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减速构件的防撞缓冲装置

文档序号:37203794发布日期:2024-03-05 12:02阅读:19来源:国知局
具有减速构件的防撞缓冲装置

本技术涉及交通安全,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减速构件的防撞缓冲装置。


背景技术:

1、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快速路、高速公路的养护施工已经十分普遍。在快速路或高速公路上社会车辆在接近施工区养护施工车辆时往往来不及减速导致交通追尾事故的发生,道路施工养护车辆和人员的安全得不到有效保障。

2、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防撞缓冲装置,使其能够在交通追尾事故发生时降低碰撞伤害,减少追尾事故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减速构件的防撞缓冲装置,其采取一种将对追尾车辆进行减速和对追尾车辆的碰撞进行缓冲相结合的复合方式,从而能够在追尾发生时有效降低和吸收追尾车辆的碰撞能量,从而保障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施工区施工车辆的安全,减少因追尾事故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

2、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减速构件的防撞缓冲装置,包括主体构件、承撞构件和减速构件,其中承撞构件以能够相对主体构件滑动的方式与主体构件配合,承撞构件与主体构件之间具有缓冲空间,缓冲空间内设置有吸能器件,吸能器件能够在碰撞发生时接收因承撞构件的滑动而产生的挤压,用于对碰撞产生的能量进行缓冲吸能;减速构件用于在追尾时接收追尾车辆的承压以与路面地面间形成摩擦减速;减速构件固定设置在主体构件底部上,并且减速构件末端伸出主体构件和承撞构件的尾部,以形成在追尾时用于接收追尾车辆下压的承压区段。

3、本实用新型的防撞缓冲装置在使用时,能够连接到道路施工作业车上,在碰撞发生时,承撞构件首先会受到来自追尾车辆的碰撞力,从而使得承撞构件产生相对于主体构件的滑动,借助于该滑动运动能够使得位于缓冲空间内的吸能器件被挤压。当吸能器件被挤压时,其能够产生形变,从而对由碰撞产生的能量进行耗散,从而保证施工作业车的安全。同时地,本实用新型的防撞缓冲装置包括有能够对追尾车辆进行减速的减速构件,当发生车辆追尾时,追尾车辆能够在自身速度的作用下行驶到减速构件上,具体地位于减速构件的承压区段上,此时承压区段能够接收追尾车辆的下压并且能够与道路路面形成摩擦接触,从而借助于与道路路面间的摩擦作用对追尾车辆进行减速。

4、通过减速构件的设置,使得本实用新型形成了一种将对追尾车辆的减速和对追尾车辆的碰撞进行缓冲相结合的复合防撞缓冲方式,从而避免了单一防撞缓冲方式造成的防撞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而且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滑动挤压的吸能器件与减速构件形成了很好的工作协同,从而彼此配合的实现防撞缓冲。

5、根据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具有减速构件的防撞缓冲装置,减速构件包括承压板和设置在板主体底部的摩擦减速部件。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摩擦减速部件为橡胶层。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到的是,摩擦减速部件也能够由其他材料制成,只要能够实现与路面地面的摩擦即可。在另外优的实施例中,橡胶层能够为平面结构,也能够为具有凸起或者凹槽的凹凸不平结构。

6、根据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具有减速构件的防撞缓冲装置,承撞构件为板体结构,其与主体构件的尾端平行布置,承撞构件通过滑杆滑套运动机构与主体构件形成滑动配合。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滑杆滑套运动机构包括滑杆和滑套,滑杆为垂直布置在承撞构件上并且朝向主体构件延伸,主体构件上设置有用于接收滑杆的滑动运动的滑套。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滑杆能够设置在主体构件上,而滑套相对应的设置在承撞构件上。

7、根据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具有减速构件的防撞缓冲装置,吸能器件包括至少两层依次内套设置的筒形吸能构件,相邻两层筒形吸能构件中位于内层的筒形吸能构件的直径小于位于外层的筒形吸能构件,以使得相邻两层筒形吸能构件之间具有变形空间;相邻两层筒形吸能构件中位于内层的筒形吸能构件内切于位于外层的筒形吸能构件,并且在吸能器件的径向截面上,所有筒形吸能构件的内切点位置依次重叠;在每一筒形吸能构件上,与内切点能够构成直径线的另一点处形成用于接收滑动板承压的承压位置,在沿筒形吸能构件的周向自承压位置向内切点位置的方向上,相邻两层筒形吸能构件之间的变形空间逐渐变小,这使得变形空间在承压位置处最大,从而允许承压位置处能够具有满足工作要求的活动空间,以较好的完成对碰撞载荷产生能量的耗散。其中,所谓内切点依次重叠是指两两筒形吸能构件的内切点相对应的位于同一位置处,可将此描述为内切点共点。

