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铺设的模块化塑胶跑道组件及其铺设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5526689发布日期:2023-09-21 03:41阅读:36来源:国知局
便于铺设的模块化塑胶跑道组件及其铺设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塑胶跑道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于铺设的模块化塑胶跑道组件及其铺设方法。


背景技术:

1、塑胶跑道是一种使用合成橡胶材料制作的运动表面,常用于田径运动中。这种跑道的表面能够提供一定的弹性和阻力,有助于运动员的性能,同时可以降低由于跑步或跳跃引起的冲击,减少运动员受伤的风险。

2、为了达到安装便捷、维护方便的目的,现在出现了模块化塑胶跑道,也成为预制塑胶跑道,是一种先在工厂中制造成一定尺寸的模块,然后在安装地点进行拼装的塑胶跑道。

3、现在,模块化塑胶跑道的缺点是:使用模块化塑胶跑道拼接而成的跑道整体,因为模块化的原因,各单体模块化塑胶跑道之间会存在缝隙,在雨水天气,缝隙中会积聚雨水且难以排出,久而久之,容易出现塑胶跑道因长时间积水而出现鼓起、发霉的情况,严重降低塑胶跑道的使用寿命。

4、基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便于铺设的模块化塑胶跑道组件,用以提高模块化塑胶跑道的排水性能,以解决模块化塑胶跑道容易积水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便于铺设的模块化塑胶跑道组件,包括用于组成跑道的模块化单体以及用于所述模块化单体安装的安装柱;所述模块化单体包括自下而上设置且相互连接的沥青基础层和功能层,所述沥青基础层呈方块状,所述功能层具有一下表面、一上表面及四个侧壁,所述功能层的下表面连接于所述沥青基础层的上表面,所述功能层的上表面水平设置;所述功能层的四个侧壁对应所述沥青基础层的四个侧壁设置,分别为两个竖直壁和两个倾斜壁,所述竖直壁平齐其对应的沥青基础层侧壁设置,与其对应的沥青基础层侧壁形成一方形的竖直平面,所述倾斜壁的上端和下端均平行其对应的沥青基础层侧壁设置,且所述倾斜壁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位于其对应的沥青基础层侧壁的外侧和内侧;所述沥青基础层的所有侧壁的中间位置均竖直设置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呈半圆柱状,且所述容纳槽上下贯穿所述沥青基础层设置;所述安装柱呈空心圆管状,所述安装柱的外径与所述容纳槽的直径相同。

2、本发明中,模块化单体用于相互拼接而形成塑胶跑道,模块化单体拼合成塑胶跑道后,还需要将其安装在安装柱上,以完成塑胶跑道在地面的铺设。其中,拼接塑胶跑道时,需要使得各模块化单体的朝向相同,例如,使得各模块化单体具有倾斜壁的一侧侧壁均位于该模块化单体的后侧和右侧,同时,还需要使得模块化单体的沥青基础层的侧壁相互贴合。

3、本发明中,模块化单体拼合成塑胶跑道后,模块化单体上的容纳槽会拼合为圆柱形槽,将拼合成的塑胶跑道安装到安装柱上的具体过程为:安装柱插入在地面上后,将模块化单体拼得的塑胶跑道上的圆柱形槽套设在安装柱的顶部,使得安装柱的顶部抵接在功能层上,同时,还需要在地面和塑胶跑道之间填充熔融状的沥青,以在填充的沥青冷却固化后将模块化单体和地面粘接在一起。

4、本发明中,填充的沥青的高温会融化模块化单体的部分沥青层(特别是沥青层与熔融沥青接触的下表面以及沥青层的侧壁),从而可以在将模块化单体与地面粘接在一起的同时,使得各相邻模块化单体的沥青层融合在一起,以及使得沥青层和安装柱粘接在一起,此时塑胶跑道中的各沥青层会形成一上表面与安装柱的上端平齐的阻隔层,进入到相邻模块化单体之间的缝隙中的水分无法通过阻隔层,同时,本发明中,拼接成塑胶跑道的模块化单体的沥青基础层的侧壁相互贴合,且由于功能层的倾斜壁上端延伸出沥青基础层的外侧,因此,相邻模块化单体的倾斜壁上端和竖直壁会相互抵紧,会和阻隔层形成一较为封闭的封闭腔体,此时,塑胶跑道在被使用时,作用在塑胶跑道上的踩踏会对封闭腔体进行挤压,挤压过程中,被推动的气流会带动封闭腔体中积聚的雨水朝向空心圆管状的安装柱流动,从而使得雨水经过安装柱离开塑胶跑道,进入到地面土壤中。可见,本发明具有主动排出缝隙中积水的作用,即,本发明能解决塑胶跑道缝隙长时间积水的问题,能有效避模块化塑胶跑道因长时间积水而出现鼓起、发霉的情况,从而能有效提升模块化塑胶跑道的使用寿命。

5、另外,本发明中,由于相邻模块化单体的倾斜壁上端和竖直壁会相互抵紧,因此,倾斜壁上端和竖直壁之间会具有一定的密封效果,在雨过天晴后使用模块化塑胶跑道时,积聚在封闭腔体内的水分无法从缝隙中溅出,能有效提升雨过天晴后模块化塑胶跑道的使用体验。

6、进一步的,所述功能层包括自下而上设置的弹性层和面层。

7、本发明中,模块化单体的弹性层和面层可以采用与常规塑胶跑道的弹性层和面层相同的材料制成,例如,弹性层采用橡胶颗粒与粘合剂混合物制成,以提供减振效果和弹性特性,面层采用橡胶颗粒与聚氨酯或聚乙烯等粘合剂混合制成,以提供平滑、柔软的表面,以及提供良好的抗滑性和耐磨性。

