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防夹感应功能的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89431阅读:483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防夹感应功能的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防夹感应功能的门。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有自动闭门器和电动开门机,但是这些门机多为简单的电机与PLC类似的电机控制电路组合,PLC类似的控制电路,通过电机运转的阻力判断是否有人被夹到不是很准确,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易出现夹人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防夹感应功能的门,以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具有防夹感应功能的门,包括处理器、驱动门开启和关闭的自动开关门机,自动开关门机的信号输入端与处理器的信号输出端电连接,还包括用于感应人体的人体感应器,人体感应器设置在门上,人体感应器与门上的锁舌同侧,人体感应器的信号输出端与处理器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门上设置人体感应器,并且让人体感应器与门上的锁舌同侧,这样在有人员进出时,人体感应器会感应到人员的存在,并将感应信息以指令的形式发送到处理器,处理器则不会向自动开关门机发送关门指令,从而有效的避免门夹人的事件发生,安全性更高。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门包括外夹板、内夹板、内侧板、外侧板和控制模块;外夹板、内夹板、内侧板、外侧板组成一个门体框架;门还包括固定骨架,固定骨架设置在门体框架内;控制模块设置在固定骨架中,外夹板上设有方便识别监控总成采集信息的第一窗口孔,外夹板上设有方便显示器显示的第二窗口孔。

进一步,门还包括内置应急锁,外夹板上在与内置应急锁正对的位置设有应急锁孔,外侧板上设有与应急锁孔相连通的隐藏孔;门还包括用于堵住外侧板上所开隐藏孔的隐藏板以及用于驱动隐藏板发生偏移以使所开隐藏孔打开和重新被堵住的驱动机构。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在门正常开启和关闭时的遥控丢失或系统故障后,可以采取应急开锁的方式开锁,而在无故障时,隐藏板能够很好的遮挡内置应急锁,保证了安全性。

进一步,控制模块包括固定框架和设置在固定框架内的PCB板;固定框架上设有方便与内夹板连接的第一连接件;PCB板上设有获取访问人员信息的识别监控总成、输入接口、输出接口和显示器,处理器设置在PCB板上;识别监控总成与处理器电连接,输入接口、输出接口和显示器均与处理器电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模块化设计,方便拆装。

进一步,识别监控总成距离地面的高度为140cm至160cm。

进一步,还包括获取访问人员信息的手指/手掌静脉识别装置,手指/手掌静脉识别装置嵌设在外侧板上,手指/手掌静脉识别装置与处理器电连接,手指/手掌静脉识别装置距地面的高度均为80cm至120cm。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这样可以对大人和小孩进行信息采集,从而方便大人和小孩均能开启门,另外信息采集更加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实施例一的前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实施例一的后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实施例一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实施例一的俯视图;

图5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实施例二的前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实施例二的后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实施例三的前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实施例三的后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涉及内置应急锁处的前视图;

图11为图10的局部剖视图;

图12为图11在隐藏孔打开后的状态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设有隐藏锁的门所涉及到的电路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涉及对不同身高人员进行信息采集处的前视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涉及对不同身高人员进行信息采集的电路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具有防夹感应功能的门所涉及到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一: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14、图15所示,一种具有防夹感应功能的门,包括固定框架和设置在固定框架内的PCB板;固定框架上设有方便与内夹板120连接的第一连接件;PCB板上设有处理器210、获取访问人员信息的识别监控总成230、输入接口、输出接口和显示器;识别监控总成230与处理器210电连接,输入接口、输出接口和显示器均与处理器210电连接。

