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桥梁中央分隔带新型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236731发布日期:2023-02-17 20:45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一种桥梁中央分隔带新型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中央分隔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桥梁中央分隔带新型结构。


背景技术:

2.高速公路桥梁由于具有两个相反方向的车道,为避免两个相反行车方向引起不同频振动的相互影响,高速公路桥梁实际上分为左、右幅梁体,两个相反方向的车道分别设置在左、右幅梁体上,左幅梁体和右幅梁体之间分离,从而避免振动对桥梁间连接部位造成破坏或产生裂缝,有助于延长桥梁寿命。左、右幅梁体之间为中央分隔带,传统的中央分隔带只是简单地在两防撞墙之间架设上盖板和下盖板,该传统的中央分隔带结构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一些桥梁在进行管线铺设时,管线会选择设置在中央分隔带上,设置在上盖板和下盖板之间,而雨水容易从上盖板与防撞墙之间的缝隙进入,导致管线被雨水浸泡,影响管线的使用寿命;并且由于城镇地区的桥梁下方空间大多进行了二次开发,将桥下空间改造为停车场、运动场及口袋公园等惠民场所,雨水从中央分隔带滴落会严重影响桥下空间的使用体验;另外,左、右幅梁体的振动会传递至上盖板和下盖板,在时间的累积下,上盖板和下盖板容易发生较大幅度的位移,甚至跌落桥底,影响管线及桥下空间的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桥梁中央分隔带新型结构,可以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问题之一。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5.一种桥梁中央分隔带新型结构,包括分别设置在左、右幅梁体上的两行防撞墙、设置在两行防撞墙之间的上盖板以及设置在所述上盖板下方的下盖板,所述下盖板架设在两防撞墙之间,所述下盖板至少一侧的防撞墙上固定有第一连接件,所述下盖板上固定有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通过链条连接。
6.作为所述桥梁中央分隔带新型结构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第一连接件为设置在所述防撞墙靠近所述下盖板的一侧的锚固螺栓,所述第二连接件为设置在所述下盖板上的预埋吊环。
7.作为所述桥梁中央分隔带新型结构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下盖板架设在左、右幅梁体上,所述下盖板与两侧的防撞墙均通过链条连接,每一侧的防撞墙通过至少两条链条连接所述下盖板。
8.作为所述桥梁中央分隔带新型结构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上盖板的下表面抵接在两防撞墙的上方,所述上盖板的下表面凸设有两平行设置的限位条,所述防撞墙上凹设有供所述限位条卡入的台阶部。
9.作为所述桥梁中央分隔带新型结构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上盖板下表面的两侧分别凹设有条形滴水槽。
10.作为所述桥梁中央分隔带新型结构的进一步可选方案,两块相邻的上盖板之间设
置有密封胶条。
11.作为所述桥梁中央分隔带新型结构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密封胶条包括由横板部和竖板部构成的t型主体,所述竖板部的两侧设有多块翼板,所述横板部的下表面抵接于所述上盖板的上表面,所述上盖板的侧面与所述翼板形成挤压配合,令所述翼板倾斜向上。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有:所述下盖板与防撞墙之间通过链条相连接,即使所述下盖板由于长时间振动位移而导致从左、右幅桥体的缝隙跌落,所述防撞墙也能够通过链条拉扯所述下盖板,防止所述下盖板穿过缝隙或防止所述下盖板真的跌落至桥下空间,能够有效确保桥下空间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桥梁中央分隔带新型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所述下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图1中a的放大图;
