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窑砖麻面青石板路面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494951发布日期:2022-09-10 10:50阅读:66来源:国知局
一种窑砖麻面青石板路面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窑砖麻面青石板路面系统。


背景技术:

2.在旧城改造、新修建筑、老城区保护的同时,一些极具历史保存价值的既有建筑遗存面临拆除的威胁。为了可以很好的保留既有建筑遗存,给世人展现出它应有的年代感及风貌,多采用对建筑遗存实施复建或原址保护的方式。在某古城区及周边改造项目,在施工范围内有大量的历史建筑、民居类建筑以及众多条古建道路。多条古建道路的使用年代都在几百年以上,随着后期大量居民的涌入,古建道路变的坑洼不平、排水不畅,早已失去原有的风貌,本次古建道路的铺装遵循古法,从材料到工艺再到民俗民风,又采用新的隐蔽排水系统,成功的复原了道路,形成了路面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窑砖麻面青石板路面系统,要解决传统的路面结构无法周边老房屋协调一致以及排水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窑砖麻面青石板路面系统,包括有路面结构、左侧排水结构和右侧排水结构;所述路面结构包括有由下而上依次铺设在夯实土层上的级配碎石层、混凝土层、水泥砂浆层和麻面青石板;所述夯实土层的左侧、沿纵向通长开挖有条形槽;在条形槽的底部设置有混凝土垫层;所述左侧排水结构设置在路面结构的左侧,包括有排水沟、左排水管和左雨水篦子;所述排水沟设置在条形槽中,且排水沟的顶面超出条形槽的顶部、与级配碎石层的顶面平齐;在排水沟的沟槽顶部砌筑有窑砖顶板;所述混凝土层浇筑在级配碎石层的顶部和窑砖顶板周围的排水沟的顶部,且混凝土层的顶面与窑砖顶板的顶面平齐;所述水泥砂浆层铺设在混凝土层的顶部,并且水泥砂浆层的顶部中间为平面,水泥砂浆层的顶面两侧为由中间向侧边逐渐向下倾斜的斜面;所述麻面青石板铺设在水泥砂浆层的顶部中间,在麻面青石板的两侧、位于水泥砂浆层两侧的斜面上砌筑有窑砖层;
6.所述左排水管有一组,沿纵向间隔埋设在路面结构左侧的混凝土层中,并且左排水管的下部弯折,伸入排水沟中;所述左排水管的顶部与水泥砂浆层的顶面端部平齐;所述左雨水篦子沿纵向通长铺设在一组左排水管的顶部;在左雨水篦子的顶面铺设有左卵石层;所述左卵石层的顶面与窑砖层的顶面端部平齐;
7.所述右侧排水结构包括有右排水管和右雨水篦子;所述右排水管有一组,沿纵向间隔埋设在路面结构右侧的混凝土层中,并且右排水管的下部弯折,伸入排水沟中;所述右排水管的顶部与水泥砂浆层的顶面端部平齐;所述右雨水篦子沿纵向通长铺设在一组右排水管的顶部;在右雨水篦子的顶面铺设有右卵石层;所述右卵石层的顶面与窑砖层的顶面端部平齐。
8.优选的,所述排水沟由砖块砌筑而成,且在排水沟的内表面上设置有防水砂浆层。
9.优选的,所述左卵石层由两层卵石层铺设而成,左卵石层的宽度为不小于150mm;所述右卵石层由两层卵石层铺设而成,左卵石层的宽度为不小于150mm。
10.优选的,所述水泥砂浆层的顶面两侧斜面的倾角为3%~5%。
11.优选的,所述右排水管包括有竖段和斜段;所述竖段的下端位于级配碎石层中;所述斜段横向埋设在级配碎石层中,并且斜段的上端与竖段的下端连接,斜段的下端伸入排水沟中;所述斜段的倾斜度不小于1%。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
13.1、本实用新型的窑砖麻面青石板路面系统,采用隐蔽排水系统,成功的复原了古城区道路,有效解决了路面积水问题;另外,本实用新型在路面结构两侧分别铺设鹅卵石,与周边老房屋协调一致,还原了里弄肌理,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14.2、本实用新型在左右两侧分别设置左侧排水结构和右侧排水结构,左侧排水结构和右侧排水结构为隐蔽排水、且汇集于一条排水沟,施工时可减少对周边建筑的扰动,不同于以往两侧同时排水,有效的节约工期及成本。
15.3、本实用新型适用于较窄的古建筑道路、里弄地面修复以及需隐蔽排水的施工工程。
附图说明
