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碰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串联双碰锁的控制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车辆常采用碰锁的结构装置来控制一些部件的锁止,在使用中,常用一根手动拉丝来控制一个碰锁,如果有多个碰锁时,就需要多根手动拉丝来实现。这种增加拉丝数量的控制方式,易碰锁造成控制线路复杂,且成本高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串联双碰锁的控制结构,解决现有一个拉丝仅能控制一个碰锁,易造成控制复杂且成本高的问题,可提高碰锁控制效率,并降低成本。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串联双碰锁的控制结构,由拉丝分别串接两个碰锁,在所述拉丝向上拉紧时,所述碰锁处于解锁状态;
所述碰锁包括:壳体、转动轴、锁头控制部、回位弹簧和锁扣;
所述壳体设有安装孔,所述转动轴通过所述安装孔固定在所述壳体上,所述锁头控制部通过所述转动轴在所述壳体上受力旋转,所述回位弹簧套接在所述转动轴上,所述锁头控制部对所述回位弹簧的一端进行限位,在所述锁头控制部一侧受力运动时,所述锁头控制部绕所述转动轴转动,使所述锁头控制部的两侧的运动方向相反,并挤压所述回位弹簧,同时,所述锁头控制部的另一侧脱离所述锁扣进行解锁;
在所述锁头控制部不受力时,所述锁头控制部在所述回位弹簧的作用下,使所述锁头控制部与所述锁扣卡接在一起。
优选的,所述锁头控制部包括:卡接部和旋转部;
所述旋转部为仿船形结构,所述旋转部的中间设有旋转孔,所述转动轴通过所述旋转孔贯穿所述旋转部,所述旋转部的一端垂直设有所述卡接部,所述旋转部的另一端设有卡钩;
在所述卡接部受力转动时,所述卡钩的运动方向与所述卡接部相反,在所述卡钩与所述锁扣卡接时,所述碰锁处于锁止状态,在所述卡钩与所述锁扣脱离时,所述碰锁处于解锁状态。
优选的,所述卡接部设有卡槽,所述卡槽与所述拉丝卡接,所述拉丝通过所述卡槽拉动所述锁头控制部转动。
优选的,所述壳体为钣金折弯件,所述壳体还包括:第一侧边、第二侧边、第三侧边和底边;
所述第一侧边和所述第二侧边设置在所述底边正面的两侧,所述第三侧边设置在所述底边反面的端部上;
所述拉丝依次贯穿所述第一侧边、所述锁头控制部和所述第二侧边,使所述拉丝串接所述碰锁。
优选的,所述第三侧边设有固定孔,所述碰锁通过所述固定孔安装固定。
优选的,所述底边远离所述第三侧边的一端设有U型槽,所述锁头控制部通过所述U型槽与所述锁扣卡接,使所述碰锁处于锁止状态。
优选的,所述锁扣包括:锁扣底座和扣环;
所述扣环垂直设置在所述锁扣底座上,所述锁扣底座上设有安装孔。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串联双碰锁的控制结构,通过拉丝串接两个碰锁的锁头控制部,可同时控制串联双碰锁的开启,解决现有一个拉丝仅能控制一个碰锁,易造成控制复杂且成本高的问题,可提高碰锁控制效率,并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串联双碰锁的控制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碰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碰锁的锁头控制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碰锁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锁扣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双碰锁开启控制的拉丝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端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锁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柄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 手柄
2 手柄支架
3 第一护管
4 第二护管
5 第二碰锁
6 第一碰锁
7 钢丝绳
8 端接头
9 球销
10 卡圈
11 固定部
111 贯穿孔
112 圆管
12 套接部
121 内通孔
21 固定底座
211 加强筋
22 法兰套筒
31 第一锁套
41 第三锁套
42 第二锁套
61 锁头控制部
611 旋转部
612 卡接部
6111 卡钩
62 壳体
621 第一侧边
622 第二侧边
623 第三侧边
624 底边
6241 U型槽
63 回位弹簧
64 锁扣
641 锁扣底座
642 扣环
65 转动轴
81 环形凹槽
82 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针对当前车辆常采用手动拉丝控制碰锁的结构装置来控制一些部件的开启,只能通过一根拉丝控制一个碰锁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串联双碰锁的控制结构,通过拉丝串接两个碰锁的锁头控制部,可同时控制串联双碰锁的开启,解决现有一个拉丝仅能控制一个碰锁,易造成控制复杂且成本高的问题,可提高碰锁控制效率,并降低成本。
如图1、图2所示,一种串联双碰锁的控制结构,由拉丝分别串接两个碰锁,在所述拉丝向上拉紧时,所述碰锁处于解锁状态,所述碰锁包括:壳体62、转动轴65、锁头控制部61、回位弹簧63和锁扣64。所述壳体62设有安装孔,转动轴65通过安装孔固定在壳体62上,锁头控制部61通过转动轴65在壳体62上受力旋转,回位弹簧63套接在转动轴65上,锁头控制部61对回位弹簧63的一端进行限位,在锁头控制部61一侧受力运动时,锁头控制部61绕转动轴65转动,使锁头控制部61的两侧的运动方向相反,并挤压回位弹簧63,同时,锁头控制部61的另一侧脱离锁扣64进行解锁。在锁头控制部61不受力时,锁头控制部61在回位弹簧63的作用下,使锁头控制部61与锁扣64卡接在一起。
