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护理专用剃须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63691阅读:290来源:国知局
一种护理专用剃须刀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护理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了一种护理专用剃须刀。



背景技术:

剃须刀是一种剃毛须的常用工具,它一般分为电动式和刮片式,电动式的剃须刀由于要安装电池等,其体积一般都要大于刮片式的剃须刀,故在对一些狭小部位进行剃须时,刮片式的剃须刀更加适用,现有技术中,在专利号为00249904.5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一种自供泡沫刮胡须刀,它包括泡沫喷罐和刮胡须刀。刮胡须刀包括一装有胡须刀的刀头,以及一安装于刀头上的其中心设有泡沫通道的接管,接管的另一端为呈喇叭状的接口,接管接口安装在泡沫喷罐的罐头上。本实用新型使得泡沫涂抹与刮剃胡须的操作步骤以使用一种合二为一的器具来完成,使用方便、省时。使用时,只要将作为器具把手的泡沫喷罐轻轻揿按,就可自供泡沫,使泡沫喷涂于人体皮肤表面, 再用器具上的刮胡须刀刮剃胡须。

但是,上述专利中示出的剃须刀,其刀片一般呈扁平的条状,横向宽度较大,无法对局部地方做修整性的操作,如果刻意因此减小宽度,则在刮大面积胡须时,又显得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能对局部皮肤上的胡须进行修理的护理专用剃须刀。

所述目的是通过如下方案实现的,一种护理专用剃须刀,包括了刀柄、刀头和刀架,所述刀柄为横截面呈椭圆形的杆体,所述刀柄内部中空形成了容纳腔,所述刀柄的后端密封,在所述刀柄的前端形成了所述容纳腔的开口,在所述开口上可拆卸地连接着所述刀头,所述刀头一端固定在所述刀柄的前端,另一端固定着所述刀架,在所述刀架端面上形成了安装槽,在所述安装槽中卡接了刀片,在所述刀片中形成了安装孔,所述安装孔贯穿所述刀片的前端面和后端面,在所述安装孔中穿设了修理刀,所述修理刀前端形成了弯折部,后端滑动连接在所述安装孔中,在所述刀架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推动所述修理刀滑动的推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在所述刀架的侧壁上开设了滑槽,所述推块包括了相互连接成一体的按压部和滑动部,所述滑动部延伸在所述滑槽中并能受驱沿所述滑槽滑动,所述修理刀的后端连接在所述滑动部上,所述按压部位于所述滑槽的外部并且贴靠在所述刀架的侧壁上,在所述按压部上成形有弧形的按压凹槽,在所述按压凹槽中形成了防滑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在所述刀柄上间隔设置了若干道防滑凸起。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开口上设置了内螺纹,在所述刀头的一端设置了外螺纹,所述刀头通过内螺纹与外螺纹的配合螺纹连接在所述开口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在传统刀片的基础上还设置了一个细长的修理刀,该修理刀可以在使用时对局部皮肤上的毛须进行精细的修理,在不使用时收拢到刀片的前端面上且不对刀片的正常使用造成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护理专用剃须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刀架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护理专用剃须刀,包括了刀柄1、刀头2 和刀架3,刀柄为横截面呈椭圆形的杆体,刀柄内部中空形成了容纳腔,该刀柄的后端密封,在刀柄的前端形成了容纳腔的开口,在开口位置上设置了内螺纹,在刀头一端设置了外螺纹(图中未示出),通过内螺纹和外螺纹之间的相互配合,可以让刀头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可拆卸地固定在刀柄的前端。

前述刀头的一端固定在刀柄的前端,另一端固定着刀架3,该刀架整体呈锥形漏斗状,刀架的后端连接在刀头上,前端的端面开设了安装槽31,其宽度由后端向前端逐渐增大,在安装槽中通过卡接的方式固定着刀片4,刀片中形成了一个方形的安装孔5,该安装孔贯穿了整个刀片的前后两端,并且在前端面上形成了出口,在安装孔中穿设了修理刀6,修理刀前端形成了弯折部61,该弯折部相对于修理刀的刀身是相互垂直的,向着刀片的一侧延伸并且要超出刀片侧部的边界,在剃须时,先在皮肤表面抹上泡沫,然后利用弯折部在皮肤上进行刮动,将局部的毛须剃掉,实现精密修剪。

后端滑动连接在所述安装孔中,在刀架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推动修理刀滑动的推块7。具体的,在刀架的侧壁上开设了滑槽32,所述推块包括了相互连接成一体的按压部71和滑动部72,滑动部延伸在滑槽中并能在使用者推动按压部时被按压部带动着沿所述滑槽滑动,修理刀的后端连接在滑动部上,并且能随着滑动部的往复滑动做伸出或退入安装孔的运动。而按压部整体位于滑槽的外部并且贴靠在刀架的侧壁上,在按压部上成形有向内凹陷的弧形的按压凹槽8,在按压凹槽中形成了防滑纹,当手指接触到防滑纹上时,可以增加摩擦力,便于将整个按压部前后推动。

另外,在刀柄上间隔设置了若干道防滑凸起11,可以增加使用者握刀柄时候的摩擦力,让使用者更容易握紧不脱手。

以上所述使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型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