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轨式铁路道床标准化整砟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721501发布日期:2022-12-28 03:52阅读:34来源:国知局
导轨式铁路道床标准化整砟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导轨式铁路道床标准化整砟机。


背景技术:

2.我国铁路有砟轨道应用十分广泛,铁路有砟线路道床边坡标准化,是排除线路安全隐患、确保线路道床符合截面承载力设计要求的重要保证,日常养护责任重大。一直以来,有砟线路道床的日常养护,停留在人工繁重的、原始的体力耙砟方式上。随着铁路养护一线工人人力资源紧张及年龄结构老龄化的变化,急需寻找对现有线路养护施工方式的突破:即在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提高天窗内工作效率、节省线路养护成本、增强施工质量与安全性等方面必须下大力气。因此,积极推行轻型养护机工具的使用正是当务之急。
3.目前,市面上有两类耙砟机:一类是皮带输送装置;另一类是链爪输送装置。皮带输送装置,操作繁琐,边坡不能标准成型,用途受到局限。链爪输送装置,边坡不能标准成型,设备笨重,不易上下道,操作安全性存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铁路有砟线路日常养护中,能解决道床边坡标准坡度比、道心补砟、道床边坡面石砟堆积需要匀砟、机工具易于上下道、易于收纳、安全轻便的问题的导轨式铁路道床标准化整砟机。
5.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导轨式铁路道床标准化整砟机,包括行走平台、液压系统、操控台、耙弓机构、导轨机构、钉耙机构和挡砟板构件,所述液压系统包括耙弓油缸、导轨油缸和钉耙油缸;所述液压系统、操控台设在行走平台上,所述液压系统为耙弓机构、导轨机构、钉耙机构提供动力;所述耙弓机构的后端与行走平台铰接,前端与导轨机构滑动连接,所述耙弓油缸的一端与行走平台铰接,另一端与耙弓机构铰接;所述导轨机构的后端与行走平台的支撑柱铰接,所述导轨油缸的一端与行走平台的支撑柱铰接,另一端与导轨机构铰接;所述钉耙机构铰接于耙弓机构的前端,所述钉耙油缸的一端与耙弓机构铰接,另一端与钉耙机构铰接;所述挡砟板构件置于行走平台开口端。
6.进一步,所述行走平台上还设有左配重和右配重,所述左配重和右配重分别位于行走平台前端两侧。
7.进一步,所述耙弓机构的前端两侧分别铰接有滑轮,所述滑轮安装在导轨机构两侧的滑轮槽内。
8.进一步,所述导轨机构包括左导轨和右导轨,所述左导轨和右导轨的前端通过凸型连杆相连接,后端通过直杆相连接,所述左导轨和右导轨的后端下部设有三挡插销孔,通过其中某一挡插销孔与行走平台的支撑柱用插销固定连接。
9.进一步,所述导轨油缸包括左导轨油缸和右导轨油缸,所述左导轨油缸的一端与行走平台的支撑柱铰接,另一端与左导轨铰接,所述右导轨油缸的一端与行走平台的支撑柱铰接,另一端与右导轨铰接。
10.进一步,所述钉耙机构为钉耙翻斗,由前端的一排钉耙和后端的翻斗组成。
11.进一步,所述挡砟板构件与行走平台可转动连接。
1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
13.通过导轨机构,施工时可以设定收砟边坡坡度比,收砟过后,能使线路道床坡度符合截面承力设计要求;
14.通过耙弓机构,在导轨机构的约束下,可以使钉耙机构上下移动作功;
15.通过钉耙机构,直接接触边坡凹凸石砟面进行整砟,钉耙机构可以作出“挖”、“耙”、“推”、“卸”四个动作,可以满足边坡整砟时的不同状况需求;
16.通过挡砟板构件,可以将钉耙机构内的道砟顺畅地倒入道心补砟并盖住钢轨螺栓扣件不受污染,从而解决道心补砟的问题;
17.通过钉耙机构能留砟的功能,移动行走平台,能对道床堆砟边坡面及路肩实现近距离匀砟;
18.通过导轨机构与耙弓机构联动上抬,可以满足行走平台移动不受阻碍。
1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整机轻便,易于上下道,安全灵活,工作效率高,该机上道后,1人操作,1人配合即可,边坡标准化整形(包括道心补砟)的收砟效率为200m/h,能解决铁路有砟线路道床标准化作业时的“收砟”、“补砟”、“匀砟”问题,即道床边坡收砟、道心补砟、砟堆匀砟,其在实现对减轻养护工人劳动强度、提高天窗点内工作效率、降低铁路养护成本、确保线路养护质量与安全性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20.本实用新型适用范围:适用于各工区的日常线路养护;在线路标准化坡度整理时,大型机械不能调用的场合;大机捣固作业时的配套作业工具;线路卸砟后的匀砟及整理作业。
