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式桥梁防撞墙的外侧施工用作业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851684发布日期:2023-01-06 23:13阅读:1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式桥梁防撞墙的外侧施工用作业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一种可调式桥梁防撞墙的外侧施工用作业设备,属于桥梁施工用辅助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桥梁能够跨过山谷、河流、道路或其他低处障碍物,因此比底面要高很多,其底部由高支撑的塔或支柱支撑,并且桥梁的两侧设置有防撞墙,用于保证行车安全。随着桥梁使用时间的延长,部分防撞墙外侧出现裂缝或涂层脱落,需要对其进行施工维护。
3.由于桥梁离地面的高度较高,桥梁防撞墙的外侧施工过程中,无法使用常规的地面高空作业车进行施工,并且目前的作业车也无法调整施工高度,增加了操作人员的施工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可调式桥梁防撞墙的外侧施工用作业设备,该设备通过移动轮带动整体设备在桥梁上进行移动,升降机构驱动作业平台上升或下降,实现施工高度的调整,从而降低施工难度,便于操作人员对桥梁防撞墙的外侧进行施工,在升降机构驱动作业平台上升或下降的过程中,第一上立柱和第一下立柱之间的角度发生变化,第二上立柱和第二下立柱的角度发生变化,始终起到连接第一悬臂、第二悬臂和作业平台的作用,能够提高作业平台的稳固性。
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调式桥梁防撞墙的外侧施工用作业设备,其包括:
6.配重平台,所述配重平台底部设置有移动轮;
7.四个支撑柱,四个所述支撑柱分别固定于所述配重平台的四个边角处,位于配重平台一侧的两个支撑柱顶部安装有第一悬臂,位于配重平台另一侧的两个支撑柱顶部设置有第二悬臂,所述第一悬臂和第二悬臂平行设置,且与配重平台的移动方向垂直设置,所述第一悬臂和第二悬臂相对于所述配重平台向外延伸设置;
8.第一上立柱和第一下立柱,所述第一上立柱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悬臂远离配重平台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上立柱的下端与所述第一下立柱的上端铰接,所述第一下立柱的一端与作业平台的一侧转动连接;
9.第二上立柱和第二下立柱,所述第二上立柱的上端与所述第二悬臂远离配重平台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上立柱的下端与所述第二下立柱的上端铰接,所述第二下立柱的一端与所述作业平台的另一侧转动连接;
10.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用于驱动所述作业平台上升或下降。
11.可选地,所述第一上立柱为两个,两个第一上立柱平行设置,且通过第一上连接柱连接,所述第一下立柱为两个,两个第一下连接柱平行设置,且通过第一下连接柱连接。
12.可选地,所述第二上立柱为两个,两个第二上立柱平行设置,且通过第二上连接柱连接,所述第二下立柱为两个,两个第二下连接柱平行设置,且通过第二下连接柱连接。
13.可选地,其还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垂直设置在所述第一悬臂和第二悬臂之间。
14.可选地,所述支撑杆至少为两个。
15.可选地,所述升降机构为手拉葫芦,所述手拉葫芦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悬臂和/或第二悬臂上,另一端与所述作业平台连接。
16.可选地,所述作业平台上设置有护栏,所述护栏的高度至少为0.6米。
17.可选地,其还包括刹车机构,所述刹车机构用于限制所述移动轮的移动。
18.可选地,所述配重平台与所述第一悬臂之间设置有第一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自所述配重平台朝向所述第一悬臂远离配重平台的一侧倾斜设置。
19.可选地,所述配重平台与所述第二悬臂之间设置有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二加强筋自所述配重平台朝向所述第二悬臂远离配重平台的一侧倾斜设置。
20.可选地,四个所述支撑柱与所述配重平台之间均设置有第三加强筋。
21.本技术能产生的有益效果包括但不限于:
22.1.本技术所提供的可调式桥梁防撞墙的外侧施工用作业设备,升降机构驱动作业平台上升或下降的过程中,能够调整施工高度,从而便于操作人员进行施工,降低施工难度,提高了施工效率和施工准确度。
23.2.本技术所提供的可调式桥梁防撞墙的外侧施工用作业设备,支撑杆用于连接第一悬臂和第二悬臂,能够提高该作业设备的刚性和稳定性,支撑杆的数量越多,第一悬臂和第二悬臂之间的连接点越多,该作业设备的框架稳定性越好。
