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电子组合式电控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02159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机械电子组合式电控锁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锁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机械电子组合式电控锁。



背景技术:

机械锁的智能化是一种趋势,特别是行李箱用锁,目前已出现一些蓝牙智能锁,指纹智能锁,RFID智能锁的专利或者产品,但是这些产品开锁方式单一,且都没有解决低电压或者锁具故障时的开锁问题,比如将备用电源插口用作应急开锁方式时无法解决电机故障开锁的问题,以及需要寻找供电源;将海关锁或者机械钥匙用作应急开锁方式时无法解决钥匙丢失后的开锁问题,以及很难保证用户始终携带钥匙。现有技术中智能锁不方便用户开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机械电子组合式电控锁,旨在实现将机械锁和电子锁进行组合,以方便用户开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机械电子组合式电控锁,所述机械电子组合式电控锁包括有机械开锁装置、电控开锁装置、锁舌和锁扣,所述电控开锁装置包括电子控制装置和与电子控制装置相连的驱动装置,电子控制装置还与电源相连,所述锁舌与驱动装置传动连接,所述机械开锁装置设有与锁舌或锁扣活动连接的按键。

可选地,所述机械开锁装置内设有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包括有第一弹簧和卡块,所述第一弹簧与按键的内侧相抵,所述按键上设置有凹槽,所述锁舌或锁扣上包括连接杆,

或,所述按键上包括连接杆,所述锁舌或锁扣上设置有凹槽;

在关锁状态下,所述连接杆插入到凹槽内,位于远离第一弹簧的一端。

可选地,机械电子组合式电控锁还包括海关锁,所述海关锁与所述锁舌相连,或者所述海关锁与卡块相连。

可选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和转轴,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主动齿轮,转轴上安装有与主动齿轮传动连接的从动齿轮,所述锁舌套设在转轴上,锁舌内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套接在转轴上的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两个端分别与所述空腔的内壁相抵或相邻,在转轴上设有一个拨动杆,所述拨动杆插入在第二弹簧的间隙内。

可选地,所述第二弹簧两端相对第一腔室两端的内壁固定设置。

可选地,所述电子控制装置包括主控板,以及与所述主控板相连的身份信息获取模块,所述主控板还与所述驱动装置相连。

可选地,所述身份信息获取模块为电磁信息获取模块、密码输入模块或生物特征获取模块。

可选地,所述机械电子组合式电控锁还包括锁壳,所述锁壳设置有对锁舌的移动起导向作用的导向槽。

可选地,所述锁舌和所述锁壳之间设置有滚珠或滚柱。

可选地,在关锁状态时,所述锁扣和锁舌相接的位置设置有滚珠或滚柱。

本实用新型机械电子组合式电控锁包括有机械开锁装置、电控开锁装置、锁舌和锁扣,所述电控开锁装置包括电子控制装置和驱动装置,电子控制装置和驱动装置相连,电子控制装置还与电源相连,所述锁舌与驱动装置传动连接,所述机械开锁装置设有与锁舌或锁扣活动连接的按键。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采用电控开锁装置和机械开锁装置进行组合,用户可以分别通过电控开锁装置或者机械开锁装置控制锁的开关,喜欢使用电子锁的用户可以使用电子锁开锁,而不喜欢或者不习惯使用电子锁的用户可以继续使用已经熟悉的传统箱包锁的开锁方式开锁,即电控开锁装置和机械开锁装置为两套独立的开锁方式,两者可以互不干涉,从而方便用户使用。并且此种组合方式的结构可以很好的保留原来传统箱包锁的形态和结构,不需要改变用户的已有使用习惯,无需学习过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机械电子组合式电控锁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机械电子组合式电控锁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机械电子组合式电控锁的第三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机械开锁装置的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机械开锁装置的一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机械电子组合式电控锁的第四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机械电子组合式电控锁的第五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为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开锁控制的流程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机械电子组合式电控锁。

参照图1至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机械电子组合式电控锁包括有机械开锁装置2、电控开锁装置3、锁舌5和锁扣4,所述电控开锁装置3包括电子控制装置6和与电子控制装置6相连的驱动装置7,电子控制装置6还与电源相连,所述锁舌5与驱动装置7传动连接,所述机械开锁装置2设有与锁舌5或锁扣4活动连接的按键8。其中电源可以是电池或者其他智能模块共用的电源设备。

本实施以应用在箱体中为例进行说明,具体实施中还可以将本实用新型应用至其他设备。具体地所述机械开锁装置2可以安装在箱体的外侧,电控开锁装置3和锁舌5可以安装在箱体的内侧或者镶嵌在箱体中,

