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盗物联锁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35991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锁芯,具体地说是一种的防盗物联锁芯。



背景技术:

智能锁是指区别于传统机械锁,在用户识别、安全性、管理性方面更加智能化的锁具,门禁系统中锁门的执行部件。智能锁区别于传统机械锁,是具有安全性,便利性,先进技术的复合型锁具。使用非机械钥匙作为用户识别ID的成熟技术,如:指纹锁、虹膜识别门禁(生物识别类,安全性高,不存在丢失损坏;但不方便配置,成本高)、磁卡、射频卡(非接触类,安全性较高,塑料材质,配置携带较方便,价格低廉)、TM卡(接触类,安全性很高,不锈钢材质,配置携带极为方便,价格较低),在以下场所应用较多:银行,政府部门(注重安全性),以及酒店,学校宿舍,居民小区(注重方便管理)。

目前所有智能锁都是通过电子的方式控制开启个关闭,由于锁芯的智能控制部位都是裸露的,因此有很多高科技的方式可以破解,那么就造成了智能锁的锁芯安全性很低,防盗的效果反而下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防盗物联锁芯,安全性高、具有防盗功能的防盗物联锁芯。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防盗物联锁芯,包括物联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锁芯、锁舌,锁芯上设有一个锁舌腔,锁舌腔内设有一个弹簧,锁舌的尾部为一个U型腔,弹簧一端顶住锁舌腔底部,另一端顶住U型腔底部,所述的锁舌头部设有一个容纳腔,物联芯片镶嵌在容纳腔内,并利用隔离薄膜进行封装,在锁舌的头部设有一条竖直的防撬槽,防撬槽低于锁舌平面。

优选,还包括射频防盗装置,射频防盗装置包括一个读写芯片、扫描管,读写芯片用于固定在门框上,扫描管与读写芯片对应设置。

优选,在所述防撬槽的两侧边缘设有防撬挡环,防撬挡环翘起,并高于锁舌平面。

通过上述采用的技术方案,可以解决传统智能锁的弊病,将物联芯片设置在锁舌上,那么当使用者进行操作的时候,是很隐蔽的,这种隐藏式的结构,很难破译,而且不能被破坏,安全性很高,而且采用了射频防盗结构,读写芯片可以通过手机等外部设备连接,利用现代物联网的功能,可以进行安全监视,同样是隐藏结构,安全性很高,而利用了防撬槽和防撬挡环的功能,防止片装条状工具绕过锁舌前端开锁,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安全性很高,结构简单,防盗性能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防盗物联锁芯,包括物联芯片3、锁芯1、锁舌2,锁芯1上设有一个锁舌腔11,锁舌腔11内设有一个弹簧4,锁舌2的尾部为一个U型腔21,弹簧4一端顶住锁舌腔11底部,另一端顶住U型腔底21部,所述的锁舌2头部设有一个容纳腔22,物联芯片3镶嵌在容纳腔22内,并利用隔离薄膜31进行封装,在锁舌2的头部设有一条竖直的防撬槽23,防撬槽23低于锁舌2平面,还包括射频防盗装置,射频防盗装置包括一个读写芯片5、扫描管6,读写芯片5用于固定在门框上,扫描管6固定在锁芯1上,扫描管6与读写芯片5对应设置,在所述防撬槽23的两侧边缘设有防撬挡环231,防撬挡231环翘起,并高于锁舌2平面。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