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精片切片机自动机械手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63117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茯苓精片切片机自动机械手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茯苓精片生产加工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茯苓精片切片机自动机械手组件。



背景技术:

茯苓是常见的中药材之一,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的功效。现有的切片机一般包括有机架、安装于机架上侧的用于装夹茯苓的夹持机构和安装于机架下侧的刀具,刀具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来回做往复运动,进行横向切片作业,由于茯苓的外形不规则,有的部位向外突出,而有的部位向内凹陷,在进行切片作业时,由于夹持机构不能随茯苓的外形变化而变化,因此给切片作业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茯苓精片切片机自动机械手组件,与处于相对位置的夹块或夹板相配合,在进行切片作业时,可随茯苓外形变化而变化,来增加茯苓切片时的受力面积,使得茯苓不容易破碎。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茯苓精片切片机自动机械手组件,包括有固定在切片机机架上的左、右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右支架之间一方面固定连接有上横梁,另一方面转动安装有下横梁,所述的上横梁内分别设有前后贯通的一排通孔并分别安装有可前后移动的一排上横杆,所述的下横梁内分别设有前后贯通且呈上下设置的二排通孔并分别安装有可前后移动的二排下横杆;所述一排上横杆的前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呈倾斜设置的前竖向挡块,所述二排下横杆的前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后竖向挡块,所述前竖向挡块的下端分别对应顶靠在所述后竖向挡块的前侧;

所述一排上横杆的后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竖向定位块,所述竖向定位块的下端分别设有开口,所述的二排下横杆中,位于上侧的一排下横杆的后端在所述竖向定位块的前方分别固定连接有竖向固定块,所述竖向固定块的下端分别设有通孔,位于下侧的另一排下横杆的后端分别依次对应穿过所述的通孔和开口并延伸出,位于下侧的另一排下横杆外在所述竖向固定块与所述下横梁之间分别套装有弹簧;

所述下横梁的后侧在所述二排下横杆的左、右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左、右固定座,下横梁的后侧在所述左、右固定座之间分别固定连接有一排前安装座,所述的一排前安装座上分别转动安装有前转轮,位于上侧的一排下横杆中的每个横杆的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后安装座,所述的后安装座上分别转动安装有后转轮,所述的前、后转轮呈前后相间设置,所述的左固定座上固定连接绳索,所述绳索的前端呈蛇形依次绕过所述的前、后转轮后固定连接在所述右固定座上。

所述的茯苓精片切片机自动机械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横梁的两端通过深沟球轴承分别转动安装在所述的左、右支架上。

所述的茯苓精片切片机自动机械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排上横杆通过直线轴承分别对应安装在所述上横梁内的一排通孔中,并与所述上横梁相垂直。

所述的茯苓精片切片机自动机械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排下横杆通过直线轴承分别对应安装在所述下横梁内的二排通孔中,并与所述下横梁相垂直。

所述的茯苓精片切片机自动机械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竖向挡块下端的后侧面分别为斜面。

所述的茯苓精片切片机自动机械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开口为u型开口。

所述的茯苓精片切片机自动机械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后转轮的外沿分别设有用于所述绳索穿绕的环状u型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结构合理、可靠,与处于相对位置的夹块或夹板相配合,在进行切片作业时,可随茯苓外形变化而变化,即无论茯苓的外形出现什么样的变化,都能包裹住茯苓一侧的所有部位,增加了茯苓切片时的受力面积,使得茯苓不容易破碎,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立体结构前视图。

图2为本发明立体结构后视图。

图3为图2中a部分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下横梁和相关部件的结构仰视图。

图5为本发明中前、后转轮的初始位置示意图。

图6-7为本发明在工作过程中前、后转轮之间相对位置的变化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一种茯苓精片切片机自动机械手组件,包括有固定在切片机机架上的左、右支架1,左、右支架1之间一方面固定连接有上横梁2,另一方面转动安装有下横梁3,上横梁2内分别设有前后贯通的一排通孔并分别安装有可前后移动的一排上横杆4,下横梁3内分别设有前后贯通且呈上下设置的二排通孔并分别安装有可前后移动的二排下横杆5;一排上横杆4的前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呈倾斜设置的前竖向挡块6,二排下横杆5的前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后竖向挡块7,前竖向挡块6的下端分别对应顶靠在后竖向挡块7的前侧;

一排上横杆4的后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竖向定位块8,竖向定位块8的下端分别设有开口9,二排下横杆5中,位于上侧的一排下横杆5-1的后端在竖向定位块8的前方分别固定连接有竖向固定块10,竖向固定块10的下端分别设有通孔,位于下侧的另一排下横杆5-2的后端分别依次对应穿过通孔和开口9并延伸出,位于下侧的另一排下横杆5-2外在竖向固定块10与下横梁3之间分别套装有弹簧11;

下横梁3的后侧在二排下横杆5的左、右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左、右固定座12,下横梁3的后侧在左、右固定座12之间分别固定连接有一排前安装座13,一排前安装座13上分别转动安装有前转轮14,位于上侧的一排下横杆5-1中的每个横杆的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后安装座,后安装座上分别转动安装有后转轮15,前、后转轮14、15呈前后相间设置,左固定座上固定连接绳索16,绳索16的前端呈蛇形依次绕过前、后转轮14、15后固定连接在右固定座上。

本发明中,下横梁3的两端通过深沟球轴承17分别转动安装在左、右支架1上。

一排上横杆4通过直线轴承18分别对应安装在上横梁2内的一排通孔中,并与上横梁2相垂直。

二排下横杆5通过直线轴承19分别对应安装在下横梁3内的二排通孔中,并与下横梁3相垂直。

前竖向挡块6下端的后侧面分别为斜面。

开口9为u型开口。

前、后转轮14、15的外沿分别设有用于绳索16穿绕的环状u型槽20。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首先将茯苓夹持在切片机上的夹块或夹板与前竖向挡块6之间(二者处于相对的位置),启动切片机,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切片机的刀具在下方来回做往复运动,进行横向切片作业,随着切片作业的持续进行,茯苓的外形时刻发生着变化,在受到茯苓一侧凸起部位挤压时,一排上横杆4中的有些上横杆和二排下横杆5中的有些下横杆向后移动,相应的弹簧持续收缩;在接触到茯苓一侧凹陷部位时,相应的弹簧伸张,一排上横杆4中的有些上横杆和二排下横杆5中的有些下横杆向前移动。

上述过程中,绳索16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左、右固定座12上,且前转轮14的位置相对固定(只随下横梁3的位置变化而变化),只有后转轮15的位置随二排下横杆5的前后移动而变化,可进行前后自由移动,由于绳索16的长度是一定的,所以无论后转轮15其中的一个或几个转轮进行前后自由移动,都相对于其他转轮的位置产生变动。这样,在绳索16的张力作用和弹簧11的弹力作用下,无论茯苓的外形出现什么样的变化,都能包裹住茯苓一侧的所有部位,增加了茯苓切片时的受力面积,使得茯苓不容易破碎。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