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组装工作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30122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组装工作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作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组装工作台。



背景技术:

在生产车间或各行业的工作间,常常需要摆放工作台,用于放置各类工件、夹具、测试用具、文件等物件,便于工作方便使用。现有的工作台,对于不可组装的,稳固性比较好,但是运输成本比较高,因为运输过程中不仅要占用空间还需要特别的保护,以免碰坏,而对于可组装的工作台,因为可以缩小包装体积所以可以节约运输成本,但是组装比较麻烦,稳固性又不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组装工作台,用于放置各类工件、夹具、测试用具、文件等物件,便于工作方便使用,它稳固性好,且便于组装,在运输过程中,能缩小包装体积,增加装柜量且可以节约运输成本。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组装工作台,它包括左支撑腿、右支撑腿、前横梁、后板、前支撑板、台面板、后立柱、挂板和多颗螺丝,在完成组装之后,左支撑腿、右支撑腿分别各自包括位于所述可组装工作台前面的前腿部分和位于所述可组装工作台后面的后腿部分,所述左支撑腿、右支撑腿、前横梁、前支撑板和后板通过所述螺丝组成支撑结构,用于支撑所述可组装工作台;所述台面板通过所述螺丝固定于所述支撑结构上,用于放置工具;所述后立柱通过所述螺丝固定在所述工作台背面的所述左支撑腿和右支撑腿上;所述挂板通过所述螺丝固定在所述后立柱上,用于挂置工具。

可选的,所述螺丝为伞头螺丝,所述组装工作台还包括调整脚,所述调整脚安装于所述左支撑腿、右支撑腿下方。

可选的,所述挂板包括上部挂板和下部挂板,所述上部挂板和下部挂板通过所述螺丝进行连接。

可选的,所述前横梁通过所述螺丝固定于所述左支撑腿和所述右支撑腿的前腿部份上部;所述后板通过所述螺丝固定于所述左支撑腿和所述右支撑腿的后腿部份上部。

可选的,所述前支撑板包括与所述左支撑腿连接的第一支撑板和与所述右支撑腿连接的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包括用于支撑所述左支撑腿的第一支撑面,用于支撑所述前横梁的第二支撑面,以及于支撑所述台面板的第三支撑面,所述第一、第二、三支撑面互相正交,所述第一至第三支撑面上分别设有螺纹通孔,通过所述螺丝将所述左支撑腿、前横梁、台面板与所述第一支撑板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二支撑板包括用于支撑所述右支撑腿的第四支撑面,用于支撑所述前横梁的第五支撑面,以及于支撑所述台面板的第六支撑面,所述第四、第五、第六支撑面互相正交,所述第四至第六支撑面上分别设有螺纹通孔,通过所述螺丝将所述右支撑腿、前横梁、台面板与所述第二支撑板连接在一起。

可选的,所述台面板固定于所述支撑结构上部,与所述前横梁、后板、左支撑腿和所述右支撑腿通过所述螺丝进行连接。

可选的,所述左支撑腿包括用于连接所述台面板的左横梁,所述右支撑腿包括用于连接所述台面板的右横梁,所述左横梁、右横梁、前横梁和所述后板上设有用于连接所述台面板的螺纹通孔,所述台面板为矩形,所述台面板底部靠四边处分别设置螺纹底孔,所述螺纹通孔与所述台面板上的螺纹底孔相匹配。

可选的,所述左支撑腿和所述右支撑腿上用于连接所述台面板的螺纹通孔为葫芦孔。

可选的,所述后立柱通过所述螺丝固定在所述左支撑腿和右支撑腿的后腿部分上。

可选的,所述左支撑腿和右支撑腿的后腿部分上部设有螺纹底孔,所述后立柱上设有螺纹通孔,所述螺纹通孔和螺纹底孔对应设置,使所述螺丝穿过所述螺纹通孔和螺纹底孔后能将所述后立柱与左支撑腿、右支撑腿固定,所述后立柱上的螺纹通孔为葫芦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实用新型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组装工作台包括左支撑腿、右支撑腿、前横梁、后板、前支撑板、台面板、后立柱、挂板和多颗螺丝,在运输过程中,各个部件分别独立装运,能有效缩小包装体积,减少运输成本,当需要组装应用时,可以非常快速且简便地组装好,且稳固性好。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种可组装工作台的总装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种可组装工作台的爆炸图;

