膨胀螺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69223阅读:2195来源:国知局
膨胀螺母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配工具,尤其涉及一种配合扳手以拆卸内角螺丝的膨胀螺母。



背景技术:

目前内角螺丝,尤其是内六角螺丝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由于使用不当等原因,内角螺丝的螺帽容易发生滑牙,造成难以拆卸。尤其是沉头内角螺丝的螺帽已经嵌入安装面,更加难以拆卸。目前对滑牙内角螺丝的处理通常采用电钻在内角螺丝上打孔等方式,这种方式容易损坏螺孔。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不会损坏螺孔的膨胀螺母以配合扳手拆卸内角螺丝。

一种膨胀螺母,用于配合扳手拆卸内角螺丝,该内角螺丝设有多边形旋转孔,该膨胀螺母包括套筒及形成在该套筒的侧壁上的外牙,该套筒为与该旋转孔形状相适配的多边形套筒,该套筒形成驱动孔,该驱动孔用于容纳该扳手,该套筒的侧壁上设有至少一个缺口以允许该扳手进入该驱动孔时挤压该套筒并使其向外膨胀。

进一步地,该套筒包括上端面、下端面及连接该上端面和该下端面的该侧壁,该驱动孔贯穿该上端面和该下端面,该缺口与该驱动孔相连通。

进一步地,该缺口的数量为一个,该缺口由该上端面延伸至该下端面,将该侧壁分成两个部分。

进一步地,该缺口的数量为多个,多个该缺口开设于多个该侧壁的一端,并向另一端延伸。

进一步地,多个该外牙紧密排列于多个没设该缺口的该侧壁外侧上,并呈锯齿状。

进一步地,每个该外牙由该上端面,延伸至该下端面。

进一步地,每一个该外牙为三棱柱,该外牙包括相连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在该三棱柱中,由该第一表面与该侧壁形成的夹角为直角或钝角。

进一步地,该第二表面与该第一表面之间夹角为20度~40度。

进一步地,该内角螺丝为内六角螺丝,该旋转孔为六边形孔,该套筒为六边形筒。

本实用新型的膨胀螺母包括套筒及形成在该套筒的侧壁上的外牙。在扳手插入套筒后,套筒向外张开使外牙部分插入旋转孔的孔壁,以在扳手转动时,带动内角螺丝转动。本实用新型的膨胀螺母可以配合扳手拆除滑牙的内角螺丝,且不会损坏螺孔。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提供的膨胀螺母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所示膨胀螺母的俯视图。

图3是图1中所示膨胀螺母使用时的立体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设置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在”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设置的组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膨胀螺母100,用于配合扳手300拆卸内角螺丝200。本实施例中,内角螺丝200为内六角螺丝,其顶部设有六边形的旋转孔201。该膨胀螺母100包括套筒10及形成在该套筒的侧壁15上的外牙20。套筒10为与旋转孔201形状相适配的多边形套筒,该套筒10可拆卸地安放于该旋转孔201中,且该外牙20紧贴该旋转孔201的孔壁,该套筒10形成驱动孔17,该驱动孔17用于容纳该扳手300,该套筒10的侧壁15上设有缺口152以允许该扳手300进入该驱动孔17时挤压该套筒并使其向外膨胀,同时使该外牙20部分插入该孔壁2012。

本实施例中,套筒10为中空的六边形筒。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套筒10可以根据旋转孔201的形状进行相应改变,如四边形筒等。

请参阅图1,套筒10包括上端面11、下端面13及连接该上端面11和该下端面13的六个侧壁15。六个侧壁15围绕形成一个六边形的驱动孔17。驱动孔17贯穿套筒10的上端面11与下端面13。驱动孔17用于容纳插入的扳手300。本实施例中,一个侧壁15上设有缺口152,该缺口152由上端面11延伸至下端面13,并与驱动孔17相连通。缺口152将该侧壁15分成两个部分。套筒10与扳手300为过盈配合,即驱动孔17的横截面积略小于扳手300的横截面积。当扳手300插入驱动孔17后,扳手300挤压套筒10并使缺口152张大,六个侧壁15向外侧膨胀张开。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缺口152不必由该上端面11延伸至该下端面13,只要套筒10可以部分膨胀即可;还可以在多个侧壁15上开设多个缺口152,只要多个侧壁15仍保持相连,使套筒10为一个整体。

请参阅图1与图2,多个外牙20形成于侧壁15的外侧面上。外牙20紧贴旋转孔201的孔壁2012。在扳手300插入驱动孔17后,外牙20部分卡入孔壁2012。以在套筒10随扳手300转动时带动内角螺丝200旋转。

本实施例中,多个外牙20紧密排列于其中五个没设缺口152的侧壁15上,呈锯齿状。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外牙20可以设于其中一个或多个侧壁15上;外牙20也可以间隔排列。

本实施例中,外牙20由上端面11延伸至下端面13。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外牙20的长度也可以调整,使外牙20至设于侧壁15的部分区域。

外牙20为三棱柱,其包括相连的第一表面21与第二表面23。本实施例中,第一表面21垂直所在侧壁15。第二表面23与第一表面21之间夹角为20度~40度,优选地,第二表面23与第一表面21之间夹角为30度。按逆时针方向,第二表面23设于第一表面21的前方,以使在逆时针旋转扳手300以拆卸内角螺丝200时,由第一表面21对孔壁施加推力F1使内角螺丝200转动;在顺时针转动扳手300时,第二表面23受到孔壁2012的抵压力F2。抵压力F2垂直作用于第二表面23,并可进一步分解为垂直第一表面21方向的第一分力F21及平行第一表面21方向的第二分力F22。在第二分力F22达到一定数值后,外牙20被推出孔壁2012。

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表面21与该侧壁15形成的夹角为也可以为钝角。

请参阅图2与图3,在拆卸内角螺丝200时,将膨胀螺母100放入旋转孔201中。之后将扳手300插入驱动孔17中,使六个侧壁15向外侧张开,同时外牙20部分卡入孔壁2012中。逆时针旋转扳手300,使套筒10旋转。第一表面21对孔壁施加推力F1使内角螺丝200转动。

完成拆卸内角螺丝200后,将内角螺丝200采用工具(如钳子,图未示)固定。顺时针转动扳手300,使第二表面23受到孔壁2012的抵压力F2。加大转动扳手300的力量,使抵压力F2及第二分力F22加大,最终使外牙20被推出孔壁2012。以将膨胀螺母100与内角螺丝200分离。

本实用新型的膨胀螺母100包括套筒10及形成在套筒10的侧壁15上的外牙20。在扳手300插入套筒10后,套筒10向外张开使外牙20部分插入旋转孔201的孔壁2012,以在扳手300转动时,带动内角螺丝200转动。本实用新型的膨胀螺母100可以配合扳手300拆除滑牙的内角螺丝,且不会损坏螺孔。

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在本实用新型精神内做其它变化,当然,这些依据本实用新型精神所做的变化,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