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车门铰链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53506阅读:399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车门铰链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零配件,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车门铰链结构。



背景技术:

车门是汽车上最常见的活动部件之一,它通过车门铰链安装在汽车的车身上。出于安全和耐用的角度考虑,车门铰链通常都采用强度较高的材料制作而成,并且往往具有较高的厚度值。采用更为合理有效的形式将车门铰链安装在车身上,使得汽车车门的安全性、耐用性、方便性进一步提高,一直是汽车设计不断追求的目标。

目前车门铰链与车身的安装形式一般为采用安装螺栓将车门铰链固定于车身上带有焊接螺母的加强板上,这种形式的安装强度较弱,并且车门铰链在安装后无法随时进行调节,因而对车身的焊接公差要求较为严格,提高了生产成本。在开启和关闭车门的不间断活动中,车门铰链很容易产生移位和磨损变形现象,如果铰链的钢性结构出现问题更容易意外断裂,特别是采用弯曲底板结构的铰链,更会因为弯曲部位受力大而出现意外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车门铰链结构,设计了新型结构,能较好的适应车体的安装环境,且结构强度大,不容易发生磨损变形。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汽车车门铰链结构,包括由扁平金属条弯曲构成的铰链本体,所述的铰链本体的一端横置有圆筒状结构件,所述的铰链本体的另一端则设置有横置的弧形片,所述的弧形片的横截面成C形结构,所述的弧形片的外表面与铰链本体的一端衔接,所述的弧形片从衔接处分为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所述的第一支架垂直于铰链本体的左侧面,所述的圆筒状结构件位于铰链本体的右侧面且与铰链本体相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的圆筒状结构件的外表面于铰链本体的右侧面之间设置有加强结构件。加强结构件的设置有助于增大圆筒状结构件与铰链本体之间的连接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的加强结构件成弧形结构弯曲设置且包裹在圆筒状结构件的外表面。设置该结构的加强结构件,一侧保持外形美观,二则这种结构的加强结构件稳定性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的铰链本体、圆筒状结构件、弧形片一体成型且表面通过不锈钢钢丸抛丸处理,并涂抹有防锈油。对本实用新型的外表面做抛丸处理,以及涂抹防锈油,均起到了防锈的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铰链本体的一端横置有圆筒状结构件,铰链本体的另一端则设置有横置的弧形片,弧形片的横截面成C形结构,弧形片的外表面与铰链本体的一端衔接,弧形片从衔接处分为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第一支架垂直于铰链本体的左侧面,圆筒状结构件位于铰链本体的右侧面且与铰链本体相切。设计了新型结构,能较好的适应车体的安装环境,且结构强度大,不容易发生磨损变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3为图2中AA截面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汽车车门铰链结构,包括由扁平金属条弯曲构成的铰链本体1,铰链本体1的一端横置有圆筒状结构件2,铰链本体1的另一端则设置有横置的弧形片3,弧形片3的横截面成C形结构,弧形片3的外表面与铰链本体1的一端衔接,弧形片3从衔接处分为第一支架4与第二支架5,第一支架4垂直于铰链本体1的左侧面,圆筒状结构件2位于铰链本体1的右侧面且与铰链本体1相切。

圆筒状结构件2的外表面于铰链本体1的右侧面之间设置有加强结构件6。加强结构件6成弧形结构弯曲设置且包裹在圆筒状结构件2的外表面。

铰链本体1、圆筒状结构件2、弧形片3一体成型且表面通过不锈钢钢丸抛丸处理,并涂抹有防锈油。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