青粘层油;
8.4)、待乳化沥青粘层油破乳、水分蒸发完全或稀释沥青粘层油中稀释剂挥发完成后,铺筑沥青混凝土下面层;所述沥青混凝土下面层为中粒式沥青混凝土层,空隙率≤7%;
9.5)、对沥青混凝土下面层进行表面清洁,待沥青混凝土下面层洁净干燥后,以均匀雾状的方式喷洒改性乳化沥青粘层油,粘层油洒布量为0.3~0.6l/m2;
10.6)、待改性乳化沥青粘层油破乳、水分蒸发完全后,铺筑沥青混凝土上面层,得到沥青复合式路面;所述沥青混凝土上面层为改性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凝土面层;
11.7)、待路面温度低于50℃后,开放交通。
12.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同步碎石封层施工,包括以下步骤:
13.①
、施工前调试同步碎石封层车,确保沥青膜厚度均匀,石料和沥青两者撒布匹配;
14.②
、确保水泥混凝土面板表面粗糙、干燥、无灰尘、杂质;
15.③
、用同步碎石封层车将sbs改性沥青和石料同时撒布,并且胶轮压路机紧跟同步碎石封层车;当石料撒铺后,立即进行碾压作业,全宽碾压2~3遍,使sbs改性沥青和石料表
面充分接触,形成sbs改性沥青同步碎石封层;
16.所述sbs改性沥青洒布量为1.6
±
0.2kg/m2,所述石料撒铺量为6~8kg/m2,所述石料覆盖率控制在50%~70%。
17.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喷洒粘层油质量控制标准为喷洒的粘层油在被喷洒表面1/2宽度内均匀分布成一薄层;喷洒粘层油不足的表面进行补充喷洒处理,或喷洒粘层油过量的表面进行刮除处理。
18.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粘层油应在铺筑沥青混凝土上面层或沥青混凝土下面层前24小时内完成喷洒。
19.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改性乳化沥青为喷洒型阳离子快裂改性乳化沥青;改性乳化沥青中的残留物含量为50%。
20.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中粒式沥青混凝土层通过如下步骤获得:
21.s1、按照设计配合比准备沥青混合料物料;
22.s2、将沥青与抗剥落剂混合并充分搅拌均匀,得到沥青结合料;
23.s3、拌和沥青结合料、矿粉、集料,先添加沥青结合料与集料,在添加沥青结合料过程中开始添加矿粉,使所有集料颗粒全部裹附沥青结合料,得到沥青混合料;矿粉、集料加热温度为170~185℃,沥青的加热温度为150~160℃,沥青混合料出厂温度为150~160℃;
24.s4、架设钢丝绳,确定铺摊厚度;于摊铺施工前20分钟预热摊铺机,预热温度≥100℃;摊铺机采用浮动基准梁找平方式,控制摊铺厚度;
25.s5、摊铺机摊铺沥青混合料,摊铺速度为1~3m/min,并保持匀速前进,不间断摊铺;
26.s6、采用双钢轮振动压路机紧跟摊铺机后进行碾压;碾压顺序为先边后中,从路面外侧向中心碾压;压路机初压2遍,沥青混合料内部温度控制在150~160℃;压路机复压4遍,相邻碾压带重叠宽度为15~20cm轮宽;压路机终压3遍,并采用轻型胶轮压路机进行碾压收面,钢轮压路机温度≥75℃,胶轮压路机温度≥85℃,相邻碾压带重叠宽度为20~30cm;
27.s7、终压完成,得到中粒式沥青混凝土层,压实度≥97%,空隙率≤7%。
28.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改性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凝土面层通过如下步骤获得:
29.s1、按照设计配合比准备改性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物料;