17.图4为相邻的两块上盖板连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18.图5为所述密封胶条的结构示意图;
19.图6为图4中b的放大图。
20.图中:1a、左幅梁体;1b、右幅梁体;11、桥梁主体;12、整体化层;13、桥面铺装层;2、防撞墙;21、第一连接件;22、台阶部;3、下盖板;31、第二连接件;4、上盖板;41、限位条;42、条形滴水槽;5、链条;6、密封胶条;61、t型主体;611、横板部;612、竖板部;62、翼板。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3.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4.参考图1,示出了一种桥梁中央分隔带新型结构,包括分别设置在左、右幅梁体上
的两行防撞墙2、设置在两行防撞墙2之间的上盖板4以及设置在所述上盖板4下方的下盖板3,所述下盖板3架设在两防撞墙2之间,所述下盖板3至少一侧的防撞墙2上固定有第一连接件21,所述下盖板3上固定有第二连接件31,所述第一连接件21与所述第二连接件31通过链条5连接。简单而言,所述下盖板3与防撞墙2之间通过链条5相连接,即使所述下盖板3由于长时间振动位移而导致从左、右幅梁体(1a、1b)的缝隙跌落,所述防撞墙2也能够通过链条5拉扯所述下盖板3,防止所述下盖板3穿过缝隙或防止所述下盖板3真的跌落至桥下空间,能够有效确保桥下空间的安全性。
25.上述方案具体的,参考图1和图2,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21为设置在所述防撞墙2靠近所述下盖板3的一侧的锚固螺栓,所述锚固螺栓可以是和所述防撞墙2一体浇筑,也可以是后期锚固在所述防撞墙2上;所述第二连接件31为设置在所述下盖板3上的预埋吊环,所述预埋吊环与所述下盖板3一体浇筑。
26.理论上,所述下盖板3可仅与其一侧的防撞墙2进行连接即可;而优选的,为进一步提高安全性,所述下盖板3架设在左、右幅梁体上,所述下盖板3与两侧的防撞墙2均通过链条5连接,本实施例中,参考图1和图2,每一侧的防撞墙2均通过两条链条5连接所述下盖板3;当然,链条5的数量可以根据所述下盖板3的尺寸增加。
27.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参考图1和图3,所述上盖板4的下表面抵接在两防撞墙2的上方,所述上盖板4的下表面凸设有两平行设置的限位条41,所述防撞墙2上凹设有供所述限位条41卡入的台阶部22。本实施例中,通过两防撞墙2的台阶部22对所述限位条41进行限位,防止所述上盖板4由于大幅度位移而跌落在两防撞墙2之间;其中优选的,参考图3,所述台阶部22与所述限位条41之间具有一定的缝隙,避免左、右幅梁体在振动时夹逼所述上盖板4而导致所述上盖板4断裂。
28.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参考图3,所述上盖板4下表面的两侧分别凹设有条形滴水槽42。如此,利用所述条形滴水槽42进行隔断,防止雨水沿所述上盖板4的下表面穿过所述上盖板4和防撞墙2之间的缝隙。另外,参考图4,两块相邻的上盖板4之间设置有密封胶条6,能够防止雨水从两块上盖板4之间的缝隙进入。如此,能够有效避免中央分隔带内的管线被雨水浸泡。
29.上述方案具体,参考图5和图6,所述密封胶条6包括由横板部611和竖板部612构成的t型主体61,所述竖板部612的两侧设有多块翼板62,所述横板部611的下表面抵接于所述上盖板4的上表面,所述上盖板4的侧面与所述翼板62形成挤压配合,令所述翼板62倾斜向上。如此,所述翼板62的边沿与所述上盖板4的侧面形成密封连接,雨水若要穿过两块上盖板4之间的缝隙,需要穿过多层翼板62,密封性强;另外,参考图6,即使少量雨水穿过部分翼板62,雨水会被聚集在翼板62与所述竖板部612之间所形成的槽内,使雨水难以达到翼板62与上盖板4的接触线,进一步防止雨水穿过。
30.上述方案具体,参考图1,一般而言,所述左幅梁体1a和所述右幅梁体1b均包括桥梁主体11、设置在桥梁主体11上的整体化层12以及设置在所述整体化层12上的桥面铺装层13;本实施例中,所述下盖板3的两侧分别被支撑在左、右幅梁体(1a、1b)的整体化层12上。
3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