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密码锁及双重锁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08528阅读:457来源:国知局
一种密码锁及双重锁具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锁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密码锁及双重锁具。



背景技术:

锁具指起封闭作用的器具,锁具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普及至各行各业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中。

为了保证安全,一般钣金的机箱机柜上往往要加装锁具,以达到保密和防止陌生人打开的目的。锁具的形式多种多样,如机械锁、电子锁等等,其中以机械锁最为常用。但机械锁一般仅能起到一点锁定的效果,安全性不高,容易被盗。且现有的锁具一般均是设置锁孔,在锁孔处插入钥匙即可解锁,这种锁具很容易被撬开,发生失窃问题,同时锁孔也容易被堵死,导致后续无法打开继续使用。

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场合对于锁具的保密性和保护性的要求更高,而一道传统的普通的锁具已经无法满足实际的保密和安全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密码锁,该密码锁设置了密码环,密码环与锁盖、旋钮的配合,使得锁盖只有在知晓密码的情况才能打开,普通方式无法实现开启,安全性更高。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双重锁具,在传统的锁具的外面再加一道密码锁,只有开启了密码锁锁盖,才能看到里面的机械锁具,实现双重保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密码锁,包括码盘,所述码盘上部通过连接件与锁体固定连接,所述码盘和锁体之间设置旋钮,所述锁体上部配合设置锁盖,所述锁体内部设置可转动的密码环,锁盖的卡笋向锁体内延伸且与密码环相配合,所述旋钮上设置主动体,密码环上设置被动体,旋钮转动使得主动体推动被动体,进而密码环转动,以卡住或释放锁盖的卡笋,以使锁盖锁住或解锁。

所述码盘外周上设置有多个刻度线。

所述旋钮的下部圆周上开设多个盲孔,所述盲孔内配合设置弹性元件,弹性元件底部与钢珠相连接。

所述码盘上设有多个凹坑,凹坑与盲孔位于以旋钮中心为圆心的同一圆周位置上。

所述凹坑与刻度线的位置和数量均相匹配。

优选的,所述锁体内至少设置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第一凹槽位于第二凹槽上方,所述第一凹槽内嵌合有第一密码环,所述第二凹槽内嵌合有第二密码环;所述锁盖的卡笋卡合在第一密码环和第二密码环之间。

所述第一凹槽与第一密码环间隙配合,所述第二凹槽与第二密码环间隙配合。

所述第一密码环和第二密码环均为C型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一密码环上与C型结构开口相对的一侧设置豁口,豁口与锁盖下部设置的钩体相配合,所述钩体与锁盖的卡笋的位置相对。

所述钩体呈L型结构,L型结构的底边可卡住第一密码环的下底面。

所述第一密码环下部配合设置被动体,所述第二密码环上部和下部均设置被动体。

所述第一密码环和第二密码环的圆周上均设置有多个腰型孔,被动体设置于腰型孔处。

相邻所述腰型孔之间夹角与相邻刻度线之间的夹角相同。

所述第二密码环上部的被动体与第一密码环的被动体位于以锁体中心为圆心的同一圆周位置上。使得第二密码环上部的被动体可带动第一密码环的被动体转动。

所述第二密码环下部的被动体与旋钮的主动体位于以锁体中心为圆心的同一圆周位置上。使得旋钮上部的主动体可带动第二密码环的被动体转动。

所述被动体和主动体为挡块。

一种双重锁具,包括锁具,所述锁具外侧配合设置如上所述的密码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的密码锁设置旋钮和密码环,旋钮转动带动密码环转动,密码环可以卡住或释放锁盖的卡笋,以使锁盖锁住或解锁,锁盖只有在知晓密码的情况才能打开,普通方式无法实现开启,安全性更高。

本发明密码锁在旋钮设置钢珠、弹性元件,在码盘上配合设置凹坑,转动旋钮的时候,钢珠在弹性元件的作用下,会产生顿挫感,不用通过看码盘,操作者就能感知转动了多少刻度,同时,钢珠落到每个凹坑的时候,会产生声音,这样就加大了非相关人员解锁的难度。

本发明密码锁中设置两个密码环,旋钮的主动体推动下部的密码环的被动体转动,下部的密码环又可以带动上部的密码环转动,在两个密码环C型结构的开口均对准锁盖的卡笋时,锁盖才可打开,一个密码环挡住卡笋,锁盖就无法打开,如此设置可进一步提升密码锁的安全性。

本发明的双重锁具在锁具外部设置一道密码锁,只有开启了密码锁锁盖,才能看到里面的机械锁具,可以实现双重保险。在机柜中应用时,操作人员需要知道外门锁盖的密码和拥有内门的钥匙,才能实现机柜的打开,有效的保障了机柜在特殊应用场合的保密性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密码锁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密码锁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码盘与旋钮之间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密码锁不含锁盖的立体图;

图5是上密码环的俯视图;

图6是锁体的A-A剖视图;

图7是本发明的锁盖、旋钮、上密码环、中密码环的A-A剖视图;

图8为锁盖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应用的实施例-双重锁具的立体图;

图中,1码盘;2锁体;3旋钮;4锁盖;5转轴;6弹簧;7钢珠;8上密码环;9中密码环;10挡块;11锁具,12支脚,13凹坑,14腰型孔,15凹槽,16卡笋,17钩体,18豁口,19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密码锁的立体图,最下部是码盘1,它是圆环状薄片,厚度2到4mm之间,上表面印有圆周均布的刻度线,本实施例中以24格刻度线为例。码盘1之上是旋钮3和锁体2。锁体2是圆柱状的,锁体2的四个支脚12与码盘1通过码盘1背面的螺钉固定在一起。顶部的锁盖4通过转轴5与锁体2转动连接。锁体2内部设置可转动的密码环,锁盖4的卡笋16向锁体2内延伸且与密码环相配合,旋钮2上设置主动体,密码环上设置被动体,旋钮3转动使得主动体推动被动体,进而密码环转动,以卡住或释放锁盖4的卡笋16,以使锁盖4锁住或解锁。本实施例中,主动体和被动体均为挡块;主动体和被动体还可以采用板体或球体等结构。