30.s2、将改性沥青与抗剥落剂合并充分搅拌均匀,得到改性沥青结合料;
31.s3、拌和改性沥青结合料、纤维、矿粉、集料,先添加改性沥青结合料与集料,在添加改性沥青结合料过程中开始添加矿粉,使所有集料颗粒全部裹附改性沥青结合料,纤维在混合料中的拌合时间≥45s,使纤维充分分散在混合料中,拌合均匀,得到改性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矿粉、集料加热温度为180~200℃,改性沥青加热温度为165~175℃,改性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出厂温度为175~185℃;
32.s4、架设钢丝绳,确定铺摊厚度;于摊铺施工前20分钟预热摊铺机,预热温度≥100℃;摊铺机采用非接触式平衡梁找平方式,控制摊铺厚度;
33.s5、摊铺机摊铺改性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摊铺速度为1~3m/min,并保持匀速前进,不间断摊铺;
34.s6、采用双钢轮振动压路机紧跟摊铺机后进行碾压;碾压顺序为先边后中,从路面
外侧向中心碾压;压路机初压2遍,钢轮压路机温度≥160℃;压路机复压4遍,相邻碾压带重叠宽度为15~20cm轮宽;压路机终压3遍,钢轮压路机温度≥120℃相邻碾压带重叠宽度为20~30cm;
35.s7、终压完成,得到改性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凝土面层,压实度≥98%,空隙率≤6%。
36.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中粒式沥青混凝土层的沥青混合料集料级配范围为0~2.36mm,2.36mm~4.75mm,4.75mm~9.5mm,9.5mm~16mm,16mm~26.5mm;所述改性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凝土面层的沥青混合料集料级配范围为0~2.36mm,2.36mm~4.75mm,4.75mm~9.5mm,9.5mm~16mm。
37.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沥青混凝土上面层与沥青混凝土下面层的横向接缝错位1m以上,纵向热接缝错位15cm。
38.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沥青混合料物料还包括消石灰;所述改性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物料还包括消石灰。
39.采用本发明进行施工,只需要半封闭交通,且通过本发明施工获得的公路隧道沥青复合式路面结构密实、路面平整,具有良好的耐久性、抗磨耗性及抗滑性;并且路面不透水、抗水性好、抗腐蚀性能强、漫反射率高、颜色明亮、易修补。
附图说明
40.所包括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的理解,其构成了说明书的一部分,用于例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并与文字描述一起来阐释本技术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41.图1为本发明一种公路隧道沥青复合式路面的施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42.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描述。应理解,附图及下述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非限制本发明。
