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辊修复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08641阅读:277来源:国知局
一种导辊修复夹具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导辊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导辊修复夹具。



背景技术:

导辊就是指在型钢轧制过程中,安装在轧辊孔型前后帮助轧件按既定的方向和状态准确地、稳定地进入和导出轧辊孔型的机构。导辊的工作条件非常差, 受到型钢巨大碰撞, 作业的时候和型钢碰撞,受到严重磨损和变形。因此导辊的生命周期很短。为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有必要设计一款方便对报废的导辊进行修复时使用的夹具,延长导辊的生命周期。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导辊修复夹具的技术方案。

所述的一种导辊修复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设置在工作台上的壳体、与壳体配合连接的滚珠丝杠机构、转动连接在壳体中的旋转轴、套接在旋转轴上的导辊;所述工作台上固定设置滑轨,所述滑轨上滑动连接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壳体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壳体为长方体状,上端面和前端面均镂空,壳体与旋转轴之间设置轴承;所述滚珠丝杠机构包括滚珠丝杠台、固定连接在滚珠丝杠台上的第一电机、与第一电机配合连接的丝杠及与丝杠螺纹连接的螺母座,所述螺母座固定连接螺母座连接体,所述螺母座连接体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所述旋转轴为阶梯轴,旋转轴右端与齿轮组传动连接,旋转轴右端设置与所述导辊右端面抵接的环形凸台,旋转轴左端设置与导辊左端面抵接的锥面垫圈,所述锥面垫圈左端设置球面垫圈,所述球面垫圈左端设置螺母;所述齿轮组传动连接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右端。

所述一种导辊修复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组包括与旋转轴键连接的第一齿轮和与第二电机传动连接第二齿轮,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

所述一种导辊修复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左右两端设置轴承端盖。

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采用本实用新型壳体、旋转轴、螺母等结构对导辊进行夹持定位,第二电机带动导辊旋转,滚珠丝杠机构带动导辊做往返运动,将喷枪固定好之后就可以对导辊侧面进行修复,操作简单、高效实用,可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2所示,一种导辊修复夹具,包括工作台1、设置在工作台1上的壳体2、与壳体2配合连接的滚珠丝杠机构、转动连接在壳体2中的旋转轴4、固定套接在旋转轴4上的导辊5。

工作台1上固定连接滑轨6,所述滑轨6上滑动连接滑块7,所述滑块7与所述壳体2底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其中,滑轨6的纵截面与滑块7的的纵截面形状相配合,可以是方形、圆形、T形等形状。

壳体2为长方体状,上端面和前端面均镂空,壳体2与旋转轴4之间设置轴承。

滚珠丝杠机构包括滚珠丝杠台301、固定连接在滚珠丝杠台301上的第一电机302、与第一电机302配合连接的丝杠303及与丝杠303螺纹连接的螺母座304,所述螺母座304固定连接螺母座连接体305,所述螺母座连接体305与所述壳体2固定连接。

旋转轴4为阶梯轴,旋转轴4右端与齿轮组传动连接,旋转轴4右端设置与所述导辊5右端面抵接的环形凸台401,旋转轴4左端设置与导辊5左端面抵接的锥面垫圈9,所述锥面垫圈9左端设置球面垫圈10,所述球面垫圈10左端设置螺母11。锥面垫圈9与球面垫圈10的结构使本装置定位更精准、同心度更高,螺母11起到锁紧的作用。

齿轮组包括与旋转轴4键连接的第一齿轮801和与第二电机12传动连接第二齿轮802,第一齿轮801与第二齿轮802啮合。所述第二电机12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2右端。齿轮组使第二电机12与旋转轴4之间的传动更稳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上述壳体2左右两端设置轴承端盖,轴承端盖起到防尘、保护作用。

工作过程:第二电机12带动齿轮组转动,齿轮组带动旋转轴4转动,旋转轴4带动导辊5转动,同时,滚珠丝杠机构带动导辊5在水平方向上匀速往复移动,喷枪固定在导辊5上方就可以对导辊5进行修复,无需人为移动喷枪。

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采用本实用新型壳体2、旋转轴4、螺母11等结构对导辊进行夹持定位,第二电机12带动导辊5旋转,滚珠丝杠机构带动导辊5做往返运动,将喷枪固定好之后就可以对导辊5侧面进行修复,操作简单、高效实用,可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