识别监控总成230距离地面的高度为140cm至160cm,具体可为140cm、 145cm、150cm、155cm、160cm,最好为145cm。

其中,识别监控总成230包括高清监控模块231、影像识别模块232、人体感应模块235、触摸门铃装置12。

另外,识别监控总成230还包括为高清监控模块231补光的第一红外补光模块233,识别监控总成230还包括为影像识别模块232补光的第二红外补光模块234。

一种具有防夹感应功能的门,包括外夹板110、内夹板120、内侧板130、外侧板140和控制模块。外夹板110、内夹板120、内侧板130、外侧板140 组成一个门体框架;门1还包括固定骨架,固定骨架设置在门体框架内;控制模块设置在固定骨架中,控制模块设置在门体框架内靠近上端,并设置在靠近外侧板140的一侧;内夹板120在对应控制模块的位置设有方便拆卸防砸骨架挡板3的检修板4;检修板4与内夹板120之间滑动或可拆卸连接。外夹板110上设有方便识别监控总成230采集信息的第一窗口孔,外夹板110 上设有方便显示器显示的第二窗口孔。

控制模块的固定框架为前后贯通的框型结构;PCB板设置在固定框架内,且靠近外夹板110的一端;

还包括防砸骨架挡板3;防砸骨架挡板3设置在固定框架靠近内夹板120 的一端上,且盖住固定框架后端口,或,防砸骨架挡板3设置在固定骨架上,并盖住固定框架后端口处。

门1还包括嵌在内侧板130上的人体动作感应装置5、高清触摸显示屏6、红外遥控装置7、自动开锁装置8,人体动作感应装置5的信号输出端与 PCB板上的输入接口电连接,高清触摸显示屏6的信号输入端与PCB板上的输出接口电连接,红外遥控装置7的信号输出端与PCB板上的输入接口电连接。

如图16所示,门1还包括驱动门开启和关闭的自动开关门机240,其中,自动开关门机240包括自动开门机组控制装置9、自动开门机组10,自动开门机组控制装置9、自动开门机组10均设置在门体框架的顶部,自动开门机组10的信号输入端与自动开门机组控制装置9的信号输出端电连接,自动开门机组控制装置9的信号输入端与PCB板上的输出接口电连接。另外,门 1还包括用于感应人体的人体感应器250,人体感应器250与门1上的锁舌同侧设置,人体感应器250的信号输出端与PCB板上的输入接口电连接。

门1还包括嵌在外侧板140上用于获取访问人员信息的识别总成,识别总成的信号输出端与PCB板上的输入接口电连接,识别总成距地面的高度为 80cm至120cm,具体可为80cm、85cm、90cm、95cm、100cm、105cm、110cm、 115cm、120cm,最好为100cm。其中,识别总成包括手指/手掌静脉识别装置 220、刷卡装置中的一种或两种,具体可以是,只有手指/手掌静脉识别装置 220或刷卡装置,或,两者均有。

门1还包括嵌在外侧板140上的触摸门铃装置12、拾音装置13,手指/ 手掌静脉识别装置11的信号输出端与PCB板上的输入接口电连接,触摸门铃装置12的信号输出端与PCB板上的输入接口电连接,拾音装置13的信号输入端与PCB板上的输出接口电连接。另外,外侧板140的外表面还嵌设有装饰花纹板142。门体框架的左侧侧面还设有扬声器以及扬声器发声孔14,扬声器的信号输入端与PCB板上的输出接口电连接。

门体框架的左侧还设有隐藏式过线装置15。

如图10、图11、图12、图13所示,门1还包括内置应急锁150,内置应急锁150设置在外夹板11与内夹板120之间,内置应急锁150为机械钥匙锁,外夹板110上在与内置应急锁150正对的位置设有应急锁孔111(应急锁孔111对应着内置应急锁150的锁眼),外侧板140上设有与应急锁孔 111相连通的隐藏孔141,其中,隐藏孔141的外轮廓尺寸大于应急锁孔111 的外轮廓尺寸。门1还包括用于堵住外侧板140上所开隐藏孔141的隐藏板 160以及用于驱动隐藏板160发生偏移以使所开隐藏孔141打开和重新被堵住的驱动机构170。

隐藏板160包括修饰板161和底板162,底板162的外侧与修饰板161 的内侧相连接,底板162的内侧与驱动机构170连接,修饰板161与隐藏孔 141的形状大小一致,底板162与隐藏孔141的形状大小一致或略小,修饰板161与外侧板140外表面上的花纹或纹路相匹配,这样在视觉上很难注意到隐藏板160的存在。