43.g347线北川曲山任家坪至禹里段为二级公路,设计速度40km/h,该路段隧道群共有7座隧道,长约9504m,其中包含特长隧道1座,即唐家山隧道3505m,隧道群在运营过程中先后出现了路面网状开裂等病害情况。为保证该路段运营安全,方便人民群众出行,现采用本发明的施工方法对本路段路面进行维修改造。
44.参见图1,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公路隧道沥青复合式路面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5.步骤1)、拆除公路隧道旧路面面板,铣刨原水泥混凝土路面,并进行病害整治施工;待病害整治施工完成后,在水稳基层的纵向接缝处铺贴防裂卷材,并于水稳基层上铺筑水泥混凝土面板。
46.公路隧道旧路面在长时间的重载作用下,出现了路面网状开裂等病害情况,因此,对公路隧道路面进行维修的过程中,需要先拆除公路隧道旧路面面板,铣刨原水泥混凝土路面,并对病害进行整治施工。在拆除旧路面面板的过程中,要防止损伤基层;拆除拆除旧
路面面板及铣刨原水泥混凝土路面后,要及时进行清扫,保持施工面的清洁度。待病害整治施工完成后,在水稳基层的纵向接缝处铺贴防裂卷材;在接缝处铺设防水抗裂材料,可以更好的对接缝进行封闭,防止纵向接缝过快地反射到沥青混凝土面层。并于水稳基层上铺筑厚26cm的水泥混凝土面板,水泥混凝土面板的弯拉强度不少于5.0mpa;铺筑路面面板前,应进行试验段铺筑,试验段长度为150~200m。水泥混凝土面板的接缝制作、传力杆的设置以及填缝料的填筑必须要满足设计要求,做到接缝平整、传力效果好、不透水。而且水泥混凝土面板强度未达到设计要求前,不得开放交通。
47.步骤2)、当水泥混凝土面板强度达到设计强度80%后,对水泥混凝土面板进行表面处理、除尘和清洁;待水泥混凝土面板干燥后,进行同步碎石封层施工,得到sbs改性沥青同步碎石封层。
48.当水泥混凝土面板弯拉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0%,所述弯拉强度不少于5.0mpa,对水泥混凝土面板进行表面处理,对泥块、杂物、石屑等进行清理,例如,使用吹风机进行吹尘,并用水对表面进行清洗,确保表面粗糙、无灰尘、石屑、油污、杂物等,以保证层间粘结。待水泥混凝土面板干燥后,进行同步碎石封层施工,得到sbs改性沥青同步碎石封层。在进行同步碎石封层施工前,需要对风速、空气温度、路面温度及天气情况进行检测,确保风速不影响改性沥青和碎石的撒布效果,施工当天空气温度和路面温度不得低于10℃,阴雨天或路面潮湿时,不得进行施工。
49.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同步碎石封层施工,包括以下步骤:

、施工前调试同步碎石封层车,确保沥青膜厚度均匀,碎石和沥青两者撒布匹配;

、确保水泥混凝土面板表面粗糙、干燥、无灰尘、杂质;

、用同步碎石封层车将sbs改性沥青和石料同时撒布,并且胶轮压路机紧跟同步碎石封层车;当石料撒铺后,立即进行碾压作业,全宽碾压2~3遍,使sbs改性沥青和石料表面充分接触,形成sbs改性沥青同步碎石封层。
50.在进行同步碎石封层施工前,必须进行试铺,总结沥青喷洒及集料撒布控制工艺、横纵向喷洒搭接工艺、施工组织等,全面检查试铺层的施工质量是否符合要求。施工前调试同步碎石封层车,确保沥青膜厚度均匀,碎石和沥青两者撒布匹配。确保水泥混凝土面板表面粗糙、干燥、无灰尘、杂质。同时,在需要进行同步碎石封层施工的起始和终止位置铺设工程纸,以准确进行横向衔接,沥青洒布车经过后应及时取走工程纸,纵向衔接应与已洒布沥青的面板部分重叠10cm左右。用同步碎石封层车将sbs改性沥青和石料同时撒布,并且胶轮压路机紧跟同步碎石封层车;当石料撒铺后,立即进行碾压作业,胶轮压路机全宽碾压2~3遍;并且碾压时,压路机每次轮迹重叠约30cm,碾压起始速度为2km/h;使sbs改性沥青和石料表面充分接触,形成sbs改性沥青同步碎石封层。在sbs改性沥青喷洒后,如出现表面空白时,应及时进行人工补喷洒;如出现沥青聚集时,则应当人工刮除;如发现有泛油情况时应在泛油处补撒石料并扫均匀,当有过多浮动石料时,应扫除路面,但不得搓动已黏着就位的石料。从洒布sbs改性沥青到碾压完成宜在下述时间内完成:当下承层温度达到40℃以上时,碾压完成时间为20分钟;当下承层温度到18℃~40℃时,碾压完成时间为10分钟。