图3至图1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种可组装工作台的装配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前,对所涉及的名词和术语进行解释说明。需要注意的是,在本说明书中,名称相同或标号相同的部件代表相似或相同的结构,且仅限于示意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可组装工作台包括左支撑腿、右支撑腿、前横梁、后板、前支撑板、台面板、后立柱、挂板和多颗螺丝,在完成组装之后,所述左支撑腿、右支撑腿分别各自包括位于所述可组装工作台前面的前腿部分和位于所述可组装工作台前面的后腿部分,所述左支撑腿、右支撑腿、前横梁、前支撑板和后板通过所述螺丝组成支撑结构,用于支撑所述可组装工作台;所述台面板通过所述螺丝固定于所述支撑结构上,用于放置工具;所述后立柱通过所述螺丝固定在所述工作台背面的所述左支撑腿和右支撑腿上;所述挂板通过所述螺丝固定在所述后立柱上,用于挂置工具。但是本实用新型对所述可组装工作台的具体形状结构不做限制。为了详细的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请进一步参考并结合图1至图12及相应的说明。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可组装工作台,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种可组装工作台的总装图,图2示出了可组装工作台的爆炸图。

请结合参考图1和图2,本实施例可组装工作台包括左支撑腿1、右支撑腿2、前横梁3、后板4、前支撑板5、台面板6、后立柱7、挂板和多颗螺丝1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挂板包括上部挂板9和下部挂板8。

在完成组装之后,所述左支撑腿1、右支撑腿2分别各自包括位于所述可组装工作台前面的前腿部分和位于所述可组装工作台前面的后腿部分,其中,所述左支撑腿1包括左前腿21和左后腿22,所述右支撑腿2 包括右前腿23和右后腿24,所述左支撑腿1、右支撑腿2、前横梁3、前支撑板5和后板4通过所述螺丝11组成支撑结构(未标出),用于支撑所述可组装工作台;所述台面板6通过所述螺丝11固定于所述支撑结构上,用于放置工具;所述后立柱7通过所述螺丝11固定在所述工作台背面的所述左支撑腿1和右支撑腿2上;所述挂板通过所述螺丝11固定在所述后立柱上,用于挂置工具。

继续结合参考图1和图2,由于本实施例可组装工作台包括多个容易拆装的零部件,在运输过程中,各个部件分别独立装运,能有效缩小包装体积,减少运输成本,当需要组装应用时,可以非常快速且简便地组装好,且稳固性好。

下面结合图3至图12,即本实施例可组装工作台的装配图,具体地展示本实施例可组装工作台简易的装配过程。

参考图3和图4,在装配本实施例可组装工作台时,可以首先装配所述支撑结构,但是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做限制。

参考图3,在本实施例中,首先组装所述支撑结构。将所述调整脚10安装在所述左支撑腿1和所述右支撑腿2上,图3示出的是在所述左支撑腿1的左前腿21和左后腿22上安装所述调整脚10,在所述右支撑腿2的上安装所述调整脚10的步骤可近似参考图3。安装所述调整脚10 的好处在于,可以使所述左支撑腿1和所述右支撑腿2的高度自由调整,从而使本实施例可组装工作台的高度进行调整,但是本实用新型对是否安装所述调整脚10不做限制。在所述右支撑腿2的右前腿23和右后腿 24上同样安装所述调整脚10。

