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面积海绵化铺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590128发布日期:2022-12-17 12:26阅读:24来源:国知局
大面积海绵化铺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路面铺装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大面积海绵化铺装结构。


背景技术:

2.海绵城市是指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将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同时,广场等大面积铺装渍水问题也是社会上反响强烈、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透水铺装已被广泛使用,在市政道路及园区中实施,与绿化相得益彰,具有较好的景观效果,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应,但透水铺装也存在一定短板,在高端公共建筑等项目,普遍存在站前广场、中心广场等大面积铺装区域,透水铺装耐污及耐磨损的缺点便暴露出来,景观形象会大打折扣,实践中这类高端广场建设很少大面积使用透水铺装,进行海绵系统设计也存在瓶颈。
3.同时,广场渍水也成为社会群众高度关注的工程难题,现有技术往往采用设置各种排水沟来解决渍水问题,较多的设置排水沟,增加了现场施工不同材质界面衔接,施工难度增大,完工后的观感效果难以保证,也影响行走舒适度。
4.针对以上问题,有必要研发一种系统的大面积海绵化铺装施工方法,在不使用透水铺装的前提下,达到海绵理念和指标的要求,同时解决广场渍水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避免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大面积海绵化铺装结构,结构简单,方便维护,节约成本,大大提高景观效果、排水能力及铺装行走舒适度,有效减少衔接面现场施工的数量,降低施工难度。
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大面积海绵化铺装结构,包括:花岗岩层、基层、碎石蓄水层、滤芯、连接管和盲管;
7.花岗岩层、基层和碎石蓄水层从上至下依次铺设,盲管铺设在碎石蓄水层内,滤芯可拆卸的安装花岗岩石层上,其下端通过连接管与盲管连通,滤芯上设有滤盖,滤盖上设有滤水孔洞,滤芯内部设置存泥沟槽。
8.优选地,连通管伸入碎石蓄水层的部分设置开孔。
9.优选地,碎石蓄水层内设置由多个盲管连接组成的盲管网络。
10.优选地,盲管与疏通沉泥井连接。
11.优选地,存泥沟槽设置在滤芯内壁,为环形结构。
12.优选地,存泥沟槽可拆卸的安装在滤芯内。
13.优选地,花岗岩层上设有容滤芯安装的配合槽,配合槽周围设有凹槽,滤芯上设有与凹槽配合的凸台。
14.优选地,滤芯上端面与花岗岩层上端面齐平。
15.优选地,滤芯及滤盖采用耐候性好的复合材料。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7.1)在不使用透水铺装的前提下,达到海绵理念和指标的要求,保障高端公共建筑景观效果;
18.2)减少现场施工不同材质界面衔接,降低施工难度;
19.3)减少排水沟设置,提升大面积铺装景观效果及行走舒适度;
20.4)提出了硬质铺装海绵渗滤排系统,解决广场渍水问题。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的大面积海绵化铺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的滤芯的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的花岗岩层的俯视图;
24.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的盲管网络的结构示意图;
25.具体实施方式的附图标号说明:
26.1、花岗岩层;2、滤芯;3、连接管;4、基层;5、碎石蓄水层;6、盲管;7、五通;8、疏通沉泥井;9、凹槽;10、存泥沟槽;11、滤盖;12、配合槽;13、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9.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大面积海绵化铺装结构,包括:花岗岩层1、基层4、碎石蓄水层5、滤芯2、连接管3和盲管6。
30.其中,花岗岩层1、基层4和碎石蓄水层5从上至下依次铺设,盲管6铺设在碎石蓄水层5内,滤芯2可拆卸的安装花岗岩石层上,其下端通过连接管3与盲管6连通,滤芯2上设有滤盖11,滤盖11上设有滤水孔洞,滤芯2内部设置存泥沟槽10。其中,存泥沟槽10设置在滤芯2内壁,为环形结构,且存泥沟槽10可拆卸的安装在滤芯2内,方便清理,减少堵塞。
31.如图1至图3所示,花岗岩层1上设有容滤芯2安装的配合槽12,配合槽12周围设有凹槽9,滤芯2上设有与凹槽9配合的凸台13。花岗岩板在工厂定制化开孔,为配合槽12,配合槽12边缘为凹凸结构,设置凹槽9,确保滤芯2安装后与花岗岩板衔接严丝合缝,滤芯2上端面与花岗岩层1上端面齐平,稳固美观。
32.同时,滤芯2边缘为凸台13,凹凸结构,在运行期可拆卸进行清理,滤芯2及滤盖11选用耐候性好的复合材料,颜色选用暗色调,并与铺装材料综合考虑。滤盖11布置滤水孔
洞,孔洞直径及间距5-10mm。滤芯2内部设置的存泥沟槽10,在运行时收集滤泥并清理,滤芯22宜为1-2m。
33.如图4所示,碎石蓄水层5内设置由多个盲管6连接组成的盲管6网络,并采用五通7进行串联,而连接管3上部与滤芯2下部连接,连接管3下端通过五通7与盲管6网络连接。且,连通管伸入碎石蓄水层5的部分设置开孔,在收集雨水后扩散输送至碎石蓄水层5,达到海绵理念的雨水削峰功能。且盲管6与疏通沉泥井8连接。一般间隔20-30m设置疏通沉泥井8,用于运行期疏通清淤,若铺装总体尺寸低于20m,则至少在横纵方向布置两个疏通沉泥井8。
34.实际施工时包括以下步骤:
35.步骤一:根据现场实际确定滤芯2间距和专用开孔花岗岩板材的需求,并在工厂定制;
36.步骤二:开挖建设区域基槽,地基完成验收;
37.步骤三:摊铺盲管6网络系统下部的碎石蓄水层5;
38.步骤四:复核规划的盲管6网络系统的雨水管网排放接驳口高程,确定盲管6高程及坡向;
39.步骤五:安装盲管6系统,盲管6之间采用五通7进行串联,盲管6端部不是雨水管网排放接驳口的,采用堵头进行封堵;
40.步骤六:安装连接管3,施工疏通沉泥井8;
41.步骤七:摊铺盲管6网络系统上部碎石蓄水层5;
42.步骤八:对连接管3进行成品保护,施工基层4;
43.步骤九:施工花岗岩板面层;
44.步骤十:安装滤芯2;
45.步骤十一:运行期每季度滤芯2进行清理,每年度对盲管6系统进行疏通清理。
46.该大面积海绵化铺装机构包括如下特点:
47.1、提出了适用于高端公共建筑大面积铺装的海绵化方法,设计疏通井、滤芯2沉泥沟槽,使整个铺装海绵系统在运营期方便维护,运行成本有较大节约;
48.2、构建新型滤芯2加盲管6网络系统的海绵城市渗滤排结构,摈弃大量使用排水沟的常规铺装,景观效果、排水能力有较大提升,提升铺装行走舒适度;
49.3、设计专用花岗岩石板凹凸设计,工厂化定制,减少衔接面现场施工的数量,降低施工难度。
50.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