51.所述sbs改性沥青洒布量为1.6
±
0.2kg/m2,所述石料撒铺量为6~8kg/m2,根据试铺情况确定基准撒布量,实际撒布误差应控制在基准撒布量
±
2kg以内。所述石料覆盖率控制在50%~70%,不超过80%,对于局部石料撒布量不足的地方,应人工补足。
52.步骤3)、对sbs改性沥青同步碎石封层进行表面清洁,待sbs改性沥青同步碎石封
层洁净干燥后,以均匀雾状的方式喷洒粘层油,粘层油洒布量为0.2~0.4kg/m2;所述粘层油为乳化沥青粘层油或稀释沥青粘层油。
53.在喷洒粘层油之前,先对sbs改性沥青同步碎石封层进行表面清洁,清扫sbs改性沥青同步碎石封层表面的泥土、浮土以及没有粘结的松散石料,避免影响面层的粘结性能;清扫时需确保同步碎石封层表面的完整性。用水清洗sbs改性沥青同步碎石封层表面,待表面干燥、洁净无污染后,用沥青洒布车以均匀雾状的方式喷洒粘层油,粘层油洒布量为0.2~0.4kg/m2;所述粘层油为乳化沥青粘层油或稀释沥青粘层油。喷洒的粘层油在同步碎石封层表面1/2宽度内均匀分布成一薄层;喷洒粘层油不足的表面进行补充喷洒处理,或喷洒粘层油过量的表面进行刮除处理。
54.步骤4)、待乳化沥青粘层油破乳、水分蒸发完全或稀释沥青粘层油中稀释剂挥发完成后,铺筑沥青混凝土下面层;所述沥青混凝土下面层为中粒式沥青混凝土层,空隙率≤7%。
55.粘层油应在铺筑沥青混凝土下面层前24小时内完成喷洒,待乳化沥青粘层油破乳、水分蒸发完全或稀释沥青粘层油中稀释剂挥发完成后,紧接着铺筑沥青混凝土下面层。
56.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中粒式沥青混凝土层通过如下步骤获得:
57.s1、按照设计配合比准备沥青混合料物料,物料包括沥青、粗集料、细集料、矿粉;粗集料、细集料、矿粉均应确保洁净、干燥、无杂质;沥青混合料集料级配范围为0~2.36mm,2.36mm~4.75mm,4.75mm~9.5mm,9.5mm~16mm,16mm~26.5mm。
58.s2、将沥青与抗剥落剂混合并充分搅拌均匀,得到沥青结合料。
59.s3、为保证隧道施工时的良好空气环境,采用温拌技术,拌和沥青结合料、矿粉、集料,先添加沥青结合料与集料,在添加沥青结合料过程中开始添加矿粉,使所有集料颗粒全部裹附沥青结合料,得到沥青混合料;矿粉、集料加热温度为170~185℃,沥青的加热温度为150~160℃,沥青混合料出厂温度为150~160℃,沥青混合料卸至沥青混合料运输车上的温度不低于160℃;普通沥青混合料出料温度高于190℃时,应废弃。
60.应通过水煮法、真空饱水马歇尔试验以及冻融劈裂试验来检验拌合后的沥青混合料中沥青与集料的粘附效果。
61.s4、沥青混合料进行摊铺前,确定当天气温,如气温低于10℃,以及雨天、路面潮湿的情况下,不得施工。架设钢丝绳,确定铺摊厚度;于摊铺施工前20分钟预热摊铺机,预热温度≥100℃;沥青混合料运输车在摊铺机前10~30cm停住,施工过程中,保证等候的运输车不少于5车的情况下进行连续铺摊。
62.s5、采用摊铺机摊铺沥青混合料,摊铺前根据虚铺厚度垫好垫木,调整好摊铺机仰角,虚铺系数拟定为1.2,虚铺厚度为4.8cm,摊铺速度为1~3m/min,并保持匀速前进,不间断摊铺,提高路面平整度和较少混合料离析;摊铺机采用浮动基准梁找平方式,控制摊铺厚度;摊铺机的螺旋布料器应相对于摊铺速度调整到保持一个稳定的速度均衡地转动,两侧应保持有不少于送料器2/3高度的沥青混合料,以减少在摊铺过程中沥青混合料的离析;摊铺后的沥青混合料,应尽量减少人工修整,如必须进行人工作局部修整时,应仔细进行,特别严重的缺陷应全部挖除重新铺筑。
