扳手渐进式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19559阅读:256来源:国知局
扳手渐进式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扳手的技术领域,尤指其技术上提供一种扳手渐进式结构,至少二工作面均包含由第一平面与第二、三斜面构成第一咬合齿,第二平面与第四、五斜面构成第二咬合齿,得使用于正常或缺损螺帽或螺栓头,并使工具扳手寿命延长。



背景技术:

按,参阅现有中国台湾申请案号第103211008号“工具咬合部”,其内容概为:工具咬合部其位于至少具有三个呈120度内端角上,工具咬合部包含一第一咬合侧、一第二咬合侧、一盖状咬合槽。第一咬合侧设于二个相邻内端角之间,第二咬合侧设于另外二个相邻的内端角之间。盖状咬合槽包含一第一圆弧、一第一连接段、一中端圆弧、一第二连接段、一第二圆弧、一第一咬合齿及一第二咬合齿。其利用第一咬合侧及第二咬合侧咬合螺锁件,可以避免螺锁件头部端角磨损,有效的紧固或松脱螺锁件,此外,更可以使用于头部端角严重磨损达80~90%的螺锁件。

然而,现有的工具咬合部,其盖状咬合槽都是设在第一咬合侧的侧边与第二咬合侧的侧边之间的转角的角落位置,明显与本实用新型的设于侧边不同,且有极大的差别与差异性存在,且就现有的工具咬合部其一侧也仅见半个圆弧、一连接段、一圆弧及一咬合齿,结构稍嫌简单及有失其实用性与效度,此部分也与本实用新型差异极大。

是以,针对上述现有结构所存在的问题点,如何开发一种更具理想实用性的创新结构,实消费者所殷切企盼,也系相关业者须努力研发突破的目标及方向。

有鉴于此,实用新型设计人本于多年从事相关产品的制造开发与设计经验,针对上述的目标,详加设计与审慎评估后,终得一确具实用性的本实用新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扳手渐进式结构,至少二工作面均包含由第一平面与第二、三斜面构成第一咬合齿,第二平面与第四、五斜面构成第二咬合齿,得使用于正常或缺损螺帽或螺栓头,并使工具扳手寿命延长。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扳手渐进式结构,包括:

一工具扳手,前述工具扳手套接端设有至少两个工作面;其特征在于:

每一前述工作面是由一侧第一斜面往上接一第一平面,前述第一平面再接一第二斜面,前述第二斜面接一第三斜面,前述第三斜面再接一第二平面,前述第二平面再接一第四斜面,前述第四斜面再接一第五斜面;前述第一平面与前述第二斜面、第三斜面构成第一咬合齿,前述第二平面与前述第四斜面、第五斜面构成第二咬合齿。

所述的扳手渐进式结构,其中:前述工具扳手为一梅花扳手,而前述第一咬合齿、第二咬合齿成型排列于前述梅花扳手的六个工作面,并使两两相临的前述工作面的前述第一咬合齿、第二咬合齿排列顺序相反,两两对应的前述工作面的前述第一咬合齿、第二咬合齿也相互对应。

所述的扳手渐进式结构,其中:前述工具扳手为一棘轮梅花扳手,而前述第一咬合齿、第二咬合齿成型排列于前述棘轮梅花扳手的六个工作面,并使两两相临的前述工作面的前述第一咬合齿、第二咬合齿排列顺序相反,两两对应的前述工作面的前述第一咬合齿、第二咬合齿相互对应。

所述的扳手渐进式结构,其中:前述工具扳手前述套接端为一套筒,而前述第一咬合齿、第二咬合齿成型排列于前述套筒的六个工作面,并使两两相临的前述工作面的前述第一咬合齿、第二咬合齿排列顺序相反,两两对应的前述工作面的前述第一咬合齿、第二咬合齿相互对应。

所述的扳手渐进式结构,其中:前述工作面与前述第一斜面之间的夹角呈3~10度角。

所述的扳手渐进式结构,其中:前述工作面与前述第二斜面之间的夹角呈3~6度角。

所述的扳手渐进式结构,其中:前述工作面与前述第四斜面之间的夹角呈2~5度角。

所述的扳手渐进式结构,其中:前述工作面与前述第一平面、第二平面之间的夹角均为90度角。

据此,未缺损的螺帽或螺栓头,得以其一工作面的第二斜面与另一对向工作面的第四斜面顶持螺帽或螺栓头进行转动,严重缺损的螺帽或螺栓头得以第一平面与第二、三斜面构成的第一咬合齿、对向第二平面与第四、五斜面构成的第二咬合齿啮合传动,使工具扳手于缺损螺帽或螺栓头也可使用,工具扳手强度更佳与寿命得以延长。

