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限位装置。
背景技术:2.桥梁,一般指架设在江河湖海上,使车辆行人等能顺利通行的构筑物。为适应现代高速发展的交通行业,桥梁亦引申为跨越山涧、不良地质或满足其他交通需要而架设的使通行更加便捷的建筑物。
3.步履式顶推技术在城市桥梁的施工过程中,有着众多的优势,尤其是针对那些传统的桥梁施工工艺,步履式顶推技术能够有效地解决施工过程死板、安全系数低的问题,其施工的整体性较强。
4.现有的步履式顶推技术通常用于顶推钢箱梁以实现顶推前移及落梁,即在钢箱梁两端安装顶升千斤顶和抄垫箱,顶升千斤顶顶起钢箱梁,交替抽取两端的抄垫箱来实现落梁,而在落梁的过程中,由于钢箱梁存在纵坡,钢箱梁容易往高程较低方向移动,导致偏差太大,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干预调整,影响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5.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限位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限位装置,用于将钢箱梁落至盖梁上时对钢箱梁纵向限位,包括主梁结构和限位梁,所述主梁结构与所述钢箱梁连接,且与所述限位梁连接,所述主梁结构与所述钢箱梁围合形成一三角状空间,所述限位梁远离所述主梁结构的一端与所述盖梁贴合,所述限位梁上设置有柔性垫,所述柔性垫位于所述盖梁和所述限位梁之间。
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主梁结构与钢箱梁连接,将限位梁与盖梁贴合,并利用柔性垫对盖梁进行保护,以使在钢箱梁落至盖梁上时,能够对钢箱梁进行纵向限位,改善钢箱梁容易往高程较低方向移动的问题,减少落梁过程中钢箱梁的纵向偏差,从而降低干预调整的难度,以提升工作效率。
8.优选的,所述主梁结构包括第一主梁和第二主梁,所述第一主梁与所述第二主梁固接,且与所述第二主梁装配形成一锐角。
9.优选的,所述第一主梁和所述第二主梁分别与所述钢箱梁固接。
10.优选的,所述第一主梁与所述限位梁相互垂直,所述限位梁和所述钢箱梁分别位于所述第一主梁的两端,所述限位梁与所述第一主梁固接。
11.优选的,所述限位梁和所述第一主梁均采用hw300型钢制成。
12.优选的,所述第二主梁采用200方管制成。
13.优选的,所述柔性垫上设置有延长部,所述延长部与所述柔性垫分别与所述限位梁相邻的侧壁连接。
14.优选的,所述延长部与所述柔性垫一体成型。
15.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限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限位装置使用状态示意图。
18.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9.钢箱梁10第一主梁31盖梁20第二主梁32主梁结构30柔性垫41限位梁40
ꢀꢀ
20.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22.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23.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24.请参阅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限位装置,用于将钢箱梁10落至盖梁20上时对钢箱梁10纵向限位,包括主梁结构30和限位梁40。
25.其中:主梁结构30与钢箱梁10连接,且与限位梁40连接,限位梁40远离主梁结构30的一端与盖梁20紧密贴合,主梁结构30与钢箱梁10围合形成一三角状空间,具体地,主梁结构30包括第一主梁31和第二主梁32,第一主梁31的一端与第二主梁32焊接,另一端与钢箱梁10焊接,且与第二主梁32装配形成一锐角,第二主梁32的一端与钢箱梁10焊接,以使第一主梁31、第二主梁32和钢箱梁10的侧壁形成三角状稳定结构,以得到三角状空间。
26.可以理解的,当钢箱梁10落至盖梁20上时,通过在钢箱梁10上焊接限位装置,以对钢箱梁10进行纵向限位,改善钢箱梁10容易往高程较低方向移动的问题,进而减少落梁过程中钢箱梁10的纵向偏差,降低干预调整的难度,提升工作效率。
27.需要说明的是,在桥梁的施工过程中,需要在落梁前预先将钢箱梁10调整到设计位置,再将限位装置焊接到钢箱梁10上,通过限位装置控制钢箱梁10落梁过程中纵向位移,可以理解的,实际所需使用的限位装置的数量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确定。
28.比如,在九江新建快速路系统工程(一期)项目(三标段)(1x60)m顶推钢混结合钢箱梁10,纵向坡度-1.7%,大小里程高差1.42m,坡度较大,而且落梁过程中由于需要大小里程交替落梁,钢箱梁10在纵向上容易发生移动,为了防止钢箱梁10向其js05大里程端移动,如图2所示,在钢箱梁10js05小里程端(高程较高端)焊接三组限位装置。需要说明的是,使用限位装置后的钢箱梁10向js05大里程端纵向位移值仅为10mm,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其中,以下列举在九江新建快速路和南宁英华大桥中限位装置使用效果对比表:
29.实例位移理论值位移实际值是否采用限位装置纠偏难度九江新建快速路50-100mm10mm是较小南宁英华大桥50-100mm95mm否较大
30.在本实施例中,限位梁40、第一主梁31和第二主梁32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第一主梁31和限位梁40相互垂直,第一主梁31与限位梁40进行焊接以固定,限位梁40和钢箱梁10分别位于第一主梁31的两端,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满足钢箱梁10落至盖梁20这一落梁过程中的受力要求,限位梁40和第一主梁31均采用hw300型钢制成,第二主梁32采用200方管制成。
31.在本实施例中,柔性垫41上设置有延长部,延长部与柔性垫41的选材相同,且与柔性垫41一体成型,延长部与柔性垫41分别与限位梁40相邻的侧壁连接,需要说明的是,柔性垫41的多个侧壁分别设置有延长部,通过多个延长部对限位梁40的多个侧壁进行覆盖,以避免在落梁的过程中盖梁20会受到限位梁40的挤压,从而造成损坏的问题。
32.在具体实施时,通过将主梁结构30与钢箱梁10连接,将限位梁40与盖梁20紧密贴合,并利用柔性垫41对盖梁20进行保护,以使在钢箱梁10落至盖梁20上时,能够对钢箱梁10进行纵向限位,改善钢箱梁10容易往高程较低方向移动的问题,减少落梁过程中钢箱梁10的纵向偏差,从而降低干预调整的难度,以提升工作效。
33.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实施过程只是为了说明本技术的可实施性,但这并不代表本技术的限位装置只有上述唯一一种实施流程,相反的,只要能够将本技术的限位装置实施起来,都可以被纳入本技术的可行实施方案。
34.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35.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