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穿越既有桥梁主动支护方法_2

文档序号:8442820阅读:来源:国知局
上安装难以达到完全水平的缺陷,从而,当所有顶升设备对所述桥梁的梁体进行同步顶升时,保证所有的顶升设备具有相同的顶升量,从而克服了顶升过程中梁体的倾斜以及裂缝等变形问题。
[0025]5.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隧道穿越既有桥梁主动支护方法,还包括在每一步所述顶升步骤中,对若干个所述顶升设备的顶升量分别进行监测,根据监测结果判定每一个所述顶升设备的顶升量是否在顶升量阀值范围内的步骤S5。每次主动顶升时,通过监测所述顶升设备的顶升量是否在阀值范围内来保证所述桥梁的安全。
[0026]6.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隧道穿越既有桥梁主动支护方法,还包括在落梁之前对所述桥梁的墩柱的沉降量进行监测,以判断所述墩柱的实际沉降量是否在沉降量阀值范围内的步骤S6。通过监测落梁之前墩柱的沉降量,保证在落梁过程中所述桥梁的安全性。
[0027]7.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隧道穿越既有桥梁主动支护方法,所述正式顶升步骤包括若干个先后进行的分步顶升步骤,每一个分步顶升步骤中都进行桥梁工程参数的动态监测,确保每一步主动顶升时桥梁都处于安全状态,并且,分布顶升相对于一次性顶升来说,大大避免了顶升可能造成的安全隐患。
[0028]8.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隧道穿越既有桥梁主动支护方法,还包括步骤S5:在每一步所述顶升步骤中,对若干个所述顶升设备的顶升量分别进行监测,根据监测结果判定每一个所述顶升设备的顶升量是否在顶升量阀值范围内,如果某一个顶升设备的顶升量不在顶升量阀值范围内,则调整该顶升设备的顶升量以使其位于顶升量阀值范围内,以确保所有顶升设备的顶升量都在顶升量阀值范围内,从而对每一个顶升设备的每一次顶升都进行动态监测,确保若干个顶升设备能够真正的做到同步顶升,避免顶偏。
【附图说明】
[0029]为了使本发明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所述桥梁主动支护时机的确定方法逻辑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所述桥梁正式顶升时分步动态控制方法逻辑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隧道穿越既有桥梁主动支护方法,包括
步骤S1:在隧道穿越施工之前,采用具有若干个布置好的顶升设备的顶升系统对桥梁进行主动顶升,主动顶升量根据隧道穿越施工将引起的桥梁沉降量确定;
步骤S2:对经过步骤SI的桥梁的顶升量进行监测以判断是否满足主动顶升量要求,如果不满足,则重复步骤SI,如果满足,则先采用支座对所述桥梁进行垫高,后进行落梁,以备隧道穿越施工。
[0031]上述方法是本发明所述隧道穿越既有桥梁主动支护方法的核心技术方案,在隧道穿越施工之前即根据隧道穿越施工可能引起的桥梁沉降量进行主动顶升,该种顶升思路与现有技术中在隧道穿越施工引起桥梁沉降之后才进行顶升的思路完全不同,因为在施工之前就对桥梁进行顶升,在施工后,桥梁即便沉降,依然能够维持在安全范围内,避免了隧道穿越施工对于桥梁应力、裂纹以及沉降等危害,通过主动顶升克服施工导致所述桥梁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再者,本发明的主动支护方法,在主动顶升时,对所述桥梁施工前主动顶升的顶升量进行实时监测,直到所述桥梁的顶升量满足主动顶升量的要求,保证所述桥梁的安全,所述主动顶升的顶升量满足所述主动顶升量的要求后,先垫高或者更换支座保证所述桥梁被垫高以备隧道穿越施工。
[0032]具体来说,隧道穿越施工之前根据桥梁的地质条件和隧道穿越施工的施工方案,预测隧道穿越施工可能引起的桥梁变形,然后根据现有桥梁状态判断需要的主动顶升的时机以及主动顶升量,例如,以隧道穿越施工可能引起的桥梁的沉降量来表达桥梁的变形时,如果沉降量为Hl,则主动顶升量至少为Hl。