有关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功效,兹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详细说明于后,相信本实用新型上述的目的、构造及特征,当可由的得一深入而具体的了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其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其一工作面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其一工作端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其一实施例使用于正常螺栓头的实施状态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其一实施例使用于缺损螺栓头的实施状态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工作端放大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的使用于棘轮扳手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再一实施例的使用于套筒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0工具扳手;10a梅花扳手;10b棘轮梅花扳手;11套接端;11a套筒;12工作面;21第一斜面;22第一平面;23第二斜面;24第三斜面;25第二平面;26第四斜面;27第五斜面;30第一咬合齿;40第二咬合齿;50a螺帽或螺栓头;50b螺帽或螺栓头;θ1夹角;θ2夹角;θ3夹角;θ4夹角;θ5夹角。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扳手渐进式结构的设计。

为使贵审查委员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及功效能够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兹配合具体实施方式及图式详述如后:

参阅图1至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扳手渐进式结构,包含有:

一工具扳手10,前述工具扳手10套接端11设有至少两个工作面12;其主要在于:

前述每一工作面12包含由一侧第一斜面21往上接一第一平面22,再接一第二斜面23,其后第二斜面23接一第三斜面24,第三斜面24再接一第二平面25,第二平面25再接一第四斜面26,第四斜面26再接一第五斜面27,第一平面22与第二、三斜面23、24构成一第一咬合齿30,第二平面25与第四、五斜面26、27构成一第二咬合齿40;据此,未缺损的螺帽或螺栓头50a,得以其一工作面12的第二斜面23与对应的另一工作面12的第四斜面26顶持螺帽或螺栓头50a进行转动,严重缺损的螺帽或螺栓头50b得以其一工作面12前述第一咬合齿30配合对应的另一工作面12第二咬合齿40啮合传动,使工具扳手10于缺损螺帽或螺栓头50b也可使用,工具扳手10强度更佳与寿命得以延长。

所述的扳手渐进式结构,其中前述工作面12与前述第一斜面21间夹角(θ1)呈3~10度角。

所述的扳手渐进式结构,其中前述工作面12与前述第二斜面23间夹角(θ2)呈3~6度角。

所述的扳手渐进式结构,其中前述工作面12与前述第四斜面26间夹角(θ3)呈2~5度角。

所述的扳手渐进式结构,其中前述工作面12与前述第一、二平面22、25间夹角(θ4)、(θ5)为90度角。

参阅图6所示,所述的扳手渐进式结构,其中前述工具扳手10可为一梅花扳手10a,而前述第一、二咬合齿30、40成型排列于前述梅花扳手10a的六个工作面12,并使两两相临的前述工作面12的前述第一、二咬合齿30、40排列顺序相反,两两对应的前述工作面12的前述第一、二咬合齿30、40相互对应。

参阅图7所示,所述的扳手渐进式结构,其中前述工具扳手10可为一棘轮梅花扳手10b,而前述第一、二咬合齿30、40成型排列于前述棘轮梅花扳手10b的六个工作面12,并使两两相临的前述工作面12的前述第一、二咬合齿30、40排列顺序相反,两两对应的前述工作面12的前述第一、二咬合齿30、40相互对应。

参阅图8所示,所述的扳手渐进式结构,其中前述工具扳手10前述套接端11可为一套筒11a,而前述第一、二咬合齿30、40成型排列于前述套筒11a的六个工作面12,并使两两相临的前述工作面12的前述第一、二咬合齿30、40排列顺序相反,两两对应的前述工作面12的前述第一、二咬合齿30、40相互对应。

由其上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扳手渐进式结构,确为业界首见而符合新型专利的新颖性要件者,而其全面性的创新设计,符合新型专利的进步性要件,而其至少二工作面均包含由第一平面与第二、三斜面构成第一咬合齿,第二平面与第四、五斜面构成第二咬合齿,得使用于正常或缺损螺帽或螺栓头,并使工具扳手寿命延长,符合较佳的产业利用性。

以上说明对本实用新型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