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装置及装配装置的参数确定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094826发布日期:2023-11-18 14:54阅读:89来源:国知局
一种装配装置及装配装置的参数确定方法与流程

本技术涉及桥梁现浇支撑,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装配装置及装配装置的参数确定方法。


背景技术:

1、在桥梁现浇托架法施工时,首先需要将托架底部的牛腿支座作为预埋件预埋于桥墩墩身中,然后依托牛腿支座和桥墩墩身焊接加工得到托架,在此基础上进行现浇,实现桥梁施工。

2、现有技术一般在墩身中预埋锚筋,锚筋一端外露于墩身外壁,将锚筋与牛腿锚固,形成牛腿支座。然后以牛腿支座作为支撑,现场采用工字焊接制作托架。

3、但是,这种牛腿支座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锚筋孔洞四周混凝土不饱满,影响原结构设计的整体性,且受力性能较低,对于受力性能要求较高的大型悬臂类结构物现浇施工托架,现有牛腿支座无法保证施工安全。在此基础上,这种现场焊接得到托架的方案,需要一定的加工周期,使用完毕后只能直接切割,没有重复利用的空间,从而造成材料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装配装置及装配装置的参数确定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牛腿支座受力性能较低,无法保证施工安全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第一方面,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装配装置,所述装置包括:装配式托架以及牛腿支座;

4、所述牛腿支座包括:预埋部和承压部;

5、其中,所述预埋部包括:底座板、前端板、后端板以及两个侧板,所述预埋部在结构体浇筑过程中预埋在所述结构体内;

6、所述前端板和所述后端板相对设置,且均与所述底座板垂直固定连接,两个所述侧板相对设置且所述侧板的底部与所述底座板固定连接,各所述侧板的两侧分别与所述前端板的一侧以及所述后端板的一侧固定连接;

7、所述承压部包括:承压板以及多个剪力板;

8、所述多个剪力板平行间隔设置且垂直穿过所述前端板以及所述后端板;

9、所述承压板固定覆盖在所述多个剪力板顶部,且所述承压板的一端与所述前端板固定连接;

10、所述装配式托架以倒三角形式设置于所述牛腿支座的承压部的承压板上。

11、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装配式托架包括:水平杆连接段、竖杆连接段以及斜杆连接段;

12、所述水平杆连接段、所述竖杆连接段以及所述斜杆连接段之间两两可拆卸连接;

13、所述竖杆连接段的底部设置于所述牛腿支座的承压部的承压板上。

14、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水平杆连接段包括:水平子段、垂直子段以及第一斜子段;

15、所述垂直子段的一端与所述水平子段的一端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垂直子段的另一端与所述竖杆连接段的一端可拆卸连接;

16、所述第一斜子段的一端与所述水平子段的另一端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斜子段的另一端与所述斜杆连接段的一端可拆卸连接。

17、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竖杆连接段包括:竖直子段以及第二斜子段;

18、所述竖直子段的顶部与所述垂直子段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竖直子段的底部设置于所述牛腿支座的承压部的承压板上;

19、所述第二斜子段的一端与所述垂直子段的侧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斜子段的另一端与所述斜杆连接段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

20、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装配式托架还包括:第一固定组件以及第二固定组件;

21、所述第一固定组件包括:第一加劲肋以及第一对拉杆,所述第二固定组件包括:第二加劲肋和第二对拉杆;

22、所述第一加劲肋固定设置在所述水平杆连接段的水平子段的一端,所述第一对拉杆的一端穿设在所述第一加劲肋上,所述第一对拉杆的另一端用于接触所述结构体;

23、所述第二加劲肋固定设置在所述竖杆连接段的竖直子段的底部,所述第二对拉杆的一端穿设在所述第二加劲肋上,所述第二对拉杆的另一端用于接触所述结构体。

24、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前端板和所述后端板均为梯形,各所述侧板的两端沿所述前端板和所述后端板的斜边与所述前端板和所述后端板固定连接;

25、所述底座板上设置有多个通孔,各所述侧板上设置有多个通孔。

26、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各所述剪力板为直角梯形,所述剪力板的斜边位于远离所述预埋部的一端。

27、第二方面,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装配装置的参数确定方法,应用于上述第一方面所述装置,所述方法包括:

28、根据结构体的性能参数,确定装配装置的第一垂直受力值以及第二垂直受力值;

29、根据预先设计的所述装配装置中装配式托架的各部分的长度值以及所述第一受力值和所述第二受力值,确定第一水平受力值以及第二水平受力值;

30、根据所述第一垂直受力值、第二垂直受力值、第一水平受力值、第二水平受力值、所述装配式托架的各部分的长度值以及所述装配式托架的角度值,确定所述装配式托架的各部分的受力值;

31、根据所述装配式托架的各部分的受力值,确定所述装配式托架的水平杆连接段的水平参数值、竖杆连接段的竖直参数值以及斜杆连接段的斜参数值,所述水平参数值包括:水平杆连接段的弯矩、水平杆连接段的剪力、水平杆连接段的轴力,所述竖直参数值包括:竖杆连接段的轴力,所述斜参数值包括:斜杆连接段的轴力;

32、根据所述装配式托架的水平杆连接段的水平参数值、竖杆连接段的竖直参数值以及斜杆连接段的斜参数值,确定所述装配式托架的材料信息。

33、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装配装置的参数确定方法,还包括:

34、根据所述装配式托架的水平杆连接段的水平参数值、竖杆连接段的竖直参数值以及斜杆连接段的斜参数值,确定所述装配装置中牛腿支座上具有最大承受力的第一点和第二点以及所述第一点的受力值和所述第二点的受力值,所述受力值包括:弯矩力、剪力以及应力;

35、根据所述第一点的受力值和所述第二点的受力值,确定所述牛腿支座的材料信息是否满足受力条件。

36、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根据所述装配式托架的水平杆连接段的水平参数值、竖杆连接段的竖直参数值以及斜杆连接段的斜参数值,确定所述装配装置中牛腿支座上具有最大承受力的第一点和第二点以及所述第一点的受力值和所述第二点的受力值,包括:

37、根据所述装配式托架的水平杆连接段的水平参数值、竖杆连接段的竖直参数值以及斜杆连接段的斜参数值,绘制所述装配装置中牛腿支座的弯矩图、剪力图以及应力图;

38、根据所述弯矩图、剪力图以及应力图,确定所述第一点和第二点以及所述第一点的受力值和所述第二点的受力值。

3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预埋部的底座板为预埋部的前端板、预埋部的后端板以及预埋部的两个侧板提供着支撑作用,同时,预埋部的前端板、预埋部的两个侧板以及预埋部的后端板依次固定连接,与预埋部的底座板一起形成一个稳定的结构,同时在预埋时对预埋部的间隙进行填充,能够在保证结构体原结构的整体性的基础上,实现预埋部对承压部的稳定支撑。在此基础上,各剪力板、承压板以及后端板垂直固定连接,将承压板的受力通过剪力板均匀的分摊至牛腿支座的预埋部上,不但为装配式托架提供稳定的支撑,也能保证牛腿支座的受力性能,进一步的,将装配式托架设置在牛腿支座上,能够在桥梁现浇托架法施工过程中提供稳定的受力结构,保证了施工安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