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洼地的海绵型道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973916发布日期:2022-10-29 02:15阅读:35来源:国知局
城市洼地的海绵型道路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市政工程领域,特别是涉及城市洼地的海绵型道路。


背景技术:

2.伴随着城市建设和发展,城市的格局也在发生着变化,与之相适应的是城市地形以及配套设施的变化。在一些复杂地形以及复杂交通工程中,往往会形成错综复杂的管道和交通设施,以增加城市的综合管理能力,使得城市的协调更高效。在这些地区,会形成有地下通道、高架桥下道路,这些区域的道路往往比周围地形低,容易形成洼地。在降雨较多的地区,对于道路的洼地会有很大的考验,尤其是暴雨天气,若这些道路洼地排水不畅,排水速度不够快,就会快速形成积水坑,积水坑会带来安全隐患以及影响正常的交通秩序。现有技术中,虽然在道路建设的时候,道路洼地旁通常都设置有排水口,以及与排水口连接的下水管道,但是,受地形和降雨量的影响,现有的洼地排水系统排水能力不足,不足以解决强降雨带来的排水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基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城市洼地的海绵型道路,其具有净化水且加强排水的优点。
4.本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城市洼地的海绵型道路,包括道路本体、侧边透水砖、侧边缓冲筒、砂石层、连通管以及排水管;
5.所述道路本体的一侧开设有多个竖向的容纳圆柱坑,每一所述侧边缓冲筒限位放置在其一所述容纳圆柱坑中,所述侧边透水砖铺设在所述侧边缓冲筒的顶面;
6.所述侧边缓冲筒的两端分别形成有开口,且其侧壁形成有多个透水孔;
7.所述砂石层呈长条形结构,其截面呈梯形,且所述砂石层铺设在所述侧边缓冲筒的远离所述道路本体的一侧;
8.所述透水孔的一端与所述侧边缓冲筒的内腔连通,位于所述砂石层处的所述透水孔通向所述砂石层;
9.所述连通管的一端置于所述砂石层的下方,其另一端与所述排水管连通。
10.本技术所述的城市洼地的海绵型道路,一方面,基于对位于洼地处的道路进行海绵型改造,对固有的道路进行改善,通过在道路的一侧设置侧边缓冲筒,其既能够蓄水,也能够储水,水流较大的时候,通过透水孔加快排出;同时在侧边缓冲筒的顶部放置侧边透水砖,使得路面的积水透过透水砖之后,快速下渗到侧边缓冲筒中,这样做有利于阻止大量尘土进入,还有利于提高侧边透水砖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在侧边缓冲筒的外壁的一侧设置砂石层,砂石层用于引导和促进从侧边缓冲筒中出来的水,经过砂石层时,具有进一步的蓄水和促进排水的作用,进而从砂石层流出后进入排水管。排水管的另一端与市政管网的排水系统连接,促进排水。从而,即使在暴雨天气,也能够较现有技术的道路具有更强的排水效果,而日常能够具有一定的蓄水作用,日常情况下不会影响排水系统的使用,暴雨天气能
够加速排水,而且具有很好的防堵塞的作用,使得低洼地区不容易形成大量积水。
11.进一步地,多个所述侧边透水砖依次设置,且与所述道路本体的顶面随形铺设。
12.进一步地,所述砂石层的底面高于所述侧边缓冲筒的底面。
13.进一步地,所述侧边缓冲筒为透水混凝土筒;该透水混凝土筒的侧壁四周开设有多个所述透水孔。
14.进一步地,所述道路本体包括土基、垫层、基层以及面层;所述土基、所述垫层、所述基层以及所述面层逐一堆叠设置;
15.所述基层的侧边形成有沟槽,多个所述侧边透水砖铺设在该沟槽内;
16.所述容纳圆柱坑依次贯通所述基层和垫层,且所述容纳圆柱坑的底端置于所述土基中。
17.进一步地,所述面层分别铺设在所述基层和所述侧边透水砖的上方;
18.所述面层为透水沥青路面层。
19.进一步地,还包括横向透水砖和横向缓冲筒,所述道路本体的宽度方向依次开设有多个横向圆柱坑,所述横向圆柱坑竖向设置,多个所述横向缓冲筒依次放置在所述横向圆柱坑中;
20.所述横向缓冲筒上方铺设有多个所述横向透水砖;
21.所述横向透水砖与所述道路本体随形设置;
22.所述横向缓冲筒的侧壁开设有多个通孔。
23.进一步地,所述面层铺设在所述横向透水砖上方,所述横向透水砖置于所述基层和所述垫层中,所述横向缓冲筒置于所述垫层和所述土基中。
24.进一步地,多个所述横向缓冲筒设置在所述道路本体的高位;
25.所述横向缓冲筒的外壁的四周包围设置有砂石筒。
