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立交无信号灯的道路交叉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739701发布日期:2024-04-25 10:09阅读:11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立交无信号灯的道路交叉端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道路交通设施,特别是一种无立交无信号灯的道路交叉端。


背景技术:

1、随着社会的发展,机动车数量增长迅速,导致各地的交通压力逐步增大,尤其是城市道路的交叉路口,通常是由信号灯管理,当一个车道红灯亮时,本车道所有车辆必须停车等候,尤其在高峰期,交通拥堵现象时有发生。建设常规的立体交叉路口,虽然可以缓解交通拥堵现象,但由于城市中大多数的交叉路口占地面积有限,加之建设常规的立体交叉路口投入巨大,且仅匝道引桥的占地面积就远远超过实际交叉路口面积的数倍,因此很难大量推广应用。

2、中国专利(专利申请号为201220509486.8)公开的“无信号灯管理机动车可直接左转的立体交叉路口”,包括横纵立交桥、非机动车及行人同向避让立交桥、非机动车及行人左转专用道、非机动车及行人右转道;其特点是,还包括位于道路中线一侧的机动车左转立交桥、与机动车左转立交桥位于同一侧的机动车右转立交桥;横向沿行车方向依次为横向非机动车及行人右转入口、机动车右转立交桥、逆向机动车左转立交桥、纵向非机动车及行人左转专用道出口、横纵立交桥、横向非机动车及行人左转专用道入口、非机动车及行人同向避让立交桥和纵向非机动车及行人右转出口。

3、另一中国专利(专利申请号为200710124885.6)公开的“一种取消红绿灯的交叉路口道路结构及其行车方法”,其取消红绿灯设置,增加转向隔离带设置的交叉路口道路结构及其行车方法,在路口车辆可以安全畅通行驶,能减少交通事故,减少财产损失;车辆尾气排放减少,降低co2、so2大气排放量同时也节约了动力燃料;同等行驶规模,可以减少道路、立交桥投入,节约资源;同等道路规模,可以增大车辆行驶量;由于少建立交桥,可以开阔城市视野,增加城市美感。

4、另一中国专利(专利申请号为200410155475.4)公开的“解决机动车交叉路口左转弯的方法”,该方法是在路口的各道路上,择距路口适当距离的路段对两侧分别进行加宽,在加宽过的路段的中部设置一个弧形的隔离体;使隔离体的内侧为小车转弯区,隔离体的外侧为大车转弯区;在两个转弯区的会车位置也设有隔离体。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占地少、投入低,既不需要建立交桥、又不需要设置红绿灯设施的道路交叉设施。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无立交无信号灯的道路交叉端:包括来向道15和去向道16;还包括双向掉头结构和来向路口转弯道4以及去向路口转弯道5;

3、所述双向掉头结构包括来向掉头分结构、分隔岛9和去向转弯分结构;

4、所述来向掉头分结构包括来向分离道13、掉头转弯内道12、掉头转弯外道10、掉头环岛11和去向分离道14;所述掉头转弯内道12的起点连接来向道15后,绕掉头环岛11折向后连接去向道16;所述来向分离道13的起点分离于来向道15,其后,一方面绕掉头转弯内道12连接由掉头转弯内道12与分隔岛9形成的掉头转弯外道10,所述掉头转弯外道10绕过分隔岛9后与掉头转弯内道12并道,并与去向分离道14平行,所述去向分离道14的终点与去向道16并道,另一方面来向分离道13经由分隔岛9侧边直行、并绕过转弯环岛6后与来向路口转弯道4并道;

5、所述去向转弯分结构包括去向分离道14、转弯内道7、转弯外道8、转弯环岛6和来向分离道13;所述转弯内道7的起点连接去向路口转弯道5后,绕转弯环岛6折向后连接来向路口转弯道4;所述去向分离道14的起点分离于去向路口转弯道5,其后,绕转弯内道7连接由转弯内道7与分隔岛9形成的转弯外道8,所述转弯外道8绕过分隔岛9后与转弯内道7并道,并与来向分离道13平行。