驱动机构170包括顶杆171、动力装置172、复位件173。顶杆171的上端与底板162相连接,顶杆171的下端同时经过隐藏孔141、外夹板110后与动力装置172的输出端活动连接。动力装置172设置在外夹板110与内夹板120之间。顶杆171的下端设有限位部1711,复位件173套在顶杆171 上,复位件173的上端抵触着外夹板110的内侧,复位件173的下端抵触着限位部1711,而复位件173最好为弹簧。

在本实施例中,限位部1711为设置在顶杆171下端端部的半球体,复位件173的下端抵触在半球体的平面部分上,另外,顶杆171上半球体的直径大于顶杆171上其他位置的直径,半球体的轴心线与顶杆171的轴心线共线。

动力装置172包括驱动电机1721和与驱动电机1721输出轴相连接的凸轮1722,顶杆171下端的半球体通过复位件173的作用始终抵触在凸轮1722 的外周面上。

门1还包括身份读取装置180,身份读取装置180包括控制器181、识别模块182,识别模块182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器181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控制器181的信号输出端与驱动电机1721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其中,识别模块182为身份证读取器或权限磁卡读取器。

身份读取装置180还包括与控制器181电连接的应急电源插接口183,应急电源插接口183通过外接电源后能为身份读取装置180、驱动电机1721 提供电能。

门1还包括设置在门体框架内部的内部电池18,内部电池18所有其它用电器件提供电能。

另外,门1还包括自供电装置,自供电装置设置在门1的内部,自供电装置包括磁铁装置、发电机及蓄电电路,站在门1外的人通过手持临时磁铁,让临时磁铁与磁铁装置吸住,再以特定的轨道滑动,达到带动内部磁铁装置模拟摇把转动发电机,发电机转动后所产生的电能输送至蓄电电路(蓄电电路内含有蓄电电池),蓄电电路为身份读取装置180、驱动电机1721供电。

或者,自供电装置包括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电池板设置在门1外,太阳能电池板为内部电池18供电;或者,自供电装置包括无线充电电路,无线充电电路均设置在门1的内部,无线充电电路为内部电池18供电。

实施例二:如图6、图7、图14、图15所示,一种具有防夹感应功能的门,包括固定框架和设置在固定框架内的PCB板;固定框架上设有方便与内夹板120连接的第一连接件;PCB板上设有处理器210、获取访问人员信息的识别监控总成230、输入接口、输出接口和显示器;识别监控总成230与处理器210电连接,输入接口、输出接口和显示器均与处理器210电连接。

识别监控总成230距离地面的高度为140cm至160cm,具体可为140cm、145cm、150cm、155cm、160cm,最好为145cm。

其中,识别监控总成230包括高清监控模块231、影像识别模块232、人体感应模块235、触摸门铃装置12。

另外,识别监控总成230还包括为高清监控模块231补光的第一红外补光模块233,识别监控总成230还包括为影像识别模块232补光的第二红外补光模块234。

一种具有防夹感应功能的门,包括外夹板110、内夹板120、内侧板130、外侧板140和控制模块。外夹板110、内夹板120、内侧板130、外侧板140 组成一个门体框架;门1还包括固定骨架,固定骨架设置在门体框架内;控制模块设置在固定骨架中,控制模块设置在门体框架内中部偏上的位置。外夹板110上设有方便识别监控总成230采集信息的第一窗口孔,外夹板110 上设有方便显示器显示的第二窗口孔。

控制模块的固定框架为前后贯通的框型结构;PCB板设置在固定框架内,且靠近外夹板110中部偏上的位置;

还包括防砸骨架挡板3;防砸骨架挡板3设置在固定框架靠近内夹板120 的一端上,且盖住固定框架后端口,或,防砸骨架挡板3设置在固定骨架上,并盖住固定框架后端口处。

门1还包括嵌在内侧板130上的人体动作感应装置5、高清触摸显示屏 6、红外遥控装置7、自动开锁装置8,人体动作感应装置5的信号输出端与 PCB板上的输入接口电连接,高清触摸显示屏6的信号输入端与PCB板上的输出接口电连接,红外遥控装置7的信号输出端与PCB板上的输入接口电连接。

