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磁编码锁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00673阅读:300来源:国知局
一种磁编码锁芯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磁编码锁芯。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机械锁芯里,最早的单面弹子分部范围窄,而且存在制造误差,很容易被人拨开;随后出现的十字锁,则由于钥匙决定的锁眼形状容易受力,很容易被开启者用高强度工具暴力开启;弹子锁的开锁方法有铁丝钩子、口香糖、布条、梳子、撞匙及专用开锁器等十种以上的开锁方法,此类锁极易被盗开。随着现代社会发展,人们对保密性和私密性的要求越来越高,机械弹子锁其主要缺点是安全性能不够高,容易根据内部结构被破解,另外钥匙齿易磨损或折断在里面,给正常使用造成很大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部结构不易被破解的磁编码锁芯,保障用户的安全性、私密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磁编码锁芯,其特征在于:包括内体、套设于内体周部的外体及套设于外体周部的外壳,所述外体与内体转动配合,外壳与外体固定配合;所述内体的中部设置有用于钥匙插入的钥匙槽;所述内体的外周部设置有若干凹槽,所述外体的内侧设置有与所述凹槽一一对应的槽孔;对应位置的凹槽和槽孔内设置有用于限制外体与内体相对转动的第一限位机构或第二限位机构,第一限位机构的状态由其内设置的第一磁块的状态控制,第二限位机构的状态由其内设置的第二磁块的状态控制;所述第一磁块和第二磁块的状态由钥匙通过磁力控制。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限位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凹槽内高度小于所述凹槽深度的第一磁块,设置于槽孔内高度等于所述槽孔深度的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外侧设置有弹簧使得第一限位块顶住第一磁块。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限位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凹槽内高度等于所述凹槽深度的第二磁块,设置于槽孔内高度小于所述槽孔深度的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二限位块外侧设置有弹簧使得第二限位块顶住第二磁块。

进一步的,所述内体的外周部设置有第一限位凸块,所述外体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限位凸块相配合的第一限位槽以限制内体的转动角度。

进一步的,所述外体的外周部设置有第二限位槽,所述外壳的内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限位槽相配合的第二限位凸块使得外壳与外体相对固定。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的磁编码锁芯结构新颖,内部结构不易被破坏,通过磁力进行开锁安全性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锁芯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锁芯爆炸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锁芯端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钥匙剖面图。

图5是图3中A-A剖面图。

图6是图3中B-B剖面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外壳内部结构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电路板控制原理图。

图中:1-内体,11-凹槽;12-第一限位凸块;13-卡槽;14-钥匙槽;2-外体;21-槽孔;22-第一限位槽;23-第二限位槽;3-外壳;31-第二限位凸块;32-开口;41-第一磁块;42-第一限位块;51-第二磁块;52-第二限位块;43、53、61-弹簧;62-防尘盖;7-锁杆;71-电磁铁;72-锁杆套;73-凸块;74-触碰式开关;8-把手;81-电路板;82-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请结合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磁编码锁芯,包括内体1、套设于内体1周部的外体2及套设于外体2周部的外壳3,所述外体2与内体1转动配合,外壳3与外体2固定配合。

请结合图2、图3、图5和图6,所述内体1的中部设置有用于钥匙插入的钥匙槽14;所述内体1的外周部设置有若干凹槽11,所述外体2的内侧设置有与所述凹槽一一对应的槽孔21;对应位置的凹槽11和槽孔21内设置有用于限制外体2与内体1相对转动的第一限位机构或第二限位机构,于本实施例中,一共设置有16组凹槽11和槽孔21,分布于锁芯的上下左右四侧,每一侧均匀设置4组凹槽11和槽孔21。第一限位机构的状态由其内设置的第一磁块的状态控制,第二限位机构的状态由其内设置的第二磁块的状态控制,所述第一磁块和第二磁块的状态由钥匙通过磁力控制。

于一实施例中,所述钥匙包括把手8和锁杆7,所述锁杆7上设置有与所述凹槽11一一对应的电磁铁71用于控制第一磁块的状态或第二磁块的状态,所述把手8内设置有控制所述电磁铁71的磁极朝向的电路板81以及为所述电路板81供电的电池82。

