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智能开关窗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太阳能智能开关窗。
背景技术:
新装修的房屋由于含有甲醛、苯等有害物质,一般装修完需要对房间通风至少3个月以上才可以入住,需要保持门窗,尤其是阳台上的窗户长期打开。如遇阴雨天,没有人及时关窗户,就会造成雨水或其他杂物进入阳台和屋内,给室内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根据太阳光强弱自动开启、部分开启、或关闭的太阳能智能开关窗。
一种太阳能智能开关窗,包括第一太阳能电池方阵、第二太阳能电池方阵、太阳能控制器、太阳能蓄电池、传感器开关、普通开关、左中空玻璃窗、右中空玻璃窗、滑轨;所述第一太阳能电池方阵和第二太阳能电池方阵、太阳能蓄电池分别与太阳能控制器连接,所述太阳能控制器通过转换开关与传感器开关和普通开关分别连接;所述普通开关还与外部的供电电源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第一太阳能电池方阵通过滑轨与左中空玻璃窗相连,第二太阳能电池方阵通过滑轨与右中空玻璃窗相连。
所述第一太阳能电池方阵和第二太阳能电池方阵的边框采用高强度铝合金边框,通过边框左右连接。
所述太阳能控制器和太阳能蓄电池置于第一太阳能电池方阵和第二太阳能电池方阵中间的边框上或边框内,太阳能控制器位于太阳能蓄电池正上方。
所述左中空玻璃窗左部与左边框相连,上部与左上边框相连,下部与左下边框相连,左边框与左外框相连,左上边框与上外框相连,所述右中空玻璃窗右部与右边框相连,上部与右上边框相连,下部与右下边框相连,右边框与右外框相连,右上边框与上外框相连。
所述左中空玻璃窗和右中空玻璃窗均为双层或三层等多层玻璃窗,单层玻璃窗之间通过铝条和耐高温玻璃胶密封。
所述左中空玻璃窗嵌于左边框中,右中空玻璃窗嵌于右边框中,通过橡胶压条固定。
所述左下边框和右下边框置于滑轨上方,滑轨上方有滑槽,下方为水平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一种太阳能智能开关窗,能够根据太阳光强弱自动开启、部分开启、或关闭窗户,还可以切换到电动开关开启窗户,具有设计简单、结构紧凑,实用性强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太阳能智能开关窗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是第一太阳能电池方阵、2是第二太阳能电池方阵、3是太阳能控制器、4是太阳能蓄电池、5是传感器开关、6是普通开关、7是边框、8是左中空玻璃窗、9是右中空玻璃窗、10是左边框、11是右边框、12是左下边框、13是左上边框、14是右下边框、15是右上边框、16是上外框、17是左外框、18是右外框、19是滑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优选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但并不因此而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参见图1,一种太阳能智能开关窗,包括第一太阳能电池方阵1、第二太阳能电池方阵2、太阳能控制器3、太阳能蓄电池4、传感器开关5、普通开关6、左中空玻璃窗8、右中空玻璃窗9、滑轨19,所述第一太阳能电池方阵1和第二太阳能电池方阵2、太阳能蓄电池4分别与太阳能控制器3连接,所述太阳能控制器3通过转换开关与传感器开关5和普通开关6分别连接,所述普通开关6还与外部的供电电源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第一太阳能电池方阵1通过滑轨19与左中空玻璃窗8相连,第二太阳能电池方阵2通过滑轨19与右中空玻璃窗9相连;所述第一太阳能电池方阵1和第二太阳能电池方阵2通过边框7左右连接,边框7采用高强度铝合金型材;所述太阳能控制器3和太阳能蓄电池4置于第一太阳能电池方阵1和第二太阳能电池方阵2中间的边框7上或边框7内,太阳能控制器3位于太阳能蓄电池4正上方;所述左中空玻璃窗8左部与左边框10相连,上部与左上边框13相连,下部与左下边框12相连,左边框10与左外框17相连,左上边框13与上外框16相连,所述右中空玻璃窗9右部与右边框11相连,上部与右上边框15相连,下部与右下边框14相连,右边框11与右外框18相连,右上边框15与上外框16相连;所述左中空玻璃窗8和右中空玻璃窗9均为双层或三层等多层玻璃窗,单层玻璃窗之间通过铝条和耐高温玻璃胶密封;所述左中空玻璃窗8嵌于左边框10中,右中空玻璃窗9嵌于右边框11中,通过橡胶压条固定;所述左下边框12和右下边框14置于滑轨19上方,滑轨19上方有滑槽,下方为水平结构。
本发明操作原理如下:
当太阳光照到太阳能电池方阵,太阳能电池方阵将光能转化成电能存储在太阳能蓄电池中,蓄电池为传感器开关提供能源,传感器收到电能信号后传感器开关旋钮自动旋动,窗户打开,随着电信号的强弱自动控制窗户开启或关闭幅度。
当没有太阳光想启动窗户时,通过转换开关切换到普通开关,连接到外部电源,实现窗户的开启与关闭。
本发明的一种太阳能智能开关窗,能够根据太阳光强弱自动开启、部分开启、或关闭窗户,还可以切换到电动开关开启窗户,具有设计简单、结构紧凑,实用性强等优点。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的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