如图16所示,门1还包括驱动门开启和关闭的自动开关门机240,其中,自动开关门机240包括自动开门机组控制装置9、自动开门机组10,自动开门机组控制装置9、自动开门机组10均设置在门体框架的顶部,自动开门机组10的信号输入端与自动开门机组控制装置9的信号输出端电连接,自动开门机组控制装置9的信号输入端与PCB板上的输出接口电连接。另外,门 1还包括用于感应人体的人体感应器250,人体感应器250与门1上的锁舌同侧设置,人体感应器250的信号输出端与PCB板上的输入接口电连接。

门1还包括嵌在外侧板140上用于获取访问人员信息的识别总成,识别总成的信号输出端与PCB板上的输入接口电连接,识别总成距地面的高度为 80cm至120cm,具体可为80cm、85cm、90cm、95cm、100cm、105cm、110cm、 115cm、120cm,最好为100cm。其中,识别总成包括手指/手掌静脉识别装置 220、刷卡装置中的一种或两种,具体可以是,只有手指/手掌静脉识别装置 220或刷卡装置,或,两者均有。

门1还包括嵌在外侧板140上的触摸门铃装置12、拾音装置13,触摸门铃装置12的信号输出端与PCB板上的输入接口电连接,拾音装置13的信号输入端与PCB板上的输出接口电连接。另外,外侧板140的外表面还嵌设有装饰花纹板142。门体框架的左侧侧面还设有扬声器以及扬声器发声孔14,扬声器的信号输入端与PCB板上的输出接口电连接。

门体框架的左侧还设有隐藏式过线装置15。门体框架的左侧还设有门锁判断感应装置19,门锁判断感应装置19的信号的输出端与输入接口电连接。

如图10、图11、图12、图13所示,门1还包括内置应急锁150,内置应急锁150设置在外夹板11与内夹板120之间,内置应急锁150为机械钥匙锁,外夹板110上在与内置应急锁150正对的位置设有应急锁孔111(应急锁孔111对应着内置应急锁150的锁眼),外侧板140上设有与应急锁孔 111相连通的隐藏孔141,其中,隐藏孔141的外轮廓尺寸大于应急锁孔111 的外轮廓尺寸。门1还包括用于堵住外侧板140上所开隐藏孔141的隐藏板 160以及用于驱动隐藏板160发生偏移以使所开隐藏孔141打开和重新被堵住的驱动机构170。

隐藏板160包括修饰板161和底板162,底板162的外侧与修饰板161 的内侧相连接,底板162的内侧与驱动机构170连接,修饰板161与隐藏孔 141的形状大小一致,底板162与隐藏孔141的形状大小一致或略小,修饰板161与外侧板140外表面上的花纹或纹路相匹配,这样在视觉上很难注意到隐藏板160的存在。

驱动机构170包括顶杆171、动力装置172、复位件173。顶杆171的上端与底板162相连接,顶杆171的下端同时经过隐藏孔141、外夹板110后与动力装置172的输出端活动连接。动力装置172设置在外夹板110与内夹板120之间。顶杆171的下端设有限位部1711,复位件173套在顶杆171 上,复位件173的上端抵触着外夹板110的内侧,复位件173的下端抵触着限位部1711,而复位件173最好为弹簧。

在本实施例中,限位部1711为设置在顶杆171下端端部的半球体,复位件173的下端抵触在半球体的平面部分上,另外,顶杆171上半球体的直径大于顶杆171上其他位置的直径,半球体的轴心线与顶杆171的轴心线共线。

动力装置172包括驱动电机1721和与驱动电机1721输出轴相连接的凸轮1722,顶杆171下端的半球体通过复位件173的作用始终抵触在凸轮1722 的外周面上。

门1还包括身份读取装置180,身份读取装置180包括控制器181、识别模块182,识别模块182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器181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控制器181的信号输出端与驱动电机1721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其中,识别模块182为身份证读取器或权限磁卡读取器。