24.3.本技术所提供的可调式桥梁防撞墙的外侧施工用作业设备,作业平台上设置有护栏,能够对操作人员进行保护,并且护栏也不会妨碍操作人员的施工,进一步提高了操作人员的施工效率。
25.4.本技术所提供的可调式桥梁防撞墙的外侧施工用作业设备,具有结构轻、刚性好、稳定性强、抗风能力大、安装方便和外形美观等优点,不过多占用行车道,对于高空作业提供了安全可靠的保障和便利。
附图说明
26.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2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涉及的作业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28.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涉及的作业设备在施工过程中的结构示意图;
29.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涉及的刹车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30.部件和附图标记列表:
31.11、配重平台;12、支撑柱;13、第一悬臂;14、第二悬臂;15、支撑杆;16、移动轮;17、第一加强筋;18、第二加强筋;19、第三加强筋;21、第一上立柱、22、第一下立柱;23、第二上立柱;24、第二下立柱;25、第一上连接柱;26、第一下连接柱;27、第二上连接柱;28、第二下连接柱;31、作业平台;32、护栏;41、刹车柱;42、刹车杆;43、下压杆;44、下压弹簧;45、弧形板;46、下压板;47、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32.为了更清楚的阐释本技术的整体构思,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以示例的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33.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34.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35.另外,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36.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37.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38.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是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39.参考图1-3,本技术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可调式桥梁防撞墙的外侧施工用作业设备,其包括:配重平台11,配重平台11底部设置有移动轮16;四个支撑柱12,四个支撑柱12分别固定于配重平台11的四个边角处,位于配重平台 11一侧的两个支撑柱12顶部安装有第一悬臂13,位于配重平台11另一侧的两个支撑柱12顶部设置有第二悬臂14,第一悬臂13和第二悬臂14平行设置,且与配重平台11的移动方向垂直设置,第一悬臂13和第二悬臂14相对于配重平台11向外延伸设置;第一上立柱21和第一下立柱22,第一上立柱21的上端与第一悬臂13远离配重平台11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一上立柱21的下端与第一下立柱22的上端铰接,第一下立柱22的一端与作业平台31的一侧转动连接;第二上立柱23和第二下立柱24,第二上立柱23的上端与第二悬臂 14远离配重平台11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二上立柱23的下端
与第二下立柱24 的上端铰接,第二下立柱24的一端与作业平台31的另一侧转动连接;升降机构,升降机构用于驱动作业平台31上升或下降。
40.配重平台11在移动轮16的带动下能够沿桥梁行走,操作人员在作业平台 31上对桥梁防撞墙的外侧进行施工,配重平台11上可放置重物,用于放置作业设备侧翻,四个支撑柱12对第一悬臂13和第二悬臂14起到支撑作用。正常作业过程中,第一上立柱21和第一下立柱22用于连接第一悬臂13和作业平台31,第二上立柱23和第二下立柱24用于连接第二悬臂14和作业平台31,上述第一上立柱21、第一下立柱22、第二上立柱23和第二下立柱24能够增强对作业平台31的支撑性,提高该作业设备的抗风能力和安全性;由于第一上立柱21和第一下立柱22之间铰接,第二上立柱23和第二下立柱24之间铰接;由于桥梁距离地面的高度很高,且桥梁防撞墙高度跨度大,在升降机构驱动作业平台31上升或下降的过程中,能够调整施工高度,从而便于操作人员进行施工,降低施工难度,提高了施工效率和施工准确度,并且在作业平台31 上升或下降中,第一上立柱21和第一下立柱22之间的角度发生变化,第二上立柱23和第二下立柱24的角度发生变化,始终起到连接第一悬臂13、第二悬臂14和作业平台31的作用,能够进一步提高作业平台31的稳固性,确保该作业设备的平稳运行。