63.s6、采用双钢轮振动压路机紧跟摊铺机后进行碾压,为了保证沥青混合料能够在有效压实时间内达到规定的压实度,双钢轮振动压路机应不少于三台;碾压顺序为先边后
中,从路面外侧向中心碾压,压路机相邻压带重叠宽度为1/3~1/2钢轮宽度;压路机初压2遍,碾压时在压路机钢轮上喷洒含有隔离剂的水溶液以确保不粘轮即可,不得过量喷洒,以免沥青混合料温度下降太快,沥青混合料内部温度控制在150~160℃;压路机复压4遍,为避免碾压时混合料堆积产生拥包,碾压时应将驱动轮朝向摊铺机的方向,直线度及不设超高的平曲线段由外侧向内侧碾压,超高段由低处向高处碾压;在坡道上应将驱动轮从低处想高处碾压;碾压线路及方向不应突然改变,压路机起步、停止必须减速慢行,不准刹车制动;相邻碾压带重叠宽度为15~20cm轮宽;压路机终压3遍,终压紧跟复压后进行,并采用轻型胶轮压路机进行收压,钢轮压路机温度≥75℃,胶轮压路机温度≥85℃,相邻碾压带重叠宽度为20~30cm,压至无轮迹为止;
64.s7、终压完成,得到中粒式沥青混凝土层(ac-20c),厚度为6cm,压实度≥97%,空隙率≤7%。
65.步骤5)、对沥青混凝土下面层进行表面清洁,待沥青混凝土下面层洁净干燥后,以均匀雾状的方式喷洒改性乳化沥青粘层油,粘层油洒布量为0.3~0.6l/m2。
66.对沥青混凝土下面层进行表面清洁,对泥块、杂物、石屑等进行清理,例如,使用吹风机进行吹尘,并用水对表面进行清洗,确保表面粗糙、无灰尘、石屑、油污、杂物等,以保证层间粘结。待沥青混凝土下面层洁净干燥、洁净无污染后,用沥青洒布车以均匀雾状的方式喷洒改性乳化沥青粘层油,粘层油洒布量为0.3~0.6l/m2。喷洒的粘层油在沥青混凝土下面层表面1/2宽度内均匀分布成一薄层;喷洒粘层油不足的表面进行补充喷洒处理,或喷洒粘层油过量的表面进行刮除处理。沥青洒布车的行驶速度控制在2.5km/h。
67.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改性乳化沥青为喷洒型阳离子快裂改性乳化沥青;改性乳化沥青中的残留物含量为50%。
68.步骤6)、待改性乳化沥青粘层油破乳、水分蒸发完全后,铺筑沥青混凝土上面层,得到沥青复合式路面;所述沥青混凝土上面层为改性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凝土面层。
69.粘层油应在铺筑沥青混凝土上面层前24小时内完成喷洒,待乳化沥青粘层油破乳、水分蒸发完全或稀释沥青粘层油中稀释剂挥发完成后,紧接着铺筑沥青混凝土上面层。
70.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改性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凝土面层通过如下步骤获得:
71.s1、按照设计配合比准备改性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物料;物料包括改性沥青、粗集料、细集料、矿粉、纤维;粗集料、细集料、矿粉均应确保洁净、干燥、无杂质;所述改性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凝土面层沥青混合料集料级配范围为0~2.36mm,2.36mm~4.75mm,4.75mm~9.5mm,9.5mm~16mm。
72.s2、将改性沥青与抗剥落剂合并充分搅拌均匀,得到改性沥青结合料;
73.s3、为保证隧道施工时的良好空气环境,采用温拌技术,拌和改性沥青结合料、纤维、矿粉、集料,先添加改性沥青结合料与集料,在添加改性沥青结合料过程中开始添加矿粉,使所有集料颗粒全部裹附改性沥青结合料,采用计量准确的专用的纤维稳定剂投料装置添加纤维,纤维在混合料中的拌合时间≥45s,使纤维充分分散在混合料中,拌合均匀,得到改性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矿粉、集料加热温度为180~200℃,改性沥青加热温度为165~175℃,改性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出厂温度为175~185℃;改性沥青混合料卸至沥青混合料运输车上的温度不低于160℃;改性沥青混合料出料温度高于195℃时,应废弃;