参考图4,在本实施例中,继续组装所述支撑结构。将所述左支撑腿 1和所述右支撑腿2相对设置,并根据所述前横梁3和后板4调整好相对位置。

首先可以将所述前横梁3通过所述螺丝11固定于所述左支撑腿1和所述右支撑腿2的前腿部份上部。将所述后板4通过所述螺丝11,固定于所述左支撑腿1和所述右支撑腿2的前腿部份上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采用的所有螺丝11为伞头螺丝,采用伞头螺丝11装卸较为方便快捷,并且容易和葫芦孔搭配使用。但是本实用新型对所述螺丝11的具体形式不做限制。

结合参考图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前横梁3、后板4、左支撑腿1、右支撑腿2通过所述前支撑板5固定在一起,这样的好处在于,能够使所述支撑结构更加稳固。

具体地,所述前支撑板5包括与所述左支撑腿1连接的第一支撑板 51和与所述右支撑腿2连接的第二支撑板52。

所述第一支撑板51包括用于支撑所述左支撑腿1的第一支撑面511,用于支撑所述前横梁3的第二支撑面512,以及于支撑所述台面板5的第三支撑面513,所述第一、第二、三支撑面互相正交,所述第一至第三支撑面上分别设有螺纹通孔101,通过所述螺丝11将所述左支撑腿1、前横梁3、台面板5与所述第一支撑板51连接在一起。

具体地,如图3至图6所示,所述左支撑腿1上部设有螺纹通孔101,所述前横梁3上部设有螺纹底孔102,所述第一支撑面511上的螺纹通孔 101与所述左支撑腿1上的螺纹底孔102匹配设置,所述第二支撑面512 上的螺纹通孔101与所述前横梁3上的螺纹底孔102匹配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板51与所述左支撑腿1和前横梁3组合在一起之后,使用所述螺丝11分别穿过所述相匹配的螺纹通孔101和螺纹底孔102并拧紧,把所述第一支撑板51与所述左支撑腿1和前横梁3固定起来。

所述第二支撑板52包括用于支撑所述右支撑腿2的第四支撑面(未标出),用于支撑所述前横梁的第五支撑面(未标出),以及于支撑所述台面板的第六支撑面(未标出),所述第四、第五、第六支撑面互相正交,所述第四至第六支撑面上分别设有螺纹通孔101,通过所述螺丝11将所述右支撑腿2、前横梁3、台面板6与所述第二支撑板52连接在一起。

所述左支撑腿1上部设有螺纹底孔102,所述前横梁3上部设有螺纹底孔102,所述第四支撑面上的螺纹通孔101与所述左支撑腿1上的螺纹底孔102匹配设置,所述第五支撑面上的螺纹通孔101与所述前横梁3 上的螺纹底孔102匹配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板52与所述右支撑腿2和前横梁3组合在一起之后,使用所述螺丝11分别穿过所述螺纹通孔101 和螺纹底孔102并拧紧,把所述第二支撑板2与所述左支撑腿1和前横梁3固定起来。

所述第三支撑面513和第六支撑面(未标出)上的螺纹通孔101用于连接所述台面板6。

所述后板4通过所述螺丝11,固定于所述左支撑腿1和所述右支撑腿2的后腿部份上部。具体可参考图4,所述后板4左右两侧设有螺纹通孔101,所述螺纹通孔101与所述左支撑腿1和所述右支撑腿2上部的螺纹底孔102匹配,将所述螺丝11穿过所述螺纹通孔101与螺纹底孔102 并拧紧,即可将所述后板4固定于所述左支撑腿1和所述右支撑腿2的后腿部份上部。

结合参考图6,将所述台面板6固定于所述支撑结构上部,与所述前横梁3、后板4、左支撑腿1和所述右支撑腿2通过所述螺丝11进行连接。

具体地,所述左支撑腿1包括用于连接所述台面板的左横梁(未标出),所述右支撑腿2包括用于连接所述台面板的右横梁(未标出),所述左横梁(未标出)、右横梁(未标出)、前横梁3和所述后板4上设有用于连接所述台面板的螺纹通孔101,所述台面板6为矩形,所述台面板6底部靠四边处分别设置螺纹底孔102,所述螺纹通孔101与所述台面板上的螺纹底孔102相匹配。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所述左支撑腿1的左横梁(未标出)和所述右支撑腿2的右横梁(未标出)上用于连接所述台面板6的易安装螺纹通孔101b为葫芦孔。

