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塞‑缸单元和具有活塞‑缸单元的门铰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14051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活塞-缸单元(16),其包括

具有纵轴(L)的气缸(20)和

插入所述气缸(20)的、能够沿着所述纵轴(L)运动的活塞装置(22),所述活塞装置具有活塞杆(24)和活塞(40),

其中,所述活塞杆(24)沿着所述纵轴(L)贯穿所述气缸(20),因而所述活塞杆既在轴向第一端(26)处,又在相反的轴向第二端(28)处伸出所述气缸(20),

其中,所述活塞(40)在所述气缸(20)的内腔中将填充有阻尼流体的第一工作腔(36)与填充有阻尼流体的第二工作腔(38)分隔开,

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装置(22)和所述气缸(20)通过螺旋连接件(52)相互连接,从而使二者能够相对于彼此围绕所述纵轴(L)作螺旋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塞-缸单元(16),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气缸(20)的内侧上固定地或不可轴向移动地设置有螺旋形附件或螺母(54),其中,所述螺旋形附件或所述螺母(54)与所述活塞装置(22)的对应元件(56)螺旋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活塞-缸单元(16),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活塞杆(24)的设置在所述活塞-缸单元之外的区段处设置有旋转传递元件(34),所述旋转传递元件与所述活塞杆(24)能够传递旋转地并且可轴向移动地连接,而所述旋转传递元件相对于所述气缸(20)保持为不可轴向移动但可旋转。

4.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活塞-缸单元,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气缸的外区段上设置有旋转传递元件,所述旋转传递元件与所述气缸能够传递旋转地并且可轴向移动地连接,而所述旋转传递元件相对于所述活塞装置保持为不可轴向移动但可旋转。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任一项所述的活塞-缸单元(16),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工作腔(36)和所述第二工作腔(38)通过至少一个阻尼流体通道(62-1、62-2;62a;72)相互连接,所述阻尼流体通道形成在所述活塞(40)中或作为旁路通道(72)形成在所述气缸(20)处,其中,在所述阻尼流体通道中或在所述阻尼流体通道的开口处优选安装有影响流动横截面的阀门(64;64-1、64-2;64a)。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活塞-缸单元(16),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64;64-1、64-2;64a)能够调节到关闭状态,在所述关闭状态下,所述阀门完全关闭所述阻尼流体通道(62-1、62-2;62a;),特别是,所述第一工作腔(36)和所述第二工作腔(38)之间的阻尼流体的交换是基本上完全阻断的。

7.根据权利要求5或权利要求6所述的活塞-缸单元(16),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64;64-1、64-2;64a)具有球形的阀体。

8.根据权利要求5~7任一项所述的活塞-缸单元(16),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64;64-1、64-2;64a)能够通过调节元件控制,特别是能够磁控制。

9.根据权利要求5~8任一项所述的活塞-缸单元(16),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64;64-1、64-2;64a)被预加载在关闭位置,并且在阻尼流体中的、超过预定的第一阈值的压力的作用下切换到打开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活塞-缸单元(16),其特征在于,当阻尼流体中的压力低于第二阈值时,所述阀门(64;64-1、64-2;64a)从打开位置切换到关闭位置,所述第二阈值小于所述第一阈值。

11.根据权利要求5~10任一项所述的活塞-缸单元(16),其特征在于,在至少两个阻尼流体通道(62-1、62-2)中或在至少两个阻尼流体通道的开口处分别设置有止回阀(64-1、64-2),其中所述止回阀(64-1、64-2)具有相反的作用方向。

12.一种门铰链(10;10a;10b),其包括

用于安装在门扇上的第一安装元件(12)、

用于安装在门框上的第二安装元件(14),以及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任一项所述的活塞-缸单元(16),

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安装元件(12、14)中的一个能够传递旋转地与所述气缸(20)连接或由所述气缸形成,且所述两个安装元件(12、14)中的另一个能够传递旋转地与所述活塞杆(24)连接或由所述活塞杆形成。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门铰链(10;10a;10b),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或/和所述活塞杆可轴向移动地并且抗扭地保持在对应的所述安装元件处。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权利要求13所述的门铰链(10;10a;10b),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轴与所述气缸(20)的纵轴(L)重合,所述第一安装元件(12)围绕所述铰链轴相对于所述第二安装元件(14)摆动。

15.根据权利要求12~14任一项所述的、具有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活塞-缸单元(16)的门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门铰链具有用于手动操纵所述调节元件的操纵元件,以便基本上完全阻断所述第一工作腔和所述第二工作腔(36、38)之间的阻尼流体的交换,或解除所述阻断。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