74.应通过水煮法、真空饱水马歇尔试验以及冻融劈裂试验来检验拌合后的沥青混合
料中沥青与集料的粘附效果。
75.s4、改性沥青混合料进行摊铺前,确定当天气温,如气温低于10℃,以及雨天、路面潮湿的情况下,不得施工。架设钢丝绳,确定铺摊厚度;于摊铺施工前20分钟预热摊铺机,预热温度≥100℃;沥青混合料运输车在摊铺机前10~30cm停住,施工过程中,保证等候的运输车不少于5车的情况下进行连续铺摊。
76.s5、采用摊铺机摊铺改性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摊铺前根据虚铺厚度垫好垫木,调整好摊铺机仰角,虚铺系数拟定为1.2,虚铺厚度为4.8cm,摊铺速度为1~3m/min,并保持匀速前进,不间断摊铺,提高路面平整度和较少混合料离析;摊铺机采用非接触式平衡梁找平方式,控制摊铺厚度;摊铺机的螺旋布料器应相对于摊铺速度调整到保持一个稳定的速度均衡地转动,两侧应保持有不少于送料器2/3高度的沥青混合料,以减少在摊铺过程中沥青混合料的离析;摊铺后的沥青混合料,应尽量减少人工修整,如必须进行人工作局部修整时,应仔细进行,特别严重的缺陷应全部挖除重新铺筑。
77.s6、采用双钢轮振动压路机紧跟摊铺机后进行碾压,为了保证沥青混合料能够在有效压实时间内达到规定的压实度,双钢轮振动压路机应不少于五台;碾压顺序为先边后中,从路面外侧向中心碾压,压路机相邻压带重叠宽度为1/3~1/2钢轮宽度;压路机初压2遍,碾压时在压路机钢轮上喷洒含有隔离剂的水溶液以确保不粘轮即可,不得过量喷洒,以免沥青混合料温度下降太快,钢轮压路机温度≥160℃;压路机复压4遍,为避免碾压时混合料堆积产生拥包,碾压时应将驱动轮朝向摊铺机的方向,直线度及不设超高的平曲线段由外侧向内侧碾压,超高段由低处向高处碾压;在坡道上应将驱动轮从低处想高处碾压;碾压线路及方向不应突然改变,压路机起步、停止必须减速慢行,不准刹车制动;相邻碾压带重叠宽度为15~20cm轮宽;压路机终压3遍,终压紧跟复压后进行,钢轮压路机温度≥120℃,相邻碾压带重叠宽度为20~30cm,压至无轮迹为止;
78.s7、终压完成,得到改性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凝土面层(sma-13),厚度为4cm,压实度≥98%,空隙率≤6%。
79.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沥青混凝土上面层与沥青混凝土下面层的横向接缝错位1m以上,纵向热接缝错位15cm。
80.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为保证沥青与集料之间的粘结力,提高混合料抗水损害能力,所述沥青混合料物料或所述改性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物料中的部分矿粉可以用消石灰替代。
81.步骤7)、待路面温度低于50℃后,开放交通。
82.碾压完成的路面,不得停放压路机或其他车辆,并防止矿料、油料和杂物洒落在沥青层面上。沥青路面应待摊铺层完全自然冷却到低于50℃后,方可开放交通。
83.采用本发明进行施工,只需要半封闭交通,且通过本发明施工获得的公路隧道沥青复合式路面结构密实、路面平整,具有良好的耐久性、抗磨耗性及抗滑性;并且路面不透水、抗水性好、抗腐蚀性能强、漫反射率高、颜色明亮、易修补。隧道内的路面应充分满足设计的纵坡要求,路面平整度满足设计要求。
84.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
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