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板材加工用紧固夹具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20488阅读:279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板材加工用紧固夹具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建筑相关领域,具体是一种建筑板材加工用紧固夹具组件。



背景技术:

建筑是建筑物与构筑物的总称,是人们为了满足社会生活需要,利用所掌握的物质技术手段,并运用一定的科学规律、风水理念和美学法则创造的人工环境。

在建筑物中使用的材料统称为建筑材料。新型的建筑材料包括的范围很广,有保温材料、隔热材料、高强度材料、会呼吸的材料等都属于新型材料。建筑材料是土木工程和建筑工程中使用的材料的统称。建筑材料可分为结构材料、装饰材料和某些专用材料。结构材料包括木材、竹材、石材、水泥、混凝土、金属、砖瓦、陶瓷、玻璃、工程塑料、复合材料等;装饰材料包括各种涂料、油漆、镀层、贴面、各色瓷砖、具有特殊效果的玻璃等;专用材料指用于防水、防潮、防腐、防火、阻燃、隔音、隔热、保温、密封等。

板材是做成标准大小的扁平矩形建筑材料板,应用于建筑行业,用来作墙壁、天花板或地板的构件。也多指锻造、轧制或铸造而成的金属板。划分为薄板、中板、厚板、特厚板、通常做成标准大小的扁平矩形建筑材料板。

建筑板材在进行加工的时候一般需要将板材压紧,这种方式方便加工工作,但是大部分的加工方式都是不进行夹紧直接进行加工的,而现有的这种操作方式导致了板材在加工的时候出现位置偏移的情况,是板材加工的质量下降,而且也不方便加工工作,目前也有部分加工操作使用夹具,但是现有的夹具都是那种简单的工装夹子,夹住板材与底部基板的四个角,从而对板材进行加工,这种夹具的使用效果一般,因此对于板材的加工需要解决这一方面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板材加工用紧固夹具组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板材加工用紧固夹具组件,包括组件本体,所述组件本体设置支撑架,所述支撑架是钢构材质,所述支撑架上设置基板,所述基板的底部设置气弹簧,所述气弹簧的端部与基板之间通过法兰盘的作用紧固连接,所述基板的上端面设置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与基板之间通过固定螺钉的作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支架的内侧设置滚筒,所述滚筒的端部设置转动轴,所述滚筒端部的转动轴与固定支架之间通过轴承的作用转动连接,所述滚筒上设置传动链条,所述传动链条设置在滚筒的两端,所述传动链条与滚筒之间相互铰接,所述滚筒的中间位置设置载板,所述载板架设在滚筒的上方,所述支撑架顶部的横梁上设置矩形框架,所述矩形框架与支撑架之间通过固定螺钉的作用固定连接,所述矩形框架的内侧设置动力箱,所述动力箱的外壁与矩形框架之间通过固定螺钉固定,所述动力箱的内部设置转筒,所述转筒与动力箱之间通过轴承的作用转动连接,所述动力箱上设置电机,所述电机的外壳与动力箱的外壁之间通过固定螺钉固定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转筒之间通过齿轮的作用相互连接,通过电机的作用带动转筒的转动,所述转筒的内部设置丝杆,所述丝杆与转筒之间通过丝杆式连接,所述转筒的底部设置压板,所述压板与转筒的底部通过固定螺钉的作用固定连接,所述压板的底部设置压接机构,所述压接机构主要是由安装块、紧固螺母、连接杆、橡胶压块和连接件构成,所述压接机构设置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上端部设置安装块,所述安装块与压板之间固定焊接,所述连接杆顶部设置紧固螺母,所述紧固螺母与连接杆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底部设置橡胶压块,所述橡胶压块与连接杆之间通过连接件的作用紧固连接,所述连接杆塞接在连接件的内部,所述连接件与橡胶压块是一体成型结构,所述连接杆上套设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的一端与安装块的底部固定连接,另一端悬空。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气弹簧的底部设置调节架,所述调节架上端的连接杆与气弹簧之间通过丝杆式连接。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气弹簧上设置限位架,所述限位架上对应气弹簧的位置设置限位孔,所述气弹簧设置在限位孔的内部。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架的顶部设置防护架,所述防护架与支撑架之间通过固定螺钉的作用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载板的底部设置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与基板的上端面之间通过固定螺钉的作用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压板上对应压接机构的位置设置通孔,所述连接杆的顶部插接在通孔的内部。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滚筒设置固定板,所述固定板是钢构材质,所述固定板的底部设置固定脚,所述固定脚与固定板之间固定焊接,所述固定板的中间位置设置轴孔,所述滚筒端部的转动轴穿过轴孔部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简单,板材在加工的时候能够有对板材进行夹紧,使得板材在加工的时候避免出现位置偏移,使加工工作进行更加顺畅,提高了加工的质量,而且组件本体设置了气弹簧和减震弹簧的双重减震设备,能够避免震动造成夹具组件的松脱,提高了夹紧的效果,使用方便,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建筑板材加工用紧固夹具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建筑板材加工用紧固夹具组件中固定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建筑板材加工用紧固夹具组件中压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3,一种建筑板材加工用紧固夹具组件,包括组件本体,所述组件本体设置支撑架1,所述支撑架1是钢构材质,所述支撑架1上设置基板2,所述基板2的底部设置气弹簧3,所述气弹簧3的端部与基板2之间通过法兰盘6的作用紧固连接,所述气弹簧3的底部设置调节架4,所述调节架4上端的连接杆与气弹簧3之间通过丝杆式连接,所述气弹簧3上设置限位架5,所述限位架5上对应气弹簧3的位置设置限位孔,所述气弹簧3设置在限位孔的内部,所述基板2的上端面设置固定支架7,所述固定支架7与基板2之间通过固定螺钉的作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支架7的内侧设置滚筒8,所述滚筒8的端部设置转动轴,所述滚筒8端部的转动轴与固定支架7之间通过轴承的作用转动连接,所述滚筒8上设置传动链条9,所述传动链条9设置在滚筒8的两端,所述传动链条9与滚筒8之间相互铰接,所述滚筒8的中间位置设置载板10,所述载板10架设在滚筒8的上方,所述载板10的底部设置支撑杆11,所述支撑杆11与基板2的上端面之间通过固定螺钉的作用固定连接,通过支撑杆11对载板10进行支撑,所述支撑架1的顶部设置防护架12,所述防护架12与支撑架1之间通过固定螺钉的作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1顶部的横梁上设置矩形框架13,所述矩形框架13与支撑架1之间通过固定螺钉的作用固定连接,所述矩形框架13的内侧设置动力箱14,所述动力箱14的外壁与矩形框架13之间通过固定螺钉固定,所述动力箱14的内部设置转筒16,所述转筒16与动力箱14之间通过轴承的作用转动连接,所述动力箱14上设置电机15,所述电机15的外壳与动力箱14的外壁之间通过固定螺钉固定连接,所述电机15的输出端与转筒16之间通过齿轮的作用相互连接,通过电机15的作用带动转筒16的转动,所述转筒16的内部设置丝杆17,所述丝杆17与转筒16之间通过丝杆式连接,所述转筒16的底部设置压板18,所述压板18与转筒16的底部通过固定螺钉的作用固定连接,所述压板18的底部设置压接机构19,所述压接机构19主要是由安装块23、紧固螺母24、连接杆25、减震弹簧26、橡胶压块27和连接件28构成,所述压接机构19设置连接杆25,所述连接杆25的上端部设置安装块23,所述安装块23与压板18之间固定焊接,所述连接杆25顶部设置紧固螺母24,所述紧固螺母24与连接杆25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压板18上对应压接机构19的位置设置通孔,所述连接杆25的顶部插接在通孔的内部,所述连接杆25的底部设置橡胶压块27,所述橡胶压块27与连接杆25之间通过连接件28的作用紧固连接,所述连接杆25塞接在连接件28的内部,所述连接件28与橡胶压块27是一体成型结构,所述连接杆25上套设减震弹簧26,所述减震弹簧26的一端与安装块23的底部固定连接,另一端悬空。

