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收并利用道路移动源排放的氮氧化物的声屏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572198发布日期:2025-01-03 11:33阅读:36来源:国知局
一种吸收并利用道路移动源排放的氮氧化物的声屏障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绿色交通及环保设备,具体是一种吸收并利用道路移动源排放的氮氧化物的声屏障。


背景技术:

1、依据生态环境部发布的《中国移动源环境管理年报(2023年)》:2022年,全国机动车(含汽车、低速汽车、摩托车、挂车与拖拉机等)一氧化碳(co)、碳氢化合物(hc)、氮氧化物(nox)、颗粒物(pm)排放总量为1466.2万吨,其中氮氧化物排放约526.7万吨。汽车是污染物排放总量的主要贡献者,占比超过90%,加强道路移动源污染治理的紧迫性日益凸显。

2、针对道路移动源的废气污染问题,需按照中央决策部署,统筹开展“车-油-路-企”行动,通过建立完善移动源治理体系及创新治理方式提升治理水平。目前以声屏障为载体,对道路移动源排放的废气进行治理的研究极少,大部分声屏障设计不具有汽车尾气净化功能。目前相关的若干专利主要是利用载有tio2的透光薄片在阳光或紫外灯的照射下进行催化氧化,以实现对氮氧化物的净化。利用光催化转化汽车等道路移动源尾气中污染物的技术,存在制造成本高、反应装置的有效光辐射能量不足、光催化反应速率慢、净化效率低、受天气影响大等问题。

3、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声屏障,用以吸收并处理汽车等道路移动源排放的尾气中的氮氧化物。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吸收并利用道路移动源排放的氮氧化物的声屏障,安装设置在道路旁在实现对道路隔音吸音的同时,能够对汽车等道路移动源排放的尾气中的氮氧化物反应处理并形成价值更高的硝酸盐等产物,可以作为道路应急融雪剂、氮肥等,实现转化利用。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吸收并利用道路移动源排放的氮氧化物的声屏障,包括隔声吸声机构、导气机构和吸收反应机构,隔声吸声机构包括支撑件和隔声吸声件,支撑件的内部设置有导气腔,支撑件上设置有进气导孔和出气导孔,进气导孔和出气导孔与导气腔相通并且各进气导孔、导气腔和出气导孔形成导气通道,隔声吸声件上设置有吸声通气孔,隔声吸声件设置在支撑件上并且吸声通气孔与进气导孔相通,导气机构与出气导孔相通并将道路移动源排放的氮氧化物通过导气通道导送到吸收反应机构,吸收反应机构包括吸收反应腔,吸收反应腔内设置有氮氧化物反应溶液。道路上的尾气和噪声都向道路旁的声屏障扩散,噪声被支撑件上的隔声吸声件削弱,尾气则透过隔声吸声件进入到支撑件内的导气通道内,导气机构将尾气泵送到吸收反应机构,吸收反应机构内的氮氧化物反应溶液与尾气接触从而将尾气中的氮氧化物吸收反应,实现尾气的净化。

3、作为一种可选的技术方案,隔声吸声件包括第二隔声吸声板,第二隔声吸声板上设置有第二吸声孔和第二吸声通气孔,支撑件朝向噪声源的端面铺设有至少一个第二隔声吸声板,第二隔声吸声板的第二吸声通气孔与进气导孔相通,各第二隔声吸声板朝向噪声源的端面拼接形成第二隔声吸声面。第二隔声吸声板铺设在支撑件朝向噪声源的端面,第二隔声吸声件上设置有第二吸声孔和第二吸声通气孔,尾气可以通过第二吸声通气孔进入到导气通道内,噪声传播到第二隔声吸声板后,在第二吸声孔和第二吸声通气孔内多次反射消耗。

4、作为一种可选的技术方案,支撑件上在进气导孔处设置有支撑管,支撑管与进气导孔相通,第二隔声吸声板设置在支撑件上并且支撑管穿入第二吸声通气孔内。第二吸声通气孔与支撑件的支撑管配合,不仅能使第二吸声通气孔与导气通道连通,还能便于第二隔声吸声板快速对位安装到支撑件上。

