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实用新型涉及灌缝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道路施工用灌缝机。
背景技术:2.根据专利号cn202120437491.1公开了一种道路工程施工用混凝土灌缝抹平一体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底部的四角均安装有滚轮,所述滚轮顶部的左侧设置有推动机构,所述底板的顶部安装有搅拌机本体,所述底板的顶部开设有通孔,所述搅拌机本体右侧的底部设置有灌缝机构,所述灌缝机构的左侧设置有抹平机构。
3.上述技术方案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技术缺陷,由于抹平板直接与地面接触,在抹平的过程中,会导致抹平板磨损,长时间的使用,抹平板的底部与地面摩擦产生划痕,从而影响抹平效果,而且上述方案中不具备对地缝清理的功能,导致地缝内部可能会存在异物,从而影响混凝土浆液的填充效果,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道路施工用灌缝机,以此来解决上述提到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4.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道路施工用灌缝机,具有良好的抹平效果,而且还具备对地缝进行清理的功能,从而保证混凝土浆液对地缝的填充效果。
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6.一种道路施工用灌缝机,包括车体、刮板和滚轮,所述车体的一端设有进气口,所述车体靠近进气口的一端内部设有风机,所述风机与进气口密封连通,所述车体底部靠近进气口的一端设有集风箱,所述集风箱的顶部通过设有导管与风机远离进气口的一端密封连通,所述集风箱的底端一侧设有清理喷头,所述清理喷头与集风箱密封连通,所述清理喷头为高压喷头。
7.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如下:
8.在对地缝进行灌缝前,通过车体底部前端设有的风机,从而进气口抽取外界空气,并通过导管将其通入集风箱的内部,然后通过集风箱的底部一侧设有的清理喷头,来对地缝进行喷气,通过向地缝内喷入高压气体,来将地缝中的异物或灰尘清理掉,以此来达到清理地缝的目的。
9.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车体的底部中端设有刮板,所述刮板的顶部设有活动轴,所述活动轴的两端通过轴承与车体的底部活动连接,所述刮板的顶部与活动轴固定连接,所述刮板的底端两侧设有滚轮,所述滚轮通过轴承和连接轴与刮板活动连接,所述刮板的底端一侧设有弹簧筒,所述弹簧筒的两端均设有连接座,所述弹簧筒的两端通过设有的连接座分别与车体和刮板活动连接。
10.通过在刮板的两侧设置滚轮,使得刮板的底部与地面保持较小的间距,从而避免刮板与地面直接接触,从而造成大面积磨损,影响刮平的效果,而还能够在刮板对地缝顶部的混凝土进行刮平时,能够时地缝顶部的混凝土保留一定的厚度。
11.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集风箱远离清理喷头的一侧设有抽气扇,所述抽气扇通过安装螺丝固定安装于车体的底部靠近集风箱的一端,所述车体远离进气口的一端两侧设有排气口,所述车体的内部设有排尘管,所述排尘管的两端分别与排气口和抽气扇密封连通。
12.通过在集风箱的后方设置抽气扇,由于车体向前行进,导致吹气的灰尘可能会落入车体的后方,通过抽气扇,可在清理喷头对地缝进行吹气的同时,抽气扇能对吹起的灰尘进行吸收,然后通过排尘管和排气口,来将灰尘排放到车体的尾部,避免对后续的工序造成影响。
13.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车体的顶部设有储料箱,所述储料箱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吸料箱,所述吸料箱的内部设有吸料泵,所述吸料泵的一端通过设有的导管延伸至储料箱的内部底端,所述车体的底部设有灌缝喷头,所述灌缝喷头设置于刮板与抽气扇之间,所述灌缝喷头通过设有的导管与吸料泵密封连通。
14.通过设有的吸料箱内部的吸料泵来抽取储料箱内部的混泥土浆液,并通过导管将其导入灌缝喷头处,通过灌缝喷头将其喷出,来对地缝进行填充,从而达到修补路面的目的。
15.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灌缝喷头的两侧从设有摄像头,所述摄像头固定安装于车体的底部两侧,所述车体的顶部远离储料箱的一端设有驱动箱,所述驱动箱的顶部一侧设有显示屏。
16.通过设有的摄像头,配合显示屏,来实现对灌缝喷头与地缝之间的位置监控,以便于操作人员调整车体的位置,使其能够确保灌缝喷头与地缝保证相对稳定的间距,避免发生偏移,影响灌缝的效果。
