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持钉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33818阅读:886来源:国知局
一种持钉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持钉器,在打入钉子时用于把持钉子。



背景技术:

在将钉子打入较为坚硬的物体内部时,往往难以稳定持住钉子,如果单独用手持钉子,有可能将钉子打歪,也有可能砸到手而产生危险,目前常用钳子等工具夹住钉子起到固定作用,但是此类工具往往过于笨重且厚,难以稳定把持钉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持钉器,用于稳定的把持钉子,并确保钉子可以准确打入物体内。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持钉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组钳子以及设于上组钳子下侧的下组钳子,上组钳子和下组钳子设于同一轴上,上组钳子能够沿轴上下滑动,上组钳子和下组钳子能够夹持同一钉子,且该钉子的轴线与所述轴的轴线平行。

优选地,所述的上组钳子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的轴穿过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中部,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能够绕所述的轴转动,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前端为能够夹持钉子的夹持端,所述的下组钳子包括部件一和部件二,所述的轴穿过部件一和部件二的中部,部件一和部件二能够绕所述的轴转动,部件一和部件二的前端为能够夹持钉子的夹持端,上组钳子的夹持端和下组钳子的夹持端能够夹持同一钉子,且该钉子的轴线与所述的轴的轴线平行。

更优选地,所述的部件一和部件二的后部的内侧形成滑槽,所述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后部分别设于部件一和部件二的滑槽中并可沿该滑槽向下滑动。

更优选地,所述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后部以及部件一和部件二的后部伸长构成手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后部分别设于部件一和部件二的后部的内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体积小,且高度可变,使得钉钉子更为方便。

2、本实用新型构造简单、功能可靠、且安全轻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持钉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持钉器分解图;

图3为持钉器使用初始状态图;

图4为持钉器使用最终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持钉器,包括上组钳子1以及设于上组钳子1下侧的下组钳子2,上组钳子1和下组钳子2设于同一轴3上,上组钳子1能够沿轴3上下滑动,上组钳子1和下组钳子2能够夹持同一钉子,且该钉子的轴线与所述轴3的轴线平行。

所述的上组钳子1包括第一部分11和第二部分12,所述的轴3穿过第一部分11和第二部分12的中部,第一部分11和第二部分12能够绕所述的轴3转动,第一部分11和第二部分12的前端为能够夹持钉子的夹持端4,所述的下组钳子2包括部件一21和部件二22,所述的轴3穿过部件一21和部件二22的中部,部件一21和部件二22能够绕所述的轴3转动,部件一21和部件二22的前端为能够夹持钉子的夹持端4,上组钳子1的夹持端4和下组钳子2的夹持端4结构为一个圆圈,内径与所需夹持的钉子外径相当,上组钳子1的夹持端4和下组钳子2的夹持端4能够夹持同一钉子,当上组钳子1的夹持端4和下组钳子2的夹持端4夹紧时,可以将钉子固定住,且该钉子的轴线与所述的轴3的轴线平行。

所述的第一部分11和第二部分12的后部以及部件一21和部件二22的后部伸长形成手柄,部件一21和部件二22的后部增粗增宽,第一部分11和第二部分12的后部分别设于部件一21和部件二22的后部的内侧,部件一21和部件二22的后部的内侧形成滑槽,所述的第一部分11和第二部分12的后部分别设于部件一21和部件二22的滑槽中并可沿该滑槽向下滑动。

使用时,将上组钳子1和下组钳子2分离并打开,用两组钳子的夹持端4同时夹住同一根钉子,由于下组钳子2的手柄可以包住上组钳子1的手柄,因此握住下组钳子2的手柄时即可将上下两组钳子同时夹紧,如图3所示;

以手持手柄将钉子摆放至合适位置,由于钉子和轴3平行,因此摆放后及工作中通过观察轴3的方向即可了解钉子的方向,防止钉子跑偏。

将钉子钉入的过程中,随着钉子在物体表面越来越短,上下两组钳子在轴3上滑动,间距随之减小,直到钉子几乎全部钉入,如图4所示。此时即可将本实施例的持钉器撤走,继续将钉子钉入物体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