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箱锁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89387阅读:442来源:国知局
油箱锁构造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油箱锁构造,尤其指一种可藉此来提升该油箱锁的集气控制效果,以及可令该油箱锁机构简单化,而可达到该油箱锁小型化的效果的油箱锁构造。



背景技术:

内燃机动力源的车辆会设置一供燃油储存的油箱,该油箱设置有加油嘴以便利燃油的添加,该加油嘴上设有油盖,藉由该油盖来避免外界的水或异物进入该油箱内,同时可避免该油箱内燃油所挥发的油气任意的发散于大气中造成污染。该油箱内于内燃机运作时会形成一强大的负压力,又当内燃机不运作时,该油箱内因燃油的挥发而会产生一股油气的膨胀压力;因此该油盖上设有通大气的通道,藉此来消弭该油箱内的负压力与油气的膨胀压力;为避免燃油挥发的油气任意的排放至大气中而造成污染,乃有业者创作了TWI451987号专利案。

如图1、2所示,该TWI451987号专利案藉由双通气通道的设计,来令油箱内挥发的油气被定量的排放于大气中,藉此来达到减少油气污染的目的;该TWI451987号专利案固然以有效解决挥发的油气减少污染的课题,然而该TWI451987号专利案的座体A内设置锁块A1及集气机构A2,进而造成了该集气机构A2必须被强制的以偏移方式设于该座体A内,来使该座体A内腾出空间来设置该锁块A1,因此造成该座体A上方的集气空间变小,并且会造成集气控制能力大大的降低。

因此,如何能提供一种油箱锁构造,以提升油箱锁的集气空间与集气控制效果,已为车辆业者亟待解决的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所欲解决的课题】

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箱锁构造,主要系克服习用油箱锁集气空间不足及集气控制效果不佳的缺失。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主要技术手段,提供一种油箱锁构造,该油箱锁系适用于车辆的加油嘴,该油箱锁包括有一中空的座体及一可于该座体上进行开启位置或关闭位置的油盖,该油盖上设有锁体,该座体上设有固定座,该固定座安装有锁住该锁体的作动机构;该油盖包含有一本体、一与该本体结合的外盖、一于该本体上移动的迫紧件,以及一限制该迫紧件的阻挡件,该本体上安装有通气机构,并于该通气机构下方设有一球体,该球体为阻挡件所限制,该通气机构系设于该本体近中心处,且该锁体系设于该油盖的围绕壁的外侧,该围绕壁包围该通气机构,并与该外盖形成全周集气空间。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主要技术手段,提供一种油箱锁构造,该围绕壁包围出一第一凹陷部,该外盖朝该本体的相反方向设有一第二凹陷部,且该外盖与该本体之间设有密封垫片。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主要技术手段,提供一种油箱锁构造,该作动机构至少包括有一摆臂及被该摆臂带动的顶块,当该顶块卡掣于该锁体时,该油箱锁系为锁住状态,该油盖位于该关闭位置;当该顶块被该摆臂带动而解除对该锁体的卡掣时,该油箱锁系为解锁状态,该油盖位移至该开启位置。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第四主要技术手段,提供一种油箱锁构造,该摆臂的摆臂带动中心至该摆臂的摆臂支点中心的距离大于该顶块的顶块带动中心至该摆臂支点中心的距离。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五主要技术手段,提供一种油箱锁构造,该本体包括有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用以安装该通气机构,该通气机构至少包括有一第一弹簧、一被该第一弹簧的弹簧力支撑的第一阀体、一第二弹簧、一被第二弹簧的弹簧力支撑的第二阀体,以及一锁盖将该通气机构限制于该容置空间内,该第二阀体设有穿孔,该锁盖设置一通气孔,该容置空间下方连通一第一通路,该第一通路包括有一通孔、一连通该通孔的阻塞段、一容置该球体的通道,以及设于该通道的缺口;该本体设有通大气的第二通路。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第六主要技术手段,提供一种油箱锁构造,该第二通路至少包含有一设于该本体上的第一通道及第二通道,该第二通道系为一向下开口的柱状通道;藉此可防止外界水分进入该油盖内部。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七主要技术手段,提供一种油箱锁构造,该阻塞段为圆弧形。

