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面裂缝压注修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720764发布日期:2022-07-13 00:03阅读:70来源:国知局
路面裂缝压注修补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道路修复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路面裂缝压注修补装置。


背景技术:

2.路面是指用各种筑路材料铺筑在道路路基上用于车辆通行的层状构造物。由于长期承受车辆载荷和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路面在长久的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一些裂缝,这些裂缝将影响车辆的正常通行,给车辆的通行造成安全隐患,因而需要对路面的裂缝进行修补,以保障路面的使用效果。
3.相关技术中,一种路面修补装置包括水平设置的安装板,安装板上设置有行走机构,行走机构包括呈矩阵状安装于安装板底部的四个滚轮,安装板顶面的一侧安装有扶手;安装板的顶面安装有储料罐,储料罐内存储有沥青,储料罐内设置有用于加热沥青的加热组件,储料罐的底部连通有出料管,出料管上安装有阀门,出料管的端部连通有喷料头;使用时,工作人员启动加热组件,从而使沥青加热至合适的注浆状态,然后工作人员开启阀门,此时储料罐内的沥青沿出料管流动至喷料头处,然后通过喷料头对裂缝进行沥青的灌注,实现路面的修补工作。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以下缺陷:工作人员推动安装板进行路面裂缝的修补过程中,当工作人员推动安装板的速度过快时,喷料头处流出的沥青难以填充注满裂缝,从而需要工作人员对该处裂缝进行二次灌注;而当工作人员推动安装板的速度过慢时,喷料头处流出的沥青溢出裂缝,此时工作人员需要对路面上溢出的沥青进行额外刮平,从而使裂缝的修补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实现路面裂缝的高效修补,本技术提供一种路面裂缝压注修补装置。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路面裂缝压注修补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路面裂缝压注修补装置,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用于带动安装板进行移动的行走机构,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喷头,所述喷头的出料端朝向地面,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注料机构,所述注料机构的出料端与喷头的进料端相连通,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沥青预存机构,所述沥青预存机构于喷头的周侧围成沥青预存空间,所述沥青预存机构包括用于压平沥青的压实组件和用于预防沥青外溢的防护组件。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作人员推动安装板进行路面裂缝的修补工作时,喷头处喷出的沥青对路面的裂缝进行修补,此时因操作时喷头未对准裂缝而溢流在路面上的沥青,以及喷头处因喷出过量而溢出裂缝的沥青均将积存于沥青预存空间中;持续推动安装板的过程中,安装板带动沥青预存机构进行移动,从而使沥青预存空间随安装板的移动而发生位置转移,此时压实组件压平裂缝中沥青的表层,从而使裂缝填补的沥青表面变得光滑平整,同时压实组件还平推预存的沥青,从而使预存的沥青随安装板的移动而进行移动,该过程中通过防护组件预防沥青预存空间内的沥青向空间外进行逸散,此时积存于沥
青预存空间中沥青还将对前期喷头未注满的裂缝进行二次填充,从而实现路面裂缝的高效修补工作。
9.可选的,所述压实组件包括压辊,所述压辊转动安装于安装板的底部,且转动轴线与安装板的移动方向相垂直,所述压辊的中心线与所述安装板的移动方向相垂直,所述压辊的外周侧与路面相贴合。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的压辊对裂缝表层的沥青进行压实平整,从而使裂缝内填充的沥青的上表面与路面相平齐,保障了路面的平整光滑;同时,压辊随安装板的移动过程中,压辊推动沥青预存空间内的沥青随安装板的移动而同步移动,此时沥青预存空间内的沥青在压辊的按压下将对未填充满沥青的裂缝进行沥青的二次压注填补,从而实现路面的高效修补。
11.可选的,所述防护组件包括安装于安装板底部的两个防护板,两个防护板设置于喷头的相对两侧,两个防护板相向的一侧分别与压辊的侧壁相贴合,两个防护板的底部分别与路面相贴合。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防护板与压辊围成沥青预存空间,从而使外溢于路面上的沥青预存在压辊与两防护板之间,当工作人员推动安装板进行移动时,滚动的压辊推动外溢于路面上的沥青,而两防护板对压辊的两侧进行防护,使沥青不易外溢;压辊推动外溢的沥青进行移动的过程中,沥青受两防护板以及压辊的隔挡,而于路面形成一条以两防护板之间的间距为宽度的沥青修补线,从而使修补后的路面与原先的路面更加协调美观。