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8.1、通过在车体的底部设置风机、集风箱和清理喷头,来实现在灌缝之前对地缝进行清理,采用高压喷气的方式,来将地缝中可能存在的异物吹出,使其脱离地缝,以便于保证地缝的相对整洁,从而提高灌缝效果,再配合抽气扇来对吹起的灰尘进行吸收,避免灰尘扬起,影响到摄像头的拍摄清晰度;
19.2、通过在刮板的两侧设置滚轮,来为刮板提高较小的距离,从而来避免与地面产生摩擦,造成刮板磨损,降低刮平的效果,同时还能够时地缝顶部的混凝土保留较薄的厚度,使其与两侧地面接触,提高连接性。
附图说明
20.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1.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车体底部结构示意图;
22.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车体底部多角度结构示意图;
23.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清理喷头结构示意图;
24.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抽气扇结构示意图。
25.附图标记说明:
26.1、车体;2、储料箱;3、吸料箱;4、驱动箱;5、显示屏;6、灌缝喷头;7、进气口;8、风机;9、集风箱;10、清理喷头;11、抽气扇;12、排尘管;13、排气口;14、摄像头;15、刮板;16、活
动轴;17、滚轮;18、弹簧筒。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28.实施例1:
29.如图1-图5所示,一种道路施工用灌缝机,包括车体1、刮板15和滚轮17,车体1的一端设有进气口7,车体1靠近进气口7的一端内部设有风机8,风机8与进气口7密封连通,车体1底部靠近进气口7的一端设有集风箱9,集风箱9的顶部通过设有导管与风机8远离进气口7的一端密封连通,集风箱9的底端一侧设有清理喷头10,清理喷头10与集风箱9密封连通,清理喷头10为高压喷头。
30.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如下:
31.在对地缝进行灌缝前,通过车体1底部前端设有的风机8,从而进气口7抽取外界空气,并通过导管将其通入集风箱9的内部,然后通过集风箱9的底部一侧设有的清理喷头10,来对地缝进行喷气,通过向地缝内喷入高压气体,来将地缝中的异物或灰尘清理掉,以此来达到清理地缝的目的。
32.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车体1的底部中端设有刮板15,刮板15的顶部设有活动轴16,活动轴16的两端通过轴承与车体1的底部活动连接,刮板15的顶部与活动轴16固定连接,刮板15的底端两侧设有滚轮17,滚轮17通过轴承和连接轴与刮板15活动连接,刮板15的底端一侧设有弹簧筒18,弹簧筒18的两端均设有连接座,弹簧筒18的两端通过设有的连接座分别与车体1和刮板15活动连接。
33.通过在刮板15的两侧设置滚轮17,使得刮板15的底部与地面保持较小的间距,从而避免刮板15与地面直接接触,从而造成大面积磨损,影响刮平的效果,而还能够在刮板15对地缝顶部的混凝土进行刮平时,能够时地缝顶部的混凝土保留一定的厚度。
34.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集风箱9远离清理喷头10的一侧设有抽气扇11,抽气扇11通过安装螺丝固定安装于车体1的底部靠近集风箱9的一端,车体1远离进气口7的一端两侧设有排气口13,车体1的内部设有排尘管12,排尘管12的两端分别与排气口13和抽气扇11密封连通。
35.通过在集风箱9的后方设置抽气扇11,由于车体1向前行进,导致吹气的灰尘可能会落入车体1的后方,通过抽气扇11,可在清理喷头10对地缝进行吹气的同时,抽气扇11能对吹起的灰尘进行吸收,然后通过排尘管12和排气口13,来将灰尘排放到车体1的尾部,避免对后续的工序造成影响。
36.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车体1的顶部设有储料箱2,储料箱2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吸料箱3,吸料箱3的内部设有吸料泵,吸料泵的一端通过设有的导管延伸至储料箱2的内部底端,车体1的底部设有灌缝喷头6,灌缝喷头6设置于刮板15与抽气扇11之间,灌缝喷头6通过设有的导管与吸料泵密封连通。
37.通过设有的吸料箱3内部的吸料泵来抽取储料箱2内部的混泥土浆液,并通过导管将其导入灌缝喷头6处,通过灌缝喷头6将其喷出,来对地缝进行填充,从而达到修补路面的目的。
38.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灌缝喷头6的两侧从设有摄像头14,摄像头14固定安装于
车体1的底部两侧,车体1的顶部远离储料箱2的一端设有驱动箱4,驱动箱4的顶部一侧设有显示屏5。
39.通过设有的摄像头14,配合显示屏5,来实现对灌缝喷头6与地缝之间的位置监控,以便于操作人员调整车体1的位置,使其能够确保灌缝喷头6与地缝保证相对稳定的间距,避免发生偏移,影响灌缝的效果。
40.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