所述滚筒8设置固定板20,所述固定板20是钢构材质,所述固定板20的底部设置固定脚21,所述固定脚21与固定板20之间固定焊接,所述固定板20的中间位置设置轴孔22,所述滚筒8端部的转动轴穿过轴孔22部分。

本使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组件本体使用的时候首先需要对组件本体进行调节,调节的第一步是对气弹簧3的高度进行调节,通过调节架4的作用对气弹簧3的高度进行调节,调节完气弹簧3的高度之后即是调节了基板2的高度,然后开始使用组件本体,在使用的时候在载板10的上方放置板材,然后开启电机15,通过电机15的作用带动转筒16的转动,由于转筒16与丝杆17之间是通过丝杆式连接的,因此通过转筒16的作用带动丝杆17的移动,在丝杆17移动的时候带动压板18的移动,通过压板18往下施加压力,而压接机构19与压板18是连接的,通过压接机构19抵接到板材上,抵接住之后通过橡胶压块27在施加压力的同时对板材进行保护,通过减震弹簧26起到防护减震的作用,而连接杆25是能够调节长度的,通过对连接杆25的长度进行调节,调节好之后通过紧固螺母24的作用对连接杆25的位置进行固定,通过这种方式将板材固定好,固定好之后进行加工,加工完成只有通过传动链条9带动滚筒8的转动,将载板10上的板材运输离开,本发明结构简单,板材在加工的时候能够有对板材进行夹紧,使得板材在加工的时候避免出现位置偏移,使加工工作进行更加顺畅,提高了加工的质量,而且组件本体设置了气弹簧3和减震弹簧26的双重减震设备,能够避免震动造成夹具组件的松脱,提高了夹紧的效果,使用方便,实用性强。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