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内开门合页的加强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39185阅读:80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内开门合页的加强块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开门,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内开门合页的加强块。



背景技术:

现有的内开门合页,通常合页直接被固定在框和扇上,如果风压很大,或者门扇尺寸过大,型材壁会被撕裂,需要通过增加型材的壁厚来提高型材的强度、抗剪能力。这样型材开模种类多,开模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内开门合页的加强块。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内开门合页的加强块,其特征在于:包括框内加强块和扇内加强块,所述框内加强块和扇内加强块通过固定件分别固定于内开门合页的两页片上;所述框内加强块包括框内主体和框内弹片,所述框内弹片卡设于所述框内主体的一侧,所述框内主体上开设有与所述页片相接的第一安装孔;所述扇内加强块包括扇内主体和扇内弹片,所述扇内弹片卡设于所述框内主体的一侧,所述扇内主体上开设有与所述页片相接的第二安装孔。

优选地,所述框内主体的一侧设有框内卡槽,所述框内弹片置于该框内卡槽内。

优选地,与所述框内卡槽相邻处设有多个框内卡条。

优选地,所述扇内主体的一侧设有扇内卡槽,所述扇内弹片置于该扇内卡槽内。

优选地,与所述扇内卡槽相邻处设有多个扇内卡条。

本实用新型将两加强块分别卡在合页安装位置的型材腔内,增加了型材的局部厚度,提高了型材的抗剪能力,同时减少了开模种类,节省了开模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与合页之间的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框内加强块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扇内加强块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安装于内开门上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技术特征、实用新型目的与技术效果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内开门合页的加强块,包括框内加强块1和扇内加强块2,所述框内加强块1和扇内加强块2通过固定件分别固定于内开门合页3的两页片30上,本实施例中采用螺丝将框内加强块1和扇内加强块2紧固于两页片30上。

如图2,本实用新型的框内加强块1包括框内主体10和框内弹片11,所述框内弹片11卡设于所述框内主体10的一侧,所述框内主体10上开设有与所述页片30相接的第一安装孔12。

在本实施例中框内主体10的一侧设有框内卡槽101,所述框内弹片11置于该框内卡槽101内。与所述框内卡槽101相邻处设有多个框内卡条102。

如图3,本实用新型的扇内加强块2包括扇内主体20和扇内弹片21,所述扇内弹片21卡设于所述框内主体20的一侧,所述扇内主体20上开设有与所述页片30相接的第二安装孔32。

所述扇内主体20的一侧设有扇内卡槽201,所述扇内弹片21置于该扇内卡槽201内。与所述扇内卡槽201相邻处设有多个扇内卡条202。

如图4,本实施例中采用的门框室外侧型材13与门框室内侧型材14通过滚压复合,与门框隔热条15连接成整体,强度高,工艺成熟,生产效率高。

框内加强块1放入室内侧型材14的腔体内,靠框内弹片11卡紧。门框胶条16嵌入在门框室外侧型材13;竖向框料通过角码与上下横向框料进行连接,挤角或者打螺钉进行固定,然后打组角胶。

本实施例中采用的门扇室外侧型材23和门扇室内侧型材24通过滚压复合,与门扇空腔尼龙隔热条53连接成整体,其中的中空玻璃28,通过玻璃压线29固定于门扇料上。

压线29通过自身的卡件,固定于门扇室内侧型材24上,安装快捷,固定牢固。中空玻璃28室内外侧均采用干法密封,共有两道三元乙丙密封胶条26与27,施工工艺简单、快捷,密封效果好。

扇内加强块2放入扇室内侧型材24腔体,靠扇内弹片21卡紧;门框和门扇之间共有两道三元乙丙密封胶条16与30,整体的扇料,通过五金件与框料进行连接。

本实用新型将两加强块分别卡在合页安装位置的型材腔内,增加了型材的局部厚度,提高了型材的抗剪能力,同时减少了开模种类,节省了开模成本。

综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的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及修饰,皆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