13.可选的,所述压辊与所述安装板之间设置有加热板,所述加热板上设置有用于对加热板进行加热的加热件,所述加热板与所述安装板相连接,所述压辊转动安装于所述加热板的底部,所述压辊的外周侧与所述加热板的底部相贴合,两个所述防护板的上端面分别连接于所述加热板的底部相连接。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热板上的加热管对预存于沥青预存空间内的沥青进行恒温加热,从而使预存的沥青始终加热保持于流体状态,从而便于压辊推动预存的沥青进行同步移动,也使预存于沥青预存空间内的沥青流动填充于未填充完全的路面裂缝中;加热管通过加热板对压辊进行热传导,从而使压辊在转动的过程中对裂缝表层的沥青进行烫压,从而使了沥青与裂缝紧密粘合。
15.可选的,所述加热板上设置有弹性伸缩组件,所述加热板通过所述弹性伸缩组件弹性连接于安装板上。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加热板上的压辊与两防护板贴合于路面上时,弹性伸缩组件处于收缩状态,此时压辊与两防护板通过弹性伸缩组件弹性抵接于路面上,从而使压辊对沥青进行压实平整,使填充于裂缝中的沥青不易产生空鼓,从而使压注于裂缝中的沥青与裂缝的侧壁压合的更加紧实,提高了沥青的填充稳定性。
17.可选的,所述弹性伸缩组件包括弹簧和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加热板的上端面相固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贯穿所述安装板,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连接杆的周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安装板的底面相固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加热板的上端面相固接。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热板通过弹簧弹性连接于安装板上,连接杆对弹簧的弹性伸缩方向进行导向稳定,从而在弹簧与连接杆的配合使用下,加热板上的压辊与限位
板稳定的弹性贴合于路面上。
19.可选的,所述连接杆的外周侧开设有螺纹,所述连接杆上螺纹装配有螺母,所述螺母的底部可分离的贴合于安装板的上端面。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作人员不需要进行路面裂缝的修补工作时,工作人员拉拔抬起连接杆,然后工作人员转动螺母并使螺母贴合于安装板的上端面,此时压辊与两防护板与路面相分离,从而减少了压辊、两防护板与路面之间的摩擦,有效的延长了压辊与两防护板的使用寿命。
21.可选的,加热件为加热管,所述加热管嵌设于加热板内,所述加热管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热管对加热板进行加热,从而使加热板处于高温状态,从而方便加热板对压辊以及预存在沥青预存空间内的沥青进行热传导。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压辊在移动的过程中推动沥青预存空间中的沥青进行移动,并对裂缝中的沥青进行压实,此时积存于沥青预存空间中沥青还将对前期喷头未注满的裂缝进行二次填充,从而实现路面裂缝的高效修补工作;
25.2.两防护板与压辊围成沥青预存空间,从而使喷头处喷出的沥青围护在压辊与两防护板之间,从而在滚动的压辊推动外溢于路面上的沥青的过程中,两防护板对压辊的两侧进行防护,使沥青不易溢出压辊的两侧;
26.3.压辊与两防护板通过弹性伸缩组件弹性抵接于路面上,从而使压辊对沥青进行压实平整,使压注于裂缝中的沥青与裂缝的侧壁压合的更加紧实。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8.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加热板、压辊和防护板的安装示意图。
29.附图标记:1、安装板;11、扶手;2、行走机构;21、滚轮;3、注料机构;4、喷头;31、储料箱;32、抽料软管;33、出料软管;34、抽料泵;5、加热板;51、加热件;511、加热管;6、弹性伸缩组件;61、弹簧;62、连接杆;63、螺母;7、沥青预存机构;71、沥青预存空间;72、压实组件;721、压辊;73、防护组件;731、防护板。
具体实施方式
30.以下结合附图1-2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1.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路面裂缝压注修补装置。参照图1和图2,路面裂缝压注修补装置包括水平设置的安装板1,安装板1呈矩形体状,安装板1上设置有用于带动安装板1进行移动的行走机构2,行走机构2包括呈矩阵状安装于安装板1底部的四个滚轮21,四个滚轮21的转动方向均与安装板1的长度方向相一致,安装板1的上端面于安装板1长度的一侧安装有扶手11;安装板1的底部设置有矩形体状的加热板5,加热板5的一侧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内设置有加热件51,加热件51为加热管511,加热管511嵌合安装于安装槽内,加热管511与设置在安装板1上的外部电源(图中未标出)电性连接;加热板5与安装板1之间设置有弹性伸缩组件6,加热板5通过弹性伸缩组件6弹性连接于安装板1的下端面;加热板5上安装