用户可以通过机械开锁装置2和电控开锁装置3分别控制锁舌5和锁扣4分离进行开锁,具体地,用户可以在机械开锁装置2上拨动密码输入装置,在密码正确时,按压机械开锁装置2上的按键8,从而拨动锁舌5或锁扣4进行移动实现锁的开关;或者向电控开锁装置3输入控制信息,电控开锁装置3在确定控制信息正确时,控制驱动装置7驱动锁舌5移动,从而实现锁的开关。两种开锁方式可以互不干涉。

通过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思想在于,本实用新型可以看成是机械锁和电子锁的组合锁,机械锁和电子锁共用锁舌5和锁扣4,从而机械锁中机械开锁装置2和电子锁中电控开锁装置3分别可以独立控制锁舌5和锁扣4分离从而实现锁的开关。

本实用新型机械电子组合式电控锁包括有机械开锁装置、电控开锁装置、锁舌和锁扣,所述电控开锁装置包括电子控制装置和驱动装置,电子控制装置和驱动装置相连,电子控制装置还与电源相连,所述锁舌与驱动装置传动连接,所述机械开锁装置设有与锁舌或锁扣活动连接的按键。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采用电控开锁装置和机械开锁装置进行组合,用户可以分别通过电控开锁装置或者机械开锁装置控制锁的开关,喜欢使用电子锁的用户可以使用电子锁开锁,而不喜欢或者不习惯使用电子锁的用户可以继续使用已经熟悉的传统箱包锁的开锁方式开锁,即电控开锁装置和机械开锁装置为两套独立的开锁方式,两者可以互不干涉,从而方便用户使用。并且此种组合方式的结构可以很好的保留原来传统箱包锁的形态和结构,不需要改变用户的已有使用习惯,无需学习过程。

进一步地,继续参阅图1至图8,所述机械开锁装置2内设有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包括有第一弹簧(图未示)和卡块9,所述第一弹簧与按键8的内侧相抵,卡块9用于在机械开锁装置2中密码不正确时限制按键8的移动。所述按键8上设置有凹槽8a,所述锁舌5上包括有连接杆10,在关锁状态下,所述连接杆10插入到凹槽8a内,位于远离第一弹簧的一端。本实施例中凹槽8a设置在按键8的底部,该底部是指与机械开锁装置2中密码输入面相对的一面,具体实施中凹槽8a也可以设置在按键8的两侧。

本实施例中由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是可以实现机械开锁和电控开锁相互独立的方案,即机械开锁和电控开锁互不干扰,因此在电控开锁时锁舌5移动不能因为连接杆10随锁舌5移动而带动按键8移动,因为非机械开锁情况下按键8因受挡块阻挡而不能移动,因此本实用新型在按键8的底部设置有供连接杆10的插入端移动的凹槽8a。第一弹簧用于在按键8按压后向按键8提供复位的作用力,使得按键8在按压后复位。按键8在复位状态下连接杆10的插入端在凹槽8a内位于第一弹簧的远端。锁舌5上包括连接杆10,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连接杆10可以与锁舌5一体成型。本实施例中所述机械电子组合式电控锁还包括锁扣4,在关锁状态时,所述锁扣4卡主锁舌5,所述锁扣4和锁舌5相接的位置可以设置有滚珠或滚柱。在开锁过程中,则锁舌5可以向背离锁扣的方向移动。

同时,在使用机械开锁时,在外力作用下按键8克服第一弹簧的作用力向内移动,由于连接杆10插入到凹槽8a内并且位于远离第一弹簧的一端,因此按键8向内侧移动并带动连接杆10向内侧移动,进而带动锁舌5移动最终实现开锁动作。

作为另一种实施例,所述按键8上可以包括连接杆10,所述锁舌5上可以设置有凹槽8a,即将连接杆10和凹槽8a的位置可以调换。

如图6和7所示,所述驱动装置7包括电机11和转轴12,电机11的输出端安装有主动齿轮13,转轴12上安装有与主动齿轮13传动连接的从动齿轮14,所述锁舌5套设在转轴12上,锁舌5内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套接在转轴12上的第二弹簧15,第二弹簧15的两个端分别与所述空腔的内壁相抵,在转轴12上设有一个拨动杆16,所述拨动杆16插入在第二弹簧15的间隙内。