身份读取装置180还包括与控制器181电连接的应急电源插接口183,应急电源插接口183通过外接电源后能为身份读取装置180、驱动电机1721 提供电能。

门1还包括设置在门体框架内部的内部电池18,内部电池18所有其它用电器件提供电能。

另外,门1还包括自供电装置,自供电装置设置在门1的内部,自供电装置包括磁铁装置、发电机及蓄电电路,站在门1外的人通过手持临时磁铁,让临时磁铁与磁铁装置吸住,再以特定的轨道滑动,达到带动内部磁铁装置模拟摇把转动发电机,发电机转动后所产生的电能输送至蓄电电路(蓄电电路内含有蓄电电池),蓄电电路为身份读取装置180、驱动电机1721供电。

或者,自供电装置包括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电池板设置在门1外,太阳能电池板为内部电池18供电;或者,自供电装置包括无线充电电路,无线充电电路均设置在门1的内部,无线充电电路为内部电池18供电。

实施例三:如图8、图9、图14、图15所示,一种具有防夹感应功能的门,包括固定框架和设置在固定框架内的PCB板;固定框架上设有方便与内夹板120连接的第一连接件;PCB板上设有处理器210、获取访问人员信息的识别监控总成230、输入接口、输出接口和显示器;识别监控总成230与处理器210电连接,输入接口、输出接口和显示器均与处理器210电连接。

识别监控总成230距离地面的高度为140cm至160cm,具体可为140cm、145cm、150cm、155cm、160cm,最好为145cm。

其中,识别监控总成230包括高清监控模块231、影像识别模块232、人体感应模块235、触摸门铃装置12。

另外,识别监控总成230还包括为高清监控模块231补光的第一红外补光模块233,识别监控总成230还包括为影像识别模块232补光的第二红外补光模块234。

一种具有防夹感应功能的门,包括外夹板110、内夹板120、内侧板130、外侧板140和控制模块。外夹板110、内夹板120、内侧板130、外侧板140 组成一个门体框架;门1还包括固定骨架,固定骨架设置在门体框架内;控制模块设置在固定骨架中,控制模块设置在门体框架内靠近上端,并设置在靠近外侧板140的一侧;内夹板120在对应控制模块的位置设有方便拆卸防砸骨架挡板3的检修板4;检修板4与内夹板120之间滑动或可拆卸连接。外夹板110上设有方便识别监控总成230采集信息的第一窗口孔,外夹板110 上设有方便显示器显示的第二窗口孔。

控制模块的固定框架为前后贯通的框型结构;PCB板设置在固定框架内,且靠近外夹板110的左侧的位置;

还包括防砸骨架挡板3;防砸骨架挡板3设置在固定框架靠近内夹板120 的一端上,且盖住固定框架后端口,或,防砸骨架挡板3设置在固定骨架上,并盖住固定框架后端口处。

门1还包括嵌在内侧板130上的人体动作感应装置5、高清触摸显示屏 6、红外遥控装置7、自动开锁装置8,人体动作感应装置5的信号输出端与 PCB板上的输入接口电连接,高清触摸显示屏6的信号输入端与PCB板上的输出接口电连接,红外遥控装置7的信号输出端与PCB板上的输入接口电连接。

如图16所示,门1还包括驱动门开启和关闭的自动开关门机240,其中,自动开关门机240包括自动开门机组控制装置9、自动开门机组10,自动开门机组控制装置9、自动开门机组10均设置在门体框架的顶部,自动开门机组10的信号输入端与自动开门机组控制装置9的信号输出端电连接,自动开门机组控制装置9的信号输入端与PCB板上的输出接口电连接。另外,门 1还包括用于感应人体的人体感应器250,人体感应器250与门1上的锁舌同侧设置,人体感应器250的信号输出端与PCB板上的输入接口电连接。

