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扳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02257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快速扳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扳手,具体涉及一种快速扳手。



背景技术:

快速扳手是安装人员常用的工具。对于现代电器来说,其结构越来越紧凑,在流水线上部分零件的安装本身存在空间小。常用的交流电电动扳手存在连接线,在安装过程中连接线容易缠绕零件,影响安装速度。充电电池式扳手重量大,电池更换不易,影响流水操作线的使用效率。现需要一种能够小巧、方便、能够持续使用的快速扳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快速扳手,以解决上述问题。

一种快速扳手,包括主柄、扳手头、副柄、六角头和与副柄配套的充电座。

所述主柄与扳手头一端连接,副柄与扳手头另一端连接,所述六角头与扳手头连接。副柄至少两个,一个与扳手头连接,其他的与充电座连接。

所述主柄包括主柄体、开关、电动单元。所述开关位于主柄体上,所述电动单元位于主柄体内。

所述主柄体为柱状,所述主柄体与扳手头连接的一端设有细防滑凹槽,所述主柄体另一端设有粗防滑凹槽,所述粗防滑凹槽一端设有开关,所述开关与电动单元连接。

所述电动单元包括控制芯片,电机、减速齿轮箱。所述控制芯片与开关、电机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减速齿轮箱连接,所述减速齿轮箱的输出轴与扳手头的传动机构连接。所述电动单元内设电源导线,电源导线穿过扳手头与副柄的连接头连接,进而与副柄的直流电源连接。

所述扳手头包括外壳和传动机构。所述外壳为圆柱状,外壳侧面中央设有通孔,所述传动机构为伞齿轮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的输出端固定有六角形凹槽接头。六角形凹槽接头与六角头的一端连接。

所述六角头为六角形台阶柱状,所述六角头上端的小六角形柱体与六角形凹槽为过盈配合。所述六角头下端的大六角形柱体边长大于小六角形柱体边长。所述大六角形柱体边长为与国标六角沉头螺栓对应的尺寸。

副柄至少两个,一个与扳手头连接,其他的与充电座连接。所述副柄包括副柄体、无线充电接收部、直流电源、充电控制部和连接头。所述副柄体一端设有连接头,并与扳手头连接。另一端设有无线充电接收部。所述直流电源和充电控制部位于副柄体内。所述充电控制部与直流电源、无线充电接收部连接。连接头将直流电源的电能输送到电动单元。

所述副柄体为柱状,所述副柄体与扳手头连接的一端设有细防滑凹槽,所述副柄体另一端设有粗防滑凹槽。所述副柄体的粗防滑凹槽一端底部设有圆柱凹槽,副柄体圆柱凹槽处设有无线充电接收部。所述副柄体设有细防滑凹槽的一端与连接头固定。

所述连接头设有两个电源连接柱,分别与直流电源连接。连接头插入扳手头,进而连接头将直流电源与主柄内的电动单元连接。

所述充电座设有六个充电孔、充电孔底部设有圆柱凸起。圆柱凸起内有无线充电发射部。所述圆柱凸起与副柄体圆柱凹槽为间隙配合。所述充电孔与副柄体为间隙配合。所述充电座与市电连接。置于安装工人工位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体积小、制造成本低、能够通过更换副柄的方式实现连续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副柄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头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副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六角头连接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充电座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充电座使用示意图。

图例说明:

1、主柄;2、扳手头;3、副柄;4、六角头;5、充电座;101、开关;201、外壳;202、六角形凹槽接头;4a、小六角形柱体;4b、大六角形柱体;301、副柄体;302、无线充电接收部;303、直流电源;304、连接头;301a、圆柱凹槽;5a、充电孔;501、圆柱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参见图1至图7,一种快速扳手,包括主柄1、扳手头2、副柄3、六角头4和与副柄3配套的充电座5。