26.进一步地,还包括排水通道,该排水通道的一端与所述道路本体的顶面连通,并形成排水口,其另一端与市政排水系统连通;
27.所述排水口的上方铺设有格栅板。
28.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
附图说明
29.图1为本技术示例性的城市洼地的海绵型道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0.图2为本技术示例性的城市洼地的长度方向(经过侧边缓冲筒轴线)的截面示意图;
31.图3为本技术示例性的城市洼地的宽度方向(经过横向缓冲筒轴线)的截面示意图;
32.图4为本技术示例性的城市洼地的宽度方向(经过其一侧边缓冲筒轴线)的一个截面示意图;
33.图5为本技术示例性的城市洼地的海绵型道路(去除部分道路本体以展示缓冲筒位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4.图6为图5所示结构的俯视图;
35.图7为本技术示例性的侧边缓冲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6.图8为本技术示例性的侧边缓冲筒、侧边透水砖、砂石层的装配关系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7.图9为本技术示例性的横向缓冲筒与砂石筒的装配关系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39.请参阅图1-图9,本技术示例性的一种城市洼地的海绵型道路,包括道路本体10、侧边透水砖21、侧边缓冲筒20、砂石层22、连通管(图未示)以及排水管(图未示);
40.所述道路本体10的一侧开设有多个竖向的容纳圆柱坑,每一所述侧边缓冲筒20限位放置在其一所述容纳圆柱坑中,所述侧边透水砖21铺设在所述侧边缓冲筒20的顶面;
41.所述侧边缓冲筒20的两端分别形成有开口,且其侧壁形成有多个透水孔;
42.所述砂石层22呈长条形结构,其截面呈梯形,且所述砂石层22铺设在所述侧边缓冲筒20的远离所述道路本体10的一侧;
43.所述透水孔的一端与所述侧边缓冲筒20的内腔连通,位于所述砂石层22处的所述透水孔通向所述砂石层22;
44.所述连通管的一端置于所述砂石层22的下方,其另一端与所述排水管连通。
45.本技术所述的城市洼地的海绵型道路,一方面,基于对位于洼地处的道路进行海绵型改造,对固有的道路进行改善,通过在道路的一侧设置侧边缓冲筒20,其既能够蓄水,也能够储水,水流较大的时候,通过透水孔加快排出;同时在侧边缓冲筒20的顶部放置侧边透水砖21,使得路面的积水透过透水砖之后,快速下渗到侧边缓冲筒20中,这样做有利于阻止大量尘土进入,还有利于提高侧边透水砖21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在侧边缓冲筒20的外壁的一侧设置砂石层22,砂石层22用于引导和促进从侧边缓冲筒20中出来的水,经过砂石层22时,具有进一步的蓄水和促进排水的作用,进而从砂石层22流出后进入排水管。排水管的另一端与市政管网的排水系统连接,促进排水。从而,即使在暴雨天气,也能够较现有技术的道路具有更强的排水效果,而日常能够具有一定的蓄水作用,日常情况下不会影响排水系统的使用,暴雨天气能够加速排水,而且具有很好的防堵塞的作用,使得低洼地区不容易形成大量积水。
46.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多个所述侧边透水砖21依次设置,且与所述道路本体10的顶面随形铺设。此处所述的随形铺设,是指侧边透水砖21的顶面与道路本体10的基层12的顶面对齐。由于洼地处的道路往往是弧形的,所以,多个侧边透水砖21也沿着该弧形的方向随形铺设,从而保证侧边透水砖21铺设形成的表面,与道路本体10的基层12平齐,进而使得道路本体10的面层11可以直接铺设在基层12和侧边透水砖21上。使得道路从外表面看,是一个整体的结构,且道路的侧边更平整。
47.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砂石层22的底面高于所述侧边缓冲筒20的底面。
48.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砂石层22半包围在侧边缓冲筒20上,使得侧边缓冲筒20的
部分透水孔与砂石层22连通。
49.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侧边缓冲筒20为透水混凝土筒;该透水混凝土筒的侧壁四周开设有多个所述透水孔。透水混凝土筒具有较好的透水渗水效果,方便水从透水混凝土筒的四周排出。