8、进一步的,所述倾斜壁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5°-10°。

9、本发明中,5°-10°的倾斜壁倾斜角度,能在确保模块化单体的边缘具有良好的结构强度和支撑强度,不会在使用时出现边缘塌陷的前提下,保证封闭腔体有足够的空间,确保封闭腔体被挤压时产生的气流足够推动封闭腔体内的雨水流向支撑柱。

10、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柱的上端呈水平状,所述安装柱的下端呈尖锐状。

11、本发明中,安装柱尖锐的下端能方便将其插入到地面中,安装柱水平状的上端能为模块化单体提供更好的支撑作用。

12、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柱的外侧表面标识有第一标识线,所述第一标识线与所述安装柱的顶端的距离为所述容纳槽的高度。

13、本发明中,安装柱上的第一标识线与安装柱的顶端的距离为容纳槽的高度,用于标识填充的沥青需要填充的高度,能在沥青的铺设过程中观察沥青是否铺设到了预设高度,可以免除沥青铺设过程中对于沥青高度的测量,从而可以方便沥青铺设过程的进行。

14、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柱的外表面还标识有第二标识线,所述第二标识线位于所述第一标识线的下方。

15、本发明中,安装柱外表面的第二标识线用于标识安装柱在地面的插入深度,以方便在安装柱的插入过程中判断安装柱是否插入到位,其中,优选的,第二标识线与地面平齐时,安装柱即达到了预设的插入深度。

16、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上述便于铺设的模块化塑胶跑道组件的铺设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7、定位安装柱位置:

18、根据模块化单体的形状和规格计算出将模块化单体拼合成塑胶跑道后,模块化单体上的容纳槽拼合而成的圆柱形槽的位置数据;其中,模块化单体拼合成塑胶跑道的拼合方式为:使得各模块化单体朝向一致地拼合在一起,且模块化单体拼合时,需要使得模块化单体上的基础层的侧壁贴合在一起;

19、铺设模块化单体:

20、s1、在跑道铺设位置挖掘出用于铺设塑胶跑道的,呈跑道形的凹陷结构,然后整平凹陷结构的底面,并将安装柱插入到凹陷结构的底面,插设安装柱时,需要使得安装柱露出地面的长度相同,并使得安装柱按照圆柱形槽的位置数据进行排布;

21、其中,凹陷结构的底面即凹陷结构内的地面,安装柱按照圆柱形槽的位置数据进行排布指:安装柱与拼合成的塑胶跑道上的圆柱形槽一一对应,所有的安装柱均能同时插入到对应的圆柱形槽中;

22、s2、将加热后的熔融状态的沥青灌注到凹陷结构中,灌注完成后,需要使得沥青表面距离安装柱顶端的距离与模块化单体沥青层的厚度相同;

23、s3、逐个地铺设模块化单体,将模块化单体拼合成塑胶跑道,铺设时,需要将模块化单体的容纳槽套在安装柱的顶端,并使得安装柱的顶端抵接在模块化单体的弹性层上;

24、其中,灌注熔融状态的沥青时,使得沥青表面距离安装柱顶端的距离与模块化单体沥青层的厚度相同,能在将模块化单体安装在安装柱上后,使得模块化单体的沥青层刚好接触熔融状态的沥青,方便沥青层和熔融状态的沥青相互融合、粘接。

25、s4、使用重物压在模块化单体拼合成的塑胶跑道上,保持一段时间,等待沥青冷却固化;

26、其中,重物优选为板状重物,且优选为沿着塑胶跑道的宽度方向横跨整个塑胶跑道,以使各个模块化单体受到大致相同的压力,确保沥青冷却固化后塑胶跑道的平整性。

27、进一步的,步骤s2-s4的过程,沿着塑胶跑道的方向分段重复进行。

28、本发明中,分段重复进行的具体操作为:在完成凹陷结构的挖掘后,使用两块隔板在凹陷结构中阻隔出一块区域,在该区域内逐步完成步骤s2-s4,然后再使用一块隔板,使其与完成步骤s2-s4的区域阻隔出另一区域,然后在该区域内再次逐步完成步骤s2-s4,以此类推,直至完成整个模块化塑胶跑道的铺设。

29、其中,采用分段重复的方式进行步骤s2-s4,能在完成熔融状态沥青的灌注后尽快地完成对应的模块化单体的铺设,从而可以在完成对应的模块化单体的铺设后,确保熔融状态的沥青还保持有足够的温度能使得模块化单体的沥青层局部融化,从而确保沥青层能与熔融状态的沥青相互融合粘接,以及沥青层能相互融合粘接。

30、下面结合上述技术方案以及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效果进一步说明:

31、本发明中,相邻模块化单体的倾斜壁上端和竖直壁会相互抵紧,会和阻隔层形成一较为封闭的封闭腔体,此时,塑胶跑道在被使用时,作用在塑胶跑道上的踩踏会对封闭腔体进行挤压,挤压过程中,被推动的气流会带动封闭腔体中积聚的雨水朝向空心圆管状的安装柱流动,从而使得雨水经过安装柱离开塑胶跑道,进入到地面土壤中。可见,本发明具有主动排出缝隙中积水的作用,即,本发明能解决塑胶跑道缝隙长时间积水的问题,能有效避模块化塑胶跑道因长时间积水而出现鼓起、发霉的情况,从而能有效提升模块化塑胶跑道的使用寿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