主柄1与扳手头2一端连接,副柄3与扳手头2另一端连接,六角头4与扳手头2连接。副柄3至少两个,一个与扳手头2连接,其他的与充电座5连接。

主柄1包括主柄体、开关101、电动单元。开关101位于主柄体上,电动单元位于主柄体内。

主柄体为柱状,主柄体与扳手头2连接的一端设有细防滑凹槽,主柄体另一端设有粗防滑凹槽,粗防滑凹槽一端设有开关101,开关101与电动单元连接。开关101为按键式开关101,按下开关101,开关101为闭合,松开开关101,开关101为断开。使用时,使用者一只手抓住主柄体的粗防滑凹槽,并用大拇指按下开关101,电动单元开始工作。松开开关101,电动单元停止工作。

电动单元包括控制芯片,电机、减速齿轮箱。控制芯片与开关101、电机连接,电机的输出轴与减速齿轮箱连接,减速齿轮箱的输出轴与扳手头2的传动机构连接。电动单元内设电源导线,电源导线穿过扳手头2与副柄3的连接头304连接,进而与副柄3的直流电源303连接。

扳手头2包括外壳201和传动机构。外壳201为圆柱状,外壳201侧面中央设有通孔,传动机构为伞齿轮传动机构。传动机构的输出端固定有六角形凹槽接头202。六角形凹槽接头202与六角头4的一端连接。传动机构内的伞齿轮传动机构将主柄1内的横向转动传递为从外壳201侧面中央输出的纵向转动。

六角头4为六角形台阶柱状,六角头4上端的小六角形柱体4a与六角形凹槽为过盈配合。六角头4下端的大六角形柱体4b边长大于小六角形柱体4a边长。大六角形柱体4b边长为与国标六角沉头螺栓对应的尺寸。使用时,选择合适尺寸的六角头4,将六角头4的上端插入扳手头2的六角形凹槽接头202内。将六角头4另一端对准待拧紧(或拧松)的沉头六角螺栓。

副柄3至少两个,一个与扳手头2连接,其他的与充电座5连接。副柄3包括副柄体301、无线充电接收部302、直流电源303、充电控制部和连接头304。副柄体301一端设有连接头304,并与扳手头2连接。另一端设有无线充电接收部302。直流电源303和充电控制部位于副柄体301内。充电控制部与直流电源303、无线充电接收部302连接。连接头304将直流电源303的电能输送到电动单元。充电时,充电控制部对充电过程进行控制,当直流电源303的电量充满时,无线充电控制部控制无线充电接收部302停止接收。

副柄体301为柱状,副柄体301与扳手头2连接的一端设有细防滑凹槽,副柄体301另一端设有粗防滑凹槽。副柄体301的粗防滑凹槽一端底部设有圆柱凹槽301a,副柄体301圆柱凹槽301a处设有无线充电接收部302。副柄体301设有细防滑凹槽的一端与连接头304固定。当副柄体301设有粗防滑凹槽的一端插入充电座5时,细防滑凹槽具有防滑作用,便于使用者将副柄体301从充电座5内拔出。

连接头304设有两个电源连接柱,分别与直流电源303连接。连接头304插入扳手头2,进而连接头304将直流电源303与主柄1内的电动单元连接。

充电座5设有六个充电孔5a、充电孔5a底部设有圆柱凸起501。圆柱凸起501内有无线充电发射部。圆柱凸起501与副柄体301圆柱凹槽301a为间隙配合。充电孔5a与副柄体301为间隙配合。充电座5与市电连接。置于安装工人工位上。充电时,将副柄3无线充电接收部302一端插入任一充电孔5a内。圆柱凸起501与副柄体301圆柱凹槽301a为间隙配合。充电孔5a与副柄体301为间隙配合。无线充电发射部的线圈中心与无线充电接收部302线圈对齐,充电座5开始对副柄3进行充电。

使用时,选择合适的六角头4插入扳手头2内,并将副柄3插入扳手头2。使用者将六角头4对准待拧紧(或拧松)的沉头六角螺栓,按下主柄1的开关101进行操作。当副柄3电量使用完毕时,将副柄3插入充电座5的充电孔5a内,并将另一个副柄3取出,插入扳手头2内继续使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