如图3所示,锁头控制部61包括:卡接部612和旋转部611。旋转部611为仿船形结构,旋转部611的中间设有旋转孔,转动轴65通过所述旋转孔贯穿旋转部611,旋转部611的一端垂直设有卡接部612,旋转部611的另一端设有卡钩。在卡接部612受力转动时,卡钩6111的运动方向与卡接部612相反,在卡钩6111与所述锁扣64卡接时,所述碰锁处于锁止状态,在卡钩6111与锁扣64脱离时,所述碰锁处于解锁状态。
进一步,卡接部612设有卡槽,所述卡槽为开口小逐渐向里增大的反锥形结构,所述拉丝通过所述卡槽拉动所述锁头控制部61转动。
如图4所示,壳体62为钣金折弯件,壳体62还包括:第一侧边621、第二侧边622、第三侧边623和底边624。第一侧边621和第二侧边622设置在底边624正面的两侧,第三侧边623设置在底边624反面的端部上,使第三侧边623与第一侧边621和第二侧边622分别设置在底边624的相反方向上。所述拉丝依次贯穿第一侧边621、锁头控制部61和第二侧边622,使所述拉丝串接所述碰锁。
进一步,第三侧边623设有固定孔,所述碰锁通过所述固定孔安装固定。
更进一步,底边624远离第三侧边623的一端设有U型槽6241,锁头控制部61通过U型槽6241与锁扣64卡接,使所述碰锁处于锁止状态。
如图5所示,锁扣64包括:锁扣底座641和扣环642;扣环642垂直设置在锁扣底座641上,锁扣底座641上设有安装孔。
如图1、图6所示,一种双碰锁开启控制的拉丝结构,由拉丝串接第一碰锁6和第二碰锁5的锁头控制部,在所述拉丝向上拉紧时,锁头控制部使第一碰锁6和第二碰锁5处于解锁状态,所述拉丝包括:手柄1、第一护管3、第二护管4、端接头8、球销9及钢丝绳7。钢丝绳7的一端设置在手柄1上,钢丝绳7依次贯穿连接第一护管3、端接头8和第二护管4,钢丝绳7的另一端与球销9固定。端接头8卡接在第一碰锁6的锁头控制部,球销9卡接在第二碰锁5的锁头控制部,处于第一碰锁6与第二碰锁5之间的钢丝绳7贯穿在第二护管4中,处于第一碰锁6与手柄1之间的钢丝绳贯穿在第一护管3中。在所述拉丝拉紧时,钢丝绳7在第一护管3和所述第二护管4中被自由拉动,使端接头8带动所述第一碰锁6的锁头控制部运动,及球销9带动第二碰锁5的锁头控制部运动。
如图7所示,端接头8为仿圆柱体,端接头8的中心设有通孔82,端接头8的中部设有环形凹槽81,端接头8的两端设有圆弧面。端接头8通过环形凹槽81卡接在第一碰锁6的锁头控制部,钢丝绳7通过所述通孔81贯穿所述端接头8。
如图6所示,第一护管3包括:第一套管和第一锁套31。第一套管的一端与第一锁套31套接固定,第一锁套31用于对设置在所述钢丝绳7上的第一套管进行限位,在所述钢丝绳7自由拉动时,使所述第一套管与所述钢丝绳7处于相对移动的状态。
第二护管4包括:第二套管、第二锁套42和第三锁套43。第二套管的一端与第二锁套42套接,所述第二套管的另一端与第三锁套43套接。第二锁套42和第三锁套443对所述第二套管进行限位,在所述钢丝绳7自由拉动时,使所述钢丝绳7与所述第二套管处于相对移动的状态。
如图8所示,第一锁套31、第二锁套42和第三锁套43为相同结构,均包括:固定部11和套接部12。固定部11的一端为圆锥体,固定部11的另一端为圆管112,所述圆管直径小于所述圆锥体的最大直径,所述固定部11的中心轴设有贯穿孔111。所述套接部12为六边形柱体结构,所述套接部12的中心轴设有内通孔121,所述套接部12的一端通过所述内通孔121套接所述固定部的圆管112,使所述套接部12与所述固定部11在所述圆管112处形成环形槽,所述套接部的另一端通过所述内通孔121与所述第一套管或所述第二套管套接。
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环形槽可卡接在所述碰锁的壳体第一侧边或第二侧边上,使第一护管或第二护管的限位更加稳定。
进一步,所述拉丝还包括:手柄支架2。如图9所示,所述手柄支架2包括:固定底座21和法兰套筒22;所述固定底座21焊接在所述法兰套筒22的外部,与所述法套筒22的轴向呈垂直设置;所述法兰套筒22的中心轴设有限位孔,所述钢丝绳7的端部贯穿所述限位孔后与所述手柄固定1,所述手柄1在所述钢丝绳拉紧力作用下与所述法兰套筒22的法兰盘端面接触。
更进一步,固定底座21包括:平板本体和加强筋211。所述平板本体设有固定孔,所述手柄支架通过所述固定孔进行固定;所述加强筋211为三角形结构,加强筋211垂直设置于所述平板本体上,所述加强筋的一直角边与所述法兰套筒的外表面焊接,所述加强筋的另一直角边与所述平板本体焊接。
所述拉丝还包括:卡圈10;卡圈10可为金属圆环,在第一护管3与法兰套筒22远离法兰盘的一端套接时,卡圈10环绕在所述法兰套筒22的套接位置处,以使第一护管3与法兰套筒22连接紧密。
进一步,卡圈10可为卡箍结构。所述第一套管和所述第二套管的材料均为塑料。
可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串联双碰锁的控制结构,通过拉丝串接两个碰锁的锁头控制部,可同时控制串联双碰锁的开启,解决现有一个拉丝仅能控制一个碰锁,易造成控制复杂且成本高的问题,可提高碰锁控制效率,并降低成本。
以上依据图示所示的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特征及作用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不以图面所示限定实施范围,凡是依照本实用新型的构想所作的改变,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仍未超出说明书与图示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