8、借助于该结构设计,本实用新型中的吸能器件能够形成多层依次内切结构,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筒形吸能构件设置为两层内切结构,在另外优选的实施例中,筒形吸能构件设置为三层依次内切的结构。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也能够理解到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吸能器件也可以设置为多于三层的结构,例如四层或五层。

9、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吸能器件设置为多层内切结构,从而形成了多层/多级碰撞缓冲效果。并且,在缓冲空间内,吸能器件为竖向放置,即吸能器件中每一筒形吸能构件的中心线为竖向状态,并且与滑动构件的承撞板保持平行。当碰撞发生时,筒形吸能构件在径向上接收滑动构件传递的碰撞载荷,首先位于外层的筒形吸能构件被挤压产生形变,以对接收到的碰撞能量进行耗散。当位于外层的筒形吸能构件因变形而失效(通常指断裂或破坏等不可逆的失效)时,位于内一层的筒形吸能构件能够继续对碰撞载荷进行缓冲。

10、根据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具有减速构件的防撞缓冲装置,筒形吸能构件设计成,当碰撞载荷施加到筒形吸能构件后,其能够首先通过自身的弹性形变耗散载荷施加过程中的能量,当碰撞载荷超过筒形吸能构件的临界载荷后,其能够发生不可逆的塑性形变,继而使得位于内一层的筒形吸能构件能够接收承撞构件的挤压以进行吸能缓冲。

11、其中,所谓临界载荷是指能够使得筒形吸能构件自身产生破坏、断裂等不可逆的塑性变形损坏时的载荷点。借助于上述设计,本实用新型的吸能器件中的筒形吸能构件具有两种形式的形变,即在接收到的碰撞载荷未超过其自身的临界载荷时,筒形吸能构件产生因自身材料性能而具有的弹性形变,而当接收到的碰撞载荷超过其自身的临界载荷时,则筒形吸能构件产生塑性变形,即不可逆的变形破坏,并且因该塑性变形而使得其自身吸能失效,进而位于其内一层的筒形吸能构件能够继续用于吸能缓冲。本实用新型中的筒形吸能构件的这种设计能够借助于现有的材料的性能实现,例如筒形吸能构件通过弹性金属片制成,或者通过弹性合金材料制成,这能够通过现有技术实现,本实用新型在此不再赘述。

12、另外地,在本实用新型中,吸能器件中每一层筒形吸能构件的临界载荷能够设置为不同,优选地,吸能器件中每一层筒形吸能构件的临界载荷自外层向内层变大,这能够形成逐级增加的缓冲力。在另外的实施例中,吸能器件中每一层筒形吸能构件的临界载荷自外层向内层变小。

13、根据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具有减速构件的防撞缓冲装置,吸能器件在内切点位置处与主体构件形成连接。在本实用新型中,吸能器件与主体构件的连接位置与承压位置形成在一个直径线上的相对设置,这使得吸能器件能够在内切点位置形成支撑位置,由承压位置进入的碰撞载荷使得吸能器件的筒形吸能构件以支撑位置不变的方式产生变形。

14、根据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具有减速构件的防撞缓冲装置,筒形吸能构件设置为三层,最外层筒形吸能构件和中间层筒形吸能构件的承压位置之间的距离小于中间层筒形吸能构件和最内层筒形吸能构件的承压位置之间的距离。

15、根据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具有减速构件的防撞缓冲装置,还包括设置在主体构件上的警示装置,警示装置包括竖向布置的警示板和固定设置在警示板上的警示灯。

16、根据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具有减速构件的防撞缓冲装置,主体构件为框架式结构。

17、有益效果:在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减速构件的防撞缓冲装置中,采取一种将对追尾车辆进行减速和对追尾车辆的碰撞进行缓冲相结合的复合防撞缓冲方式,从而能够在追尾发生时有效降低和吸收追尾车辆的碰撞能量,从而保障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施工区施工车辆的安全,减少因追尾事故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

18、下面结合附图中所示的实施例以及附图标记详细公开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减速构件的防撞缓冲装置。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