【实用新型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藉由第一主要技术手段所能达成的功效在于:藉由该通气机构设于该本体近中心处,且该锁体系设于该油盖本体的围绕壁的外侧,因此可以使该本体的上方形成全周状较大的集气空间,藉此来提升该油箱锁的集气控制效果,并且该锁体系设于该油盖本体的围绕壁的外侧,藉此来令该油箱锁机构简单化,而可达到该油箱锁小型化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藉由第二主要技术手段所能达成的功效在于:藉此可使该油箱锁的集气空间容积变大,更可提升该油箱锁的集气控制效果,另藉由该外盖与该本体之间设有密封垫片,可防止该集气空间内的气体不当的外泄。

本实用新型藉由第三主要技术手段所能达成的功效在于:藉此可便利该油箱锁的关闭与开启的控制性。

本实用新型藉由第四主要技术手段所能达成的功效在于:藉此可令该作动机构机械控制动作的省力化。

本实用新型藉由第五主要技术手段所能达成的功效在于:藉此可消弭油箱内的负压及泄放油箱内过大的挥发油气,以确保油箱内燃油能顺畅的供应内燃机及油箱的安全性,同时当车辆倾倒时,该球体可塞住该阻塞段而可防止燃油的快速喷出,俾能提升车辆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藉由第六主要技术手段所能达成的功效在于:藉此可防止外界水分进入该油盖内部。

本实用新型藉由第七主要技术手段所能达成的功效在于:藉此该圆弧形的阻塞段与该球体相配合可以提升该阻塞段的紧密性,因此当车辆倾倒时,更可令该球体更确实的塞住该阻塞段而可防止燃油的快速喷出。

附图说明

图1、2是TWI451987号专利案。

图3是本实用新型油箱锁的油盖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油箱锁的仰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油箱锁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油箱锁外界气体进入的动作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油箱锁油气排放的动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容易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所能达成的功效,兹配合附图说明如下;

首先,请参阅图3、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油箱锁构造,该油箱锁1系适用于车辆的加油嘴B,更明确的说,该油箱锁1系盖设于车辆的加油嘴 B上,藉此可将该加油嘴B予以封盖;该油箱锁1包括有一中空的座体2 及一可于该座体2上进行开启位置或关闭位置的油盖3。

如图4所示,该座体2具有环状的围壁21,藉由该围壁21来使该座体2形成一中空的环状体,该座体2于该围壁21的一侧设一枢接座22,该围壁21于设置该枢接座22的相对侧设有一固定座23,该固定座2 3安装有作动机构24;该枢接座22可供该油盖3枢设。

如图4所示,该作动机构24至少包括有一摆臂241及被该摆臂24 1带动的顶块242,当该顶块242可卡掣于该油盖3上,藉此来令该油盖3为锁住状态,而使该油盖3位于该关闭位置;当该顶块242被该摆臂241带动而解除对该油盖3的卡掣时,该油盖3系为解锁状态,该油盖3可位移至该开启位置;其中,该摆臂241的摆臂带动中心241 a至该摆臂241的摆臂支点中心241b的距离系大于该顶块242的顶块带动中心242a至该摆臂241的摆臂支点中心241b的距离。

如图3、4、5所示,该油盖3的一侧设有一摇臂3a,该摇臂3a的一端枢设于该座体2的枢接座22上,藉此该油盖3以该摇臂3a而可由该座体2上作摆动式的开启或关闭的动作;该油盖3于设置该摇臂3a的相对侧设有一锁体3b,该锁体3b可被该作动机构24的顶块242卡掣,藉此当该顶块242卡掣于该锁体3b时,该油箱锁1系为锁住状态,该油盖3位于该关闭位置;当该顶块242被该摆臂241带动而解除对该锁体3b的卡掣时,该油箱锁1系为解锁状态,该油盖3位移至该开启位置;该油盖3包含有一本体31、一与该本体31结合的外盖32、一于该本体31上移动的迫紧件33,以及一限制该迫紧件33的阻挡件34。