门1还包括嵌在外侧板140上用于获取访问人员信息的识别总成,识别总成的信号输出端与PCB板上的输入接口电连接,识别总成距地面的高度为 80cm至120cm,具体可为80cm、85cm、90cm、95cm、100cm、105cm、110cm、 115cm、120cm,最好为100cm。其中,识别总成包括手指/手掌静脉识别装置 220、刷卡装置中的一种或两种,具体可以是,只有手指/手掌静脉识别装置 220或刷卡装置,或,两者均有。

门1还包括嵌在外侧板140上的触摸门铃装置12、拾音装置13,触摸门铃装置12的信号输出端与PCB板上的输入接口电连接,拾音装置13的信号输入端与PCB板上的输出接口电连接。另外,外侧板140的外表面还嵌设有装饰花纹板142。门体框架的左侧侧面还设有扬声器以及扬声器发声孔14,扬声器的信号输入端与PCB板上的输出接口电连接。

门体框架的左侧还设有隐藏式过线装置15。

如图10、图11、图12、图13所示,门1还包括内置应急锁150,内置应急锁150设置在外夹板11与内夹板120之间,内置应急锁150为机械钥匙锁,外夹板110上在与内置应急锁150正对的位置设有应急锁孔111(应急锁孔111对应着内置应急锁150的锁眼),外侧板140上设有与应急锁孔 111相连通的隐藏孔141,其中,隐藏孔141的外轮廓尺寸大于应急锁孔111 的外轮廓尺寸。门1还包括用于堵住外侧板140上所开隐藏孔141的隐藏板 160以及用于驱动隐藏板160发生偏移以使所开隐藏孔141打开和重新被堵住的驱动机构170。

隐藏板160包括修饰板161和底板162,底板162的外侧与修饰板161 的内侧相连接,底板162的内侧与驱动机构170连接,修饰板161与隐藏孔141的形状大小一致,底板162与隐藏孔141的形状大小一致或略小,修饰板161与外侧板140外表面上的花纹或纹路相匹配,这样在视觉上很难注意到隐藏板160的存在。

驱动机构170包括顶杆171、动力装置172、复位件173。顶杆171的上端与底板162相连接,顶杆171的下端同时经过隐藏孔141、外夹板110后与动力装置172的输出端活动连接。动力装置172设置在外夹板110与内夹板120之间。顶杆171的下端设有限位部1711,复位件173套在顶杆171 上,复位件173的上端抵触着外夹板110的内侧,复位件173的下端抵触着限位部1711,而复位件173最好为弹簧。

在本实施例中,限位部1711为设置在顶杆171下端端部的半球体,复位件173的下端抵触在半球体的平面部分上,另外,顶杆171上半球体的直径大于顶杆171上其他位置的直径,半球体的轴心线与顶杆171的轴心线共线。

动力装置172包括驱动电机1721和与驱动电机1721输出轴相连接的凸轮1722,顶杆171下端的半球体通过复位件173的作用始终抵触在凸轮1722 的外周面上。

门1还包括身份读取装置180,身份读取装置180包括控制器181、识别模块182,识别模块182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器181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控制器181的信号输出端与驱动电机1721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其中,识别模块182为身份证读取器或权限磁卡读取器。

身份读取装置180还包括与控制器181电连接的应急电源插接口183,应急电源插接口183通过外接电源后能为身份读取装置180、驱动电机1721 提供电能。

门1还包括设置在门体框架内部的内部电池18,内部电池18所有其它用电器件提供电能。

另外,门1还包括自供电装置,自供电装置设置在门1的内部,自供电装置包括磁铁装置、发电机及蓄电电路,站在门1外的人通过手持临时磁铁,让临时磁铁与磁铁装置吸住,再以特定的轨道滑动,达到带动内部磁铁装置模拟摇把转动发电机,发电机转动后所产生的电能输送至蓄电电路(蓄电电路内含有蓄电电池),蓄电电路为身份读取装置180、驱动电机1721供电。

或者,自供电装置包括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电池板设置在门1外,太阳能电池板为内部电池18供电;或者,自供电装置包括无线充电电路,无线充电电路均设置在门1的内部,无线充电电路为内部电池18供电。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