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座椅骨架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37914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夹具技术领域,具体地讲,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座椅骨架夹具。



背景技术:

座椅骨架在检测时,需要通过夹具对其进行固定。现有的夹具往往具有多种缺陷:例如,座椅骨架具有不同型号,不同型号间的座椅骨架往往具有不同尺寸和不同弧度,现有的夹具不能适应不同尺寸的座椅骨架。针对上述问题,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提供一种能够夹持不同型号的座椅骨架的夹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夹持不同型号的座椅骨架的夹具。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汽车座椅骨架夹具,包括座椅骨架、基座、导轨、第一夹持组件、第二夹持组件、第一驱动电机以及第二驱动电机,所述座椅骨架放置在所述基座上,所述导轨水平安装在基座的侧面,所述第一夹持组件以及第二夹持组件对称的安装在所述导轨上,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用于驱动第一夹持组件在导轨上做水平方向的运动,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用于驱动第二夹持组件在导轨上做水平方向的运动,其中,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均包括支撑座、旋转轴、连接块、压紧件以及紧固件,所述支撑座安装在所述导轨上,所述旋转轴设在支撑座的上端,并可在支撑座的上端做360°的水平圆周运动,所述连接块的一端与所述旋转轴固定连接,其另一端设有供所述压紧件插入的通孔,所述紧固件用于固定所述压紧件的位置。

优选的,所述通孔内布有内螺纹,所述压紧件呈圆柱体结构,其外表面布有与所述通孔相配合的外螺纹。

优选的,所述压紧件的下表面具有水平压紧面,所述压紧面用于抵靠所述座椅骨架的上表面。

优选的,所述导轨上设有限位块以限定第一夹持组件以及第二夹持组件的行驶路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座椅骨架夹具,通过相对设置的第一夹持组件以及第二夹持组件同时对座椅骨架进行夹持,可夹持不同尺寸不同型号的座椅骨架,进一步提高固定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固定座椅骨架的稳定性高,并且适应性较广,可适用绝大部分座椅骨架的工作需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座椅骨架夹具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 座椅骨架,20. 基座, 30. 导轨, 40. 第一夹持组件, 41. 支撑座,42. 旋转轴,43. 连接块,44. 压紧件, 45. 紧固件,50. 第二夹持组件,60. 第一驱动电机,70. 第二驱动电机,80. 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座椅骨架夹具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座椅骨架夹具,包括座椅骨架10、基座20、导轨30、第一夹持组件40、第二夹持组件50、第一驱动电机60以及第二驱动电机70,座椅骨架10放置在基座20上,导轨30水平安装在基座20的侧面,第一夹持组件40以及第二夹持组件50对称的安装在导轨30上,第一驱动电机60用于驱动第一夹持组件40在导轨30上做水平方向的运动,第二驱动电机70用于驱动第二夹持组件50在导轨30上做水平方向的运动,导轨30上设有限位块80以限定第一夹持组件40以及第二夹持组件50的行驶路径。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夹持组件40以及第二夹持组件50的具体组成结构相同,两者相对称的设置在导轨30上,第一夹持组件40以及第二夹持组件50同时压紧即可固定座椅骨架10,其中,第一夹持组件40和第二夹持组件50均包括支撑座41、旋转轴42、连接块43、压紧件44以及紧固件45,支撑座41安装在导轨30上,旋转轴42设在支撑座41的上端,并可在支撑座41的上端做360°的水平圆周运动,连接块43的一端与旋转轴42固定连接,其另一端设有供压紧件44插入的通孔。

其中,通孔内布有内螺纹,压紧件44呈圆柱体结构,其外表面布有与通孔相配合的外螺纹,即压紧件44与连接块43的通孔为螺纹连接,紧固件45设在连接块43的侧面,用于固定压紧件44的位置。较佳的,压紧件44的下表面具有水平压紧面,压紧面用于抵靠座椅骨架10的上表面。

本实用新型首先将座椅骨架10放置在基座20上,然后通过调节第一夹持组件40以及第二夹持组件50的压紧件44的旋转位置以及高度,利用压紧件44对座椅骨架10紧固、限位。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座椅骨架夹具,通过相对设置的第一夹持组件40以及第二夹持组件50同时对座椅骨架10进行夹持,可夹持不同尺寸不同型号的座椅骨架,进一步提高固定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固定座椅骨架的稳定性高,并且适应性较广,可适用绝大部分座椅骨架的工作需求。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变更以及修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的内容,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