6、出于同一发明目的和发明思路,设计出另一种无立交无信号灯的道路交叉端:包括来向内道一15-1、来向外道一18-1和去向内道一16-1及去向外道一19-1;还包括双向掉头结构一、来向路口转弯内道一4-1和来向路口转弯外道一17-1、来向分离道一13-1以及去向路口转弯内道一5-1、去向分离道一14-1和去向路口转弯外道一20-1;

7、所述双向掉头结构一包括来向掉头分结构一、分隔岛一9-1和去向转弯分结构一;

8、所述来向掉头分结构一包括来向分离道一13-1、掉头转弯内道一12-1、掉头转弯外道一10-1、掉头环岛一11-1和去向分离道一14-1;所述掉头转弯内道一12-1的起点连接来向内道一15-1后,绕掉头环岛一11-1折向后连接去向内道一16-1;所述来向分离道一13-1的起点连接来向外道一18-1,其后,一方面绕掉头转弯内道一12-1连接由掉头转弯内道一12-1与分隔岛一9-1形成的掉头转弯外道一10-1,所述掉头转弯外道一10-1绕过分隔岛一9-1后与掉头转弯内道一12-1并道,并与去向分离道一14-1平行,所述去向分离道一14-1的终点连接去向外道一19-1,另一方面来向分离道一13-1经由分隔岛一9-1侧边直行、并绕过转弯环岛一6-1后与来向路口转弯外道一17-1连接;

9、所述去向转弯分结构一包括去向分离道一14-1、转弯内道一7-1、转弯外道一8-1、转弯环岛一6-1和来向分离道一13-1;所述转弯内道一7-1的起点连接去向路口转弯内道一5-1后,绕转弯环岛一6-1折向后连接来向路口转弯内道一4-1;所述去向分离道一14-1的起点连接去向路口转弯外道一20-1,其后,绕转弯内道一7-1连接由转弯内道一7-1与分隔岛一9-1形成的转弯外道一8-1,所述转弯外道一8-1绕过分隔岛一9-1后与转弯内道一7-1并道,并与来向分离道一13-1平行。

10、出于同一发明目的和发明思路,还设计出另一种无立交无信号灯的道路交叉端:包括来向内道二15-2、来向中道二18-2、来向外道二23-2和去向内道二16-2、去向中道二19-2及去向外道二24-2;还包括双向掉头结构二、来向路口转弯内道二4-2、来向路口转弯中道二17-2、来向路口转弯外道二21-2、来向绕行内道二13-2和来向绕行外道二22-2以及去向路口转弯内道二5-2、去向路口转弯中道二20-2、去向路口转弯外道二26-2、去向绕行内道二14-2和去向绕行外道二25-2;

11、所述双向掉头结构二包括来向掉头分结构二、分隔岛二9-2和去向转弯分结构二;

12、所述来向掉头分结构二包括掉头转弯内道二12-2、掉头转弯外道二10-2、掉头环岛二11-2和分隔岛二9-2;所述掉头转弯内道二12-2的起点连接来向内道二15-2后,绕掉头环岛二11-2折向后连接去向内道二16-2;所述掉头转弯外道二10-2的起点连接来向中道二18-2后,绕掉头转弯内道二12-2和分隔岛二9-2,折向后连接去向中道二19-2;

13、所述去向转弯分结构二包括转弯内道二7-2、转弯外道二8-2、转弯环岛二6-2和分隔岛二9-2;所述转弯内道二7-2的起点连接去向路口转弯内道二5-2后,绕转弯环岛二6-2折向后连接来向路口转弯内道二4-2;所述转弯外道二8-2的起点连接去向路口转弯中道二20-2后,绕转弯内道二7-2和分隔岛二9-2,折向后连接来向路口转弯中道二17-2;

14、所述来向绕行内道二13-2的起点连接来向中道二18-2后,先是绕行掉头转弯外道二10-2,然后经由分隔岛二9-2侧边直行、并绕行转弯外道二8-2后与来向路口转弯外道二21-2连接;

15、所述来向绕行外道二22-2的起点连接来向外道二23-2后,与来向绕行内道二13-2平行,绕过来向绕行内道二13-2后与来向路口转弯外道二21-2并道;

16、所述去向绕行内道二14-2的起点连接去向路口转弯中道二20-2后,先是绕行转弯外道二8-2,然后经由分隔岛二9-2侧边直行、并绕行掉头转弯外道二10-2后与去向外道二24-2连接;