图2是本发明密码锁的俯视图,可以看到锁体2具有四个支脚12。

图3中,旋钮3的底部圆周均布了2到8个盲孔,每个盲孔里都有一个弹簧6和一个钢珠7。码盘1上对应的设置了一圈圆周均布的浅凹坑13,数量、位置均与码盘1上的刻度线一致。转动旋钮3的时候,钢珠7在弹簧6的作用下,会让使用者产生顿挫感,即使不看码盘1,使用者也能感知自己转动了多少个刻度。同时,钢珠7落到每个凹坑13的时候总会产生声音,这样加大了非相关人员解锁的难度。

图4中可以看出,锁体2内部具有上密码环8(即第一密码环)、中密码环9(即第二密码环)。如图5所示,密码环是一种C型的开口环,类似于轴用开口挡圈。而锁体2内对应的有浅凹槽15,密码环设置于凹槽15中,每个密码环都可以在锁体2中自由转动。每个密码环上都有圆周分布的腰型孔14,每两个腰型孔14之间的夹角与码盘1上相邻两个刻度线之间的夹角一致。旋钮3的上面也有圆周分布的腰型孔14。腰型孔14的用途是放置挡块10。

图6中,锁体2的内圈有圆周凹槽15,与上密码环8和中密码环9间隙配合,两个密码环因为是C型结构,因此可以被放入锁体2的圆周凹槽中,既可以自由旋转,又确保不会脱落。

图7是本发明锁盖4、上密码环8、中密码环9、旋钮3的剖视图。上密码环8和中密码环9在图示位置时,锁盖4转轴5下的卡笋16被两个密码环挡住,因此锁盖4是无法打开的。而且只要任何一个密码环挡住了卡笋,锁盖4都是无法被打开的。

上密码环8、中密码环9和旋钮3上都嵌入了挡块10。上密码环8的挡块10伸出于下方,中密码环9上下方都伸出了挡块10,旋钮3的上方伸出挡块10。旋钮3上方的挡块10与中密码环9下方的挡块10设置于同一圆周位置上,中密码环9上方的挡块10与上密码环8下方的挡块设置于同一圆周位置上。当使用者旋转旋钮3超过1圈时,无论中密码环9位于哪个位置,中密码环9下方的挡块10都能与旋钮3上方的挡块10相碰触,被旋钮3带动一起旋转。当中密码环9旋转超过一圈时,无论上密码环8处于哪个位置,都会被中密码环9上方的挡块10带动旋转。

如图5、7、8所示,上密码环8上与C型结构开口19相对的一侧设置豁口18,豁口18与锁盖4下部设置的钩体17相配合,钩体17与锁盖4的卡笋16的位置相对。

钩体17呈L型结构,L型结构的底边可卡住上密码环8的下底面。

锁盖4下加上一个L型的钩体17,旋钮转动到锁死的位置时,锁盖4的转轴处的卡笋16可以卡住上密码环8,而锁盖4下的钩体17也可以卡住上密码环8,这样锁盖很难被撬开。上密码环8与开口9处相对有一个豁口18,当上密码环8转动到打开的位置时,开口19对准卡笋16,豁口18对准钩体17,钩体17不能再卡住上密码环8。此时,锁盖是可以被打开的。如此便可以双重保证锁盖不会被撬开,增强了锁盖的安全性。

根据这样的原理,使用时,旋钮3先正转或者反转超过两圈进行初始化。旋钮3此时已经可以带动上密码环8转动。根据密码的指示,旋钮3先转动一定角度,让上密码环8的开口对准了锁盖4的转轴5下方的卡笋16。然后旋钮3反转超过一圈,旋钮3上方的挡块10从另一侧碰触中密码环9下方的挡块10,然后继续同向转动一定角度,让中密码环9的开口也对准锁盖4的卡笋16。这样,两个密码环的开口都对准了卡笋,开启锁盖4的时候,卡笋不受阻碍,上密码环8的豁口18对准了锁盖4的钩体17,钩体17不受阻碍,锁盖4可以被打开。

以一实施方式为例,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旋钮3上有一个0刻度指示标识用于参照。使用者先顺时针旋转旋钮3两圈以上,让旋钮3上的0刻度指示指向正上方,即完成初始化。此时,旋钮3上的挡块10与中密码环9下的挡块10碰触。中密码环8上方的挡块10与上密码环8下的挡块10碰触。然后开始输入预先设定的密码。假如密码是8-26,第一圈先顺时针旋转8格,旋钮3可以带动上密码环8继续转动至上密码环8的开口与锁盖4的卡笋16处。然后旋钮3逆时针旋转26格,逆时针必须大于24格的原因是,需要旋钮3的挡块10从另一侧碰触到中密码环9下的挡块10,才可以带动其逆时针旋转。而此时,中密码环9上方的挡块10与上密码环8下方的挡块10是脱开的。旋钮3带动中密码环9转动到中密码环9的开口对准锁盖4的卡笋16。此时,两个密码环的开口都对准了卡笋,上密码环8的豁口18也对准了锁盖4的钩体17,锁盖4可以被打开。

图9中,一种双重锁具,在锁具11外套装如上所述的密码锁,形成锁外锁的双重开锁方式。必须先以正确密码打开密码锁,开启锁盖4才能看到内部的锁具11,用钥匙开启锁具11,进而打开机柜或者机箱的门。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