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路面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叠铺的施工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349405发布日期:2024-03-18 18:27阅读:20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路面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叠铺的施工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本技术涉及市政路面铺设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便于路面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叠铺的施工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1、水泥稳定碎石应用于高速公路半刚性基层的结构组成,因其良好的整体性、水稳性、抗冻性,以及就地取材、施工方便、早期强度高、承载力大,技术成熟等特点,越来越多的国家将其广泛用于高速公路基层。

2、水泥稳定碎石是以级配碎石作骨料,采用一定数量的胶凝材料和足够的灰浆体积填充骨料的空隙,按嵌挤原理摊铺压实。其压实度接近于密实度,强度主要靠碎石间的嵌挤锁结原理,同时有足够的灰浆体积来填充骨料的空隙。它的初期强度高,并且强度随龄期而增加很快结成板体,因而具有较高的强度,抗渗度和抗冻性较好。水泥稳定碎石水泥用量一般为混合料3%~6%,7天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可达5.0mpa,较其他路基材料高。水泥稳定碎石成活后遇雨不泥泞,表面坚实,是高级路面的理想基层材料。

3、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铺设时,从拌合站拌合好的混合料通过工程车运送到待铺设的路面,再将工程车内的混合料转移至摊铺机的料斗内,摊铺机按照设计路径将料斗内的混合料铺设在路面上,随后经压路机的多次碾压,再进行路面的养护,而完成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

4、然而,混合料拌合完毕后混合料在输送、转运和摊铺时,混合料易出现离析,混合料离析使局部材料级配不均匀,导致施工时碾压不密实,孔隙率增大。发生离析的基层局部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在重荷载作用下,局部变形增大,路面会因这种变形反射而形成裂缝和破坏,同时孔隙率大,容易渗水,如果水通过这个部位渗入路基以后,对路基产生损坏,严重的会产生局部下陷,因此,混合料在摊铺时,施工人员需要跟随摊铺机、发现铺设的混合料出现离析时,需要施工人员立即铲除离析料再更换集配合格的混合料,导致施工人员的工作强度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1、为减轻施工人员的工作强度,本技术提供一种便于路面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叠铺的施工装置及方法。

2、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便于路面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叠铺的施工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便于路面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叠铺的施工装置,包括位于待铺装路面两侧的槽钢,所述槽钢沿路面长度方向设置,混合料摊铺在两侧槽钢层之间,横跨两侧所述槽钢设置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滑动设置在槽钢上,所述安装架沿槽钢的长度方向滑动;所述安装架上滑动设置有回收箱,所述回收箱沿路面宽度方向滑动和沿垂直于路面方向的滑动,所述回收箱呈圆柱状,所述回收箱上转动设置有刮板,所述回收箱的侧壁与刮板对应处开设有进料口,所述刮板转动对路面上的混合料刮除、并沿刮板通过进料口进入回收箱内,所述回收箱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刮板转动的第一驱动件。

4、可选的,所述第一驱动件包括转动设置在回收箱上的安装环和设置在回收箱上的第一电机,所述刮板固定设置在安装环底壁上,所述第一电机位于回收箱的外壁,所述第一电机输出轴的长度方向垂直于回收箱的轴线方向,所述第一电机输出轴上同轴设置有齿轮,所述安装环的顶端开设有与齿轮啮合的齿形槽。

5、可选的,所述刮板包括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所述第一板体固定设置在安装环的底壁,所述第一板体的板面呈水平方向,所述第二板体固定设置在第一板体正对地面的面上,所述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之间形成用于转移混合料的转移空间,所述第一板体带动所述第二板体转动时、所述第二板体对混合料刮动、混合料沿第二板体移动并进入回收箱内。

6、可选的,所述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均为长条形,所述第二板体倾斜设置在第一板体上,沿所述第一板体的转动方向、所述第二板体的刮动面朝向第一板体的底面倾斜。