请参照图2、和图5,所述第一限位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凹槽11内高度小于所述凹槽深度的第一磁块41,设置于槽孔21内高度等于所述槽孔21深度(于本实施例中即是外体2的厚度)的第一限位块42,所述第一限位块42外侧设置有弹簧43使得第一限位块42顶住第一磁块41。在正常状态或对应位置的电磁铁与第一磁块异形相吸的情况下,第一磁块41由于弹簧43和第一限位块的作用被压在凹槽11的底部,第一限位块42处于内体1和外体2的交界面,内体和外体不能相对转动,因此该磁编码钥匙被锁住不能开启。只有当钥匙上对应位置的电磁铁通电后,利用磁铁间的同性相斥原理,将第一限位块42完全压至槽孔21内,由于第一限位块42的高度等于槽孔21的深度,第一限位块42、第一磁块41之间的交界面与内体1、外体2之间的交界面重合,在内体1和外体2进行相对转动时,该位置的第一磁块41和第一限位块42不产生阻碍效果。

所述第二限位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凹槽11内高度等于所述凹槽11深度的第二磁块51,设置于槽孔21内高度小于所述槽孔21深度的第二限位块52,所述第二限位块52外侧设置有弹簧53使得第二限位块52顶住第二磁块51。在正常状态或对应位置的电磁铁与第二磁块异形相吸的情况下,第二磁块51由于弹簧53和第二限位块52的作用被压在凹槽11的底部,由于第二磁块51的高度正好等于凹槽11的深度,第二限位块52、第二磁块51之间的交界面与内体1、外体2之间的交界面重合,在内体1和外体2进行相对转动时,该位置的第二磁块51和第二限位块52不产生阻碍效果。当第二磁块51与钥匙上对应位置的电磁铁同性相斥的情况下,第二限位块52被压至槽孔21内,第二磁块51卡在内体1和外体2的交界面,阻碍两者的相对转动,磁编码钥匙被锁住不能开启。

经以上所述,只有当全部16组第一限位机构或第二限位机构全部处于开锁状态即不阻碍内体1、外体2的相对转动的情况下,该磁编码钥匙才得以开锁。而电磁铁的极性状态为两种,16组限位机构便具有216种组合方式,可想而知,在没有对应钥匙的情况下,该锁基本不可能被陌生人打开。

请参照图2,所述内体1的外周部设置有第一限位凸块12,所述外体2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限位凸块12相配合的第一限位槽22以限制内体的转动角度。

所述外体2的外周部设置有第二限位槽23,请参照图7,所述外壳3的内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限位槽23相配合的第二限位凸块31使得外壳3与外体2相对固定,不产生相对转动。

请继续参照图4,所述锁杆7上套设有位于电磁铁71外围的锁杆套72,所述锁杆7上还设置有一凸块73,请参照图2,所述内体1的钥匙槽14内设置有与所述凸块73相配合的卡槽13以使锁杆7转动时带动内体1转动,所述外壳3上设置有与所述钥匙槽14及凸块73相配合的开口32以使钥匙插入。

进一步的,所述锁杆7的前端设置有一触碰式开关74,所述触碰式开关74用于控制电池82向电路板81供电,正常状态下,触碰式开关不触发,钥匙处于断电状态使得正常状态下节省电能,当钥匙插入钥匙槽14内,触碰式开关74触碰到钥匙槽14的底部,开关出发,电池向电路板供电。

请参照图2,图5和图6,在钥匙孔内设置有弹簧61及设置于弹簧61前端的防尘罩62,在正常状态下,防尘罩62由于弹簧61的作用堵在钥匙槽14的开口处,防止灰尘及其他杂物进入,使用时,只需将钥匙插入直接将防尘罩62压至钥匙槽14的底部即可。当拔出钥匙后,由于弹簧61的作用,防尘罩62又会恢复原位。

所述电磁铁71包括铁芯和围绕在铁芯周围的线圈。其中线圈为中心带抽头的线圈,请参照图8,中心抽头接地,线圈两端皆连接至电路板上,电路板负责磁阵列输出。例如,P1.0输出高电平,P1.1输出低电平,对应线圈对磁块(第一磁块或第二磁块)产生同性相斥的效果;则P1.0输出低电平,P1.1输出高电平时,对应线圈对磁块产生异性相吸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同一线圈上的两端不能同时为高电平或同时为低电平。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