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具保护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53847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一种模具保护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模具保护架。



背景技术:

现有的操作工或检查员检查模具时,是将约三吨左右重的上模用吊车吊起,吊高约1.5米以上,人员直接站在下面检查,人和模具均没有保护,一旦吊车出现故障,很容易发生危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模具保护架,用于支撑模具上模,该模具保护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配合吊车一起使用能起到支撑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模具保护架,包括用于支撑模具上模的水平框架组件,还包括位于所述水平框架组件下方的竖直框架组件,所述的水平框架组件为一组相对布置且开口向下的第一槽钢和一组相对布置且开口向上的第二槽钢可拆卸的首尾相连构成的矩形框架;所述的竖直框架组件包括两对分别固定于每个所述第一槽钢两端并垂直向下的金属管;每个所述第一槽钢侧壁两端分别垂直设有用于连接第二槽钢的搭接件,每个所述第一槽钢与位于其同一侧的两个金属管之间分别设有第一加强支撑,位于每个第二槽钢同一侧的两个金属管之间可拆卸的设有第二加强支撑。

进一步的,上述的一种模具保护架中,所述第一槽钢侧壁设有的搭接件与所述第二槽钢的截面形状相适应并可拆卸的套装在所述第二槽钢端部下方,所述的搭接件的端面焊接固定于所述的第一槽钢的侧壁上,该搭接件与第二槽钢的底面两端相叠加并通过第一螺栓固定,增加了所述第二槽钢的支撑力度,使得水平框架组件结构更加稳定,所述第一槽钢的长度大于第二槽钢,说明水平框架组件的形状为长方形。

上述的一种模具保护架中,所述的第二加强支撑为截面呈L形的角钢,每个所述金属管的中部设有与该角钢形状相适应的倒L形固定座;所述的固定座的L形端面焊接固定于所述的金属管管壁上,该固定座的顶面与所述第二加强支撑的底面两端相叠加并通过第二螺栓固定,使得竖直框架组件形成了一个整体,能为水平框架提供一个稳定的受力结构。

上述的一种发动机前悬支撑结构中,每个所述金属管的顶端位于所述第一槽钢的槽口内,增加接触面积,让两者结合更加紧密;所述的第一加强支撑为截面呈L形的角钢,所述的第一加强支撑倾斜布置,并与所述所述的金属管及第一槽钢之间构成三角形支撑,增加稳定性的同时也使得整体结构更加牢固;所述的第一槽钢与两个第一加强支撑的连接端之间设有空位,中间空隙方便人员进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具有良好的结构刚度,配合吊车起到双重保护作用,即共同起到支撑模具上模的作用,即使吊车出现问题,模具还在模具保护架上,确保模具不会被损坏的同时也确保了人员的安全。

(2)当不使用模具保护架时,可拆卸并妥善放置,降低了占地面积。

通过以下的描述并结合附图,本实用新型将变得更加清晰,这些附图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3为图2的A部放大图;

图4为图2的B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其中,1、水平框架组件;2、竖直框架组件;3、第一加强支撑;4、第二加强支撑;5、第一螺栓;6、固定座;7、第二螺栓;11、第一槽钢;12、第二槽钢;13、搭接件;21、金属管。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考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标号代表类似的元件。

参阅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模具保护架,用于支撑模具上模,包括用于支撑模具上模的水平框架组件1,还包括位于水平框架组件1下方的竖直框架组件2,水平框架组件1为一组相对布置且开口向下的第一槽钢11和一组相对布置且开口向上的第二槽钢12可拆卸的首尾相连构成的矩形框架;竖直框架组件2包括两对分别固定于每个第一槽钢11两端并垂直向下的金属管21,每个第一槽钢11侧壁两端分别垂直设有用于连接第二槽钢12的搭接件13,每个第一槽钢11与位于其同一侧的两个金属管21之间分别设有第一加强支撑3,位于每个第二槽钢12同一侧的两个金属管14之间可拆卸的设有第二加强支撑4,配合吊车,共同起到支撑模具上模的作用,人可以放心站在下面操作或检查,大大提高模具和人员的安全系数,不使用模具保护架时,可以将保护架各部分分别拆下放置,占地面积小;第一槽钢11侧壁设有的搭接件13与第二槽钢12的截面形状相适应并可拆卸的套装在第二槽钢12端部下方,从而使得第一槽钢的受力性能大大提高,搭接件13的端面焊接固定于第一槽钢11的侧壁上,该搭接件13与第二槽钢12的底面两端相叠加并通过第一螺栓5固定,整个水平框架组件结构紧密,能承受更大的力;同时,第一槽钢11的长度大于第二槽钢12,则整个水平框架组件为长方形;第二加强支撑4为截面呈L形的角钢,每个金属管21的中部设有与该角钢形状相适应的倒L形固定座6,固定座5的L形端面焊接固定于金属管21管壁上,该固定座6的顶面与所述第二加强支撑4的底面两端相叠加并通过第二螺栓7固定,保证了整个竖直框架组件2的良好稳定性与可靠性;金属管21的顶端位于所述第一槽钢11的槽口内,通过焊接的方式将其连接在一起,结构刚性效果好;第一加强支撑3为截面呈L形的角钢,第一加强支撑3倾斜布置,并与金属管21及第一槽钢11之间构成三角形支撑,三角形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增加了支撑力度,并且,第一槽钢11与两个第一加强支撑3的连接端之间设有空位,中间空隙方便人员的进出。

使用时,第二槽钢12的两端通过第一螺栓5与焊接在第一槽钢11侧壁两端的搭接件13相互叠加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水平框架组件1,第二加强支撑4的两端通过第二螺栓7与焊接在金属管21管壁中部的固定座6相连接,形成一个完整的竖直框架组件2,金属管21顶端焊接在第一槽钢11两端的槽口内,第一槽钢11和与其处于同一侧的金属管21之间通过两条倾斜布置并且中间留有空位的第一加强支撑3焊接在一起,通过这样来将水平框架组件1与竖直框架组件2连接在一起,形成牢固的保护架;操作工或检查员检查模具时,将模具的上模用吊车吊起,同时在模具下面放置模具保护架,再缓慢降低模具至模具保护架上,吊车和模具保护架同时起支撑作用,人就可以放心站在下面操作或检查,大大提高模具和人员的安全系数。

以上结合最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上揭示的实施例,而应当涵盖各种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本质进行的修改、等效组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