7、可选的,所述第二板体上开设有两个安装口,所述安装口位于第二板体的刮动面上且贯穿第二板体,所述第二板体上通过安装口转动设置有输送轴,所述输送轴的长度方向平行于第二板体的宽度方向,绕设两根所述输送轴有输送带,所述输送带呈闭合状态,所述第二板体上设置有用于驱动输送轴转动带动输送带运行的输送电机。

8、可选的,所述回收箱内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回收箱分隔为回收腔和储存腔,所述回收箱与进料口连通,所述隔板位于进料口的上方,所述回收箱内设置有转移件,所述转移件用于将回收腔内的混合料转移至储存腔内。

9、可选的,所述转移件包括同轴设置在回收箱内的输送管,所述输送管的底部承接在回收箱的底部,所述输送管位于回收腔内的侧壁开设有供混合料进入的进料缺口,所述输送管的顶部与回收箱顶壁呈分离状态,所述输送管的顶部位于储存腔内且开设有出料口,所述转移件还包括转动设置在输送管内的螺旋输送轴,所述螺旋输送轴的顶部转动设置在回收箱顶壁,所述回收箱的顶壁上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螺旋输送轴同轴设置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

10、可选的,所述转移件还包括转动设置在回收箱底壁的圆盘,所述圆盘的转动轴线与回收箱同轴,所述回收箱底壁设置有用于驱动圆盘转动的转移电机;所述转移件还包括设置在输送管上的进料板,所述进料板朝向进料缺口的方向倾斜设置,所述进料板和输送管之间形成供混合料进入输送管内的输送空间。

11、可选的,所述隔板滑动设置在回收箱内,所述隔板的滑动方向平行于回收箱的轴线方向,所述回收箱上设置有用于隔板滑动的第二驱动件。

12、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便于路面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叠铺的施工方法,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13、可选的,一种便于路面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叠铺的施工方法,使用便于路面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叠铺的施工装置,还包括;

14、s1:将安装架搭设在两侧的槽钢上,并移动安装架至混合料离析处,随后沿路面宽度方向滑动回收箱,使回收箱位于混合料离析处的上方,再朝向路面的方向移动回收箱,使刮板进入混合料内;

15、s2:通过第一驱动件驱使刮板转动,刮板转动带动混合料沿刮板进入回收箱内,再启动转移电机,转移电机驱使圆盘转动,圆盘转动带动混合料在回收箱内转动,混合料转动经过进料板、进料板对混合料导向进入输送管内;

16、s3:启动驱动电机,驱动电机驱使螺旋输送轴转动,螺旋输送轴转动对混合料提升,并从输送管的顶部移出进入储存腔内;

17、s4:随储存腔内物料增加,通过第二驱动件驱使隔板朝向下方移动,以扩大储存腔的容积,从而便于对离析的混合料回收;

18、s5:离析的混合料移出完毕后,更换级配合格的混合料至路面上。

19、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0、1.对混合料离析层移出时,首先滑动安装架至混合料离析层的所处直线上,再沿路面宽度方向滑动回收箱,使回收箱位于离析处的正上方,随后朝向路面的方向滑动移动回收箱,使刮板进入混合料内,再通过第一驱动件驱使刮板转动,刮板转动带动混合料沿刮板进入回收箱内,进而完成混合料的刮除,操作简单便捷,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劳动量;进一步的,混合料回收至回收箱内后,便于经回收加工后再次对原料重复利用,从而减少了原材的浪费,而实现节能环保的目的;

21、2.施工人员在摊铺机摊铺作业时,将安装架挂接在摊铺机上,随摊铺机移动而移动,从而便于施工人员及时发现混合料离析处以进行更换;进一步的,施工人员位于安装架上,减少了施工人员的步行量,进而减少了施工人员的劳动量;

22、3.对混合料离析处更换时,施工人员位于从安装架上行进至离析处,并站立在安装架上进行相关操作,降低了施工人员因站立、行进损坏已摊铺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