如图3、4、5所示,该本体31朝一侧(图中的上方)凸设一环绕的围绕壁31a,该本体31具有一容置空间311及一收容部312,该容置空间311系位于该围绕壁31a所界围的范围内,更明确实的说,该容置空间311系位于该围绕壁31a所界围的范围内的近中央处,该容置空间311内安装有一通气机构4,该通气机构4下方设有一球体5,更明确的说,该通气机构4系设于该本体31近中心处,且该锁体3b系于该本体31的围绕壁31a的外侧一体成形方式延设,该围绕壁31a 包围该通气机构4并与该外盖32形成全周集气空间P;该收容部312 系位于该围绕壁31a相反侧,该收容部312中央凸设有一安装座31 21,该安装座3121凸设有复数个定位凸点3121a及锁固孔31 21b,该安装座3121可供该迫紧件33与该阻挡件34安装,该定位凸点3121a系可供该阻挡件34安装时定位用,该锁固孔3121 b系可供该阻挡件34安装时锁固用;该收容部312于该安装座312 1的周边收纳有弹性元件3122;该本体31于该容置空间311的下方连通一第一通路313,该第一通路313包括有一通孔3131、一连通该通孔3131的阻塞段3132、一容置该球体5的通道3133,以及设于该通道3133的缺口3134,该缺口3134系设于该安装座3121的端面上,其中,该球体5系为钢珠;该本体31于该容置空间311的侧旁设有一贯通该本体31并连通大气的一第二通路314,该第二通路314至少包括有一第一通道3141及一第二通道314 2,该第一通道3141与该第二通道3142相连通,该第二通道31 42系为一向下(图中的下方)开口的柱状通道;该摇臂3a系由该本体 31一体成形方式延设。

如图3、4、5所示,该外盖32系盖设于该本体31的围绕壁31a的端部上,该围绕壁31a围绕出一第一凹陷部31b,该第一通道314 1贯通该第一凹陷部31b,该外盖32朝本体31的相反方向设有一第二凹陷部321,该第一凹陷部31b与该第二凹陷部321相连通,且该外盖32与该本体31的围绕壁31a之间介设有一密封垫片322,藉此来令该外盖32与该本体31的围绕壁31a之间形成周缘封闭状的集气空间P,更进一步的说,藉由该第一凹陷部31b与该第二凹陷部3 21相连通,可使该全周的集气空间P的容积变大。

如图3、4、5所示,该迫紧件33具有一矩形的安装孔331,该迫紧件33藉由该安装孔331来嵌设于该收容部312的安装座3121 上,该迫紧件33朝向本体31侧系被该收容部312的弹性元件312 2所顶压。

如图3、4、5所示,该阻挡件34系由金属材质所制成,因此具有一定的刚性强度,该阻挡件34上设有缓冲机构6,该缓冲机构6系为套设于该阻挡件34上的缓震材质,且该缓震材质为橡胶,该缓冲机构6具有一贯通部61;该阻挡件34于该贯通部61所界定的范围内设有复数个定位孔341及锁设孔342;该定位孔341与该安装座3121的定位凸点3121a相结合,该锁设孔342与该安装座3121的锁固孔3 121b相对应;当该阻挡件34藉由该定位孔341及该锁设孔342 锁设于该安装部3121后,该阻挡件34可对该迫紧件33形成限制,更明确的说,该迫紧件33一侧受到该收容部312的弹性元件3122 所顶压,另一侧则受到该阻挡件34的限制而不会脱离该本体31,并可于该本体31的收容部312侧作上下移动;当该油箱锁1为锁住状态时,该迫紧件33系抵压于该加油嘴B所产生的变形的距离系大于该缓冲机构 6的高度。