在安装所述台面板6时,首先如图6所示,预先将螺丝11锁在所述台面板6左右两侧的易安装螺纹通孔101b中,所述螺丝11不要锁到底,预留4个毫米左右的间隙H1。继续参考图7,将所述台面板6设有螺纹底孔102的一面朝下,放在所述支撑结构上,由于所述台面板6左右两侧的易安装螺纹通孔101b中预先设好了所述螺丝11,将所述螺丝11套入所述左横梁(未标出)和所述右横梁(未标出)上的葫芦孔中并锁紧,葫芦孔便于所述台面板6的安装和对位。然后在锁入前横梁3和后板4 上的螺纹通孔101中锁入其他螺丝11,这样就快捷地将所述台面板6安装在所述支撑结构上。同样的,在所述第一支撑板51的第三支撑面和第二支撑板52的第六支撑面中的螺纹通孔101上锁入所述螺丝11,以进一步固定所述台面板6。但是本实用新型对所述台面板6与所述支撑结构的连接方式不做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左横梁(未标出)和所述右横梁 (未标出)上用于连接所述台面板6的葫芦孔个数分别不少于3个。这样的好处在于,使所述台面板6更加稳固,但是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做限制。

相应的,所述台面板6底部左侧和右侧螺纹底孔102个数分别不少于3个,前侧和后侧螺纹底孔102个数不少于6个,但是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做限制。

所述前横梁3和所述后板4上用于连接所述台面板6的螺纹底孔102 不少于6个,但是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做限制。

参考图8和图9,在安装好所述台面板6之后,在所述左支撑腿1和右支撑腿2的后腿部分上安装后立柱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后立柱7通过所述螺丝11固定在所述左支撑腿1和右支撑腿2的后腿部分上。

具体地,所述左支撑腿1和右支撑腿2的后腿部分上部设有螺纹底孔102,所述后立柱7上设有易安装螺纹通孔101b,所述易安装螺纹通孔101b和螺纹底孔102对应设置,使所述螺丝11穿过所述易安装螺纹通孔101b和螺纹底孔102后能将所述后立柱7与左支撑腿1、右支撑腿 2固定。如图8所示,所述后立柱7上的易安装螺纹通孔101b为葫芦孔。在安装所述后立柱7之前,预先将所述螺丝11锁在左支撑腿1和右支撑腿2的后腿部分上的螺纹底孔102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螺丝11不要锁到底,预留4个毫米左右的间隙。取后立柱7,将所述后立柱7上的易安装螺纹通孔101b对准所述露出的所述螺丝11,在将所述螺丝11拧紧,这样能够方便快捷地组装所述后立柱7,但是本实用新型对所述后立柱7 与所述左支撑腿1和右支撑腿2的连接方式不做限制。

参考图10至图12,所述挂板包括上部挂板9和所述下部挂板8,所述上部挂板9和所述下部挂板8通过所述螺丝11进行连接,并安装于所述后立柱7上。

具体地,在所述下部挂板8和上部挂板9上的螺纹通孔101中预先锁上螺丝1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螺丝11不要锁到底,预留4个毫米左右的间隙。将所述下部挂板8和上部挂板9上的螺丝11分别挂到所述后立柱7相对应位置的葫芦孔上并锁紧,即完成了所述挂板的安装。

至此所述可组装工作台安装完毕,所述可组装工作台的拆解方法与所述安装方法类似,仅仅是顺序不同,本实用新型在此不做赘述。

本实用新型可组装工作台具有组装、拆解方便的优点。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但所述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各种局部不的变化,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改变或调整,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