41.具体的,第一上立柱21的上端与第一悬臂13远离配重平台11的一端转动连接的方式不做具体限定,例如可以在第一上立柱21上加设一个套管,套管套设在第一悬臂13外侧,在作业平台31上升或下降过程中,套管能够相对于第一悬臂13转动,从而实现第一立柱与第一悬臂13的活动连接;例如还可以在第一悬臂13下方设置连接板,连接板上开设有通孔,第一上立柱21上设置有与通孔配合的转动柱,在作业平台31上升或下降过程中,转动柱能够在通孔内转动,从而实现第一立柱与第一悬臂13的活动连接。同理,第二上立柱23的上端与第二悬臂14远离配重平台11的一端转动连接的方式也可采用上述两种方式,第一下立柱22的一端与作业平台31的一侧转动连接的方式也可采用上述两种方式,第二下立柱24的一端与作业平台31的另一侧转动连接的方式也可采用上述两种方式。
42.第一上立柱21下端与第一下立柱22上端的铰接形式不做具体限定,可以是在第一上立柱21,例如可以在第一上立柱21下端设置有第一通孔,第一下立柱22上端设置有第二通孔,螺栓穿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并且螺栓并不固定拧紧,给予第一上立柱21和第一下立柱22一定的自由度,例如还可以在第一上立柱21和第一下立柱22之间安装合页,上述两种方式均能够在作业平台31上升或下降中,第一上立柱21和第一下立柱22之间相互转动,实现角度的调整。同理第二上立柱23的下端和第二下立柱24的上端也可采用上述两种方式。
43.具体的,该升降机构的结构不做限定,只要能够实现作业平台31的平稳上升和下降即可,例如可以在第一悬臂13和/或第二悬臂14上设置链轮和起重绳,起重绳的一端固定在链轮上,并能够在链轮上进行缠绕,起重绳的另一端固定在作业平台31上,通过旋转电机驱动链轮转动,从而通过起重绳的收紧与下放,实现作业平台31的上升与下降;例如还可以在第一悬臂13和/或第二悬臂14上设置伸缩杆,伸缩杆的不动端设置在第一悬臂13和/或第二悬臂14上,伸缩杆的自由端与作业平台31连接,通过伸缩杆的缩回与伸出,实现作业平台31的上升与下降。
44.具体的,配重平台11和支撑柱12采用钢板和型钢焊接而成,支撑柱12 和第一悬臂13及第二悬臂14也采用焊接固定,可提高配重平台11、支撑柱 12、第一悬臂13与第二悬臂
14的结构稳定性。
45.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第一上立柱21为两个,两个第一上立柱21平行设置,且通过第一上连接柱25连接,第一下立柱22为两个,两个第一下连接柱26 平行设置,且通过第一下连接柱26连接。该设置下两个第一上立柱21在第一连接柱作用下形成一个框架,两个第二下立柱24在第二连接柱作用下形成一个框架,能够进一步增加第一上立柱21和第一下立柱22对作业平台31的支撑性和连接稳定性,提高该作业设备的刚性。
46.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第二上立柱23为两个,两个第二上立柱23平行设置,且通过第二上连接柱27连接,第二下立柱24为两个,两个第二下连接柱28 平行设置,且通过第二下连接柱28连接。同理,该设置也能够增加对作业平台31的支撑性和连接稳定性,并且与第一上立柱21的设置相同,能够提高该作业设备的结构对称性,能够实现对作业平台31两侧相同的作用力,从而提高作业平台31的水平度,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性。
47.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其还包括支撑杆15,支撑杆15垂直设置在第一悬臂 13和第二悬臂14之间。支撑杆15用于连接第一悬臂13和第二悬臂14,能够提高该作业设备的刚性和稳定性,对该作业平台31的高空作业提供了安全可靠的保障。
48.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支撑杆15至少为两个,支撑杆15的数量越多,第一悬臂13和第二悬臂14之间的连接点越多,该作业设备的框架稳定性越好。在保证该作业设备提供更好的稳定性的基础上,考虑到该作业设备的生产成本及自身的重量,支撑杆15的数量可以为四个。
49.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图中并未示出,升降机构为手拉葫芦,手拉葫芦一端设置在第一悬臂13和/或第二悬臂14上,另一端与作业平台31连接。手拉葫芦便于操作人员直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无需设置额外的动力机构驱动作业平台31,既提高操作人员作业的灵活性,又降低了该作业平台31的生产难度,并且手拉葫芦可以灵活安装与拆卸,便于该作业设备的维修,提高该作业设备的普适性和便捷性。