17、所述去向绕行外道二25-2的起点连接去向路口转弯外道二26-2后,与去向绕行内道二14-2平行,绕过去向绕行内道二14-2后与去向外道二24-2并道。

18、出于同一发明目的和发明思路,还设计出另一种无立交无信号灯的道路交叉端:包括来向内道三15-3、来向中内道三18-3、来向中外道三23-3、来向外道三28-3和去向内道三16-3、去向中内道三19-3、去向中外道三24-3及去向外道三29-3;还包括双向掉头结构三、来向路口转弯内道三4-3、来向路口转弯中内道三17-3、来向路口转弯中外道三21-3、来向路口转弯外道三27-3、来向绕行内道三13-3和来向绕行外道三22-3以及去向路口转弯内道三5-3、去向路口转弯中内道三20-3、去向路口转弯中外道三26-3、去向路口转弯外道三30-3、去向绕行内道三14-3和去向绕行外道三25-3;

19、所述双向掉头结构三包括来向掉头分结构三、分隔岛三9-3和去向转弯分结构三;

20、所述来向掉头分结构三包括掉头转弯内道三12-3、掉头转弯外道三10-3、掉头环岛三11-3和分隔岛三9-3;所述掉头转弯内道三12-3的起点连接来向内道三15-3后,绕掉头环岛三11-3折向后连接去向内道三16-3;所述掉头转弯外道三10-3的起点连接来向中内道三18-3后,绕掉头转弯内道三12-3和分隔岛三9-3,折向后连接去向中内道三19-3;

21、所述去向转弯分结构三包括转弯内道三7-3、转弯外道三8-3、转弯环岛三6-3和分隔岛三9-3;所述转弯内道三7-3的起点连接去向路口转弯内道三5-3后,绕转弯环岛三6-3折向后连接来向路口转弯内道三4-3;所述转弯外道三8-3的起点连接去向路口转弯中内道三20-3后,绕转弯内道三7-3和分隔岛三9-3,折向后连接来向路口转弯中内道三17-3;

22、所述来向绕行内道三13-3的起点连接来向中外道三23-3后,先是绕行掉头转弯外道三10-3,然后经由分隔岛三9-3侧边直行、并绕行转弯外道三8-3后与来向路口转弯中外道三21-3连接;

23、所述来向绕行外道三22-3的起点连接来向外道三28-3后,与来向绕行内道三13-3平行,绕过来向绕行内道三13-3后与来向路口转弯外道三27-3连接;

24、所述去向绕行内道三14-3的起点连接去向路口转弯中外道三26-3后,先是绕行转弯外道三8-3,然后经由分隔岛三9-3侧边直行、并绕行掉头转弯外道三10-3后与去向中外道三24-3连接;

25、所述去向绕行外道三25-3的起点连接去向路口转弯外道三30-3后,与去向绕行内道三14-3平行,绕过去向绕行内道三14-3后与去向外道三29-3连接。

26、优化地,在所述所有的去向路口转弯道和来向路口转弯道上均设置有行人通道。

27、优化地,所述行人通道为地下行人通道。

28、优化地,所述行人通道为行人天桥。

29、上述四种优化方案,适用于行车靠右的行车规则;其镜像后所形成的方案,则可适用于行车靠左的行车规则。

30、应用本实用新型的四种优化方案,可以组合出各自的“十”字路口、三叉路口、“t”型路口或五向、六向路口。

31、本实用新型的无立交无信号灯的道路交叉端,在路口的每一端的来向分别设置包括来向掉头分结构、分隔岛和去向转弯分结构的双向掉头结构,扩大了掉头转弯道和转弯道的宽度,方便各类车辆的掉头和转弯,使得车辆在通过交叉路口时,始终只有同向车辆并行,没有对向车辆交汇,从而使得车辆能够持续安全通行,因而,既不需要建立交桥,也不需要设置红绿灯设施;同时,由于只是在交叉路口来端的两边扩宽一下车道,相比于建造立交桥需要占用较大面积的场地作为引桥和高昂的建造成本,本实用新型的场地占用更少、投入更低,且后续的运行成本也明显更低。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