附图说明
21.图1 是导轨式铁路道床标准化整砟机的剖面图;
22.图2 是导轨式铁路道床标准化整砟机的结构示意图;
23.图中:1、行走平台,2、液压系统,3、操控台,4、耙弓机构,5、导轨机构,6、钉耙机构,7、挡砟板构件,8、耙弓油缸,9、导轨油缸,10、钉耙油缸,11、左配重,12、右配重。
具体实施方式
24.以下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5.参照图1-图2,一种导轨式铁路道床标准化整砟机,包括行走平台1、液压系统2、操控台3、耙弓机构4、导轨机构5、钉耙机构6和挡砟板构件7,所述液压系统2包括耙弓油缸8、导轨油缸9和钉耙油缸10;所述液压系统2、操控台3设在行走平台1上,所述液压系统2为耙弓机构4、导轨机构5、钉耙机构6提供动力;所述耙弓机构4的后端与行走平台1铰接,前端与导轨机构5滑动连接,所述耙弓油缸8的一端与行走平台1铰接,另一端与耙弓机构4铰接;所述导轨机构5的后端与行走平台1的支撑柱铰接,所述导轨油缸9的一端与行走平台1的支撑柱铰接,另一端与导轨机构5铰接;所述钉耙机构6铰接于耙弓机构4的前端,所述钉耙油缸10的一端与耙弓机构4铰接,另一端与钉耙机构6铰接;所述挡砟板构件7置于行走平台开口端。
26.本实施例中,所述行走平台1上还设有左配重11和右配重12,所述左配重11和右配重12分别位于行走平台1前端两侧,作用在于让整机在施工时达到平衡。
27.本实施例中,所述耙弓机构4的前端两侧分别铰接有滑轮,所述滑轮安装在导轨机构5两侧的滑轮槽内。
28.本实施例中,所述导轨机构5包括左导轨和右导轨,所述左导轨和右导轨的前端通过凸型连杆相连接,后端通过直杆相连接,所述左导轨和右导轨的后端下部设有三挡插销孔,通过其中某一挡插销孔与行走平台的支撑柱用插销固定连接。所述导轨机构5可以根据现场需要,调整导轨机构长度及导轨机构与边坡面的夹角。其适用道床边坡长度在0.5-1.5米,适用道床边坡坡度比为1:1.5~1.75。
29.本实施例中,所述导轨油缸9包括左导轨油缸和右导轨油缸,所述左导轨油缸的一端与行走平台的支撑柱铰接,另一端与左导轨铰接,所述右导轨油缸的一端与行走平台的支撑柱铰接,另一端与右导轨铰接。
30.本实施例中,所述钉耙机构6为钉耙翻斗,由前端的一排钉耙和后端的翻斗组成。所述钉耙机构6的宽幅0.8米。
31.本实施例中,所述挡砟板构件7与行走平台可转动连接,可以小幅翻动。
32.本实施例中,所述耙弓机构4的作用是:一是带动钉耙机构6沿着导轨机构5两侧凹槽滑行;二是与导轨机构5联动,让导轨机构5上下抬动以灵活调整导轨机构5与边坡面的夹角。
33.本实施例中,所述导轨机构5的作用是:一是与耙弓机构4联动,让导轨机构5上下抬动以灵活调整其与道床边坡面的夹角;二是通过导轨机构5两侧凹槽,确保耙弓机构4能带着钉耙机构6上下定向滑行。
34.本实施例中,所述钉耙机构6的作用是:可以作出“挖”、“耙”、“推”、“卸”四个动作,能满足耙砟的动作需要。
35.本实施例中,所述挡砟板构件7的作用是:在钉耙机构6耙砟进入道心时,挡砟板构件7能保护钢轨螺栓扣件不被石渣污染,同时,挡砟板构件上提,可以拉出砟尖。
36.本实施例中,所述操控台3设有3个操控手柄,通过液压系统2分别控制导轨机构5、耙弓机构4和钉耙机构6。所述液压系统2使用汽油发电机三泵供油,驱动导轨机构5、耙弓机构4、钉耙机构6做功。
37.上道时,该机收纳尺寸为:长/宽/高=1.68/1.53/1.98m。工作轮廓尺寸为:高1.98m;外侧边坡面施工时,工作臂最长伸出距道床中心线2.5m;内侧(两线间)边坡面施工时,工作臂最长伸出距道床中心线2.0m。工作轮廓尺寸完全能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铁路安全限界规范要求。
38.使用方法:
39.1.整机装载上道:车载收纳尺寸:长/宽/高=1.68/1.53/1.89m。机体上设有把手,3人即可提上道。
40.2.安装好导轨机构插销,加上左配重和右配重。开机调试好导轨机构与道床边坡面标准夹角后即可耙砟。
41.3.通过操控台的导轨机构操作手柄、耙弓机构操控手柄、钉耙机构操控手柄,由操作工进行耙砟动作的协调操控。
42.4.一个耙砟动作完成后,导轨机构和耙弓机构联动上抬,同时,移动行走平台,重复下一个耙砟动作。
43.5.下道。先收缩耙弓机构并拆下导轨机构,移出配重,机体即可下道。
44.收砟效率对比表:
45.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