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夯实土层左侧设置有条形槽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右排水管的结构示意图。
20.附图标记:1-夯实土层、2-级配碎石层、3-混凝土层、4-水泥砂浆层、5-麻面青石板、6-条形槽、7-混凝土垫层、8-排水沟、9-左排水管、10-左雨水篦子、11-窑砖顶板、12-窑砖层、13-左卵石层、14-右排水管、14.1-竖段、14.2-斜段、15-右雨水篦子、16-右卵石层、17-防水砂浆层。
具体实施方式
21.如图1-3所示,这种窑砖麻面青石板路面系统,包括有路面结构、左侧排水结构和右侧排水结构;所述路面结构包括有由下而上依次铺设在夯实土层1上的级配碎石层2、混凝土层3、水泥砂浆层4和麻面青石板5;所述夯实土层1的左侧、沿纵向通长开挖有条形槽6;在条形槽6的底部设置有混凝土垫层7;所述左侧排水结构设置在路面结构的左侧,包括有排水沟8、左排水管9和左雨水篦子10;所述排水沟8设置在条形槽6中,且排水沟8的顶面超出条形槽6的顶部、与级配碎石层2的顶面平齐;在排水沟8的沟槽顶部砌筑有窑砖顶板11;所述混凝土层3浇筑在级配碎石层2的顶部和窑砖顶板11周围的排水沟8的顶部,且混凝土层3的顶面与窑砖顶板11的顶面平齐;所述水泥砂浆层4铺设在混凝土层3的顶部,并且水泥砂浆层4的顶部中间为平面,水泥砂浆层4的顶面两侧为由中间向侧边逐渐向下倾斜的斜面;所述麻面青石板5铺设在水泥砂浆层4的顶部中间,在麻面青石板5的两侧、位于水泥砂浆层4两侧的斜面上砌筑有窑砖层12;
22.所述左排水管9有一组,沿纵向间隔埋设在路面结构左侧的混凝土层3中,并且左
排水管9的下部弯折,伸入排水沟8中;所述左排水管9的顶部与水泥砂浆层4的顶面端部平齐;所述左雨水篦子10沿纵向通长铺设在一组左排水管9的顶部;在左雨水篦子10的顶面铺设有左卵石层13;所述左卵石层13的顶面与窑砖层12的顶面端部平齐;
23.所述右侧排水结构包括有右排水管14和右雨水篦子15;所述右排水管14有一组,沿纵向间隔埋设在路面结构右侧的混凝土层3中,并且右排水管14的下部弯折,伸入排水沟8中;所述右排水管14的顶部与水泥砂浆层4的顶面端部平齐;所述右雨水篦子15沿纵向通长铺设在一组右排水管14的顶部;在右雨水篦子15的顶面铺设有右卵石层16;所述右卵石层16的顶面与窑砖层12的顶面端部平齐。
24.本实施例中,所述路面结构两侧分别为古建筑墙体。
25.本实施例中,所述排水沟8由砖块砌筑而成,且在排水沟8的内表面上设置有防水砂浆层17。
26.本实施例中,所述左卵石层13由两层卵石层铺设而成,左卵石层13的宽度为不小于150mm;所述右卵石层16由两层卵石层铺设而成,左卵石层13的宽度为不小于150mm。
27.本实施例中,所述水泥砂浆层4的顶面两侧斜面的倾角为3%~5%。
28.本实施例中,所述右排水管14包括有竖段14.1和斜段14.2;所述竖段14.1的下端位于级配碎石层2中;所述斜段14.2横向埋设在级配碎石层2中,并且斜段14.2的上端与竖段14.1的下端连接,斜段14.2的下端伸入排水沟8中;所述斜段14.2的倾斜度不小于1%。
29.本实施例中,所述条形槽6的宽度为820mm;所述排水沟8的宽度为300mm,排水沟8的深度为600mm,排水沟8的壁厚为260mm。
30.本实施例中,所述排水沟8的顶部超出夯实土层1的顶部,且超出部位的高度为200mm。
31.本实施例中,所述级配碎石层2的厚度为200mm,所述混凝土层3为c15混凝土浇筑成形,厚度为100mm;所述水泥砂浆层4的宽度为不小于1700mm,水泥砂浆层4的横截面中间为等厚度的矩形截面,且矩形截面的厚度为80mm,矩形截面的宽度为500mm;所述水泥砂浆层4的横截面两侧为变厚度的梯形截面,梯形截面的内侧厚度为60mm,梯形截面的外侧厚度小于60mm,所述水泥砂浆层4的顶面两侧为由中间向侧边逐渐向下倾斜的斜面;所述麻面青石板5的宽度与水泥砂浆层4的矩形截面部位的宽度相适应为500mm,麻面青石板5的厚度为80mm。
32.上述实施例并非具体实施方式的穷举,还可有其它的实施例,上述实施例目的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所有由本实用新型简单变化而来的应用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