如图3、4、5所示,该通气机构4至少包括有一第一弹簧41、一被该第一弹簧41的弹簧力支撑的第一阀体42、一第二弹簧43、一被第二弹簧43的弹簧力支撑的第二阀体44,以及一锁盖45将该通气机构4 限制于该容置空间311内,该第二阀体44设有穿孔441,该锁盖4 5设置一通气孔451,该通气孔451连通该本体31的第二通路31 4的第一通道3141。

如图3、5、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油箱锁1的实施,当内燃机车辆运转时,由于内燃机燃耗油箱(图中未绘出)内的燃油,因此会造成油箱内产生负压的吸力,当负压的吸力大于该第一弹簧41的弹簧力时,该第一阀体42会被吸力吸引而产生向下位移,外界的大气即可经第二通路314、容置空间311第一通路313进入油箱内,来消弭油箱内的负压,以确保油箱内燃油能顺畅的供应内燃机。

如图3、5、7所示,当油箱内的燃油挥发时,油箱内的因燃油的挥发而产挥发油气的膨胀力,该油气的膨胀力会造成油箱的内部压力提升,当油气的膨胀力大于该第二弹簧43的弹簧力时,该第二阀体44即会被该油气的膨胀力顶推该第二弹簧43,藉此来令该第二弹簧43向上缩收,藉此油箱的内部的油气膨胀压力即可经第一通路313、容置空间311、第二通路314排放至大气中,同时可藉由预设该第二弹簧43的弹簧力来使油气的成定量的排放,藉此来符合环保法规并减少污染;另外当油气挥发的膨胀力造成油箱的内部压力提升,该油气挥发的膨胀力的压力会令该迫紧件33向该外盖32方向移动,当作动机构24被驱动,而解除该锁体3b的锁住状态时,该油盖3位移至开启位置,此时可藉由该阻挡件 34上所设置的缓冲机构6,且该缓冲机构6系位于该球体5的外侧,因此可降低该迫紧件33与该阻挡件34的撞击声,以及降低该油箱锁1开启时所产生的气音。

承上述,更须一提的是,本实用新型的油箱锁1藉由该通气机构4设于该本体31近中心处,且该锁体3b系设于该本体31的围绕壁31a 的外侧,因此可以使该本体31的上方形成全周状较大的集气空间P,藉此来提升该油箱锁1的集气控制效果,并且该锁体3b系设于该本体31 的围绕壁31a的外侧,藉此来令该油箱锁1机构简单化,而可达到该油箱锁1小型化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功效在于,藉由该油箱锁1包括有一中空的座体2 及一可于该座体2上进行开启位置或关闭位置的油盖3,该油盖3上设有锁体3b,该座体2上设有固定座23,该固定座23安装有锁住该锁体 3b的作动机构24;该油盖3包含有一本体31、一与该本体31结合的外盖32、一于该本体31上移动的迫紧件33,以及一限制该迫紧件 33的阻挡件34,该本体31上安装有通气机构4,并于该通气机构4 下方设有一球体5,该球体5为阻挡件34所限制,该通气机构4系设于该本体31近中心处,且该锁体3b系设于该油盖3的围绕壁31a的外侧,该围绕壁31a包围该通气机构4并与该外盖32形成全周集气空间 P;藉由该通气机构4设于该本体31近中心处,且该锁体3b系设于该油盖3本体31的围绕壁31a的外侧,因此可以使该本体31的上方形成全周状较大的集气空间P,藉此来提升该油箱锁1的集气控制效果,并且该锁体3b系设于该油盖3本体31的围绕壁31a的外侧,藉此来令该油箱锁1机构简单化,而可达到该油箱锁1小型化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功效在于,藉由该围绕璧31a围绕出一第一凹陷部31b,该外盖32朝该本体31的相反方向设有一第二凹陷部321,该第一凹陷部31b与该该第二凹陷部321相连通,且该外盖32与该本体31之间设有密封垫片322;藉此该第一凹陷部31b可形成较大的集气空间P,再搭配该第二凹陷部321,可使该油箱锁1的集气空间 P容积变的更大,更可提升该油箱锁1的集气控制效果,另藉由该外盖3 2与该本体31之间设有密封垫片322,可防止该集气空间P内的气体不当的外泄。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功效在于,藉由该作动机构24至少包括有一摆臂 241及被该摆臂241带动的顶块242,当该顶块242卡掣于该锁体3b时,该油箱锁1系为锁住状态,该油盖3位于该关闭位置;当该顶块242被该摆臂241带动而解除对该锁体3b的卡掣时,该油箱锁1 系为解锁状态,该油盖3位移至该开启位置;藉此可便利该油箱锁1的关闭与开启的控制性。

