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装在电线圈分类放置架上的工具放置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94468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电气工作场所的工具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安装在电线圈分类放置架上的工具放置架。



背景技术:

在电气施工现场施工时,技术员们使用多种不同的电线,如直径不同、材质不同、颜色不同的电线,电线本身也容易出现“打结”现象,故而在施工时,施工人员使用到一种电线圈分类放置架,为放置尽可能多的种类的电线圈,电线圈分类放置架的体积也随之变大,空间利用率不高;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断线等生产垃圾不能很好地进行归置,造成施工现场混乱;而在施工时,施工人员也需要用到不同种类的工具,如扳手、钳子、剪刀等,施工时,这些工具没有很好的归纳放置,在取用工具时,给施工人员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安装在电线圈分类放置架上的工具放置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线圈分类放置架空间利用率不高、工具取用不便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安装在电线圈分类放置架上的工具放置架,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包括竖直设置的背板,所述背板上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上盖、隔板,所述隔板由右隔板、中间隔板和左隔板组成,所述右隔板、中间隔板和左隔板均为方形块,中间隔板分别与右隔板、左隔板之间形成左右两个U型槽,U型槽内可用于放置榔头等带把的工具;所述右隔板、左隔板边缘处各焊有三块挡板,所述挡板与背板组成左右两个上端开口的箱体,可用于收集、归置废弃的残线或断线;所述挡板上设有转动挡板,所述转动挡板连接左右两个箱体,固定住放入工具架的带把工具,避免工具掉落。

更优的,所述背板的底端焊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有至少三个底面连接小孔。

更优的,所述挡板上设有至少两个侧面连接小孔。

更优的,所述转动挡板与挡板之间经转轴相连,转动挡板的端部设有转动小孔,挡板上与转动小孔相对应的位置设有固定小孔。

更优的,所述上盖、隔板以及背板的材质为金属,上盖和隔板焊接在背板上。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充分利用电线圈分类放置架的占地空间,收集、归置废弃的残线或断线,便与整理施工现场,同时方便了取用施工工具。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分别为:1、外壳;11、右隔板;12、中间隔板;13、左隔板;2、挡板;3、连接板;4、U型槽;5、转动档板;6、转动小孔;7、固定小孔;8、侧面连接小孔;9、转轴;10、底面连接小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安装在电线圈分类放置架上的工具放置架,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包括竖直设置的背板,所述背板上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上盖、隔板,所述隔板由右隔板11、中间隔板12和左隔板13组成,所述右隔板11、中间隔板12和左隔板13均为方形块,中间隔板12分别与右隔板11、左隔板13之间形成左右两个U型槽4;所述右隔板11、左隔板13边缘处各焊有三块挡板2,所述挡板2与背板组成左右两个上端开口的箱体;所述挡板2上设有转动挡板5,所述转动挡板5连接左右两个箱体;所述背板的底端焊有连接板3,所述连接板3上设有三个底面连接小孔10,所述挡板2上设有两个侧面连接小孔8,所述转动挡板5与挡板2之间经转轴9相连,转动挡板5的端部设有转动小孔6,挡板2上与转动小孔6相对应的位置设有固定小孔7,所述上盖、隔板以及背板的材质为金属,上盖和隔板焊接在背板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右隔板11前面的挡板2的左侧固定连接着一根转轴9,转动挡板5右端与转轴9连接后,可绕转轴9灵活转动,转动挡板5的左端设有转动小孔6,左隔板13前面的挡板2上与转动小孔6相对应的位置设有固定小孔7,转动小孔6与固定小孔7之间采用螺栓连接;右隔板11、中间隔板12和左隔板13焊接在外壳1的中间位置,中间隔板12分别与右隔板11、左隔板13之间形成左右两个大小相等的U型槽4,可用于放置榔头等带把的工具,放入工具后,把转动挡板5扳至左隔板13的位置,通过螺栓连接转动挡板5左端的转动小孔6和挡板2上固定小孔7,即可固定住放入工具架的带把工具;所述挡板2分别焊接在右隔板11、左隔板13上,形成左右两个大小一样的上端开口的箱体,可用于放置废弃电线、螺钉等小件物品,右隔板11前面的挡板2的右端部与左隔板13前面的挡板2的左端部均设有一个侧面连接小孔8,侧面连接小孔8通过螺栓与电线圈放置架相连接,就能把本实施例固定在电线圈放置架上;所述连接板3焊接在外壳1底部,连接板3上的三个底面连接小孔10与电线圈分类放置架之间采用活动连接,把本实施例进一步固定在电线圈分类放置架上,本实施例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如上所述即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任何人应该得知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做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发明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