5、作为一种可选的技术方案,隔声吸声件还包括第一隔声吸声板,第一隔声吸声板上设置有第一吸声孔和第一吸声通气孔,在第二隔声吸声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隔声吸声板,第一隔声吸声板的第一吸声通气孔与第二吸声通气孔相通。在第二隔声吸声板的外部设置有第一隔声吸声板,噪声依次经过第一隔声吸声板和第二隔声吸声板,实现多重削弱,提高了对噪声的消除效果。

6、作为一种可选的技术方案,隔声吸声件还包括隔声板,第二隔声吸声面上在第一隔声吸声板上方设置有至少一个隔声板,各隔声板与各第一隔声吸声板朝向噪声源的端面拼接形成第一隔声吸声面。

7、作为一种可选的技术方案,导气机构包括导气驱动件和导气管,导气驱动件的进气口与出气导孔相通,导气驱动件的出气口与导气管相通,导气管伸入到吸收反应腔内并且与浸没在氮氧化物反应溶液内的布气机构相通。导气驱动件为气泵,气泵向导气通道抽负压使声屏障朝向道路的端面前方形成负压区,便于将道路上的尾气吸引并泵送到吸收反应机构,

8、作为一种可选的技术方案,布气机构包括布气腔,布气腔的外壁分布设置有若干个布气孔。布气机构浸没在氮氧化物反应溶液内,尾气通过布气机构分散加入到氮氧化物反应溶液内,提高氮氧化物反应溶液与尾气的接触效果,从而利于将尾气中的氮氧化物充分反应。

9、作为一种可选的技术方案,氮氧化物反应溶液为2%-5%质量浓度的碱液,吸收反应腔为耐碱液腐蚀的容器。利用碱液与尾气中的氮氧化物反应,可以生成硝酸盐、亚硝酸盐等可以进行资源化利用的高价值产物。

10、作为一种可选的技术方案,在支撑件背向噪声源的一侧设置有隔声吸声保护板,容器设置在支撑件与隔声吸声保护板之间,支撑件、隔声吸声保护板与容器的顶端面形成雨水导排槽;所述容器的顶部设置有挡水导管,挡水导管与容器的内腔相通,导气管穿过挡水导管并与布气机构相通。吸收反应腔可拆卸地设置在支撑件背部形成的安装位置,支撑件、隔声吸声保护板配合在吸收反应腔形成雨水导排槽,利于声屏障在雨季或者多雨区域使用时导排雨水。

11、作为一种可选的技术方案,支撑件的侧面设置有拼装组装部,支撑件的顶部设置有隔声保护件,隔声保护件的隔声端面与第一隔声吸声端面相接;

12、支撑件上设置有发电储能机构,发电储能机构与隔声保护件上设置的太阳能发电板和/或支撑件上设置的太阳能发电板相接,发电储能机构还与导气驱动件连接并对导气驱动件供电。

13、声屏障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长度需求拼装使用,声屏障还设置有太阳能发电系统,利用太阳能发电系统可以对导气驱动件和用于对吸收反应腔进行保温的加热保温机构等进行供电。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有:1、本发明的声屏障中,支撑件上在朝向道路的端面设置通过第二隔声吸声板、第一隔声吸声板、隔声板和隔声保护件形成具有多重降噪作用的隔声吸声件,道路上移动源发出的噪声经过多重削弱降噪,有效降低了对道路外区域的影响;2、隔声吸声件的结构不仅能实现对噪声的削弱,还利于道路上移动源排放的尾气被导气机构吸引到导气通道内,尾气进入到导气通道后,被导气机构进一步抽送到吸收反应腔内,尾气与吸收反应腔内的氮氧化物反应溶液接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被溶液反应掉,实现了尾气的净化,同时还生成了具有高价值硝酸盐等产物,实现了对尾气中有用资源的利用,且使本发明的声屏障具有创造收益的属性;3、导气机构与支撑件的内部结构和吸收反应机构配合,不仅实现了对尾气的净化,还可以降低道路附近汽车行驶产生的细微颗粒物,提高空气质量,实现了对环境的净化;4、声屏障设置太阳能发电板与配套的发电储能机构,能够对设备中的导气驱动件等耗电部件进行供电。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