[0033]有关主动支护时机的确定方法参考图1所示,隧道穿越施工之前根据所述桥梁的地质条件和隧道穿越施工的施工方案,预测隧道穿越施工可能引起的桥梁变形,根据现有桥梁状态判断是否需要主动顶升,如果不需要主动顶升,则对隧道穿越既有桥梁进行施工;如果需要主动顶升,则确定所述桥梁的主动顶升量,对所述桥梁进行主动支护,利用所述顶升设备顶升所述桥梁的同时,监测所述桥梁的顶升量,如果所述桥梁的顶升量不在预设的主动顶升量要求的阀值范围内,也即桥梁的主动顶升量与预先判断的隧道穿越施工可能引起的桥梁的沉降量不符合,则继续主动顶升,直到所述桥梁的实际顶升量满足主动顶升量的要求,如果所述桥梁的顶升量在预设的主动顶升量要求的阀值范围内,则停止主动顶升,对隧道穿越既有桥梁进行施工。
[0034]在穿越施工过程中,监测所述桥梁的沉降量以及监测在主动支护过程中所述桥梁工程参数的变化,如是否有新的沉降问题,如果所述桥梁实际沉降量在桥梁允许沉降量的阀值范围内,则继续隧道穿越施工,如果所述桥梁实际沉降量不在所述桥梁允许沉降量的阀值范围内,则对所述桥梁进行主动支护;在对所述桥梁进行主动支护的过程中,监测所述桥梁工程参数的变化,如果所述桥梁的工程参数的实测数据在其安全阀值范围内,则继续主动顶升,如果实测数据不在安全阀值范围内,则停止主动顶升。
[0035]在穿越施工后,长期监测所述桥梁沉降量的变化以及监测在主动支护过程中所述桥梁工程参数的变化,如果所述桥梁的沉降量有变化,判断所述桥梁实际沉降量是否在桥梁允许沉降量的阀值范围内,如果所述桥梁实际沉降量在桥梁允许沉降量的阀值范围内,则继续监测所述桥梁的沉降量,若所述桥梁实际沉降量不在桥梁允许沉降量的阀值范围内,则对所述桥梁进行主动支护;在对所述桥梁进行主动支护的过程中,如果所述桥梁的工程参数有变化,判断所述桥梁工程参数的实测数据是否在安全阀值范围内,若所述桥梁的工程参数的实测数据在其安全阀值范围内,则继续主动顶升,如果实测数据不在安全阀值范围内,则停止主动顶升。
[0036]本实施例的所述隧道穿越既有桥梁主动支护方法,还包括
步骤S3:在隧道穿越施工中对隧道施工引起的桥梁沉降量进行监测,以判断桥梁实际沉降量是否在桥梁允许沉降量的阀值范围内,如果不在,则依次重复步骤SI和步骤S2,如果在,则继续隧道穿越施工。
[0037]由于隧道穿越施工过程中,也可能引起所述桥梁出现的除沉降之外的其它安全隐患,需要通过监测及时判断是否需要再次主动顶升,如果桥梁实际沉降量不在桥梁允许沉降量的阀值范围内,则重复步骤SI和S2,以确保所述桥梁在施工过程中一直处于安全范围内;如果桥梁实际沉降量在桥梁允许沉降量的阀值范围内,继续隧道穿越施工。
[0038]具体地,通过在顶升系统中增加位移传感器来监测桥梁在施工中的实际沉降量,并通过将位移传感器与主控制器连接,使得主控制器的控制屏中能够显示该实际沉降量,从而可以人为判断该实际沉降量是否在预先确定的沉降量阀值范围内,如果在,则继续隧道穿越施工,如果不在,则启动主动顶升设备进行顶升。当然,主控制器中也可以增加比较器,接收来自位移传感器的位移信号,将桥梁的实际沉降量与沉降量阀值进行比较,然后将比较结果发送给主控制器,由主控制器进行下一步的操作控制。上述方式都能实现对隧道穿越施工中桥梁实际沉降量的监测,从而确定隧道穿越施工过程中是否需要主动顶升以及主动顶升的顶升量,保证桥梁安全。
[0039]本实施例的所述隧道穿越既有桥梁主动支护方法,所述步骤SI至步骤S3中,每一步所述主动顶升都包括:
顶升准备阶段,所述顶升准备阶段在若干个所述顶升设备全部抵贴在桥梁的梁底时停止;以及在顶升准备阶段停止后进行的正式顶升步骤,所述正式顶升步骤中,所述顶升设备的初始顶升量以顶升设备抵贴处的所述桥梁的梁底为O点水平面计算;
在顶升准备阶段停止后进行的正式顶升步骤,所述正式顶升步骤中,所述顶升设备的初始顶升量以顶升设备抵贴处的所述桥梁的梁底为O点水平面计算。
[0040]所述桥梁主动顶升时,由于顶升准备阶段使所有的顶升设备全部抵贴在桥梁的梁底,因此正式顶升时,以顶升设备抵贴处的所述桥梁的梁底为O点水平面计算所述顶升设备的初始顶升量,保证了所有顶升设备完全位于同一水平面,克服了由于若干个顶升设备实际上安装难以达到完全水平的缺陷,从而,当所有顶升设备对所述桥梁的梁体进行同步顶升时,保证所有的顶升设备具有相同的顶升量,从而克服了顶升过程中梁体的倾斜以及裂缝等变形问题。
[0041]具体地,通过位移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监测顶升设备是否与梁底抵贴,位移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与主控制器连接,当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