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轴联动阻尼铰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08827阅读:684来源:国知局
多轴联动阻尼铰链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轴联动阻尼铰链装置,它属于机械连接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携便电子产品和周边配件带有阻尼的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日常使用的一些携便式电子产品,比如手机、平板电脑、平板电脑支架。在使用时,既要保证让其折叠,又要保证在展平和折叠状态有自锁,和在定义的任意角度状态下能够支撑面板不会因为震动或者碰撞被轻易改变支撑角度。而现有技术中所使用的带有阻尼性质的连接装置,基本是用在笔记本电脑等,需要在转动面板或固定底座开槽或增加凸台,避开转动轴心。其结构占用空间相对大,不适用于轻薄电脑、折叠平板、折叠手机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小巧,可以实现多轴同时转动的多轴联动阻尼铰链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多轴联动阻尼铰链装置,它包括两个链接板、固定在两个链接板之间的多个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链接板为凹凸结合的曲面链接板,在凹陷部分设置有阻尼器固定孔,在凸起部分设置有机壳固 定孔;所述的阻尼器包括两根平行置于中心位置的转动轴和分置于两个转动轴两边的套有弹簧的翻转轴;两个带有双孔的活动轴套分别套在两个转动轴的两端;在活动轴套的向外的端面上设置有凹凸槽;一个带有双孔的第一转动轴套连接在第一转动轴和第一翻转轴的一端,另一个带有双孔的第二转动轴套连接在同一端的第二转动轴和第二翻转轴的端头;在所述的两个转动轴和翻转轴的另一端对称设置有第一转动轴套和第二转动轴套;在所述的第一转动轴套和第二转动轴套的接触端均设置有可相互啮合的轮齿;两个带有双孔且外轮廓表面带有轮齿的固定板分别套在两个转动轴的最外端;一个用于将链接板与阻尼器固定的固定件,所述的固定件包括带有螺钉孔的水平固定平台和与水平固定平台呈垂直设置的垂直固定面,在所述的垂直固定面上设置有用于连接套翻转轴的OD孔,在垂直固定面的外表面设置有与固定板啮合的轮齿,所述的水平固定平台通过螺钉与固链接板固定连接。

所述的带有双孔且外轮廓表面带有轮齿的固定板的双孔均为OD孔,所述的固定板的外轮廓的轮齿数与转动角度匹配。

所述的转动轴为圆柱形转动轴,在转动轴的两端部分设置有可穿越OD孔的连接柱。

本实用新型结构小巧,可以方便的连接壳体和支架,并具有使壳体的支架部分既能保证让其开启方便,又要保证在关闭状态有自锁,和在定义的任意角度状态下能够支撑面板不会因为震动或者碰撞被轻易改变支撑角度。本实用新型可以普遍适用于各种薄型的壳体,特 别是用于薄型壳体折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链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阻尼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阻尼器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转动轴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活动轴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2、图3、图4、图5、图6、图7和图8,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包括两个链接板和固定在两个链接板之间的多个阻尼器。

所述的链接板为凹凸结合的曲面链接板,在凹陷部分设置有阻尼器固定孔,在凸起部分设置有机壳固定孔;安装时,本实用新型的链接板1的螺丝过有机壳固定孔与需要连接的壳体部分锁附即可。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设计了本实用新型的阻尼器,设计思路是平行设置四个转轴,利用其中两个转动轴,两个翻转轴,来实现被连接壳体之间的带有阻尼的翻转。在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阻尼器2包括两根平行置于中心位置的带有弹簧91的转动轴9、99 和分置于两个转动轴两边的翻转轴8、88;两个带有双孔72的活动轴套7分别套在两个转动轴9、99的两端;利用活动轴套7相对的固定了两个转动轴9、99;且在活动轴套7的向外的端面上设置有凹凸槽71。

一个带有双孔的第一转动轴套6连接在第一转动轴9和第一翻转轴8的一端,另一个带有双孔的第二转动轴套66连接在同一端的第二转动轴99和第二翻转轴88的端头。所述的第一转动轴套6的其中第一孔63带有凸台62,所述的带有凸台的第一孔63套在第一转轴9上且凸台62与活动轴套7的凹凸槽71啮合。所述的第二转动轴套66的结构与第一转动轴套6相同,安装方向对称。在所述的两个转动轴9、99和翻转轴8、88的另一端对称设置有第一转动轴套6和第二转动轴套66。

为了传递动力,在所述的第一转动轴套6和第二转动轴套66的接触端均设置有可相互啮合的轮齿64。由此结构可以实现将转动力从第一翻转轴8通过第一转动轴套6的轮齿传递给第一转动轴9,同理实现将转动力从第二翻转轴88通过第二转动轴套66的轮齿传递给第二转动轴套66。第一转动轴套6和第二转动轴套66结构相同,安装方向对称。

两个带有双孔52且外轮廓表面带有轮齿的固定板5分别套在两个转动轴9、99的最外端;所述的带有双孔且外轮廓表面带有轮齿51的固定板5的双孔均为OD孔。所述固定板的外轮廓的轮齿数与转动角度匹配,既所述的轮齿数是可以依据设计的转动角度确定的。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链接板与阻尼器的固定连接,设计有将链接板与阻尼器固定的固定件4,在本实用新型中固定件4有四个,两两分设置在转轴的两端。所述的固定件4包括带有螺钉孔43的水平固定平台和与水平固定平台呈垂直设置的垂直固定面,水平固定平台是为了完成与链接板的固定,而垂直固定面的设计是为了与翻转轴的连接。在所述的垂直固定面上设置有用于连接套翻转轴的OD孔41,在垂直固定面的外表面设置有与固定板5啮合的轮齿,所述的水平固定平台通过螺钉与固链接板固定连接。

所述的转动轴有一对,转动轴9、99为圆柱形转动轴,在转动轴的两端部分设置有可穿越OD孔的第一连接柱81,为了满足固定件4和转动轴套均套接在连接柱上,所述的连接柱的长度为固定件4的垂直固定面的宽度与转动轴套的厚度之和。

本实用新型的阻尼器的装配说明:

如图3和图4中所示,首先将套有弹簧的两个转动轴的两端套接活动轴套7,再将转动轴套的带有凸台的孔63与活动轴套对接,套在转动轴上,转动轴套的另一个孔61直接穿入翻转轴;将固定板5上的双孔52对应在活动轴套的带有凸台的孔上,且套在转动轴上;最后将固定件4的垂直固定面上的OD孔与转动轴套的另一个孔61对接,并穿入翻转轴。

当将阻尼器转配在链接板上后,向内合并链接板时,翻转轴的翻转力通过设置在固定件、固定板、转动轴套上的轮齿结构实现连接壳体和支架的闭合和打开,由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弹簧和凹凸槽的设计, 实现了良好的阻尼效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