在使用电控开锁的方式时,驱动装置7通过主动齿轮13带动从动齿轮14,从而控制转轴12转动,转轴12上拨动杆16也会相应转动,由于拨动杆16插入在第二弹簧15的间隙内,为控制锁舌5运动,则在转动时需要弹簧不旋转,因此第二弹簧15两端相对第一腔室5b两端的内壁固定设置,但第二弹簧15可以沿着锁舌5方向移动。拨动杆16运动会压缩第二弹簧15,从而控制锁舌5运动。也就说第二弹簧15在拨动杆16运动时被压缩,而不会随着拨动杆16运动转动。需要说明的是,拨动杆16也可以是和转轴12构成一体结构。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在所述空腔内设有隔板5a,所述隔板5a将所述空腔分割为第一腔室5b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二弹簧15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腔室5b两端的内壁相抵。

隔板5a将所述空腔分割为第一腔室5b和第二腔室,在第一腔室5b内设有套接在转轴12上的第二弹簧15,此时第二弹簧15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腔室5b的内壁相抵。具体地,第二弹簧15的两端相对第一腔室5b的内壁固定设置,防止在锁舌5运动时第二弹簧15本身转动。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实施例附图中均为双侧锁舌5的结构,但并不表示本实用新型限于两个锁舌5的结构,单个也可以。此处使用双侧结构的原因是此实施例适用于便携产品,并且会被晃动、丢摔、磕碰,使用双侧结构可以有效的防止由于震动产生的误开锁现象。如果应用场景为办公桌抽屉等非便携式并且一般不会移动的产品上,又或者锁舌5足够长,弹簧弹力足够大不会产生误开锁的结构时,则无需使用多个锁舌。

进一步地,所述电子控制装置6包括主控板6a,以及与所述主控板6a相连的身份信息获取模块6b,所述主控板6a还与所述驱动装置7相连。其中所述主控板6a用于根据身份信息获取模块6b获取到的信息进行验证,并在验证通过时控制所述驱动装置7进行开锁,当然身份信息获取模块6b也可以对获取到的信息进行验证,在验证通过时,主控板6a控制所述驱动装置7进行开锁。具体地,所述身份信息获取模块6b为电磁信息获取模块、密码输入模块或生物特征获取模块。即本实用新型中电子锁的也可以是多种形式,识别的特征信息可以包括电磁信号、生物特征信息或者密码信息等。

如果所述身份信息获取模块6b为生物特征获取模块,则所述生物特征获取模块可以为所述指纹识别模块,所述指纹识别模块的指纹识别窗口裸露在所述箱体的外侧,此时指纹识别模块上可以设置有滑盖,以保护指纹识别窗口。当然也可以是声音识别模块,此时声音识别模块可以设置在箱体的内侧。

进一步地,为了方便安装和保护线路,本实施例中机械电子组合式电控锁还包括锁壳。所述锁壳设置有对锁舌5的移动起导向作用的导向槽1d。具体地,所述锁壳可以为一个,所述电子控制装置6和电池可以安装在所述锁壳上,具体实施中所述锁壳可以为多个,所述电子控制装置6和电池可以分别安装在不同的锁壳上。

进一步地,为了方便用户使用,本实施例中还可以在所述锁舌5和所述锁扣4之间设置有滚珠或滚柱。从而在锁舌5移动时,滚珠或滚柱可以使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优化开关锁的性能,即使使用较小的力也可以开关锁。

进一步地,机械电子组合式电控锁还包括海关锁,所述海关锁与所述锁舌5相连或者所述海关锁与卡块9相连。以实现在进入海关时,海关相关人员可以通过海关锁控制锁舌5对箱子进行开锁,或者海关相关人员可以通过海关锁控制卡块9挪开,并按压按键8对箱子进行开锁。

通过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是将机械锁和电子锁结合的技术方案,具体的机械锁和电子锁内部结构已有多种现有技术,并且使用一般技术可以替代实现功能的结构方案也有很多,所以重点不在具体的锁内部实现结构上而应在两种锁结构的结合上。

因此,本实用新型中的机械锁可以是通常使用在行李箱上的拨盘密码锁,也可以是普通的通过钥匙开启的机械锁,也可以是其他形式的机械锁。

关于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可以如图9所示,通过身份信息获取模块6b获取到电磁信号,生物特征信息或者密码信息,然后传输至主控板6a,以控制驱动装置7电动进行开锁。其中,在获取到电磁信号,生物特征信息或者密码信息时,可以在身份信息获取模块6b或主控板6a上进行信息验证。电磁信号里包括蓝牙、RFID和NFC等,生物特征包括指纹,虹膜,静脉,人脸等。驱动装置7可以是电机11或者电磁铁,同时可以包括一些传动、减速装置。或者采用机械开锁装置2进行开锁,具体地直接通过钥匙,也可以是通过转动拨盘对拨盘密码锁进行机械开锁。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