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功效在于,藉由该摆臂241的摆臂带动中心24 1a至该摆臂241的摆臂支点中心241b的距离大于该顶块242的顶块带动中心242a至该摆臂支点中心241b的距离;藉此可令该作动机构24机械控制动作的省力化。

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功效在于,藉由该本体31包括有容置空间311,该容置空间311用以安装该通气机构4,该通气机构4至少包括有一第一弹簧41、一被该第一弹簧41的弹簧力支撑的第一阀体42、一第二弹簧43、一被第二弹簧43的弹簧力支撑的第二阀体44,以及一锁盖45将该通气机构4限制于该容置空间311内,该第二阀体44设有穿孔441,该锁盖451设置一通气孔451,该容置空间311下方连通一第一通路313,该第一通路313包括有一通孔3131、一连通该通孔3131的阻塞段3132、一容置该球体5的通道3133,以及设于该通道3131的缺口3134;该本体31设有通大气的第二通路314;藉此可消弭油箱内的负压及泄放油箱内过大的挥发油气压力,以确保油箱内燃油能顺畅的供应内燃机及油箱的安全性,同时当车辆倾倒时,该球体5可塞住该阻塞段3132而可防止燃油的快速喷出,俾能提升车辆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第六功效在于,藉由该第二通路314至少包含有一设于该本体31上的第一通道3141及第二通道3142,该第二通道3 142系为一向下开口的柱状通道;藉此可防止外界水分进入该油盖3内部。

本实用新型的第七功效在于,藉由该阻塞段3132为圆弧形;藉由该圆弧形的阻塞段3132与该球体5相配合,可以提升该阻塞段313 2的紧密性,因此当车辆倾倒时,更可令该球体5更确实的塞住该阻塞段 3132而可防止燃油的快速喷出。

本实用新型的油箱锁构造藉由上述的构造,确能达到诉求的目的,应已符合实用新型专利的新颖性、创造性及实用性的要件,爰依法提出实用新型专利的申请。

附图标记列表

1油箱锁

2座体

21围壁 22枢接座

23固定座

24作动机构

241摆臂

241a摆臂带动中心 241b摆臂支点中心

242顶块

242a顶块带动中心

3油盖

3a摇臂 3b锁体

31本体

311容置空间

312收容部

3121安装座 3121a定位凸点

3121b锁固孔

3122弹性元件

313第一通路

3131通孔 3132阻塞段

3133通道 3134缺口

314第二通路

3141第一通道 3142第二通道

31a围绕壁 31b第一凹陷部

32外盖

321第二凹陷部

322密封垫片

33迫紧件 331安装孔

34阻挡件

341定位孔 342锁设孔

4通气机构

41第一弹簧

42第一阀体

43第二弹簧

44第二阀体 441穿孔

45锁盖 451通气孔

5球体

6缓冲机构

61贯通部

A座体 A1锁块 A1集气机构

B加油嘴 P集气空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