有喷头4,喷头4的喷出端朝向路面,安装板1上设置有注料机构3,注料机构3的出料端与喷头4的进料端相连通;加热板5上设置有沥青预存机构7,沥青预存机构7于喷头4的周侧围成沥青预存空间71,沥青预存机构7包括用于压平沥青的压实组件72和用于预防沥青外溢的防护组件73。
32.参照图1和图2,注料机构3包括储料箱31、抽料软管32、出料软管33和抽料泵34,储料箱31安装于安装板1的上端面,储料箱31内存储有沥青,储料箱31的上端面可开合的安装有进料盖,储料箱31的侧壁上埋设有用于加热储料箱31内腔的加热网;抽料泵34安装于安装板1的上端面,抽料软管32与出料软管33均设置于安装板1上,抽料软管32的一端与储料箱31的内腔相连通;抽料软管32的另一端与抽料泵34的进料端相连通;出料软管33的一端与抽料泵34的出料端相连通,出料软管33的另一端贯穿安装板1与加热板5,并与喷头4的进料端相连通;使用时,抽料泵34通过抽料软管32抽出储料箱31内的沥青,然后抽料泵34通过出料软管33将沥青导入喷头4中,此时沥青从喷头4的出料端处喷入路面的裂缝中,从而通过沥青对路面的裂缝进行有效修补。
33.参照图1和图2,防护组件73包括两个防护板731,两个防护板731均为矩形板,两个防护板731竖直设置,且沿加热板5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在喷头4的两侧,两个防护板731相向一侧的顶端通过螺栓装配于加热板5的侧壁上,两个防护板731的下表面与路面相贴合;压实组件72包括设置于加热板5底部的两个压辊721,两个压辊721沿加热板5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在喷头4的两侧,两个压辊721均位于两个防护板731之间,两个压辊721的中心线与安装板1的移动方向相垂直,每个压辊721长度方向的两侧面分别与相邻近的防护板731的侧壁相贴合,每个压辊721长度方向的两侧面均焊接有转轴,每个压辊721均通过转轴转动安装于两个防护板731上,且转动轴线均与安装板1的移动方向相垂直,每个压辊721的外周侧均与路面相贴合;使用时,两个压辊721与两个防护板731共同围成沥青预存空间71,从而使外溢于路面上的沥青预存于两个压辊721和两个防护板731之间,然后两个压辊721和两个防护板731随安装板1的移动而推动外溢的沥青,从而使外溢的沥青在移动的过程中对未填充满沥青的裂缝进行二次填充,并通过压辊721对裂缝中填充的沥青表层进行压实平整。
34.参照图1和图2,弹性伸缩组件6包括弹簧61、连接杆62和螺母63,连接杆62的外周侧开设有螺纹,连接杆62竖直设置有两个,两个连接杆62沿加热板5的宽度方向间隔焊接于加热板5的上端面,安装板1的上端面间隔开设有两个穿孔,两个连接杆62与两个穿孔一一对应,两个连接杆62的上端面一一贯穿伸出相对应的穿孔;弹簧61设置有两个,两个弹簧61与两个连接杆62一一对应,两个弹簧61一一套设于相对应的连接杆62的周侧,每个弹簧61的顶端均与安装板1的底面相焊接,每个弹簧61的底端均与加热板5的上端面相焊接;螺母63设置有两个,两个螺母63与两个连接杆62一一对应,每个螺母63均螺纹装配于相对应的连接杆62上,每个螺母63的底部均可分离的贴合于安装板1的上端面;当工作人员推动安装板1进行移动时,两个弹簧61处于压缩状态,此时加热板5上的两个压辊721和两个防护板731受弹簧61的回复力弹性抵压于路面上,从而使两压辊721对裂缝中填充的沥青表层进行压实平整;当工作人员无需进行路面裂缝的修补工作时,工作人员向上拉拔两个连接杆62,从而使两个压辊721和两个防护板731与路面相分离,此时工作人员依次转动两个螺母63,从而使两个螺母63一一贴合于安装板1的上表面,此时两个螺母63将相对应的连接杆62锁定于安装板1上,使两个压辊721和两个防护板731与路面之间始终保持有一定的间隙,从而
使两个压辊721和两个防护板731不再与路面产生摩擦,从而延长了两个压辊721与两个防护板731的使用寿命。
35.本技术实施例一种路面裂缝压注修补装置的实施原理为:使用时,工作人员启动抽料泵34,抽料泵34通过抽料软管32抽出储料箱31内的沥青,并通过出料软管33将沥青导入喷头4中,此时沥青从喷头4的出料端喷入路面的裂缝中;然后工作人员推动扶手11,从而使安装板1通过四个滚轮21进行移动,移动的过程中喷头4喷出的大部分沥青灌注于裂缝中,而少部分沥青因裂缝不规整或裂缝较浅而外溢于路面上,此时外溢的沥青预存于两个压辊721与两个防护板731之间,移动的安装板1带动两个压辊721与两个防护板731进行移动,从而通过两个压辊721与两个防护板731推动溢流于路面上的沥青进行同步移动;移动的过程中,加热板5内的加热管511对溢流于路面上的沥青进行加热保温,然后溢流于路面上的沥青对未填充满沥青的路面裂缝进行二次填充,压辊721对填充于路面裂缝中的沥青的表层进行按压紧实,从而使灌注于裂缝中的沥青表层与路面的表层相平齐,实现路面裂缝的高效修补。
36.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