50.为了保证手拉葫芦对作业平台升降的稳定性,实际施工中,可以在第一悬臂和第二悬臂上分别设置一个手拉葫芦,操作人员将两个手拉葫芦同时调整,保证作业平台处于水平状态,由于第一悬臂和第二悬臂下方分别设置有第一上立柱和第二下立柱,该手拉葫芦与第一上立柱和第二上立柱的位置相错开,以保证各机构的正常运转,例如图1和图2中,分别设置了两个第一上立柱和第二上立柱,则手拉葫芦可以悬挂设置在两个第一上立柱之间和悬挂设置在两个第二上立柱之间,完成与作业平台的连接,确保不会妨碍第一上立柱和第二上立柱分别与第一悬臂和第二悬臂的转动连接。
51.作为一种实施方式,作业平台31上设置有护栏32,护栏32的高度至少为 0.6米。该护栏32能够对操作人员进行保护,传统作业车上设置的吊篮,部分结构妨碍操作人员的施工,增加了施工难度,由于本技术作业平台31能够上升或下降,实现施工高度的调整,因此护栏32的高度可以超过0.6米,护栏 32也不会妨碍操作人员的施工,进一步提高了操作人员的施工效率。
52.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其还包括刹车机构,刹车机构用于限制移动轮16的移动。刹车机构能够实现该作业设备的固定,防止作业设备在施工过程中出现滑移,提高该作业设备的施工安全性。
53.具体的,该刹车机构可以是刹车块,在作业设备移动至施工位置需要固定时,将刹
车块放置在移动轮16的两侧,用于限制移动轮16的移动,待需要作业设备再次移动时,移开刹车块即可实现作业设备的再次移动。
54.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该刹车机构设置在配重平台11和移动轮16之间,参考图3,刹车机构包括刹车柱41、刹车杆42、下压杆43、下压弹簧44、弧形板45、下压板46和复位弹簧47;刹车柱41为内中空结构,其侧壁开设一容纳孔,刹车杆42通过容纳孔部分穿入刹车柱41内,且刹车杆42与刹车柱41的侧壁活动铰接;刹车杆42位于刹车柱41外部的一端连接把手,下压弹簧44竖直设置,其通过一竖直的下压杆43固定连接于刹车杆42位于刹车柱41内的一端;下压弹簧44下端穿出刹车柱41的底部与一弧形板45连接;弧形板45与移动轮16的表面弧度一致,且弧形板45靠近移动轮16的一面粘附橡胶层;弧形板45沿着移动轮16前进方向设置于移动轮16上方的后侧。刹车杆42中部垂直连接一下压板46,该下压板46竖直向下连接两个复位弹簧 47一端,复位弹簧47另一端自由设置,且复位弹簧47介于下压板46和刹车柱41底部之间;两个复位弹簧47对称设置。
55.当该作业设备需要刹车稳定时,沿着刹车杆42与刹车柱41的侧壁铰接处,将刹车杆42位于刹车柱41外的一端向上抬,从而另一端向下压,从而将下压弹簧44往下压,进而向下挤压弧形板45,从而对滚轮进行摩擦阻碍,进而进行刹车稳固,而且与此同时,复位弹簧47也会发生形变;待下压弹簧44挤压到最大变形量,此时再利用绳子对此时的刹车杆42进行固定,或者在刹车柱 41上铰接一挂钩,将刹车杆42挂在挂钩上,从而进行固定;当不需要刹车固定时,此时将刹车杆42取消固定,则复位弹簧47则会瞬间自动恢复,从而带动下压杆43向上运动,从而带动下压弹簧44和弧形板45向上运动,取消刹车效果。
56.作为一种实施方式,配重平台11与第一悬臂13之间设置有第一加强筋17,第一加强筋17自配重平台11朝向第一悬臂13远离配重平台11的一侧倾斜设置;配重平台11与第二悬臂14之间设置有第二加强筋18,第二加强筋18自配重平台11朝向第二悬臂14远离配重平台11的一侧倾斜设置。该设置能够提高配重平台11与第一悬臂13和第二悬臂14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从而增加该作业设备对作业平台31的承重力。
57.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四个支撑柱12与配重平台11之间均设置有第三加强筋19。第三加强筋19的设置能够增强支撑柱12与配重平台11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为第一悬臂13和第二悬臂14提供足够的支撑力,提高该作业设备的耐用性和安全性。
58.作为一种实施方式,配重平台11的长度为3米,宽度为1.6米,作业平台31的长度为4米,宽度为0.6米,作业平台31相比于配重平台11的长度要长,则作业平台31两侧相比于第一悬臂13和第二悬臂14各延伸出一部分,该延伸出的部分可用于放置作业工作及作业原料,作业平台31的承载重量至少为300kg,作业平台31的上升或下降的最大长度为1.6米-2.5米,操作人员能够在该范围内灵活调整作业平台31的高度,便于施工。
59.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支撑柱12之间设置有横梁,横梁能够增强支撑柱12 之间的稳定性,从而为第一悬臂13和第二悬臂14提供较好的支撑力。
60.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61.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
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