50.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道路本体10包括土基14、垫层13、基层12以及面层11;所述土基14、所述垫层13、所述基层12以及所述面层11逐一堆叠设置;
51.所述基层12的侧边形成有沟槽,多个所述侧边透水砖21铺设在该沟槽内;
52.所述容纳圆柱坑依次贯通所述基层12和垫层13,且所述容纳圆柱坑的底端置于所述土基14中。
53.在另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道路本体10还包括联结层(未图示),该联结层设置在所述基层12和所述面层11之间。
54.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面层11分别铺设在所述基层12和所述侧边透水砖21的上方;
55.所述面层11为透水沥青路面层11。透水沥青路面具有较好的透水性。
56.由此,本技术的侧边,形成了多级多过滤的海绵型道路结构。第一层过滤为透水沥青路面,第二层过滤为侧边透水砖21,第三层过滤为侧边缓冲筒20,第四层过滤为砂石层22。此外,侧边缓冲筒20,由于其内部的腔体,使得其还具有蓄水和一定的储水能力。其中的第一层和第二层过滤,防止过多杂质尘土进入侧边缓冲筒20中,第三层过滤和第四层过滤起到防止过多杂质流入市政排水系统。
57.为了防止水流大量且快速进入洼地,在道路本体10的下方沿道路的宽度方向埋设横向的海绵结构,如下所述。
58.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还包括横向透水砖31和横向缓冲筒30,所述道路本体10的宽度方向依次开设有多个横向圆柱坑,所述横向圆柱坑竖向设置,多个所述横向缓冲筒30依次放置在所述横向圆柱坑中;
59.所述横向缓冲筒30上方铺设有多个所述横向透水砖31;
60.所述横向透水砖31与所述道路本体10随形设置;
61.所述横向缓冲筒30的侧壁开设有多个通孔。
62.较道路侧边不同的是,横向缓冲筒30由于设置在道路行驶车道的正下方,而侧边缓冲筒20设置在机动车道的一侧,两者需要承受的作用力不同,因此,横向缓冲筒30的周围不铺设砂石,或者尽量少铺设砂石,仅在横向缓冲筒30的外壁包裹一层较薄的砂石,以提高横向缓冲筒30向外的透水性。
63.在侧边缓冲筒20和横向缓冲筒30的底部,还能容纳沉淀物,从而保证整体的透水性和排水性。
64.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面层11铺设在所述横向透水砖31上方,所述横向透水砖31置于所述基层12和所述垫层13中,所述横向缓冲筒30置于所述垫层13和所述土基14中。
65.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完成侧边缓冲筒20的安装和侧边透水砖21的放置,以及完成道路本体10的面层11的铺设后,在侧边缓冲筒20的上方,喷涂或者涂覆道路标志线,以白色实线为准。从而还能起到防止机动车碾压到侧边缓冲筒20的问题。
66.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多个所述横向缓冲筒30设置在所述道路本体10的高位;
67.所述横向缓冲筒30的外壁的四周包围设置有砂石筒32。
68.进一步的,砂石筒32的底面高于横向缓冲筒30的底面。此处所述的道路本体10的高位,是指洼地处的道路的较高位置,以道路斜率变大的拐点处为宜。
69.进一步的,侧边缓冲筒20与横向缓冲筒30的材质相同,尺寸相同。
70.更进一步的,侧边缓冲筒20的外径小于20cm,其内径较外径小5cm以上,也就是壁厚至少大于5cm。
71.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还包括排水通道(未图示),该排水通道的一端与所述道路本体10的顶面连通,并形成排水口,其另一端与市政排水系统连通;
72.所述排水口的上方铺设有格栅板。
73.此处的排水通道是道路本身已有的排水通道,也可以是新开设的排水通道,它与本技术的排水管结合,一同将水排放至市政排水系统中。
74.本技术中,设置侧边缓冲筒20能够加快道路洼地处的排水,以及日常的蓄水,加强城市海绵型道路建设的需要。设置横向缓冲筒30能够促进高处水流的向下渗透,减少高处水流向低处流动的量。
75.本技术实现了在不影响固有道路结构和设施的情况,对道路进行改造,以降低洼地的积水情况,也提高了海绵型城市建设的能力。
76.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